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治水史诗(上)
3265800000147

第147章 长江卷(80)

查明了调查区地下水资源空间分布、开发利用现状和潜力。总计调查地下河134条,岩溶泉961个,调查期总流量475.63万立方米每天。地下水现状总开采量45.42万立方米每天。主要用于农村分散饮水和灌溉,现状开发程度低,开发潜力大。

【二】提供了一批有开发前景的地下水水源地

查明近期可集中开发供水的地下河38条,岩溶泉111个,调查总流量108.06万立方米每天。

施工探采结合孔126个,成井100口,机井总涌水量6.5万立方米每天。

【三】地下水开发利用及勘查效益评价

1.机井开发利用

贵州省地矿局2008年度探采结合成井100口,井群出水量6.5万立方米每天,水量丰富,水质良好,可直接开采。机井全部开发后,可为相邻地带规划的饮水安全工程提供水源,解决当地26.77万人【含饮水安全规划10.33万人】、15.42万头大牲畜饮水,并可为至少16.72万亩耕地提供补充灌溉水源。

2.地下河、岩溶泉开发利用

水文地质专家认为,勘查区地下河、岩溶大泉的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开发利用潜力大。其中,有集中开发价值的地下河及岩溶大泉149条【个】。开发利用后,可为相邻地带420规划饮水安全工程提供水源,解决当地72.03万人【含饮水安全规划36.21人】、22.71万头大牲畜饮水,并可为至少31.57万亩耕地提供补充灌溉水源。

3.勘查工作效果评价

2008年地下水勘查项目投入经费4000万元。提供成井100口;地下河134条、岩溶泉961个。预计提交勘查区地下水允许开采量101.5—125.5万立方米每天【3.70—4.58亿立方米每年】。

依照《贵州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地下水开发利用布局规划》,在毕节和铜仁两地区规划地下水开发利用建设工程1277个,拟通过地下水解决111.52万人饮水安全。2007年,贵州兴建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地下水开发利用试点项目104个,工程总投资2990万元,解决了7.7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2008年继续实施了以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为主要目的的地下水找水勘查工作,完成探采结合孔126个,成井100口,可解决48万余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两年来,地下水勘查项目提供的地下水源点可为规划中501个地下水开发工程【其中毕节313个,铜仁188个】提供水源地,并可解决当地142.8万人【含饮水安全规划人口61.54万人】饮水安全问题。2009年水利、地矿两部门进一步密切配合,正在实施100个地下水取水工程。

以人为本人水相融

关于水的故事,在贵州繁如天上的星星,多似高原的河流。我们只选最动人的来说。

贵州西北部的毕节地区,地处乌蒙山区,乌江上游,有贵州屋脊之称。这里属高寒山区,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生态条件恶劣,经济、交通落后。

有一个叫海雀村的地方值得特别一提。

海雀村,距离毕节地区赫章县城90多公里,平均海拔2300多米,全村现有5个村民组208户824口人,其中:苗族198户,其它族10户,47口人,属于典型的深山区、石山区。

1985年4月,有一位叫刘子富的新华社记者在对海雀村进行了深入调查后写了一篇内参,内参写到:“在海雀村3个村民组,几乎家家断炊。苗族老大娘安美珍瘦得只剩枯干的骨架支撑着脑袋,一家4口人,丈夫、两个儿子和她,终年不见食油,一年累计缺3个月的盐,4个人只有3个碗,已经断粮5天了。”这篇内参惊动了中央领导,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的习仲勋同志专门作了重要批示。

1986年,胡锦涛同志从团中央调到贵州任省委书记。临行前,习仲勋同志特别向锦涛书记交代了海雀村的事情。锦涛书记来到贵州,没有按常规那样,先在省委机关、各级政府部门了解、熟悉情况,而是以最快的速度和效率,深入到贵州最边远、最贫穷、最基层的农村了解情况,送去党的温暖。

胡锦涛同志第一个到的地方就是赫章县海雀村,进行了为期3天的调研。看到当地生态环境极度恶劣、群众生活十分贫困的情形,锦涛书记心情十分沉重,深感改变落后农村面貌既十分紧迫又任重道远。

在随后一年多的时间里,胡锦涛同志走遍了贵州的许多县、市乡村。1987年9月,锦涛书记来了遵义市务川县泥高乡,深入仡佬族乡村栗元村、青坪水库、大岩门水电站等地考察。当他得知青坪水库部分库区农民因搬迁而生活困难时,当即指示免除他们三年的农业税费,为仡佬族农民解了燃眉之急,至今当地干部群众对这一情形记忆犹新。这应当是最早的对农民免征税费的举措,似乎为后来在全国范围免除农业税费的千年壮举埋下了伏笔。

通过全面深入调研和实地考察,锦涛书记为探索一条贫困地区如何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致富道路,使中国无数个像海雀村一样穷困的乡村早日摆脱贫困而冥思苦想、殚精竭虑,亲自倡导、创立了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1988年6月9日,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获得了国务院批准。至此,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个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和人口控制”为主题的综合性试验区诞生了,海雀村也因此而成为毕节试验区的发祥地和科学发展观最早的实验地。

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毕节试验区,从一个侧面向世界无可争议地表明: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政府和人民凭借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即令在中国最贫穷,生态、人口压力最重的落后地区,也能够依靠改革开放提供的强大动力,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全面推进小康建设,把“以人为本”从理念变为实践。

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共同帮扶、共谋发展的“示范区”,它致力于“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的实践,坚持开发与扶贫并举、生态恢复与建设并进、人口数量控制与质量提高并重,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治邦理念。

毕节试验区经过二十年努力,取得了明显的社会与经济效应。

开发扶贫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区生产总值从1988年的17.8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402亿元,年均增长10.53%。财政总收入从1.96亿元增加到69.58亿元,年均增长18.51%,综合经济实力居全省第三。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88年的182元增加到2008年的2756元,年均增长13.8%,绝对贫困人口从345万人减少到49.89万人【按1196元的新标准计算,现为131.41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697元增加到12286元,年均增长13.63%。

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中国3356》、长防林、坡改梯、水土保持、农业综合开发等工程建设,开展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全区森林覆盖率从1988年的14.94%增加到2008年的37.26%,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913平方公里,土壤侵蚀模数从5466吨每平方公里下降到3389吨每平方公里。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区人口出生率从1988年28.09‰下降到2008年的14.25‰,人口自增率从19.47‰下降到7.1‰。“两基”攻坚通过国家验收,农村孩子上学难问题得到解决,建成了毕节学院,职业技术学院今年开始正式招生。人均受教育年限从3.8年提高到6.2年。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城市低保达到74492人,农村低保达到757537人,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559.7万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2.63%,在全省排第三位,群众健康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农民生产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全区公路里程从4484公里增加到18546公里,等级公路从950公里增加到6346公里,89%的乡通油路,89.11%的村通公路。实施的渴望工程、解困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烟水配套工程等,解决了390余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实现了村村通电、通电话、通广播电视。

如今,经过海雀人20年的不懈努力,昔日的荒山秃岭已是鸟鸣山幽,海雀村的森林覆盖率已从1988年的5%上升到67.3%,人均拥有林地12.9亩,林场价值3000多万元,人均4万元。全村的人均纯收入也从当时的33元上升到412元,人均占有粮食从107.5公斤上升到213公斤。1995年海雀村还荣获了“全国绿化千家村”的光荣称号。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如今在黔北铝土矿开发、栗元草场旅游开发及洪渡河水利水电开发中已呈现方兴未艾的喜人势头。

在毕节人民为庆祝“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二十年的活动中,已成为中国共产党总书记、国家主席的胡锦涛同志仍心想试验区,情系乌蒙山。

人的困苦,往往源于生态的困境,生态的困境也总是水的原因。在这里,锦涛书记代表党和政府所作的改善生态、关注民生的种种努力,已然化作了与乡亲父老水乳交融、鱼水相亲、口碑相传的生动故事。

当我们说完二十年前的那一段佳话,时代已跨入了新的世纪。锦涛书记当年首创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如今已成为了治党、理国、执政的重要理论和指导思想。

以人为本是核心,水仍然是重要的元素。

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接力棒代代相续,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薪火相传。今天,一场以解决贵州广大农村工程性缺水为目标的攻坚战正悄然打响,这场战役是由现任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林树森亲自导演和指挥的。

林树森省长多次深入缺水地区调研,并到贵州省地矿局等相关职能部门现场办公,提出破解工程性缺水难题的“三个统筹”行动方案:

一是统筹发展目标;近阶段最基本目标就是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和建成农村人均半亩基本口粮田;

二是统筹资金使用;统筹使用中央投资、烟水配套专项资金及地方各级财政资金投入,集中财力搞好水利建设;

三是统筹利用水资源;包括充分利用已建成各类水利工程的综合利用效益、统筹开发和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实施长距离管道输水和地下打井等等,实现水资源的高效、集约化利用。

贵州省解决工程性缺水难题的工作,得到了水利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水利部陈雷部长等部领导多次深入贵州省调研水利工作,指导和帮助贵州加快水利发展,并从政策、资金、项目以及人才等方面对解决工程性缺水予以重点扶持。

2006年9月,水利部和省政府联合明确铜仁地区作为全国唯一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利扶贫试点地区,5年内投入铜仁地区水利建设资金30多个亿,实施饮水安全等十大类水利扶贫项目。2008年8月,水利部又与省政府签署《共同推进毕节地区试验区水利重点扶持对口支援工作合作备忘录》,部省合作的内容包括全面加快农村水利建设、防洪减灾体系建设、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水资源保障体系建设、农村水能资源利用、水利改革、水利信息化、水利干部队伍建设、典型经验总结和推广等方面。

军民共建成为贵州省解决工程性缺水难题的成功实践。贵州省军区各级积极为地方党委政府分忧,为人民群众解难,成建制组织动员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100余万人投身地方水利建设,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军民鱼水情新篇。省军区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军民共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指挥部”,省军区各师团级单位建立健全相应的军地协作机制,组织民兵预备役部队广泛参与到烟水配套、病险水库治理、大型水利建设等工程中;铜仁军分区党委下达建国后武陵山区第一道部队动员令:工程性缺水问题一天不解决,就一天不收兵!都匀军分区、水城军分区组织30多个民兵连投身务劳水库等病险水库治理……贵州省军民团结治水,成为全国水利建设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贵州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纷纷立下解决工程性缺水难题的“军令状”。铜仁地区召开了地、县、乡、村四级干部千人誓师大会,众志成城打响了“十年治旱”攻坚战;贵阳市计划利用亚行贷款投资24亿元全面提速水利建设,并提出在全省率先实现基本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目标;毕节地区确定,全面落实水利项目地级配套资金,并在每年财政增收中安排不少于3%的资金用于水利建设。遵义、黔南等地也都根据本地实际,提出了解决工程性缺水的目标和具体举措。

紧紧围绕以解决工程性缺水难题为核心,“十一五”以来,贵州省以兴建黔中水利枢纽工程为龙头,以“滋黔”工程为骨干,以实施“三小”为主的雨水集蓄利用“益民工程”为基础,积极整合财力、物力、人力等各类资源,全面开启了兴水富黔的新篇章。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已于2008年11月获得国家批准立项,总投资60余亿元,有望今年10月份动工建设。该工程建成后,将使黔中地区半个世纪以来解决缺水难题的梦想变成现实,并从此改写贵州省没有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历史。黔中水利枢纽一期工程可解决5个县城、27个乡镇的生活、工业用水及3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51.17万亩,并向贵阳市区供水。

贵州省“滋黔”一期工程中的18座中型水库已经开工建设16座,其中4座水库已完成大坝枢纽工程的建设。18座“滋黔”水库总库容达3.15亿立方米,建成后可新增灌面48.49万亩,改善灌溉面积9.41万亩,解决农村26.88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滋黔”一期之外的遵义水泊渡水库、铜仁道塘水库两座中型水库也已开工建设。

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贵州省解决工程性缺水、打造民生水利的首要任务。在2005年以前累计解决1673.02万人饮水困难的基础上,2005年至2008年全省累计下达饮水安全工程投资计划23.19亿元,解决了417.74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作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直接惠及广大农村群众,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一是通过提高饮用水水质,降低肠道传染疾病等发病率近50%,提高了贵州山区广大群众的健康水平;二是节省了农村挑水劳动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三是提高了群众生活用水保障率,有效改善了农村生活环境;四是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在2008年“贵州改革开放30年30事30人”评选活动中,“解决1867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入选贵州改革开放30年30件最具影响力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