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分配房子的事情,可能几个儿子,或者儿媳妇儿更关心的是老林郎中分配土地的事情。
要知道农民能够当家作主,考的便是拥有自己的土地,有了土地便宣告了自己当家作主的道理,是人人都知道的浅显道理。
玉嫂好不容易撑过了一年,没曾想到会数嫁进老林家的时候,老林郎中依旧绝口不提分配土地的事情,况且老林郎中平日里只管看病开药,是不在田地里干活的,甚至家中的大小事务都要交给林老太处理。
这样一来,土地分配的事情一拖再拖,就拖到了后来搬到新家时候的事情了,所以这几年,家中的几个儿女、儿媳妇儿也算死集体劳作。
老林家的祖辈们倒是留下了几片田地,平时不干活的还有老林家的老三,林老太也是不去田里干活的,就在家里当家庭主妇,管的是家务。
这么一来,便只有大儿子、二儿子,以及娇弱的四丫头能到老林家的几片土地里干活,虽然嘴上不说,但是早已经积下不少的怨言。
以大公子——大成的话说:凭什么我们几个在田地里累死累活的,老三却能在家里游手好闲。
所有,平日里大伙儿都把矛头指向老三,但是从来放荡不羁的老三,是不太理会这些事情的,他在意的可能是,今天到哪里潇洒,跟哪个漂亮的村姑幽会之类的事情。
而情况也随着两位儿媳妇儿的到来而发生了改变,正所谓人多力量大,这话放在当年的田地上,一点儿也没错,确实是地地道道的真理,况且两位儿媳妇儿也曾经是各自家中田地里的一把好手。
对于田地里的活儿,可谓轻车熟路,一到田里便能上手的,而且所干的活儿也是跟几个男人不相上下的。
从这一点上看,老林家是多了两位不折不扣的田里好帮手,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老林家徒增了两位“分化”的能手。
一方面玉嫂和会数疲于奔命地干活,另一方面内心的埋怨也变得日益增强,这也是为什么几个儿子今后会加快“分居而住、分地而作”速度的由来。
说到老林家的田地,就不得不谈谈村里的农作物。
都说民以食为天,富如沃野平原,穷如山野丘陵,离开了粮食也就失去了生存下去的根本,故而就是村子这样一个山野小村落,也要根植农作物,丰收粮食,养家糊口的。
百年来,村子是以香蕉为主要的农作物特产,但是在种植香蕉的同时,村里人也有种植甘蔗,只是到了后来,香蕉产业逐渐成型,才慢慢地取代了甘蔗等农作物。
为什么香蕉这样的农作物能够将甘蔗取而代之,大概有几个重要的原因:
这一来,甘蔗的成本和香蕉不相上下,但是在收益上,香蕉却是技高一筹,不可不谓之一马当先。
这二来,甘蔗的劳动力,大大高于香蕉的劳作力,虽说村子“人多力量大”,但是再大也打不过内心的不满。
三来,甘蔗的收成每年只有两次,分夏季和冬季,严寒酷暑不要紧,只是村里人要用到票子的时候用不着,只能苦等收成的季节,可是香蕉却不一样,一年四季都有产量,不怕没票子花,这是实在话!
综合以上种种原因,香蕉取代甘蔗也是大势所趋,迟早的事情而已,后来村里人也渐渐将甘蔗田改为了香蕉园。
而说到农作物,势必离不开劳作和用药。
这劳作都好理解,不过甘蔗有甘蔗的种植方法,香蕉也有香蕉的培育方式,两者也都需要区别对待。
甘蔗的劳作力要大大高于香蕉,因为甘蔗必须要经过刨根、翻土、播苗、用药、采叶(即将甘蔗身上老熟的叶子割掉)、丰收等等繁琐而苦涩的劳作程序,就是呆在甘蔗林,成天遭受夏日炎炎的拷打,还要经受冬日寒风的吹袭,想想都觉得后怕。
好歹香蕉园则不一样,香蕉园可以避暑,站在香蕉树底下可以乘凉,农活时候可以忙里偷闲;也可御寒,站在香蕉园里,有香蕉叶抵挡寒风的吹袭,不至于腹背受风。
虽说香蕉的培育方式也是需要一定的程序,但是综合起来,还是觉得香蕉园更适合奇崎岖陡峭的山林里耕作。
说完了甘蔗林和香蕉园的种植、培育方式之后,便不得不提起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浇灌。
村里人浇灌甘蔗和香蕉的水源都是一样的,都取自深山老林之处的山泉水,据说山泉水有独特的浇灌成分,山泉水自深山之处,取其日月之精华,深林空谷之幽静。
其水分中所含有的某种成分,正是甘蔗和香蕉等作物之所需水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虽然说这深山老林的山泉水乃村里人种植作物所需,但是这深山老林的山泉水却取之不易。
深山老林的山路崎岖陡峭,想要徒步行走都觉得困难重重,途经布满荆棘丛林,穿越一道飞水直下的大峡谷,还要从山岭的一条只容得下一个人的陡壁,爬到了山顶之后,才能找到想要的水源。
正因为水源取之不易,因而尽管山泉水能有助长作物的功效,但是却不能大量生产,完全是受限于水源的取量。
当然,这也是为什么除了村子里的人用得到这山泉水浇灌,而其它村落用不了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而光是山泉水却也不足以令甘蔗和香蕉长势旺盛、丰收硕果,因为取自山泉水之后,还要在山泉水里倒入一种液体,方能使甘蔗和香蕉等农作物茁壮成长、产量俱增。
这种液体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并不缺少,但是知道此方法的人却是凤毛菱角,这也是村里人不外传的祖籍秘方。
当然,说起这个秘方,便不得不提到村里谣传的一个故事:
据说,当年村子还人烟稀少的年代,除了少数几家猎户常年因为营生的缘故,在村子的山脚下搭了几间茅草房之外,就看不见还有其他农户的踪迹。
其中有对猎户夫妇,专是以打猎为生,平常还将抓到的活猎物,也就是吃不完的猎物圈养起来,例如野猪、野兔之类。
小两口叫什么名字至今没有人知晓,只知道他们姓林,这也是后来听他们的子孙回忆起来才知道的姓氏。
男的白天在外打猎,女的则在家里饲养猎物,久而久之,两口子打的猎物越来越少,也变得闲置起来,于是男的就提议,将老家所带的一些农作物随地进行播种,能成活的也好是为自己解决温饱问题多条营生的路。
由于村子的都是山林丘壑,很难想平原那般好种植,刚开始小两口带来农作物的种子,也没见得多少存活,眼看着那些种子都快奄奄一息,两人成天愁眉苦脸。
男的只好往丛林,往山顶上打猎,希望在没有打猎痕迹的丛林或者山顶,能够重新找到猎物的踪迹。
不过,可惜的是,男的提着猎枪搜寻了整片丛林都只能打着零零星星的小猎物,眼看着就要过冬了,若是再打不到,夫妻俩就没有食物过冬,可就要饿死在山里了。
男的一咬牙、一心狠,便决定爬到山顶,虽然他听说山顶还从来没有人敢上去,就是上去也下不来的,但是为了家中的妻小,在生活所迫之下,男的还是决定到山顶走上一遭。
这天正是寒风席卷的冬至,山谷一片幽静,却突然传来山峰海啸一般的幽怨呼声,仔细一听才知道是寒风吹卷山谷,而发出的呼啸声。
前面的山岭一阵又一阵的寒风迎面吹袭,而想要爬上山顶就必须要经过一道只容得下一个人的峭壁,摸着山壁才能爬到山顶。
原本峭壁已经很难行走,前面的寒风却又不停地吹袭着,男的驮着身上打猎的家伙,一只手撑着山壁,另一只手则挡着自己的脸,不至于被寒风吹乱了眼神,看不见前方的路。
突然间,在峭壁的一个拐弯处,此处乃山谷寒风的汇集之地,男的一脚踩在了一颗松落的石子上,连人带着石子一起掉了下去。
好在男的身经百战、命不该绝,利用自己擅长的求生技能,以猎枪撑在了一棵老松柏的树腰上,这才幸免于和石子一起掉进那万丈深渊。
男的轻轻地松了一口气,心想这是老天爷怜爱,知道自己这是命不该绝,正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于是带着此等美好期望,一路自我安慰地摸到了山顶处。只是,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虽然逃过了方才掉入万丈深渊的惊险之后,山顶上还有更大的危险等待着他。
男的一时发怵,心中的不安感顿时涌上了心头:真像老人们所说的,上得了山顶的人,也是下不得的吗?难不成自己今天也要魂归山顶,做这山顶上的一只冤魂野鬼吗?
不,他不敢再往下想,因为他此时想到了自己的妻子,正在家中忙碌着饭菜,等待自己归去,就算自己打不着猎物,妻子也依然一如既往地支持自己,从来没有嫌弃的意思,每天都做好饭菜等他回去吃饭,烧好热水让他洗脚。。。
此时,他想到了妻子的种种好处,想到山脚下那个曾经给自己无限幸福的茅草屋子,男的流下了久违而深情的眼泪。
他不敢想象,也从来没有想象过,自己有一天要跟自己的妻子天各一方,从此不能再相见,那是什么样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