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治水史诗(上)
3265800000014

第14章 黄淮卷(13)

对于桥道的维护,在“桥道门”一节中明确规定:“沿诸渠干有大小各桥,不许诸人损之。若违律损之时,计价以偷盗法判断。”唐徕、汉延等大渠上有各大道大桥,有所修治时,当告转运司,遣人计量所需笨工多少,依官修治【即由国家负责修治】。若有应修造而不造时,有官罚马一,庶人十三杖。诸小渠上的桥道,破损时,当依私修治【即由当地租户家主负责修治】,若不建桥不修治时,有官罚钱五缗,庶人十杖,桥当建而,修治之。在“地水杂罪门”一节中,对于官渠两岸植树以及损坏树木与干渠工程的处罚,也有严格规定。比如“沿唐徕、汉延诸官渠等租户,官私家主地方所至处,当沿所属渠段植柳、柏、杨、榆及其他种树,令其成材,与原先所植树一同监护,除依时节剪枝条及伐而另植以外,不许诸人伐之。若违律不植树木,有官罚马一,庶人十三杖。树木已植而不护,及无心失误致牲畜人食时,畜主人等庶人笞二十,有官罚五斤铁。其中官树木及私家主树木等为他人所伐时,计价以偷盗法判断”。还规定“渠水巡检,渠主沿所属渠干紧紧指挥租户家主,沿官渠不令植树时,渠主十三杖,渠水巡检十杖,并令植树。见诸人伐树而不告时,同样判断”。再如“沿唐徕、汉延及诸大渠等,不许诸人沿其闸口、垛口、诸垫板等取土、取柴而抽损之。若违律取土抽损,致彼水断破时,抽损者之罪与渠头放弃职守致渠断破罪状同样判断。未断破,则计土、柴以偷盗罪及徙三个月,从其重者判断。他人举时,当依举盗赏法得赏”。

该律令中规定的渠道岁修用工用料,由受水户民承担,岁修时间勿过40日,平时重视水利工程维护,严格灌溉用水以及新开渠道的审批等,其精神原则至今仍在民间绵延不绝。

郭守敬:元代治水的典范

郭守敬,字若思,祖籍顺德邢台【今河北邢台市】,是元代著名的水利专家和天文学家。

郭守敬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少年时从学于著名学者刘秉忠和张文谦。元世祖忽必烈中统三年【1262年】,担任中书左丞的张文谦,见守敬对水利工程的学习和研究“巧思绝人”,遂向忽必烈推荐。世祖召见于上都,守敬面陈华北水利六事。世祖叹曰:“任事者如此,人不为素餐矣。”世祖当即授予他提举诸路河渠的职务。次年,又加授银符副河渠使。至元元年【1264年】,远赴西夏故地,修复旧渠。

西夏腹地即今河套平原,经过不断的经营,已成为“沃野千里,谷稼殷积……因渠以溉,水舂河漕,用功省少而军粮饶足”的富庶地区。

13世纪初,蒙古族崛起于漠北,其首领成吉思汗于1205—1227年先后六次领兵攻打西夏,迫使西夏主李睨投降,夏亡。其中第三次攻打西夏国都中兴府【今宁夏银川城】时还以水代兵,“引河水【实为渠水】灌之,堤决水外溃,遂撤围还”。由于连年战争,水利设施破坏,田园荒芜,百姓四处逃难。蒙古大军灭亡西夏以后,又于忽必烈中统元年【1260年】农历六月至九月,中兴府等处再次遭“浑都海之乱,民间相恐动,窜匿山谷”。蒙古贵族的这次内部斗争,发生地就在河套地区,给引黄灌区广大城乡造成极大的破坏,使久享盛名的“塞北江南”变得疮痍满目。

忽必烈即帝位后,为了巩固北方,继而进攻南宋,需要足够的粮食供应,他的目光自然注意到有河渠之利的前西夏国中兴府等地,即今河套平原。至元元年五月,忽必烈即派遣唆脱颜和郭守敬行视西夏河渠,俾俱图来上。郭守敬来西夏后,沿黄河两岸踏勘地势水情,绘成地图,并提出“因旧谋新”,即在疏浚古渠故道的基础上,增开新渠,更立渠首闸坝的整修方案。方案得到忽必烈审批后即令郭守敬驰赴中兴府修渠。同年,忽必烈派张文谦以中书左丞行省西夏中兴等路,又派董文用“为西夏中兴等路行省郎中”,使与河渠副使郭守敬同力襄助张文谦治理西夏,修复水利,发展农业。“西夏濒河五州,皆有古渠,其在中兴者,一名唐徕,长四百里;一名汉延,长二百五十里。其余四州又有正渠十,长各二百里,支渠大小共六十八,计灌田九万余顷,兵乱以来,废坏淤浅,守敬为之因旧谋新更立闸堰,役不逾时而渠皆通流,夏人共为立生祠于渠上。”闸堰,是古代控制水流的工程,其作用类似现在的闸坝。设置木质闸堰以有效控制进渠水量,说明元代在技术上又有新发展。

西夏中兴等沿河诸州水利设施整修后,至元三年【1226年】五月,元世祖诏令西夏中兴府“凡良田为僧所据者,听蒙古人分垦”。七月,又诏令“西夏避乱之民还本籍”。对民之归者,都给田种,并发农具。七年闰十一月,诏谕西夏提刑按察司管民官,禁止僧徒冒据民田。八年三月,恢复西夏中兴等路行尚书省,同年授袁裕为西夏中兴等路新民安抚副使,兼本道巡行劝农副使,奉直大夫,佩金符,在中兴府等处大搞屯田。复省当年,由随州和鄂州移民1170户,往中兴居住。十一年编为屯田户,共2400丁。至元十一年招收放良人民904户,编聚屯田,为田44650亩。十九年三月,调迤南新附军1380户,往宁夏等处屯田。二十一年,从蒙古塔塔里千户所迁移958户往中兴屯田,为田149833亩。二十三年,浚治中兴路河渠,十月迁移甘州新附军千人到中兴屯田。二十五年改中兴路为宁夏府路【宁夏之名由此始】,并置宁夏府路总管府【属甘肃行省】,二十六年四月复立营田司于宁夏府,二十七年,蒙古只深所部八曾刺思等饥馑,命宁夏路给米三千石赈济,二十九年,宁夏府屯田成功,升其官朵儿赤,以后始有“天下黄河富宁夏”之说。

郭守敬设计修建的汉延、唐徕等渠首闸坝,由于“工作甚精”一直使用到明朝中叶。明隆庆六年【1572年】佥事汪文辉才将河西汉延、唐徕二渠进水闸易木闸为石闸,随后河东秦、汉等渠闸坝也陆续易木为石。古人有观汉唐两坝诗曰:“闸分天上水,工自古人奇。农亩占春润,渔舟待月迟。汉唐能保障,天地亦何私?惭愧观风客,年年注乙时。”

郭守敬河套治水,贡献极大,名列史志,功垂后世,在河套水利史上享有盛名。后人为他修建生祠,尊称他为“龙神”。

明代河套的军事屯垦

明朝建立初期,为了恢复战后的农业生产,巩固新王朝的统治,对农田水利很重视。太祖朱元璋即位之初就下诏“所在有司,民以水利条上者,即陈奏”。后又指示下部,“陂塘湖堰可蓄泄以备旱涝者,皆因其地势修治之”,并遣使分赴各地“督修水利”。

河套平原是明朝北方九边重镇之一,驻有重兵防守,并实行规模庞大的军事屯垦。镇守河套总兵官下设屯田都司,负责浚渠均徭都屯政。明宣德五年设立河渠提举司,官有提举一员、副提举四员;吏目一员,司吏四名,典吏八名,专掌水利,兼收屯粮。《明史·宁正传》记载,洪武三年河州卫指挥使兼领宁夏卫事的宁正率军民“修筑汉唐旧渠,引河水溉田,开屯数万顷,兵食饶足”。洪武六年诏令“屯田宁夏”,派邓愈、汤和等重要将领在陕西【当时宁夏属陕西管辖】等地招集流亡屯田。地方实行军卫制管理,凡驻军十分之七屯种,十分之三守城。冬操夏种,屯卫兼顾。“十月赴操,以司战车;二月归农,从事屯垦。”到明永乐三年军屯“积谷尤多”,成祖“赐敕褒美总兵何福”。明代在河套平原上还开了一些新渠,多数在今卫宁灌区,规模较小,而在今青铜峡灌区的靖虏渠和金积渠规模宏大,都是宁夏巡抚都御史王殉主持所开。王殉还写有一组有关水利的诗,其中一首名为《开渠》:“滚滚河流势显哉,平分一派傍山来。经营本为防胡计,屯守兼因裕国裁。此日劳民非我愿,千年乐土为谁开。老臣喜得金汤固,幕府空闲卫霍才。”

正统四年【1439年】,宁夏巡抚都御史金濂见鸣沙州七星、汉伯、石灰三渠久塞,用夫疏浚,溉芜田13万亩。《明史·河渠志直省水》记载,到明嘉靖年间,河套平原上已有大小正渠18渠。大小正渠总长1479里,共溉田157.34万亩,这是河套平原引黄灌溉史上第一次记载比较全面而确切的数字。汉、唐二渠所灌地亩约占总灌溉面积的80%,此河套恃以为重者,实二渠为然。庆靖王朱枋曾作《汉渠春涨》诗一首,赞曰:“神河浩浩来天际,别络分流号汉渠。万顷腴田凭灌溉,千家禾黍足耕锄。三月雪水桃花泛,二月和风柳眼舒。追忆前人疏凿后,于今利泽福吾居。”

明代在河套兴修水利,经营屯田,成绩显著。据史书记载,到英宗时期,各卫所仓储充裕,形成了“一方之赋,尽出于屯,屯田之恒,借以水利”的富饶景象。明隆庆年间,佥事汪文辉修屯政,蠲浮粮,将汉延、唐徕二渠进水闸易木为石,岁省薪木力役无数。明万历十八年冬,监察御史周弘跃,阅视河套边务时说,“河东有秦、汉二坝,请依河西汉、唐坝筑以石诏可”。在工程维修和灌溉管理方面,明代也有较为明确的规章,如每岁春三月发军丁、军余【指屯田士兵和在役军士的子弟】修治闸坝,挑浚渠道。四月初开工北流,其分灌之法,自下而上,官为封禁。修治少不如法,则田涸而民困矣,公私无所倚。

清代的河套治水

明末清初的数十年间,战乱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田园是一派榛荒苍凉的景象,“一望极目,田园荒凉;四顾郊原,社灶烟冷”。清兵入关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八旗贵族失去了原来的土地,顺治皇帝不但下令皇亲国戚大量圈地,而且驻防各地的旗人也大肆圈占土地,河套地区人民深受其害,原耕种地农民失去了土地,而被圈占的土地一时难以有效耕种,致使“广连阡陌,多至抛荒”。

清康熙以后,社会经济得以迅速发展。汉代以来不断开发的河套平原灌区的旧渠道得以大规模地整修,同时还开发了新渠。康熙、雍正年间,先后新建灌溉农田11万亩的大清渠和灌田20余万亩的惠农渠,与唐徕、汉延合称为四大渠。此外,还有昌润等渠,灌田也各有数万亩至十余万亩不等。

康熙年间修建的大清渠,长72里,灌田657顷。惠农渠修建于雍正年间,渠长200里,灌田2717顷。“康乾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繁盛期,河套平原的灌区农业也显现出稀有的局面,在历代积淀的基础上,呈现出“川辉原润千村聚,野绿禾青一望同”的繁荣富庶的景象。

河套黄灌区的开发随着历史的延伸一直呈上升趋势,面积不断扩大。元朝初年约100万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截至1982年,扩大为1200万亩。

黄震东先生1942年写成《宁夏省农田水利改进问题之我见》,就宁夏平原的水利灌溉作过详尽的论述。他不是按朝代,而是依自然地理环境划分故渠道及其灌溉状况的:

一是宁卫区,即中卫、中宁二县,为青铜峡以南黄河冲积平原,直接引黄河水灌溉。这里有大小水渠23道之多,灌溉两县良田48.7万余亩,较大的干渠有七星、美利、新生及羚羊等渠。

二是河东区,包括当时的金积、灵武两县,为青铜峡以北黄河东岸之冲积平原,共有干渠3道:秦渠、汉渠和天水渠。秦、汉两渠在青铜峡开口,共灌溉地约32万亩;天水渠则利用汉渠退水及秦汉各支渠的余水,共灌溉黄河新淤滩地2.6万亩。

三是河西区,包括当时宁朔、永宁、贺兰、平罗及惠农五县地,为青铜峡以北黄河西岸之冲积平原。原有大干渠4道:唐徕渠、大清渠、汉延渠、惠农渠,另有小干渠7道,共灌溉良田154万余亩。

按照自然地理划分灌区,便于横向比较。同时,从这些数据也可以看出河套黄灌溉区发展到20世纪的基本状况。从三大块区域内渠道的分布,也可以看出自秦代以来的大致走向。作为水利专家,黄先生还提出了整个黄灌区的改进意见:诸如灌溉制度的改进、渠道的整理、改良斗门节制用水、调整水政机构等,有些思路即使在今天仍有其现实意义。

新中国以来的大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政府非常重视兴修水利,除水害,造福于民,河套引黄灌溉事业有了空前的大发展。新中国成立之初几年,主要采取“裁弯取顺”的办法,对秦、汉、唐徕、汉延、惠农、七星等主要干渠进行扩整,并应用新的材料,改建新建闸、桥、槽、涵等主要建筑物,使各干渠的引水、输水能力普遍增大了一倍以上,安全程度也有明显提高。为增开支干渠、扩大灌溉面积与合并一些分散引水的渠口、合理渠道布局创造了条件。如河东秦渠扩整后,于1951年在郭家桥建闸分水,新开了农场渠,当年建成,渠长31.6公里,引水能力18立方米/秒,主要给新建的国营灵武农场供给灌溉用水,故名“农场渠”。设计灌地【包括原天水渠灌区】17万亩,现已灌溉20万亩。河西唐徕渠扩整后,于1953年在满达桥建闸分水,新开了第二农场渠,渠长83公里,引水能力36立方米/秒,计划垦殖贺兰山东麓的大片荒原西大滩,现已垦种28万亩。由上而下建有西湖、南梁、前进、暖泉、潮湖、简泉等国营农场和农牧场,从前荒无人烟、一望无际的盐碱沙滩,如今已是道路畅通,沟渠纵横,林网密布,条田成档,盛夏麦浪翻滚,金秋稻谷飘香的新灌区。惠农渠扩整后,于1955年将与之平行的昌润渠、滂渠并入,在阮桥建闸,分水给昌、滂二渠。随后又将永惠、永润、西官、东官四条河沟小渠并入滂渠。20世纪60年代,卫宁灌区的中卫县将美利渠扩建成总干渠后,陆续将由黄河开口引水的太平、新北、旧北、复盛等渠并入,使中卫县河北灌区形成一首引水制。中宁县将七星渠裁弯扩建后,亦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陆续将由黄河开口引水的柳青、新南、新北、康滩、通济等渠并入,使中宁县河南灌区形成一首引水制,由于旧渠道的整治与合并,渠道布局趋于合理,又使岁修养护工料大减。

1958年修建的跃进渠,全长85公里,引水能力30立方米/秒,设计灌地20万亩,现已灌地15万亩。跃进渠是中宁县河北灌区的总干渠,先后将灌区内旧有的新生、中济、长永、丰乐四条独立干渠并入,作为支干渠。

旧渠经过裁弯取直,使渠身缩短,水流畅利,渠不再淤,从而免除了一年一次的干渠清淤,岁省劳力约40万工日,柴草200多万公斤。现有干渠15条,全长1158公里,引水能力776立方米/秒,实灌面积685万亩,较新中国成立时增加了两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