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治水史诗(上)
3265800000130

第130章 长江卷(63)

确实,自从解放以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湖南省委做了大量的工作,农业生产较前有了很大的发展,农林牧渔副以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方面均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存在不少的弱点,主要反映在耕地少、产量低、不稳定、单打一。特别是不稳定:解放后的十四年中,只有四个丰收年,六年歉收,四年平产。

张平化是个头脑非常清醒、办事非常果断的领导,他毫不犹豫地在1963年秋天派了主管农业的李瑞山和主管财贸的华国锋两位省领导走出湖南,参观了广东和上海的农业生产。这一参观收获还真大,不仅学到了人家的经验,明白了自己的问题,还将参观的情况对照湖南的问题向中央写了一个报告,获得了党中央、毛泽东主席的重视。毛泽东认为湖南能够去外地学习经验的办法很好,并在批示中指出:“加强相互学习,克服固步自封,骄傲自满。”

1964年1月,张平化组织省委认真学习中央《关于加强相互学习,克服固步自封,骄傲自满》的指示。在省委常委的一次扩大会议上,他们还认真研究了如何千方百计夺取农业大丰收;如何掀起全党全民的学习运动;如何通过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等。

农业要上去,干部要下去。决定之后,身体力行。张平化首先亲自下到湘潭县的良湖大队蹲点,其他来湖南指导工作,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等都分别下到了湘潭、湘乡等几个县【市】蹲点办队。正是在这次蹲点办队期间,领导们听到了群众的呼声--修好涟水渠道。

于是就有了在1964年冬第一批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试点的总结会上张平化的这番讲话:“……通过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人的思想上来了,农业的粮食产量也要上来才行。要发展农业,首先必须解决水利问题。涟水渠道,是不是也该上马了……”

问题一经提出,首先就得到了在湖南指导工作的中央领导同志的认可,到会的全体同志,也纷纷鼓掌,表示赞同这个提议。

水利怎么搞?

刚刚建国就在与湖南只有一湖之隔的武汉工作的张平化心里自然明白:洞庭湖区经过多年的建设,滨湖十县已有百分之七十的农田实现了旱涝保收,如今是占大面积的丘陵地区的水利问题没有解决,如果修好了涟水渠道,在湘乡、湘潭、宁乡等三湘大地,能够使一百万亩农田旱涝保收,就是一桩了不起的大事。

但谁都知道,真正要修涟水渠道,并非易事!

人们不会忘记:涟水渠道第一次上马,因为缺乏调查研究,没有尊重客观实际,盲目行动,结果是财力、物力不够,很快被迫下马,不仅经济上付出了巨大的损失,更重要的是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这“前车之覆”是“后车之鉴”啊!

然而,张平化毕竟是一位极富工作经验的老革命了,办事深谋远虑。他认为,首先要引导人民正确总结和正确对待历史经验,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他还倡导,首先要物色一个好的班子,由几个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能办事、会办事的同志来担任指挥;其次要一切从群众的利益出发,凡事做到群众满意;再次要按照总路线精神办事,上劳动力不超过总劳力的百分之二十五,实行专业队长年施工与季节性短期突击相结合,绝对不误当年的农业生产。

张平化也专门向国务院汇报过修建韶山灌区工程之事,周恩来总理与陈云、李先念、谭震林几位副总理都十分重视,他们已经表态,国家拨款修建韶山灌区。

有了中央领导同志的支持,有了广大群众的迫切要求,事情是能够办好的。但在树立了信心的基础上如何避免盲目,如何多设想一些问题和多估计一些困难,这也是领导者和策划者必须考虑到的。张平化想。

“你们提一千条困难,我给你们解决一千条,你们不用脑筋,提不出问题,办不好事情,将由你们负责。”这是张平化在一次会议上所说的话。

决心一下,地动山摇。

修建渠道的时机越来越趋于成熟,赞扬声也是一片,但反对声也不少。

1965年1月16日,张平化派王定干和孙国治两位同志到湘潭地区交际处,召开涟水渠道受益区代表座谈会。有区、社和省地县市水利部门的代表69人到会,他们谈认识、算效益,在4天会议里,干部群众反映出来的顾虑不少:

工程大、渠线长,深切高填多,建筑物难弄,修不修得成没把握;跨三个专署,六个县市,人心难齐,你想他不想;挖压田亩多,施工时间拖得长,劳力下不来,当年减产怎么办?受益有多少,负担分轻重,受益区拿不下来,非受益区一来人,就犯“一平二调”错误;任务重,时间短,不搞强迫命令完不成,群众告状,挨整的又是基层干部;国家还困难,农民又太穷,钱难筹,要干,难哩!

开完座谈会回来后,王定干如实向张平化作了汇报。

“你不要发急,群众的意见不是不想改变面貌,而是前几年渠道没挖成,受了害,这次要修是有顾虑嘛!如果我们把工程搞好了,就是活教材。”张平化听了不惊也不怒,淡淡地说道。

反对声丝毫没有动摇张平化的决心!

1965年2月,省委正式设省水电设计院,并以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灌区的初步设计,接着上报中央水电部批准同意。当时考虑到灌区的主要区域属涟水中下游,于是将灌区易名为“涟水工程”。这是韶山灌区工程的第二次易名,第一次是前文提到的中共湖南省委于1958年批准的水府庙灌区工程建设。

4月13日至15日,第一次指挥长会议在长沙的省委第一招待所召开。来自湘潭、邵阳、益阳三个地区和湘乡、湘潭、宁乡、双峰、湘潭市五个县市负责人等20余人参加了会议,讨论省委的决定,确定三个地区以县为单位成立统一的工程指挥部……

从5月开始,省水电设计院就开始组织250人的勘测设计队,隶属省工程指挥部领导,紧张地将第一期工程技术进行设计,并陆续抽出技术人员定线放样,培训农民技术员下工地。

5月12日,省委调湘乡县虞塘区两个民工连提早上阵,在湘乡城关镇的新坳上作样板渠,为开工作准备,并提议各县在6月份开始上人。

5月19日至20日,第二次指挥长会议又在省委第一招待所召开。这次有54人参加了会议,并且在这次会议总结前,召开了第一次工程党委会,并确定党委由11人组成。

其实,在筹备工作紧锣密鼓进行之时,张平化等省里的主要领导也在开始物色合适的指挥长。谁都明白这点:作为湖南历史上少有的大型水利工程,特别是建在毛泽东主席和刘少奇主席家乡的大工程,选择一个得力的指挥长是何等重要。

至于为何最后确定由华国锋担任指挥长兼政委,30多年后华国锋同志在一次访谈谈到了这点:“当时,我任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常务副省长。因省长程潜年事已高,身体也不太好,省政府日常工作的担子便落在我的肩上。当时省委决定修韶山灌区,把毛主席和刘少奇主席的家乡建设得更好,就当时的技术水平和生产力水平,要修好当时湖南省最大的这项引水灌溉工程,担子是很重的,需要一个作风扎实,工作能力和协调能力都非常强的同志来挑这副担子,于是省委第一书记张平化同志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决定由我担任工程指挥长。当然,我也欣然接受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然而,在开工典礼前先上三万民工的时候,工地上就出现了难题:在湘潭梨树塘渠段要劈开25米深的山坡;皂林冲隧洞全长994.5米,地质复杂,掘进中塌方不断,工程相当艰巨。同时,大量建筑用材和机械设施,先前未向计委和物资部门预报计划,都要临时筹措,要想在短期内建成高标准的巨大工程,决非易事。王治国等几个已经确定的副指挥长都犯了难。于是,他们向张平化建议:非叫华国锋同志亲自上阵不可。省委采纳了他们的意见。华国锋二话没说,把省政府常务副省长一摊子工作交给省委常委、省政府秘书长赵冰岩代理,毫不犹豫地上了工地。

开工前夕的一天,张平化到韶山考察工作。此时,他想到灌区主体的湘乡、湘潭、宁乡三县都在韶山的附近,“韶山名昭天下”,何不把“涟水渠道工程”改名为“韶山灌区工程”呢,这样岂不是更有利于调动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提高工程的知名度吗?其实,这段时间他总感觉这个工程叫“涟水工程”有点不太对劲,也一直在思索着改名之事。很快,张平化就此想法告知湘潭地委的同志。地委的同志完全同意,并建议要把水引进韶山冲才是名副其实。随后,张平化又把这个想法同省委其他同志商量,大家都十分赞成。于是,便有了三次易名定工程之说。几天后的湖南省委全体会议上,张平化正式提议将涟水渠道工程命名为韶山灌区,并通过了中共湖南省委员会、湖南省人民委员会《关于修建韶山灌区工程的决定》。

当然,灌区工程建设这个事情还不在于单纯的名称的改变,而且经过实践,人们的思想不断解放,工程的规划设计也不断进行修改。最终的设计是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坚持群众路线,集中群众智慧的结果。当时的资料显示:为探求设计的合理性与最佳效益,各级领导干部和工程规划设计人员先后走访基层干部和当地老农800多人次,召开各种座谈会150余次,补充各种设计所需的数据等一手资料2万余份。

6月11日,省指挥部从长沙移到了湘潭宾馆,并正式办公。明确由省委书记处书记、常务副省长华国锋任指挥长兼政委,王治国、史杰、刘喆、张鹤亭【兼副政委】、贾镛任副指挥长,邵阳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张文波任指挥部政治部主任。指挥部设办公室、组干、宣传、保卫、民运、工程、绿化、财务、器材、卫生等处,三通办等职能部门。

与此同时,湘乡、湘潭、宁乡、双峰四县指挥部也调齐了干部,搭起了架子,开始宣传发动,组织民工上阵。

柘溪工程总队、省水电工程总队、湘潭专署工程队也开赴工地,作施工准备。

6月28日,中共湖南省委员会、湖南省人民委员会正式向全省发布《关于修建韶山灌区工程的决定》。决定指出:

“湘乡、湘潭和宁乡三县的三角地带,绝大部分是丘陵地区,过去经常遭受旱涝威胁。一九五八年在涟水上游修建了水府庙水库,由于渠道未建,只能发电,不能灌溉,水利问题自然得不到根本解决。一九六四年三县同时开展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有很大的变化,他们积极要求修好涟水渠道,彻底解决水利问题,加速发展农业生产、改变面貌。为了满足群众的要求,省委、省人委特决定修建涟水渠道。

“一、涟水渠道流经的湘乡、湘潭、宁乡三县,正处在韶山周围,特将涟水渠道命名为‘韶山灌区’。

“二、成立湖南省韶山灌区工程指挥部,由省委书记处书记、副省长华国锋担任指挥长兼政治委员……”

消息传遍三湘大地,干部群众无不为此欢欣鼓舞!就连时任中南局第一书记的陶铸都自豪地感叹:这也是中南地区最大的水利灌溉工程之一。

这一决策立即得到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拥护,全省上下迅速行动起来。邵阳、湘潭、益阳三个地区很快动员十万民兵上阵。

时间定格在1965年7月1日。这天是中国共产党44岁的生日。中共湖南省委、省人委在湘乡城郊的新坳上举行韶山灌区工程开工典礼大会。

一大早,民工队伍就高举红旗,敲锣打鼓,奔向韶山灌区工地。条条山间大道上,一面面鲜艳的红旗飘扬,一队队开河的大军朝工地奔拥!男女民兵掮着步枪、机枪和梭标,雄赳赳气昂昂地进入会场。湘乡县中小学校师生,还带着献给民工的毛主席著作和用业余时间编织的几百双草鞋,送给民工代表。

“学习毛主席著作,建设毛主席家乡!”

“修好灌区练好人,精神物质双丰收!”

“战胜一切困难,胜利完成韶山灌区工程任务!”

……

一个个战斗口号,响彻整个工地。

开工典礼由韶山灌区工程指挥部副政委张鹤亭主持。省委委员、副省长尚子锦代表省委、省人委对韶山灌区工程的正式全面开工表示热烈的祝贺,他还代表省委、省人委宣读了中共湖南省省委和省人委《关于修建韶山灌区工程的决定》。而韶山灌区工程指挥部党委书记兼副指挥长王治国,则代表省工程党委和省指挥部作了关于工程要求、施工方针和基本措施的动员报告。

这意味着,由华国锋率领的10万大军正式打响了这场震惊中国的水利之战!

英雄岂畏难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英雄!

这一真理已被历史充分证实。

在采访和查阅历史资料时,许多人都将修建韶山灌区工程的人民称之“民工”,虽然这是历史,但我们觉得,我们在行文中用“英雄”、“大军”这样的字眼来称呼他们并不为过。

当时身为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常务副省长,并兼任韶山灌区工程指挥长兼政治委员的华国锋,自然是这10万大军的统帅。

这是一场硬仗啊!几百里长的渠道,要劈开70座山头,架设16座渡槽,穿过10个隧洞;这么大这么难的工程,时间却只有10个月,完全靠人手挖肩挑。

当时的情景完全可以用气势磅礴来形容。看吧,一百多公里长的战线上,红旗招展,人声鼎沸,炮声隆隆,各项工程都按计划顺利而神速地展开。

华国锋是个相当务实的统帅,刚一上阵,他就连续步行八天,在各施工现场调查研究,召集有关单位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当地群众代表座谈,解决在工程设计、施工中涉及沿渠群众利益的一批悬而未决的问题。紧接着,他又召集省里有关厅局和部门领导开会,动员各方支持韶山灌区的建设。

向来善于作政治思想工作的华国锋,在短短的10个月里把10万人的工地变成了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大学校,把10万人训练成一支不穿军装的解放军。

今天,灌区还流传着许多华国锋与英雄的建设者们动人的故事,可惜篇幅限制,我们只能从中摘录几个奉献给读者。

故事一。这个故事并不催人泪下,但我们一定要写,因为贺阿公的心情代表了当时绝大多数建设者的心情和精神状态。

“算我一个!”听到兴修灌区的消息后,年近七旬、中等身材、瘦长脸庞的贺阿公就雷急火急地赶到大队党支部书记老胡家。

贺阿公这句没头没尾的话,使老胡怔住了:“什么一个呀?”

“修灌区算我一个!”贺阿公连忙补充说。

老胡一听哈哈笑了。

“笑什么?”贺阿公有些不解。

“上级规定修灌区要四十五岁以下的好劳力……”老胡说。

“那我去!”突然,一个青年汉子闯到他们面前,冒出一句。

“争什么!你以后有的是机会!”贺阿公瞪了青年汉子一眼,急切地恳求老胡,“毛主席领导我们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我才昂首挺胸走路,扬眉吐气说话。建设毛主席的家乡,我要算一个!”

站在一边的青年汉子不是别人,正是贺阿公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