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治水史诗(上)
3265800000012

第12章 黄淮卷(11)

同年十月二十五日,国务院在安徽省蚌埠市召开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现场会,会议指出:通过十年努力,淮河水资源的保护已初步建立起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由于地方各级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负责、部门协作和环保机构统一监管的工作机制发挥了作用,十年来淮河全流域的经济总量增加了一点三五倍、人口增加了八百万的情况下,淮河的水环境质量却依然有了明显的改善。除汛期及汛前的腾库外,淮河干流的水质已提高一个水质类别,即由治理前的四五类转变为目前的三到四类,基本满足干流沿岸群众的用水需求;有的支流已消除黑臭。在全流域二十五个省界断面中,主要指标达到规划目标的断面比例达百分之六十以上;另一些尚未达标的断面,有的水质尽管仍属劣五类水体,但与治理前相比,水质也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善。

当然,会上也强调:取得的这些成效是初步的、阶段性的,淮河流域的环境问题仍十分突出,河水变清,任重道远!

就是说,我们依然不可过于乐观;我们确实还有着太多的事情需要去做。

是啊,大禹治水的故事,一直以来就是淮河儿女的骄傲,可是面对今天的淮河,大禹的后裔们却感到了紧迫。因为,无数的经验和教训表明:我们最大的敌人,原来就是我们自己。我们不得不忍受母亲河无情的报复,咀嚼一个自己种下的苦果。其实我们已经没有能力再无休无止地去缴“学费”,甚至没有再犯错误的时间。

可以说,治理淮河水污染已进入到一个关键的阶段,更重的任务、更大的高潮和更精彩的故事,肯定还在后头!

【陈桂棣:合肥市作家协会主席】

《引来天际水截断世间尘--河套地区治水记》

叶舟

古谚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之说。

所谓“套”,指的是黄河上游的“河套”段,是一个地理概念,包括宁夏、内蒙古的引黄灌区,总称为“河套灌区”。宁夏灌区称为“西套”或“前套”,内蒙古灌区称为“后套”。河套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玛曲【约古宗列渠】,从巴颜喀拉山脉雅拉达泽山麓和卡日曲,流出各恣雅山麓,在鄂陵附近汇合,然后从青海省流向四川省,再由四川省进入甘肃省,经甘肃省中、东部流入黄土高原。从此,河水带着丰富的泥沙,如同金色的洪流,一路昂首向东,浩浩荡荡,斩山劈谷,穿越荒原、大漠,流经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省【区】,最后由山东省利津市汇入大海【渤海】。黄河在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河口镇以上属于上游,流长3472公里。

从广义上说,黄河在其上游区段的甘肃、宁夏、内蒙古和陕西、山西五省【区】境内形成一个马鞍形的大弯曲,其中从宁夏中卫市沙坡头起,至内蒙古清水河喇嘛湾止,被称为“河套”。因形似游牧民族驯马中使用的套马索,故名。河套灌区的总面积大约3.4万平方公里。由宁夏平原、后套平原【又称“五原—陕坝平原”】、前套平原【又称“土默特平原”】组成。

河套地区在历史上曾称“河南地”,是一大片广阔无垠肥沃的黄河冲积平原,所以在地理上又称作“河套平原”。早在秦汉时代,中原王朝就把大批内地民众迁徙到这里进行屯垦戍边,河套平原在那时就得到大规模开发,农牧业生产与发展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时人曾赞誉“河南地”为“新秦中”。当时陕西渭河灌区的八百里秦川为天下首富的地区,有“得关中【秦中】者得天下”之说,而河套灌区的成功开发,有再造一个关中天府的意思,故被誉为“新秦中”。

从狭义上说,所谓河套,是指黄河从宁夏牛首山与贺兰山之间的青铜峡出口“入套”算起【亦有从银川横城堡入套说】,北流经贺兰山东麓、阴山以南至芦芽山以西,再东折至内蒙古托克托县,又南折至陕西省府谷县黄甫川“出套”为止【亦有山西省偏关出套说】,河水走向所形成的一个“几”字形的大弯曲地区称为“河套”,总称为“河套平原”。也有更狭义的说法,即河套仅指内蒙古境内的黄灌区。1999年9月版《辞海》给河套的解释是:

“指内蒙古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贺兰山以东、狼山和大青山以南的黄河沿岸地区。因黄河由此流成一个大弯曲,故名。以乌拉山为界,东为前套,西为后套。又称黄河以南、长城以北的地区为前套,和黄河北岸的后套相对称。主要是黄河冲积平原。自古灌溉农业发达,沟渠纵横,素称‘塞上江南’,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黄河流经的宁夏段,地当黄河的上游。自兰州以下,黄河沿黄土高原西部边缘流动,两侧是万壑涌动的山峦。从航拍的照片看,无数个起伏的峰巅拱卫着一道蜿蜒的白练,黄河不时地穿过一道道的峡谷地带,是一幅气势宏大的独特的自然景观图。进入宁夏境内,有两道峡谷,一是黑山峡,一是青铜峡。从黄河流域的地质透视看,黄河出青铜峡后为什么要转折北上,是因为鄂尔多斯台地的阻挡;而由北向南的转折流向,正是沿着鄂尔多斯台地边缘的轮廓而行。黄河的这种走向,形成了宁夏平原与河套平原的南北地理框架。因此说,黄河孕育了黄河文化与黄河农业文明。

“河套”这一地理概念的形成,最初出现于明朝。

据清乾隆七年【1742年】编修的《河套志·李绂序》说:“其地三面距河,明称为河套。”而明朝又于何时形成这个地理概念并叫出这一大区的地名呢?经查考《明实录》,“河套”作为一个特定的地理概念名称,首次出现于明景泰元年【1450年】五月壬戌。当时朝廷在给宁夏总兵张泰所颁敕文中写道:“有延绥来者言,今春鞑贼过河犯宁夏,因冻解有数千人不能还,尚在黄河套里时来抢掠。”天顺八年【1464年】十二月丁亥,又有“镇守宁夏太监王清曾搜河套……遍历河套搜寻所在,并力擒捕,捣其巢穴,绝其种类”的记载。成化二年【1466年】闰三月乙酉又记:“兵部言虏贼毛里孩尚在河套窥伺。”成化七年【1471年】十二月乙未,兵部奏:“虏寇由花马池、定边入寇宁夏……缘此寇潜往河套日久困甚,臣等料其必入寇。”成化八年【1472年】二月乙酉,兵部尚书白圭曾上书言:“必须于明年二月大举搜剿河套,庶收一劳永逸之功。”从《明实录》的记载中分析,“河套”名称大约出现在正统初年【1436—1438年】,到景泰至天顺年间【1450—1464年】才普遍使用。这从《明孝宗实录》记录都察院左都御史马文升于弘治元年【1488年】五月甲子给朝廷的奏章中可以看出。他在奏章中先追述了河套的历史,当述至明朝时,他写道:“【对于河套地区】,我朝立行都司,太宗文皇帝命官镇守。正统初,虏酋朵儿只伯为患,赖靖远伯王骥、定西侯蒋贵克平之。天顺间,孛来、毛里孩为患,诱败宁夏副总兵仇廉,丧师数万,自是虏人河套寇抄不已。”十四年以后,南京刑部员外郎李祚于弘治十四年【1501年】十二月乙丑,在给朝廷关于经营河套的上书中,也是首先回顾了周与汉唐以来,中原王朝经营河套成败得失的历史。在讲到明朝时,他说:“我朝正统己巳之变,虏从大同人……宋西北二害,我朝实兼之……天黄河为华夷大限,今弃之夷狄,失中国险……使虏据之以为巢穴……”前后两位大臣对河套的论述,一致认为河套形势的变化起于“正统初”“正统己巳”【即正统末年和景泰初年之交】。可见河套问题引起明廷的关注,当在正统朝。其河套名称的出现,亦应在此时。从此以后,明史相关书籍和资料中才大量出现河套,不绝于史书。

秦皇汉武移民实边

--河套引黄灌溉的开创

以农业文明为特色的古代东方文化,最突出地表现为对水资源、水利的特殊倚重。从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看,周代的水利灌溉已有一定的规模,真正大规模地进行农田水利灌溉已进入春秋战国时期。开河套农业灌溉之先河的渠道,是河套平原农业文明的象征。黄河流经河套地区,水量充沛,富含有机质。这里山舒水缓,沃野千里,是著名的河套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引黄河水灌溉已有2000多年历史。经历代开拓经营,早已成为黄河上游的一个富庶地区,被誉为“塞北江南”。

河套引黄河水灌溉,与移民戍边密切相关。

移民戍边始于秦代,盛于汉代。引黄河水灌溉究竟始于何时,有两种说法,一说始于秦始皇时,一说始于汉武帝时。据《史记》、《汉书》等史书记载,河套平原在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年】还是“羌戎所居”的游牧地区,与秦国为邻,彼此间经常发生争城夺地之战。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北方的匈奴威胁到新生秦朝的安全,“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秦始皇使将军蒙恬发兵30万,北击胡,略取河南地”【河南地,即今宁夏北部、内蒙古河套以南及陕北地区】。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又“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三十四县【汉书作四十四县】城河上为塞”。其中就有宁夏河东的富平县和神泉、浑怀两个亭障。“徙谪,实之初县”,就是把内地罪人迁到这些初设之县居住。始皇三十六年【前211年】,又“迁北河榆中三万家”【榆中,即今内蒙古河套和鄂尔多斯东部高原】。当时秦在这一地区既有大军驻守,又有从内地迁徙来的罪犯和民众居住,粮食给养耗费巨大,当地又“地固泽【碱】卤,不生五谷”。没有粮食可供食用,要长途转输,从内地运送,途中耗费特大,所谓“率三十钟而致一石”,一钟为6.4石,即起运近192石粮食,经沿途消耗损失,到目的地只有一石了。虽有夸大,但沿途消耗损失巨大却是实情。要及时而有效地解决给养问题,只有就地垦种,生产粮食。说河套引黄灌溉始于秦始皇时者认为:“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前,早已创建了无坝引水灌溉的都江堰和有坝引水灌溉的郑国渠。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以后,全力经营朔方,移民充实边区,变牧地为耕地,达到自给自足,而利用累积的水利技术经验,引黄河水流,开渠灌溉,发展农业是必然之举。但当时的引黄灌溉不是大规模的,史籍上对一般较小工程是不会记载的,即使有私家记载,经过秦末的战乱也会散失。”此说有一定道理,但因缺乏可靠的文献记载或考古依据,只能作为“相传”。史书有记载的是河套引黄灌溉始于汉武帝时。《史记》记载,公元前209年夏天秦始皇死后,“诸侯叛秦,中国扰乱,诸秦所徙适边者皆复去,于是匈奴得宽,复稍渡河南,与中国界于故塞”。秦亡汉兴,汉初国力较弱,采取和亲之策,与匈奴友善,而匈奴仍不断入寇汉边境,掳掠人畜财物。使北部边郡“不得田畜”。到汉武帝时,经七八十年的休养生息,国力强盛,遂于元朔二年【前127年】使大将军卫青、李息等“击胡之楼烦,白羊王于河南,得胡首虏数千,牛羊百余万,于是汉遂取河南地,筑朔方,复缮故秦时蒙恬所为塞,因河而为固”。武帝还采纳平津侯主父偃的建议,立朔方郡,“募民徙者十万口,从事屯垦,以省转输”。元狩四年【前119年】关东大水,民多饥乏,不能相救,“乃徙贫民于关以西,及充朔方以南新秦中七十余万口”。元狩五年【前118年】,又将天下奸猾吏民迁徙到北部边疆。元鼎六年【前111年】,“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武帝时连续几次大规模的移民实边,从事垦种,并实行军屯,大力经营。“是后匈奴远遁,而幕南无王庭,汉渡过河自朔方以西至令居,往往通渠,置田官吏卒五六万人”。说明今包头以西至兰州附近之间的黄河沿岸冲积平原上,都在开渠引黄河水灌溉。“朔方亦穿渠,作者数万人,各历二三期,功未就,费亦各巨十万数。”表明当时开发引黄灌区付出了巨大代价。元封二年,武帝率群臣百姓堵塞黄河瓠子【今河南濮阳以南河堤】决口后,“用事者争言水利,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这里所说的西河,据唐朝人杜佑考证,是指今宁夏灵武至内蒙古五原这一段黄河,不是指西河郡。从上述记载可知,河套地区引黄河水灌溉始于汉武帝时是可信的。

至今在河套平原各地发现的汉城、汉墓群遗址,也证实了这里在汉代确有过相当规模的开渠屯垦活动,历史上有名的高渠、光禄渠、七级渠、汉渠等古渠可能就开凿于汉武帝时。

以农为本的中国,治水是治国安邦的大计。水利事业的进退,历为朝代兴衰的有力佐证。河套平原的水利,从汉武帝以来,随着封建王朝的兴衰更替,也是盛进衰退,但总在前进着。

东汉前期【25—88年】,河套平原的水利灌溉在西汉开创形成的基础上又有发展。到安帝时【107—125年】,由于西羌强盛,入侵边郡,战乱频繁,为避战祸,官吏百姓纷纷内迁,边塞空虚,水利废弛。到顺帝时【126—144年】,西羌北徙,边郡又趋安宁,汉永建四年【129年】,尚书仆射虞诩上书请复三郡疏曰:“禹贡雍州之域,厥田惟上,且沃野千里,谷稼殷积……因渠以溉,水舂河漕,用功省少,而军粮饶足,故孝武皇帝及光武帝筑朔方,开西河,置上郡皆为此也。”书奏帝乃复三郡【即安定、北地、上郡】,“使谒者【即河堤谒者】郭璜督促徙者各归本县,缮城郭,置侯驿,既而激河浚渠为屯田,省内郡费,岁以亿计”。河套平原地属北地郡,其水利灌溉遂得恢复,在工程质量上还有提高,已能做“激河”工程。

激河之法,是以船载石在河中落石下沉,形成潜坝,以抬高渠口水位,增大入渠水量。若无一定技术,很难沉到预定位置,所谓“使水流下,孰弗能治;激而上之,非巧不能”。河套地区无坝引水的主要渠道,都采用此法引水,群众称之为“引水湃”,又名“迎水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