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华高歌
3265700000004

第4章 全国助人为乐模范(3)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杨绍军心里一直惦记着妈妈,怕妈妈出什么事,也想帮妈妈一把,他想到用船去接妈妈。他的肚子里早已空荡荡,饿得快要虚脱了。时间在饥肠辘辘中碾过一趟又一趟,他一边划,一边感觉船桨越变越沉,豆大的汗珠从他额上不断滚落下来。慢慢地,他那双皮包骨头的手就越来越不听话了,全身变得软绵绵的,眼前突然有无数颗大大小小的金星直冒,化作漆黑一团,他失去了知觉……

小船便在湖面上漂荡。

“小伢儿,快醒来!”当杨绍军迷迷糊糊醒来时,才发觉自己已躺在岸边一户人家的堂屋里。这时,一个慈眉善目的爷爷从锅里盛来一碗稀粥,扶着杨绍军的身体,要他赶紧趁热吃下去。

好香啊!好久没闻到这种味道了。杨绍军不管三七二十一,端起那碗稀粥就狼吞虎咽大口大口地吃起来。他太饿了,这碗稀粥仿佛就是他的救命稻草,他太需要了。渐渐地,就感觉自己的五脏六腑刹那间舒服起来,如同久旱的秧田终于得到雨水的滋润一般,他的精神一下子好多了。

“爷爷,我饿,我也要吃。”一个小妹妹哭着向那个爷爷要吃稀粥。

“先尽这个哥哥吃着,他是客,他饿病了不吃点东西就会死掉哦。”那个爷爷不停地哄着小妹妹。

望着眼前这位慈祥的爷爷,看看旁边骨瘦如柴的小妹妹,杨绍军觉得这个爷爷一定是个大好人,是他救了自己一命。这位爷爷一直等到晚上杨绍军恢复体力后,才亲自把他送回了家。临别之时,懂事的杨绍军哭出声来,给这个爷爷磕了一个响头。

后来,杨绍军才知道,这个救自己性命的爷爷家里其实也非常穷,也是几天难得见到一粒米呢,当时给他吃的那碗稀粥几乎是他们一家人的晚餐啊。

一碗稀粥,把杨绍军从鬼门关拉了回来,保住了一命。一位素不相识的爷爷无私地帮助自己,令杨绍军逐渐懂得了关键时刻帮助别人的重要,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杨绍军的祖父祖母、爸爸妈妈,也是喜欢做好事的人,有时候讨米要饭的人路过家门口,他们即使自己不吃不喝,也要给别人吃。这种家庭的熏陶,对小小的杨绍军也起了一定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从那个时候起,一颗颗无私、善良、关爱的种子在杨绍军幼小的心田里生根、开花、结果。

“别人帮助了我,救了我的命,所以我也要帮助别人。”杨绍军朴素地想,在心里暗暗发誓,等自己长大后、有能力了,一定要报答别人,报答社会,尽自己的所能,做好事,做善事,像老爷爷一样,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像老爷爷一样,“宁可自己不吃,也要把饭让给饿肚子的人吃”。

正是少年时代那次难忘的经历,引导着杨绍军走上慈善事业之路。

他明白,要帮助救济别人,除了有热情,有一颗滚烫的心之外,自己还必须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才行。于是,他开始朝这个目标迈进。

1980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杨绍军率先在常德县丹州乡办起了养猪场和酒厂。经过苦心经营,努力奋斗,仅两年的时间,他家就甩脱了贫困的帽子,成了村里少有的“万元户”。

除养活家里老老小小8口人,杨绍军手头还有点节余的钱。这时,他就想着要给乡里乡亲办点好事。

一般人行善,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多数都是在某种机缘下遇到了可怜的人,心灵有所触动,才出手帮助的。但杨绍军不同,在“慈善事业”一词还未在中国流行的时候,杨绍军就已经在自觉地赡养身边的孤寡老人了,并同时赡养多位老人,而且一养就是10多年!

当时,他所在的丹州乡阳湖村有几个孤寡老人,没有劳动能力,也没有子女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杨绍军觉得这些老人们的生活很艰难,值得同情。

没过多久,他就主动独自承担起赡养老人的义务。每月定期为有住房且身体好一点的五保户送钱送粮送菜,帮他们挑水劈柴,洗衣洗被。有3个无家可归的老人杨绍军就干脆把他们接到了家里,请专人替他们洗衣、做饭,照料他们的日常起居,使这些老人都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

平常,杨绍军总是挤时间,经常对这些孤寡老人嘘寒问暖,和他们拉家常。老人们想逛街了,杨绍军就陪他们去圩场上看热闹,买东西。老人们想看戏了,杨绍军就带着他们去剧场里看看节目。每一个老人过生日时,杨绍军都会买来生日蛋糕,点亮蜡烛,召集家人来,举行一个简短的仪式,齐声祝福老人,让老人十分开心。

在他眼里,这些老人都是自己的亲人。在老人们的眼里,杨绍军比自己的儿子更孝顺。

一次,刘老爹生病了,总是拉不出大便,吃了一些药也没有什么好效果。看到刘老爹痛苦的样子,杨绍军硬是用自己的手指头帮刘老爹在屁股眼里一点一点地抠出来。刘老爹被感动得直落泪。

10余年如一日,无私照顾那些孤寡老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杨绍军做到了。

1994年的早春,当身边最后一位老人带着满足和微笑走了的时候,杨绍军为他办了一场庄重的葬礼。

当地人只要一说起杨绍军,没有不竖起大拇指夸好的。他的善行在当地传为美谈。

送走最后一位老人后,杨绍军的感觉不是“如释重负”,而是感到有点失落,他是个非常重感情的人,那段时间,他的心里头总觉得缺少了什么。是啊,赡养了那么多年的老人,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就这么一个一个地走了,一个一个地从杨绍军的生活里消失了。虽说这是人生必然的规律,但杨绍军心底里还是舍不得他们,他几次难过得潸然泪下……

一天,杨绍军正急匆匆地赶路,突然发现前面围着一大堆人。还听到一个孩子发出揪心的哭喊声,便忍不住凑上去看看究竟。

他拨开人群,原来一个粗壮的男人正在对一个瘦弱的十二三岁的小孩子拳脚相加。小孩的脸上印上鲜红的指印,连鼻血也被打出来了,站在人群中的杨绍军忍不住大声质问:“你这人怎么这么狠心?把你儿子打成这个样子。”

那人不理会杨绍军,扬起手准备继续出自己胸中的恶气。

杨绍军愤怒地上前一步,抓住那人的手,把一个即将落下的耳光拦截在空中。

那人凶巴巴地说:“关你屁事?谁叫他偷我的包子吃!”

杨绍军蹲下身来迷惑不解地打量着小孩:衣衫褴褛,满脸脏兮兮,一双白运动鞋已穿成黑色,两个大脚趾从孔洞里露了出来。

小孩哭着断断续续告诉杨绍军,他是一个孤儿,得病的奶奶70多岁了,躺在家里没人照顾,他和奶奶已经两天没有吃一点东西了,他是饿得没办法了才去偷别人的包子吃的。

杨绍军心里一酸,自己小时候没少尝挨饿的滋味,更能体会到一个孤儿的艰难。他的眼眶一下湿润了,对眼前的这个孩子充满了怜悯,把孩子拉到一边安慰,又转身对那男人说:“你不要再打了,他偷你的3个包子,由我付钱。”

杨绍军离开人群时,还特地从身上拿出5元钱塞给那孩子,要他给奶奶买东西回去吃。并叮嘱孩子回家后找亲戚,找政府,将自己的情况说清楚,争取得到大家的帮助。

这件事虽然过去好长一段时间了,但杨绍军一直惦记着放不下,心情无法平复下来。他想,这些孤儿,无父无母,小小年纪就无人照管,甚至流落他乡,实在太可怜了。一旦混迹社会,为非作歹,那更可怕了。如果有人能帮他们一把,或许就能改变他们的人生。

于是,杨绍军逐渐萌生了要帮助孤儿的念头。他要办一家孤儿院,为那些失去亲人、衣食无着的苦命孩子营造一个新的温暖的家,使他们能像其他孩子一样愉快健康地生活,接受良好的教育,改变他们不幸的命运。

万事开头难。

创办孤儿院之初,杨绍军才发觉资金缺口太大了。不过,他认准了的事就是砸锅卖铁也要干。他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把自己经营得不大好的小酒厂的设备卖了,还找几个朋友借了16万元,把旧厂房粉刷一新,购置了一批孤儿的生活用具……

1996年3月1日,是一个令杨绍军十分激动的日子。在常德市委、市政府和武陵区委、区政府以及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一座占地12亩、拥有4栋平房和1栋3000平方米综合大楼的阳光孤儿院正式开院。来自常德辖区9个区、县、市的26个孩子在这里安家了。

这里有学习室、娱乐室、球场、餐厅、澡堂、寝室等,孩子们每人一张床、一张书桌、一个床头柜。寝室里有电扇,学习室里有冷暖空调。还聘请了12名工作人员,负责他们的学习辅导和生活管理。

接着,杨绍军又为他们四处奔走,解决城镇户口,就近办理好入学手续,买来衣服鞋帽、书包文具……

杨绍军说,孤儿院之所以取名为“阳光”,就是希望孤儿们能像其他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享受党的阳光雨露,幸福生活,茁壮成长。

的确如此,有了杨绍军砌筑的遮风挡雨的乳燕新巢,孤儿们像其他孩子一样,从此有了温暖的家,开始了新的生活。

随着时间的推移,孤儿院周围的农户一个个都住上了楼房。杨绍军担心孩子们误认为孤儿院的“家”还是比别人差,会刺激深藏在幼小心灵中的自卑感,这对孩子们的学习、成长是不利的。于是,杨绍军下定决心,要尽快地进一步改变面貌。

“我一定要让孩子们住上高楼大厦,要有一流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打定主意,杨绍军就开始一个劲朝目标奋斗。他勒紧裤带,从自己牙缝里一分一分地不断积累着资金,同时在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于2000年投资300多万元,建起了当地最好的4层孤儿公寓大楼。2001年投入300多万元,建起了两栋现代化的后勤和员工大楼。2002年在市区投入500多万元,建起了一栋孤儿宿舍。2004年又投入400多万元,修建了1栋综合办公大楼,还在院内建起了一个占地200平方米的大花园……

这一变化,让远近那些有爹有妈的孩子们也羡慕不已。

在孤儿院里,杨绍军就自然成了孤儿们的监护人,学习、生活、身体、心理乃至升学、入伍、就业等等,他总是毫不推卸地承担着一份份沉甸甸的责任。

有些在社会上混过的孩子,已经沾染了不少坏习气、坏习惯,要把他们扭转过来,使他们走上正道,杨绍军真的费尽心思。

杨绍军为孤儿院制定了“养大为本、教好为纲、成才为的”的办院方针,为工作人员明确了“一切为了孩子”的服务宗旨,为孤儿确立了“学会生存、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做人”的目标。杨绍军不仅自己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把孩子们当作自己的子女一样关心、呵护和教育,还要求招聘的28名工作人员保持一颗爱心,热爱公益事业,认真负责,处处给孩子们树榜样、做表率。

孤儿院实行学校式教育、军事化管理、亲人式服务。每天按时起床、洗漱、做操、吃饭、上课、自习。多数孩子不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杨绍军就把孤儿院成立的3月1日那天作为孩子们共同的生日。到了这一天,杨绍军即使再忙也要挤出时间买来大蛋糕,让孩子们高高兴兴地围在一起唱《祝你生日快乐》,吃着甜甜的蛋糕。他是想用这些做法和场景来慢慢感动孤儿们幼小的心灵。

为了让孤儿们尽早接触外界,融入社会,杨绍军让这些孤儿们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到正规的学校读书,而且帮他们全额缴纳学费,避免被人歧视,心灵受到伤害。

杨绍军把院里的每一个孩子都看成是自己家的心肝宝贝,无时无刻不疼爱着他们,关心着他们。

李侠是城东半边街居委会的一名孤儿,从小父母就去世了。他12岁那年,唯一的亲人奶奶也离他而去,他只好在社会上流浪。为生活所迫,他常常小偷小摸、打架斗殴。入院第一天就要别的孩子叫他老大,给他钱,谁不给就打谁,他还经常尿床。杨绍军听说吃狗肉能治好尿床的毛病,就连续个把月买来狗肉炖给他吃,买来中药给他补身子。

细心的照料使李侠身体养好了,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同时,杨绍军又趁热打铁,几次找他谈心,使李侠渐渐变得懂事起来,不仅不再称王称霸,还像哥哥一样爱护关心孤儿院的弟弟妹妹。

杨绍军的关爱一直成为李侠学习的动力。李侠在学习上越来越用功,后来每次成绩都是班级第一名。高考时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澳门科技大学,还获得了该校的校长奖学金。

可是,2005年,正在大学读书的李侠突发肾功能衰竭,需要急救。得到消息的杨绍军心急如焚,连夜赶往澳门,与学校协商把李侠接到内地肾移植技术最好的医院进行抢救。当时肾源十分紧张,杨绍军急得没办法,只好以很少示人的全国人大代表身份,四处找珠海市有关部门帮忙,终于找到了合适的肾源,并出资为李侠作了换肾手术,使李侠的病情转危为安,得以继续完成他的学业。

杨绍军办孤儿院14年来,先后使160多名孤儿成年后融入社会,有的正读大学或者研究生,有的成为人民教师,有的进入事业单位,他们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表现优异。其中18名孤儿参军入伍,1人当了营职干部,5人任班长,4人成士官,5人被评为优秀士兵,3人立功受奖。

杨绍军的爱心是博大的,他的慈善是广义的。

除了苦心经营孤儿院,他对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也是不计个人得失、见难就帮。有时只要听到哪里有人需要帮助,他就会主动找上门去,揽过来帮上一把。有人说杨绍军搞慈善有瘾,这话一点不假。

一次,杨绍军得知社会上有一些夫妻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在家生活困难,无人管教,导致大多失学在家,或者破罐破摔,而且还影响到他们父母的思想改造。

杨绍军于心不忍。为此特地赶到省会长沙,找到省监狱管理局领导,提出想收养一批这样的孩子。监狱局领导们听完汇报后,感动得热泪盈眶,十分感激地说:“老杨,你帮了我们的大忙,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呀!”

2008年8月25日。湖南省一个名为“阳光温暖行动”的活动在常德市阳光孤儿院正式启动,来自全省各个监狱服刑人员的首批25名特困未成年子女开始入院学习。不久,这方面的人数就达到了40多人。

2005年的一天,孤儿院的大院里出现了一个动人场景:一个农民模样的小伙子带着父母亲来到杨绍军面前,千恩万谢,热泪长流,然后在众人眼下长跪不起……

原来,两个月前,杨绍军去医院看望一位住院的员工时,见到一位年约十七八岁瘦骨嶙峋的农村小伙子躺在病床上,口里直喘粗气,其父母亲一边号啕大哭一边清理衣物。杨绍军问缘由,才知道他们来自桃源县水溪乡,孩子唐伟峰患了脑瘤,在广东省住院花去近6万元,这次转回老家治疗,卖掉了家中房子、耕牛和所有能够变卖的一切家具,还借债3万多元。现在院方已经通知他们,孩子的病很难治好了,加上交的住院费早已花光,只能出院回家安排后事去。

“我们这样回去,孩子就只有等死啊!”不到50岁的父母望着奄奄一息的儿子,仰天长叹,眼泪泱泱。在一旁的病友介绍说,“他们一家三口5角钱的榨菜要吃几天呢,实在可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