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炫风:中国明星城市发展史
3265300000112

第112章 长江“沙王”沈文荣(1)

现在我们不得不说到的另一位张家港人,他就是被人称为“中国沙王”的沈文荣。

“张家港的发展,离不开一群英雄好汉,其中一个就是沈文荣,我对他就是大力赞赏和表扬,让所有企业家向他学习,后来还力排众议,推荐他当了市政协主席……”秦振华告诉我。

可以这么说,在张家港市的历史上,包括今天的现代化进程中,如果没有了秦振华和沈文荣这两个人,张家港的光芒肯定会减弱许多,甚至不可设想。虽然在张家港的前身--沙洲县的时候,这块土地上曾经也出现过令人惊叹的乡镇企业蓬勃发展的一段辉煌历史,但我仍然要说,假如没有秦振华这位拓荒者和杰出领导者与其强有力的执政能力,张家港市不可能有今天的名声和快速发展的基础。

其实秦振华对张家港的影响,即便是在他退休多年后的今天仍然起着作用。

有一件事可以佐证。

有个宏宝公司在张家港原来搞得非常好,其领头人朱玉宝也是在秦振华时期的一名经济骁将,前些年改制后,朱玉宝因为年岁大了,加上工作和管理上出现了松劲,使得这家从乡镇企业成长为上市公司的企业掉队了。市里非常着急,似乎又没有人能支派得动朱玉宝。秦振华知道后,说:“还是我去说说他吧。”秦振华去了,还带了一批人,找到朱玉宝,跟他着实动员了一番。朱玉宝见老书记秦振华出现在眼前,非常感动,吃饭的时候,像一位跟随多年南征北战的老战士见了老首长一样,顿时气壮山河地向秦振华立下军令状:“老书记,你放心,我一定要好好干,三年内实现产值翻一番!”秦振华笑了,拍拍朱玉宝的肩膀说:“这才像我们张家港人。”

近三年宏宝公司确实又重新腾飞起来。为什么会这样?用张家港人的话说:人家朱玉宝“服”秦振华,他秦振华是一团燃烧的火,到哪儿都能把人的激情“烘”起来。

“服”秦振华的张家港人很多很多,几乎所有张家港有能耐的人都“服”他。

“服”字在我老家的话语中,就是佩服和威信的意思。

“沙王”沈文荣对秦振华也是十分“服”的。在张家港,假如没有了沈文荣,这个城市也许还能获得那么多精神文明的成果,但经济总量肯定难以进入中国“百强县”前十名之列。这是因为沈文荣麾下的“沙钢”这只巨型“钢铁航母”一年的产值是亿元,而倘若抽走了这一块,张家港等于由姚明变成了潘长江--矮了一大截。

沈文荣的分量在张家港举足轻重。沈文荣的分量在中国钢铁行业同样举足轻重。这也是张家港为什么能够名扬中华大地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经济为中心的时代,实力是关键,实力与影响力相关,影响力靠实力支撑。

沈文荣何许人也?我家乡的人几乎都知道,此人可以用“传奇”二字来形容。想想:一个长江边的普通农民,七折腾八折腾,竟然成为一个“钢铁巨人”。其企业的年钢产量除了上海的宝钢之外,他把全国的所有国营钢铁巨人们全部打得败下阵来,你说传奇不传奇?

在计划经济的年代,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实力,主要看那里有多少钢铁厂、能炼出多少钢来。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的二三百年,钢铁一直处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宰地位,毛泽东曾经把它视为“元帅”,五六十年代的中国,钢铁就是国民经济的“元帅”。帅升帐了,全国的经济就跟着升帐了。二战后,石油慢慢替代了钢铁元帅,然而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钢铁巨人仍然扮演着“元帅”的角色,中国便是这种情况。

有外国经济学家称中国近二三十年的发展是“水泥+钢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实际上,钢铁在中国的现代化经济发展中一直没有改变“元帅”的地位。

沈文荣的传奇正是因为从一个“修地球”的农民成为“钢铁元帅”而变得特别精彩……

在苏州采访时,苏州老领导高德正谈起张家港和沈文荣的事,他特意告诉我:写张家港的沈文荣,不能忘记“提一提”该厂的老书记张耀生。

我在与沈文荣对话时,这位“沙王”一开始就提到了他的“恩师”张耀生。这是因为张耀生老书记是沈文荣现在的“沙钢”前身的老领导,并且正是因为张耀生的最初创业奠定了后来沈文荣起步走上“沙王”之路的基础。

沈文荣现在的“沙钢”的前身叫沙洲县棉花加工厂,在当时的沙洲县是最大的企业,上世纪70年代之前,张家港还叫沙洲的时候,这厂是沙洲的龙头国有企业,主要服务于产棉大县的棉花加工生产。70年代中期,苏州地区开始孕育着一场深刻的农村工业革命--大办乡镇企业发展热潮。时任沙洲棉花加工厂党总支书记的张耀生思想比较解放,在县委书记高德正的支持下,开始多种经营。他当时所谓的“多种经营”便是投了少许资金,搞了一个造纸厂,用芦苇做原料。由于想搞造纸厂,却发现市场上买不到钢材,最后只能用木料替代造纸厂的一些机床设备。

“不妨试试弄个炼钢厂!”张耀生在厂务会议上提出。于是在棉花加工厂“多种经营”第三次转型时就开始干起小钢厂活计了。当时全沙洲一年对钢铁的需求量是400吨,但张耀生他们厂“小弄弄”才弄得6吨钢,缺口很大。张耀生于是向高德正提出“干脆搞个钢厂”。

“好啊,我全力支持!”县委书记高德正批准了。

在以粮为纲的年代,有人异想天开搞钢厂,有人公开表态支持搞钢厂,用今天的话说:“那是了不起的超前意识了!”

张耀生的功绩就在于此。那时沈文荣只是车间的普通钳工。1975年,年轻的沈文荣因为工作出色而进了棉花加工厂的领导班子。

“我生来对钢铁感兴趣,所以对张耀生老书记当时力主搞的一个轧钢车间非常起劲和支持。”沈文荣回忆最初的“钢铁情”时说。

1974年,沈文荣在张耀生的一手提拔下入了党,进了班子,又当了党支部副书记。那个时候厂里炼的钢是2000多吨,但可怜的是连个炼炉也没有--纯粹的土坯炼法,沿用的是大跃进时代的方法。到1982年、1983年时,张耀生手下的沙洲棉花加工厂“多种经营”出的钢铁产量已经达到年产50000吨。不算小数目,但当时谁都没有看出长江边的那个土钢炉有什么“元帅”风范,事实上,当初的国内钢铁市场还相当差,曾经有一段时间炼好的钢材根本卖不出去。

1984年,老书记走了,沈文荣当了这个厂的“一把手”。痴迷“钢情”的他做了一个“钢铁将军梦”--“冲出本省参与竞争,三五年内实现产销量全国第一、产品质量全国第一”的两大目标。当然沈文荣不敢定位在炼钢量上,而是做钢产品--钢窗料。上世纪80年代初,苏南地区的农民已经开始富起来,造房子用钢窗成为一种时尚,于是沈文荣的“钢铁将军梦”也是由此而来。

别以为当“钢铁将军”就那么容易,沈文荣为此曾带了一群农民工到吴县钢材厂整整学了28天。技术学到手后,他的胆子跟着大了起来,一下子上了9条生产线。那时用钢窗的百姓和单位已经非常普遍,但沈文荣他们是新厂,销售是个问题。

“怕啥,大不了我们像货郎担串村走巷呗!”沈文荣是农民出身,农民是社会上最没有面子的人,所以他想得出这样的穷法子,居然还越销越多,一直做到能够生产9个系列产品35种规格,成为当时国内钢窗产品规格最全、产品最多最新的窗框钢生产的“老大”,占全国同类市场产品的65%的大厂!

沈文荣真正成了“钢铁将军”--生产钢窗材料的“将军”。

“别小看做钢窗材料,由于我的产品和产量占全国的65%,所以我能左右整个市场,我涨100元,全国市场就跟着涨100元,我降100元,其他市场肯定也降100元。我有了价格的主动权,有点当常胜将军的感觉。”“将军”这么说。

当“将军”之后的沈文荣曾经有过一段失落感:人家真正的“钢铁正规军”是炼钢坯的,其供应、销售的钢材是做桥梁和铁轨甚至制造发射飞船的大钢塔,而非像沈文荣他们那种“串村走巷”、“游击队”、“草包司令”,有人以此嘲讽长江边上的“钢铁将军”沈文荣。

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当“钢铁元帅”?沈文荣是喝长江水长大的,性格跟秦振华类似,张家港人都有这样的性格--有别于传统的苏州人,豪气、胆大、敢干!

沈“将军”开始梦想做“元帅”了。这是1987年左右的事。

那时农民出身的“将军”也可以穿起西装、系着领带出国了。沈文荣瞄准了工业革命的老牌帝国--英国。他发现英国和欧洲的钢铁业正在进行行业转型,钢铁企业受配额限制。一家英国比兹顿钢厂年生产能力为20万吨,但它只有10万吨的配额,所以年年亏损,老板的日子没法过了,欲寻找买家。沈文荣听说后蠢蠢欲动,并通过时任江苏省省长的顾秀莲,请人把这笔“国际卖买”弄到了自己手中。

“疯了!你一个土农民要引进那么大的洋设备,谁懂它的技术呀?”

“我们厂的日子已经蛮好过了,你神经病啊?”

好心人都来劝沈文荣。全套引进“75吨超高功率电炉、连铸、连轧”一体化短流程生产线,属国内首家。80年代中国的钢铁行业基本仍是国有企业占主导,如此先进设备的引进是连那些“大块头”的国字号钢铁厂都不敢轻易下手的事,长江边的一个小县的非专业钢铁企业想独吞“巨无霸”,不是有点异想天开嘛!

怎么办?

1988年农历正月初六这一天的夜晚,厂部五楼会议室灯火辉煌。按通常上班时间,次日才是真正的春节过后的上班日,为了统一全厂干部职工的思想,沈文荣主持召开了140多名中层干部参加的讨论会,主题只有一个:集体决策引进还是不引进英国比兹顿钢厂的那套设备。

“我看应该引进。邓小平说得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我们要想把工厂生产上个台阶,引进先进技术势在必行。”

“这么大的设备假如引进来不能达到理想的水平,或者出些啥毛病动不了啦,那我们厂就惨了,非关门不可。”

“所以我们要慎重想想再说。要不等两年再说。”

“等行吗?钢材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一等就变成黄花菜了!”

“是啊,不能等。还是听沈厂长的吧。”有人见众说纷纭,便站起来冲着沈文荣高声道,“沈厂长,还是你给大家说说道理吧!”

“对,听听厂长怎么说的……”

此时的时针已指向晚间十点多了。沈文荣站了起来,只见他用一双炯炯有神的目光扫了一眼整个会场,然后断言道:“关于这个75吨超高功率电炉项目,我们班子的决心是不变了,理由有五:一、没有这条生产线,我们沙钢就形成不了适度规模,就永远摘不掉技术装备落后的帽子,只能当钢铁行业的‘游击队’而非正规军。二、既然要上新设备,就得高起点、高档次的,能够填补国内空白的项目才有市场的竞争能力。三、我们沙钢的实力眼下还是差些,但我们有香港方面的合资支持,有一个好的合作伙伴我们就变得强大了。四、从中国的钢铁工业发展状况看,收回投资有把握。最后一条是,钢铁行业想搞技术改造和新建项目,就得有十年的超前期考虑,否则竞争优势无法长期。归总这五条,我们的结论是:要创业,就要有抢、拼、的劲头。机会稍纵即逝,等是最大的失误。现在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是如何引进和如何建好一个新型的钢铁厂,而非引不引进、建不建的问题。你们说是不是?”

“是!”会场响起一片呼应。

“声音不够大,到底是不是?”沈文荣重新问了一声。

“是!”这下的回应惊天动地,震得长江水波涛叠叠卷起,震得夜空一片繁星闪烁……

接下去是具体的运作过程,也并非简单易事。当时与香港的合资办钢铁厂在中国国内尚无先例,银行贷款碰到难题,作为市属企业,政府必须关注如此大的引进项目。

“沈文荣,你搞的啥名堂?怎么全是一堆破铜烂铁呀?”当花费3000多万美元的引进设备运达张家港后,有政府领导到现场一看,就急红了眼大声责问沈文荣。这也不能怪人家,3000万美元合多少人民币嘛!你沈文荣怎么弄一堆没用的洋破烂呀!

现场的情况确实让不懂行的人看了心惊肉跳,因为设备全部是拆卸后从英国装运过来的,而钢铁流水线一旦被拆卸后,即使再好端端的先进设备看上去也是“破破烂烂”。为这,沈文荣不知要向人解释多少遍,并且不得不接受无数人的怒骂--不是明摆着你沈文荣花了国家的外汇,引进了这么一大堆破玩意!

“假如真是这样,我也算为张家港建了一个失败的展览馆。”沈文荣胸有成竹地回答道。

“你疯了,我看你一定是疯了!”不少好友离沈文荣而去。他们感到害怕,因为一旦失败,沈文荣绝无翻身的日子。

然而沈文荣丝毫不感到任何惧怕,照常动员他的几百几千农民工为他搬运那些“破铜烂铁”,又组织专业技术安装队伍,一个零件、一个零件地将其组装成与英国比兹顿钢厂一模一样的生产流水线。

“中国农民工非常了不起,你只要教一教他们,他们个个都是把好手,洋玩意到他们手里一拨动,就变成了自己的东西、自己的本领了。我们请一个洋工程师干一天就是几百美元,而我们的农民工一天挣十几块人民币就把人家洋工程师的活都包了下来。计划投资4000多万美元的引进项目,我们最后只用了3000多万美元,钱就是这么省下来的……”沈文荣这样说。

23个月,从引进到安装、到一次性投产成功,这是沈文荣在1991年前挥写的第一个大手笔。这样的引进项目和规模,一般的建设周期是30个月到36个月,而他更是在没有请一个外国专家的情况下实现的。所以从“75吨超高功率电炉炼钢、连铸、连轧项目”成功后,沈文荣这只“黑马”在中国钢铁行业就出名了。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全国掀起一股前所未有的经济建设热潮,钢材市场一片红火,以生产“螺纹钢”为主导产品的沈文荣的“沙钢”效益好得不能再好。

见了钱,合作伙伴香港人有些眼红,说要分红。刚起步,沈文荣感到特别大的压力,但此时他已显出“元帅”风度,于是便道:“现在不能分红,还有银行贷款要还。”

香港人就说:“要不新建的钢厂给你,或者给我。”

这是分家,也是分手。沈文荣心里阵阵作痛,但这是利益,任何合作者的目的都是为了利益,所以也不能恨人家。于是他平静地说:“你开个价,如果我不要,你就得一定要买下。如果我开价,你要,我就给你。”

沈文荣说的这一招很公平,也很绝。逼你必须选择。既然到了这个份上,朋友也只能如此了。

最后的开价是:3600万元人民币(香港人合资的35%股份那部分股价)。

香港人算了半天,觉得可以,等于比他当时投资合股的2000万元本金还赚了一些。

合作伙伴把3600万元拿走了,沈文荣成了钢厂的真正老板,唯一的老板。两年后,这位分了手的香港合作伙伴曾经又找过沈文荣,后悔莫及道:“没想到国内的钢铁市场这么好,当初我真不该把股份退出来。”

沈文荣笑笑,心想:是啊,你要当时不退出股份,我“沙钢”这两年至少少收上亿元!

“哈哈,生意嘛,有赚有赔,我们还是朋友嘛!”沈文荣一副“元帅”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