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治水史诗(上)
3265800000200

第200章 尾声:北江大堤:乐章的休止符(33)

四贤祠又名灵济庙,是座庭院式的建筑,专为奉祀史禄、马援、李渤、鱼孟威四位修建灵渠的贤人而修建。乾隆《兴安县志》称于公元1355年由元朝地方官乜儿吉尼修建,但元代人黄裳则称当年乜儿吉尼建祠时,已经有四贤旧祠,但由于年代已久,“庙貌窳陋,不称神栖”。于是“撤敝为新,易卑以崇”。至于为什么要立祠奉祀史禄四贤,黄裳也有很好的说法:“兴安灵渠,自史禄始作以通漕,既而汉伏波将军马援继疏之,唐观察使李渤始为铧堤以固渠,作陡门以蓄水,而防御使鱼孟威复增修之。更四贤之勤,历秦汉暨唐,而后其制大备,以迄于今,公私蒙其利。……切惟岭南之民,好祥瑞,侈祠宇,其俗固矣。惟兹四贤,其生也,于灵渠之兴能合智以创物;其没也,于灵渠之坏能攘患以庇民,是在祭法所当祀者,岂与他祀比哉?”

五、灵渠的意义

1.辅助秦始皇统一岭南

灵渠的开凿,出于秦始皇统一岭南的需要;灵渠的开凿成功,也确实使秦始皇统一岭南的大业得以完成。正因此,灵渠被染上了非常浓厚的秦始皇的色彩,长久以来,它被称为秦凿渠,而灵渠与湘江故道之间的堤坝,则被称为秦堤;有关灵渠的传说,往往与秦始皇有关。

中国进入现代以来,民族国家意识日臻自觉。人们开始将秦始皇修长城和凿灵渠相提并论。1943年,黎达睿为灵渠题写一联:

国宝并辉,北望长城一万里

仙源可辨,南流入海一千年

这可能是最早将长城与灵渠相提并论的文字。自此以后,人们一旦提到灵渠,总不免联想到长城。

1963年,郭沫若游览灵渠之后,专门为灵渠写了诗词各一首。在诗歌序言中他评价灵渠:“斩山通道,连接长江、珠江水系,两千余年前有此,诚足与长城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奇观。”

新世纪,学者杨炳也以极具浪漫情调的诗歌写到灵渠的一个重要工程:“铧尖不比长城短,不到铧尖莫写诗。”

一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作者覃妮娜为了写一篇关于灵渠的文章,在图书馆查阅了许多关于灵渠与长城的史料,她惊讶地发现:“这两项工程是如此地“相近”--它们都称得上是始皇帝的“得意作品”,经历了几乎完全相同的时代,而且,从某种角度说,灵渠的丰功伟绩连长城都难以望其项背。它们的建造目的截然相反:长城的竖立是为了阻隔北方民族的南下掠夺,阻碍他们靠拢中原的脚步--显然这个目标并没有、也不可能实现。而灵渠在开凿之初,即是一柄拓疆的利剑,依靠它,始皇帝把自己的版图扩大了将近一倍……”

2.沟通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使中国水运全盘皆活

从交通上说,灵渠最直接的作用是沟通漓江和湘江两条江,扩大而言,则是沟通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这是最通常的说法。

但是,灵渠的交通意义还不仅于此。

众所周知,中国的大江大河黄河、长江、淮河、珠江主要呈现东西走向,这些江河彼此独立,这种状况就导致了中国内河航运不能形成一个天然沟通的体系,从而催生了中国古老的运河文明。

早在公元前486年,就有邗沟沟通了长江和淮河;公元前482年和361年,又先后有菏水和鸿沟沟通了黄河与淮河。也就是说,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长江、黄河、淮河这三大水系已经沟通,四大河流就差珠江还孤立在岭南。

因此,秦始皇开凿灵渠,沟通的不仅是长江与珠江水系,更是完善了中国内陆四大河流水系,使运河这种人工河流成为中国重要的文明形态之一。

唐代武则天时代,距离灵渠不到100公里的桂林临桂又开凿了一条运河,即相思埭运河,又称桂柳运河。相思埭运河连结了漓江支流良丰江和柳江支流洛清江,它不仅使广西内河系统变得畅通便捷,而且使广西与贵州的水上交通变得畅通便捷。由于有了相思埭运河,灵渠除了沟通中原与岭南之外,又起到了沟通中原与云贵的重要枢纽。

因此,姚汉源先生在为郑连第《灵渠工程史述略》所写的小序中认为:“灵渠是秦代三大水利工程之一,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219年】用兵统一岭南,使监郡御史禄开凿渠道,运输军饷。后此,历代屡次增修,工程逐渐完善,两千多年来常为沟通长江和珠江水运的枢纽,由它贯穿,可以通航两流域的多数省份;还可以由江通淮、黄、海各水系。正如围棋的眼一样,它可以使大半个中国的水运,全盘皆活,意义不限于南方一个地区越五岭、通三江的交通。”

更进一步,灵渠开通不仅完美了中国内陆航运系统,而且将中国内河航运系统延伸到了南海,通过南海进入了东南亚和印度,这就是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

吴传钧先生《海上丝绸之路的回顾与前瞻》一文列举了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一些重要观点,其中认为:灵渠不仅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而且也为中原地区通达岭南乃至北部湾沿海地区开辟了一条动脉,于是大大促进了岭南西部地区、特别是以合浦为中心的入海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开发。

1911年5月,一位名叫拉丕克的法国船长在中国做了一次水上旅行,之后,他写了一篇《兴安运河记》,讲述了他对灵渠的体验。他这样写道:

我离开兴安,正是五月天的一个早晨,天气很好的时候,走过一带很平坦的路径,令我回想到一个湖边的长堤。跟着运河岸步行,经流过一片狭长的平原里,两岸竹木丛生,点缀风景。在右首,忽然见到一片水塘,清澈新鲜,对于我实在是一个很好的启示。我似乎走到一个干了的大湖沼的中间,这个大湖沼,就是这运河所经过的大盆地,而这条运河就变成一条由东北到西南的轴心。

湘江与漓江的水,在某一时期也许互相灌注,我们很难考证它们是否同源。不过,我们至少可以证明西江与长江两条主要河流交通的存在。这已经是很有趣的一件事体;对于法国人这事体尤为重要,因为黑旗军打安南【今越南】的时候,似乎是经过这条运河运湖南米来接济的。

从运动的观点来看,一个好水上运动的人,可以用一个特制的小汽艇,从安南东京区的东部出发,经龙州由水道航行到北京。

跟着这条路线走,我们还可以运载九江的瓷器到广州去,如果从上海走海道的话,旅途上自然不需要这么久的日程。但是,在运河上行走的很有经验的船帮告诉我说,许久以来,运河的运输,还没找着别条路来代替。

毫无疑问,灵渠是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内河系统的重要一环,因为它的存在,中国与东南亚、南亚有了一条相当便捷的水上通道。

3.灵渠包含的科学智慧

灵渠,作为2200多年前的人类治水工程的杰作,其所包含的科学智慧确实令人惊叹。

首先,在选址问题上,在没有测绘仪器的时代,当年的灵渠修建者怎么能找到漓江与湘江两个水系的最短距离?又如何隔着山岭重叠、森林密布的地理形势找到海洋河与始安水距离最短、高差最小的连接点?至今,人们还无法解释,当年的灵渠修建者是通过什么方法获得这么精确、这么巧妙的测量结果的。

第二,铧嘴与大小天平人字坝的设计,铧嘴与大小天平的长度、宽度、坡度、夹角、落差比都有严格的比例和科学的规定,其所达到的精确的分流效果和缓冲功能,同样令当代科学家觉得难以思议。1986年11月,世界大坝委员会40多个国家的水利专家前往灵渠考察时,无不感慨。据说,西方国家几百年前才学会修建“人”字型大坝,而灵渠两千多前就创造了典范。正因此,学者杨柄才指出“这个铧尖是这个水利工程的设计思想的险峰”。

第三,S形渠道的设计和陡门的运用,通过延长距离降低水位落差,减缓水流冲击,包含了流体力学的原理。世界大坝委员会的专家盛赞“灵渠是世界古代水利建筑的明珠,陡门是世界船闸之父”。专家们认为,灵渠陡门是历史上最早的船闸,是现代电动闸门的鼻祖。现存最完整的灵渠南陡因此有“天下第一陡”之称号。因为陡门的存在,灵渠成为世界上最早的跨越山岭的运河。在国外,最早的船闸直到1375年才在欧洲的荷兰出现,这时距离灵渠开凿的时代已经超过了1500年。

第四,在堤坝坝基的加固问题上,灵渠的修建者根据“水泡千年松”的原理,用松木在大坝下面打成排桩,使它能够牢牢抓住下面松软的鹅卵石层,形成了牢固的坝基。灵渠的修建者似乎深谙结构力学的原理,拦水坝迎水面用的全部是几吨重的大青石。巨石的连接处有一个凹口以铁栓子连成一体,建构了非同寻常的稳定性。灵渠背水坡采用鱼鳞石和松木桩固定,每当水流带着碎石、泥沙越过前边的方块大青石,顺坡而下,抵达层层鱼鳞石,就冲进石缝之中,年复一年,鱼鳞石变得浑然一体,坚不可摧。灵渠的拦水坝并非我们通常所见的垂直的墙体,而是一个17米宽的斜坡,溢出的水沿着斜坡翻滚而下,称滚水坝,从而改变了流水垂直冲下的局面。顺斜坡流淌的水与垂直冲下相比,冲击力减弱了80%。

第五,在南渠施工问题上,灵渠的修建者要在坚硬的岩石地貌上开凿运河,难度显然比在平原地区高出无数倍;但是,灵渠的修建者开山凿石,穿越南岭,硬是开凿出了这样举世无双的运河,在没有炸药的时代,灵渠开创了劈山开岭引水入河的治水工程的先河。

正是因为以上各种古老中国的思想智慧,最终使灵渠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世界最古老的船闸、最古老的运河、运行时间最久仍完好无损的拦河大坝。

的确,灵渠以30多公里小小的身体,沟通了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创造了一条河流【海洋河】的水流入两个水系【长江与珠江】,注入两个大海【东海、南海】的奇迹,这在世界水利史上,迄今为止,仍然是独一无二的。

的确,灵渠是小,但它小巧玲珑;灵渠是巧,而是巧夺天工。灵渠之灵,是灵巧之灵,是灵活之灵,是灵验之灵。

这正应了范成大的评价:“治水巧妙,无如灵渠者”。

4.灵渠的综合效用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上的大多数古代文明遗产到了现代通常就丧失了其造福人类的功能,只剩下象征资本而失去了实用价值。然而,灵渠却能历久弥新,一专多能,实用价值仍然有力地彰显,在两千多年的文明进程中持续地发挥其综合效用。

一是灵渠的军事效用。灵渠在2200多年前为秦始皇统一岭南立下了赫赫功勋,直接导致了岭南三郡的设立,有力地加速了中国的古代文明进程;此后,在汉代马援平定交趾、唐代平定桂西南、清代康熙削平三藩等军事历史中,灵渠在中国历史上多次为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是灵渠的交通效用。在漫长的岁月里,灵渠作为沟通中原与岭南航运的关键水道,承担着南北人才、物质、文化交流的重任。因为有了灵渠,南来北往的人才和物质才能“循崖而上,建瓴而下,千斛之舟亦可往来”。历史上许多杰出官员,就是沿着这条古老的渠道,从中原来到岭南,将中原的文明传播到岭南大地;岭南的莘莘学子和文武之才,也常常沿着这条古老的水渠,从岭南北上中原,用自己的灵气、悟性、智慧、品德和勇气,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南中国甚至东南亚、南亚的珍珠、象牙、四时鲜果、名贵树木以及山珍海味通过灵渠进入中原地区,丰富了中原的物质生活;中原的农产品、日常生活用品也通过灵渠进入岭南、西南甚至东南亚、南亚。同样,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中国文化与东南亚、南亚文化,也循着灵渠这一脉清流得以交流、沟通,乃至融合、创新。由于灵渠千百年来都是中原与岭南的交通要道,因此也造就了灵渠两岸的城市商业文明。航运时代,一年四季,灵渠商贾云集,舟楫相连。两面店铺,临渠而建,渠中航行,不用下船,即可购物。清代苏宗经有诗描绘了当年灵渠的商业盛况:

行尽灵渠路,兴安别有天。

径缘桥底入,舟向市中穿。

桨脚挥波易,蓬窗买酒便。

水程今转顺,翘首望前川。

三是灵渠的农业效用。灵渠引来的海洋河水,不仅灌溉了数万亩兴安农田,而且在长期的岁月中,还开垦了大量的农田,起到了垦荒屯田的作用。如今,灵渠流域,稻田一望无际,是广西重要的稻米产区,其稻米,产高质优,为几十万兴安人带来富庶。这种效果的获得,无疑来自灵渠两千多年的滋润。与此同时,在水灾频仍的中国,作为四条河流发源地的兴安,千百年来从未受过水患之苦,堪称奇迹,而这奇迹的造就,完全依赖于灵渠的存在,它巧妙的分水、泄水功能,有力地维护了兴安农业旱涝时期水资源的均衡,使兴安水利成为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

四是灵渠的饮用水效用。灵渠水源来自海洋河,水质好,长期以来成为兴安人民的饮用水,既方便又健康。

五是灵渠的旅游效用。1936年,粤汉铁路通车;1941年,湘桂铁路通车。从此以后,灵渠的航运功能逐渐淡出。然而,由于灵渠既有视觉效果极佳的自然美,又有内涵深刻丰富的人文美,它早已成为兼容自然与人文双美的旅游胜地。清代才子袁枚为我们描绘了兴安灵渠的自然景观:

船到兴安水最清,青山簇簇水中生。

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

当代历史学家翦伯赞则盛赞了灵渠的人文内涵:

一统中原迈禹汤,雄才今日识始皇。

帆樯北持湖湘粟,楼橹南通岭海航。

死去三君真典范,飞来一石太荒唐。

灵渠胜似银河水,流入人间灌稻粱。

许多人都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但多数人或许不知,桂林旅游,南有阳朔,北有兴安。漓江发源于兴安,阳朔的美丽,根源在兴安。桂林人喜欢用这样一个比喻形容桂林的山水人文:漓江是一幅美丽的水墨山水画,灵渠是一本厚重的历史文化书;阳朔是桂林的客厅,兴安是桂林的书房。

的确,灵渠两岸,桃花灿烂;铧嘴天平,芳草萋萋;沿途名胜,赏心悦目。四贤祠、飞来石、三将军墓、状元桥、万里桥、全义古城、严关、秦城,种种文化古迹,丰富着古老运河的文化内涵。

5.结语

最后,我们引用两位专家关于灵渠的评语以结束这篇文章。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邹宝山先生认为:“灵渠是中国水利史上的一项精品工程,它的成功至今仍有许多的启迪意义。首先,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只有正确认识自然规律才能事半功倍。灵渠的开凿就体现了这样的科学理念,从而获得了‘逆水而来顺水去,卸帆终是挂帆时’的漕运效果。其次,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要有‘度’,才能和谐发展。从这个角度看,灵渠也是一个适度的典范。”中国水利学会名誉理事、教授郑连第先生认为:像灵渠这样的工程量不大,却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贡献卓著的水利工程,我们很难找出另外一个。而且,她与桂林山水一脉相承,充满甲天下的余韵。无论是‘三七分水’的渠首枢纽,还是巧激六十里的渠道,皆朴实无华,融于自然,宛若天成。”

【黄伟林:广西师范大学教授、广西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