书城工业技术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科技赈灾
3259400000028

第28章 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科技赈灾的联动机制 (9)

该室沈军辉教授、刘惠军博士在断水、断电、余震频发的情况下,不顾个人安危,在青川县核查和发现了多处影响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并及时向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和国土资源部门上报并提出具体的应急处理措施和建议。尤其是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查看了青川县城后山狮子梁重大灾害隐患点,立即向县抗震救灾指挥部汇报,及时撤离了处于危险区受灾群众。2008年5月19日,青川县发生5.4级余震,狮子梁灾害隐患点发生了较大规模的崩塌,避免了300多人的伤亡。此外,该校多名专家成为"四川省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规划专家指导组"成员,先后提出了多项被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吸纳的重要咨询意见和建议,并为北川、青川、汶川等县城是否需要迁建及具体场址的选择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决策依据。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样在第一时间投入到救灾工作当中。2008年5月12日14点35分,郭勇教授从成都出发前往都江堰地区搜集和调查灾情,并及时向抗震救灾相关管理部门作了汇报。随后几日,苗放教授等携带光学、声波/振动等生命探测设备奔赴重灾区绵竹、汉旺、什邡等地参与搜救行动;王绪本教授等携带重力、磁力和大地电磁等地球物理测量仪器前往安县地震台,对汶川-北川震区余震的重力、磁场、电磁响应等参数进行观测、综合对比分析,取得了初步成果;实验室的老师和研究生们充分发挥空间信息技术的专业优势,向成都市应急联动指挥中心提交了都江堰震后29 h的1 m分辨率雷达遥感解译图,都江堰城区0.6 m分辨率的"快鸟"遥感解译图以及都江堰城区震前100 h的2.5 m中巴卫星遥感解译图。

2008年5月17日以来,他们获取了汶川、北川、映秀等地区震前和震后的加拿大雷达卫星的雷达遥感图像、台湾福卫二号卫星遥感数据等,并进行了深入的处理和分析,同时,获取了四川及周边地区的余震数据,利用前期研究成果,将数据和遥感解译图集成到数字地球平台上,直观、方便、动态地了解整个震区的余震分布和时间、震级和深度,便于进行余震的分析。庹先国教授所在的课题组一直关注我国震区有关核设施的安全和稳定性监测问题,做好相关准备,随时等候有关部门的差遣。2008年6月1日,受有关部门邀请,庹先国教授一行5人紧急赶赴位于此次特大地震余震区的某国防重点单位参与强震后核设施安全评估、检测和相关研究工作。随后,由成都理工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物探仪器开发研究室与"国家核技术工业应用工程技术中心"分中心共同成功研制了系列智能裂缝位移、倾度报警器,主要对震后造成的山体滑坡、房屋裂缝等进行监测预警,对隧道、矿井、桥梁等进行长期监测预警,该项技术已经被某核基地采用。

在此次抗震救灾过程中,广大市场主体--企业配合政府工作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此次抗震救灾工作中,中央企业充分发挥高科技优势,保障抗震救灾工作的顺利实施。在5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四川汶川地震灾害和抗震救灾情况第九次发布会"上,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李荣融表示,地震发生后,受灾最为严重的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迅速组织自救,竭尽全力抢救每一个受困职工和群众的生命。灾区周边中央企业及其他中央企业也迅速组织救援队伍投入抗震救灾。中国二重、中铁二局、中航一集团成飞公司、攀钢集团、中冶集团、中国水电集团、中国建筑总公司、中交集团等企业迅速组织救援队伍,并调动救灾急需的挖掘机、装载机、各种车辆和机械设备,投入抢险救灾。

国家电网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攀钢集团等企业迅速抽调医疗技术骨干,派出医疗救护小组,携医疗车和相关医疗器械赴灾区开展救护工作。

中国海油、中航一集团、中国机械工业集团、中国外运集团等企业紧急征调或租借飞机,投入抗震前线。

兵器工业集团、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普天信息集团等企业,充分发挥高科技优势,利用无人机、遥感测绘、卫星等技术,为抗震救灾指挥部提供决策依据。

为保障灾区供电,国家电网公司向灾区紧急调集发电机、配电变压器等大量设备物资,并从全国调集电网抢修专业队伍全力抢修电网。

华能集团、华电集团等发电企业全力保障四川及周边电厂的正常运营,确保灾区供电。为尽快恢复灾区通信,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联通、中国卫通、中国铁通等中央通信企业动员一切力量,采取一切措施,抢修通信线路,以最快的速度恢复灾区对外通信能力。一些重灾区的信息是靠职工背负海事卫星、全球星等通信设备,经过长途跋涉送出的。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公司、武汉邮电科学院等通信设备企业,紧急向灾区调运通信设备,并派出抢修队伍抢修受损设备。中央建筑施工企业争分夺秒,抢修灾区受损交通干线枢纽。中国铁工、中国铁建、中交集团、中建总公司、葛洲坝集团等企业,都以最快速度投入抗震救灾。

中央交通运输企业不计代价,全力满足救灾运输需要。中航集团、东航集团、南航集团、长航集团、中远集团、中国海运等企业紧急运送了大量救援人员和救援物资。

中央食品、医药、轻工、化工、建材、石油石化等企业加班加点组织生产,竭尽全力保障灾区急需的物资供应。

中国储备粮总公司、中粮集团、中国盐业公司紧急加工调运粮油、食品、食用油、食盐。华孚集团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储备肉、糖的应急供应。

中国医药集团、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华润集团、农业发展集团、中国化工集团、电子科技集团等企业迅速组织力量,向灾区提供了大量的药品和医疗器械。

中储棉公司、新兴铸管集团、宝钢集团、中国建材集团等企业,昼夜加班生产,并紧急向灾区提供大量棉被、帐篷、急救包、口罩、行军床、担架、快装房屋以及一些医疗设备等急需物资。

中石油、中石化紧急向四川增供成品油,并抽调小额配送流动油罐车在抢险第一线供油,确保抢险设备开到哪里,汽油柴油就供到哪里。

中国航油集团紧急向灾区机场运输保障油品,满足了灾区机场航空油料供应。

于2008年10月12-17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的第十届高交会以"科技改善民生,创新改变世界"为主题,在9号展馆,特别为"汶川特大地震"设立了一个展区,这里集中展示了在抗震救灾和重建家园中,发挥过和正在发挥作用的40多个高科技成果,涉及地震监测、计算机与通信、能源、环保、生物医疗等领域。昨天这个展区吸引了众多参展商和参观者,人们在这些救灾抢险的科技"功臣"前流连忘返。这些成果来自祖国各地的高科技企业,有民营的,也有股份制的,还有国有的。这些高科技产品和技术,经受住了各种困难的考验,在抗震救灾的一线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包括在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3分钟成功监测到震中、震级的地震观测系统;废墟中成功搜寻到多个生还者的红外热成像探测仪;在北川中学、小渔洞战地医院使用过的移动式纯净水处理设备;为灾区消毒立过战功的新型消毒器械......

与此同时,在华外企也积极行动起来,为科技赈灾服务。譬如,在IBM公司历史上,倡导"科技赈灾"一直是其坚持的传统。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当天,IBM立刻就启动了危机应急管理机制,并很快成立了危机应急行动小组。应急行动小组在灾情发生的第一天就提出,要找到并贡献IBM最好的技术、专家和服务支援救灾。此目标马上获得了IBM全球总部的高度支持。考虑到本次地震灾情重、规模大的特点,IBM很快就在其全球资产中找到了萨哈娜(Sahana)减灾解决方案。"Sahana"是斯里兰卡语中"减灾"的意思,这套主要致力于救援和援助信息交互的管理系统扬名于2005年发生在斯里兰卡的海啸灾难。

在那场海啸灾难中,"Sahana"系统曾帮助26 000个家庭检索到了宝贵的信息,协调了100多个非政府组织和国外的援助组织参加救灾工作,并协调同时进行的超过1 000次救灾行动。后来这套系统还曾在2005年的巴基斯坦地震、2006年的菲律宾南莱特岛泥石流、2006年印度尼西亚Yomarkata地震以及2005年美国卡特里娜飓风和2008年秘鲁8级地震等重大灾害救援和恢复中发挥过卓越的作用:帮助有效查找和管理失踪人口;协调和平衡援助组织和志愿者的分工合作;登记、调配并跟踪援助请求和实施;营地登记和跟踪管理,救援物资协同管理,提供灾难态势地理信息决策支持等。由于多次的使用和每次的更新,这个系统综合累积了多次重大灾害救援和恢复的经验,其功能涵盖了解决重大灾害发生后多单位、多需求和局面混乱等问题的许多方面,以加强协调、减少混乱、提高赈灾重建的效率;其数据追踪和同步以及决策支持的功能,可以为灾后重建、失踪人员及孤儿信息的追踪提供很大的帮助。

IBM大中华区执行总裁钱人群亲自督战,火速调动IBM全球资源,为"Sahana"系统组建了项目小组。该小组成员主要由国内外的IBM实验室、技术服务中心、行业和产品服务团队的精英力量构成。在短短的72 h内,几十位IBM专家和技术人员就几乎不眠不休地完成了整套系统的引进和汉化工作。2008年5月19日,IBM积极与相关政府部门沟通了救灾的难题和重点,和民政部共同研究了部署"Sahana"系统的可行性,并表达了无偿捐助系统相关设备,提供全面部署、实施、技术支持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