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艺术简史
3263300000023

第23章 近代美术 (2)

陈最喜欢画柳,他曾说:“千红万紫穷妍丽,不及鹅黄一两条”,他常用清新的笔墨,来描绘杨柳多姿多彩的风貌。现藏于广州美术馆的《杨柳舞春风》就是表现春光明媚时节的秀丽春柳。粗大的树干横跨画面上方,枝丫上细细的柳条自然下垂,轻盈柔美,微微的春风吹动着春柳摇曳生姿,一对鸟儿嬉戏于柳丛间,平添生趣。

新美术运动

伴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推进,以提倡美育为中心的新美术运动也随之兴起,美术教育进一步推动,各类美术专科学校相继成立,西方绘画两大流派写实主义与表现主义对中国绘画的革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徐悲鸿(1895-1953年),江苏宜兴人,生于一民间画师家庭,自幼随父习画,先后在日本及法国学习西方美术,深受欧洲古典艺术的影响,主张中西画法融合,“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并在西方现代绘画诸流派中选择了现实主义绘画,认定“素描写生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以西方写实手法来改造中国画,并且在这条道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身为中央美术学院第一任院长的徐悲鸿创作了大量现实主义绘画作品,实现了历史与现实、西洋画与中国画的完美结合。最为所重者如根据《史记?田儋列传》而创作的《田横五百士》,画面渗透出一种悲壮的气势,撼动人心;《愚公移山图》以宏大的气势、震人心魄的笔力表达了一个古老民族必胜的决心;《奔马图》,笔墨淋漓,气魄恢弘,“一洗万古凡马空”,独有一种精神抖擞、豪气万千的气概;还有一声天下白的《雄鸡》,颂扬一·二八事变中英勇杀敌的十九路军将士。

刘海粟(1896-1994年),江苏武进(今常州)人,名,字季芳。1912年创办现代中国第一所美术学校——上海国画美术院(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前身),任校长,并冲破封建势力,首创男女同校,增加用人体模特儿和旅行写生,被某女校校长骂作:“刘海粟是艺术叛徒,教育界之蟊贼!”刘则干脆以“艺术叛徒”自号自勉,一如西方“野兽派”之先例。

刘海粟在创作过程中注重主体对传统纯正语言的体验与把握,注重表现瞬间流露出的主体情感,创作出独特的“中国油画”的类型。1920年10月刘代表中国新艺术界赴日参加帝国美术院开幕大典,其油画作品以雄浑豪放、浓丽沉厚的风格备受日本画坛重视和推崇,被称为“东方艺坛的狮”。1929年刘赴欧洲考察美术,期间创作近百幅美术作品,并与毕加索、马蒂斯等画家交游论艺。巴黎大学教授路易、拉洛拉著文赞其为“中国文艺复兴大师”。

代表作《北京前门》曾在1930年入选了法国秋季沙龙,作者采用明亮的淡黄色调、凝练的线条,并运用大块面的体积感,表现出冬日夕阳西下时前门门楼前热闹的场景。此外刘还喜用黄山作题,从1918年到1988年先后十次登临黄山,以豪放的气势、奔放的笔势创作出了近百幅黄山各类作品。

齐白石(1864-1957年),原名齐纯芝,号渭清,其师为其改名齐璜,号濒生,别号白石,湖南湘潭人。少时学雕花木工,27岁始学画,师从当地文人胡沁园、陈少蕃等。他主张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并且听从陈师曾的劝告,1920年到1929年,“十载关门”大胆突破,艰难探索,终于“扫除凡格”,“变更”面貌,实现了“衰年变法”,成就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其画以文人画为根基,师法徐渭、八大山人、石涛、赵之谦、吴昌硕、陈师曾等,并结合民间艺术传统,在博大与精微之间游刃,雅俗共赏,为传统花鸟画注入了蓬勃生机,开红花墨叶一派,名重一时,与吴昌硕共享“南吴北齐”之誉。

齐白石专长花鸟,笔酣墨饱,用色泼辣,力健有锋;尤工虾蟹、蝉、蝶、鱼、鸟、水墨淋漓,洋溢着自然界生气勃勃的气息;山水亦构图奇异不落窠臼,极富创造精神,蔚为大家;人物简括大气,诙谐幽默,发人深省。

关山月(1920-2000年),原名关泽霈,广东阳江人,早年得高剑父先生的赏识,招其春睡画院习画,并为其改名关山月。他在艺术上坚持岭南画派的革新主张,追求画面的时代感和生活气息。抗日战争时期,他亲身经历了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目睹了日军的暴行和百姓的苦难,创作的一大批抗战题材的作品,博得当时进步人士的青睐,并赢得“岭南画界升起的新星”的赞誉;嗣后,他与妻子李小平(秋璜)“行万里路”,远赴西安、兰州、敦煌等西北地区写生创作。当他的《西北纪游画展》在重庆展出时,郭沫若称之为“国画之曙光”。人民大会堂的巨幅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便是他与傅抱石合作的杰作。

张大千(1899-1983年),原名张正权,改名张爰,又名张季,字大千,别号大千居士,四川内江人。他自幼受擅长绘画的母亲和自号“虎痴”的二哥张善的熏陶指引,临摹历代名迹,又遍游名山大川,师以造化,经过刻苦钻研,获得了卓越的艺术成就。其画意境清丽雅逸。

张大千是历来画家中,学习古名家数量最多的画家,也是吸取古法精华最多的画家。从清代石涛,到八大山人,陈洪绶、徐渭,进而广涉明清诸家,再到宋元,最后上溯到隋唐,他把历代有代表性的画家技法一一研习。而且在技法与画风方面,他也是跨度最广的画家:从讲求笔墨情趣的清丽雅逸,到追求工笔细致的瑰丽雄奇,再到后来的气质淳化,笔简墨淡的泼墨泼彩。无怪乎徐悲鸿赞其为“五百年来第一人”。

张大千的创作达“包众体之长,兼南北二宗之富丽”,于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鱼虫、走兽,无所不工。代表作《泼彩朱荷屏风》《人物》《重嶂归人图》《竹溪六逸图》《黄山图》等。

傅抱石(1904-1965年),原名长生、瑞麟,号抱石斋主人,祖籍江西新喻,生于南昌。擅画人物画,线条凝练,勾勒中强调速度、压力和面积三要素的变化,并且善于结合古典诗词的意境与绘画艺术的技法,潇洒入神,神情秀逸,意境深远。

山水画早年师法古人,尤其推崇石涛。赴日期间,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融汇日本画技法,创独特皴法——抱石皴,将水、墨、彩融于一体,气势磅礴,韵致高雅,画意深邃。其代表作有:《万竿烟雨》《潇潇暮雨》《大涤草堂》《江山如此多娇》《琵琶行》《丽人行》等。

此外,傅抱石性情豪放,嗜酒善饮,有不少关于酒的逸事。他常常待酒醉微醺之际,提笔作画,随性挥洒。当年与关山月在人民大会堂创作《江山如此多娇》时,曾向周总理索酒喝,说是无酒不成画。其后周总理果真派人给他送来一箱茅台酒。

常书鸿(1904-1994年),浙江杭州人,满族。他曾说过:“我喜欢能够表现人物光暗的西洋水彩和油画。”其作品致力于融合中西方艺术技巧,色彩艳丽,笔致严谨。1927年赴法留学期间,作品《两姐妹》曾获法国里昂艺术家沙龙奖。这位被徐悲鸿称做“艺坛之雄”的人物于1943年赴敦煌考察,并成立敦煌艺术研究所,从此便献身于敦煌石窟艺术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