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治水史诗(下)
3265900000101

第101章 东南卷及其他(2)

但是每年供水50亿英加仑还是不够,1963年的旱灾又将香港缺水的窘境暴露无遗。深圳水库的蓄水量也有限,只能做到尽其所能地给香港供水,但是不能竭泽而渔,因为它本身还担负着给内地供水和灌溉的重任。如今香港遭此大灾,东深工程旧事重提正合时宜!

似乎,要彻底解决香港缺水的难题,东深工程是唯一的选择。

总理拍板,粤水入港

东江——深圳供水工程【简称东深工程】是一项以供应香港、九龙地区用水为主要目标,同时对深圳、宝安一带供水并兼有灌溉、排涝、发电和防洪等效益的综合利用水利工程。东深工程位于广东省东莞和深圳境内,输水路线全长83公里,全部工程位于东经113°30′至114°30′、北纬22°30′至23°10′之间。它北起东江,南至深圳河,其间由9座电力抽水站【东江、桥头、司马、马滩、塘厦、竹塘、沙岭、上埔、雁田】、6座拦河闸坝【旗岭、马滩、塘厦、竹塘、沙岭、上埔】、两座调节水库【雁田、深圳】、两座水电站【丹竹头、深圳】、24 .5公里的人工渠道、3 .5公里供水管道、47 .9公里天然河道和桥梁等建筑物组成。它自东莞市桥头镇附近的东江左岸取水,经过各级抽水站和人工渠道、天然河道,并将原来由南向北注入东江的石马河,改为由北向南导引东江水倒流,逐级把水位提升共46米,输入雁田水库,然后通过白泥坑明渠,跨越雁田水库与沙湾河的分水岭,流入深圳水库,最后用输水管道送往香港。

从史料翻出的抽象数据中很难看出东深工程的光荣和艰巨,那我换一种方法加以表述。从工程量看,仅土石方工程就达两百多万立方米,如果铺成一条高一米宽一米的坝堤,就相当于从广州至深圳来回走八趟!架设的高压线长达140公里,可以绕着整个香港岛转整整5圈!

尤其值得大写一笔的是,东深工程创造了“让江河倒流”的改造自然奇迹!为了引东江水流向深圳水库,原来在东莞桥头镇由南向北注入东江的石马河,必须倒换流向,改为由北向南!为了实现“大逆转”,东深工程动用了6座拦河坝和9座抽水库,翻山越岭逐级提水,硬是把东江河水提升了46米高。而这样浩大的工程,不仅全由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设备、自主安装施工,而且从设计、建造和安装的完工,前后只用了一年的时间。这在中国水利工程史上不能不说是个罕见的壮举!

在三年自然灾害以及人祸造成的严重困难还未退却的20世纪60年代初,在国计民生暂且喘息、经济发展还在蹒跚学步的1963年,东深工程这样的宏伟事业是如何实现的?建设的过程碰到过什么艰难险阻?话题还得接着那封香港拍来的加急电报说起。

接到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高卓雄等知名人士联名发来的函件后,广东省人民政府一方面允许港英政府采取免费取水的应急措施,一方面着手开展东深工程。1963年6月,港英当局正式派代表到广州市商讨广东给香港供应淡水事宜,正式要求调引东江之水。粤港政府迅速达成共同意向!

广东省政府一边请示党中央和国务院,一边派出干部和水利专业技术人员到东江沿线的河源、东莞、深圳一带考察水文资料,制定设计方案。两项工作同时开展。广东省政府对中央会批准这一项目信心十足,虽然我们国家刚在灾难中复苏尚且虚弱,可是祖国决心要一劳永逸地解决香港同胞的缺水难题已经准备了很长时间!

东深供水工程由广东省水电厅主办,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负责勘测设计,由特别组建的工程指挥部负责施工。设计院的勘测人员重点考察了东深工程的水源——东江。东江流域面积33218平方公里,这是东江流域的整体面积,而工程引水口博罗水文站集水面积达25325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761立方米/秒,平均年径流量240亿立方米,具备良好的引水条件。虽然博罗站在1955年5月5日曾出现过31 .4立方米/秒的最枯流量【按照这个流量,枯水期东江支流有断流的危险,引水效果无法保证】,但随着1960年开始在东江干支流陆续建成新丰江、枫树坝和白盆珠三座大型水库,三座水库控制集水面积共11740平方公里,水库库容总计170 .6亿立方米。如此一来,经过水库调节,东江枯水流量明显增加,上述枯水期断流的隐患已经不复存在,东江除了满足流域各地方用水之外,满足全年的香港供水绰绰有余。

另一个利好的消息是,在东江和深圳水库之间有一条东江的支流石马河。石马河发源于深圳市大脑壳山,呈南北流向,在东莞市新开河口注入东江,集水面积达682平方公里。倘若不考虑流向问题,从东江到深圳水库之间一条理想的引水渠道是,东江水由石马河引到石马河上游,再由石马河支流雁田水引入已经建成的雁田水库。上述过程一旦实现,流入雁田水库的东江水将沿着附近的沙湾河一路流向深圳水库,长达百里的引水工程圆满实现。

唯一的问题在石马河上。石马河的地形为东深工程从东江跨流域引水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也提出了一个技术难题——石马河是从南到北流向,而引水香港需要从北到南流向,叫江河倒流的成本会不会太高?

石马河方案的优势显而易见:利用现成的地形引水,施工量小、工程便利、工期短,并且沿河输水还能兼顾两岸的灌溉和排涝效益。但就因为存在石马河流向的技术难题,由东江至深圳的引水路线只好再预备两个方案:一是沿珠江口海边修建渠道,东江水通过渠道输入深圳水库;二是重修建钢管,东江提水经东莞企石到常平后再沿广深铁路线用钢管输水至深圳水库。和“石马河方案”相比,这两个方案不仅输水的线路更长,而且不能利用地理优势,得额外修建输水管。

1963年9月,广东省水电厅将拟订好的东深供水工程方案上呈,等待中央意见。虽然水利专家倾向于“石马河方案”,但为了保险起见,三个方案一并摆到国务院负责水能资源开发的领导案前。而这位领导,就是周恩来总理。

香港人民好福气啊,是深受全国人民爱戴的周恩来总理,亲自审查解决香港供水的预案并作出定夺。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亲自主持全国水能资源开发、国内主要江河流域的供水和灌溉以及全国水旱灾害的防御治理等一系列和“水”相关的议题。而作为我国第五长河的珠江,其径流量仅次于长江,为黄河的8倍,汛期从4到10月长达半年之久。珠江自古就是易洪易涝喜欢穷折腾的水系,珠江防洪也成了总理的重要议题之一,总理的头发不少是为珠江白的。

建国后第二年即1951年,周恩来组织政务院第67次政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水利工作1950年的总结和1951年的方针和任务》的报告,总理在报告中提出:“珠江水系在最近几年以内,应就现有的围堤的基础,整理堤系,酌建涵闸,缩短防线,加强干堤,并积极进行基本测验规划工作,准备向上游发展。1951年以巩固东江、西江、北江堤防,保证普通洪水位不致成灾害为目标。”次年3月,总理又起草《政务院关于1952年水利工作的决定》提出:“珠江就现有基础,岁修防汛,应比去年保证提高一步。”在总理的亲切关怀和广东省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百废待兴的20世纪50年代,广东大量兴修河坝,堵口复堤,解放前在珠江三角洲多次遭遇的堤坝溃决农田漫顶的现象基本绝迹。

周总理对广东水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格外关心。1960年,广东在珠江的北江支流修建南北水电站,装机7 .5万千瓦。虽然工程规模不大,但由于河流独特地形的原因,必须采用特殊的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法。就这么不算困难一件小事,总理特意过问,并于1960年12月14日下午召集时任水利部副部长李葆华开会,专门讨论南北水电站的建设问题。

1963年12月8日,周恩来总理出访非洲路过广州。百忙之中,总理来到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的家里,他要听取广东省水电厅厅长刘兆伦关于东深工程三个供水方案的汇报,总理要代表中央一锤定音,正式吹响开启粤水入港工程的战斗号角!

下午三点,周恩来矫健而快速地走进陶铸的家门,总理的脚步总是这么的匆忙,因为共和国有太多的事情让他操心。而这一次,香港300多万市民还在旱灾中焦急地等待着祖国送来的甘露,他怎能不心急如焚?进屋坐下,总理看到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广东省省长陈郁、广东省委第二书记赵紫阳、广东省副省长曾生等都在座。陶铸向总理介绍了负责作具体汇报的广东省水电厅厅长刘兆伦,总理微笑地点了点头,问好寒暄后,汇报开始。

刘兆伦着重讲了石马河方案的优势和困难。在汇报中,他提出了解决石马河流向难题的技术方案,认为通过拦河筑坝和建立一系列大型抽水机站,技术上能够将水位提升,从而改石马河由北向南倒流,并且在成本和工期上也具备可行性。总理安静地听着,仔细地想着。

听完汇报,总理情绪很高,用显然比平时高一些的音调作出部署。他先是向着陶铸说:“东深工程关系到港九300多万同胞,应从政治上来看问题。香港供水议题,与政治谈判要分开,不要连在一起。供水谈判由广东省负责。”说到这里的时候,总理将目光转向了陈郁,“请港英当局派人过来谈。我们礼数要周到,不宜失礼于人,做到不卑不亢。”

“至于三个输水方案,中央研究过了,同意广东省水电厅的建议,采用石马河分级提水方案,不仅时间快,工程费用也较少,还可以结合农田灌溉,这样会提高农民的积极性。水利工程应综合考虑,结合当地农业效益进行兴建。”总理对刘兆伦投以信任的目光。刘兆伦微微点头,听到了总理的首肯,心中一块石头终于落下。他下意识地擦了擦汗,刚才汇报的时候显得有点紧张。

总理就东深工程的具体设计、施工和费用安排做了具体布置:

“供水工程由我们国家兴办,不能把所有权给港英当局。因为香港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是自己的同胞,我们为同胞付出是理所应当。”

“工程列入国家计划,由广东省负责设计和施工,工程费用由广东省按基建程序上报国家计委,由国家计委审查批准。此工程由中央人民政府从援外经费中拨出3800万元人民币兴建,有关省市和部门大力支援。”

“工程就定名为‘广东省东江——深圳供水灌溉工程’!”

总理掷地有声。在座的各位都听出了总理话语里掩饰不住的兴奋,都暗暗下决心一定不负总理重托,要大干一场!

3800万,这在当时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1963年的中国,三年自然灾害留下了满目疮痍;台海局势仍不明朗。但也就是这患难中的3800万,凝聚着祖国母亲对香港同胞的深情。

东深工程宜速不宜迟!1964年初,广东省政府会同港英当局,进行了两次高效率的商谈。广东省代表由刘兆伦、杨可忠、叶明华三人组成;香港代表由毛瑾、罗彤、孙德厚三人组成。双方很快就东深工程设计、施工、费用、人员等问题达成共识。1964年4月22日,广东省人民委员会和香港当局在广州市广东迎宾馆正式签订《关于从东江取水供给香港、九龙的协议》,广东省人民委员会代表、广东省水利电力厅厅长刘兆伦,香港英国当局代表、香港副工务司兼水务局长毛瑾在协议上签了字。协议规定,从1965年3月1日开始,东深工程每年供给香港原水150亿加仑,即6820万立方米。

在签字协议完成后,广东省副省长曾生设宴招待了双方参加会谈的代表和出席签字仪式的各界知名人士。盛大的晚宴给东深工程的前期工作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中英双方代表人士像两位久未见面的至亲相遇,气氛祥和融洽,甚至都有了些醉意。

因为两方的人士都知道,一旦东深工程完工,从香港开埠之日起就困扰着港人的缺水问题将彻底解决!

而建设东深工程的千军万马,已经提前开赴位于东江之滨石马河岸的战场!

初战告捷,速战速决

东深工程的建设者有一句豪言壮语叫做“让高山低头,让河水倒流”,虽然这句高调的口号稍显沾染了大跃进的“无知无畏”气息,可是用在“东江——深圳供水灌溉工程”初期建设的评价上,可谓之贴切。东深工程有两个显著特点,一个是效率高,另一个是施工环境险恶。这两大特点都是因为工期过短给“逼”出来的——工程能拖得太久吗?300多万同胞还等着祖国的供水啊!由此再去思考那句“让高山低头,让河水倒流”,也许就会理解了,会动容了。过于理性的人会觉得这种精神过于狂妄,显得不够敬畏自然,可是在那个物质匮乏、技术落后的的20世纪60年代,对于那些战斗在堤坝上在急流中的建设者来说,没有开天辟地的豪情,没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霸气,要想在短短一年中完成这样庞大的工程,绝无可能!

1964年4月,粤港两地代表在广州签订东江供水协议的时候,数万人组成的东深工程施工队伍早已在2月20日就提前来到石马河施工现场,东深工程全线开工!而在此前半年,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也在极高的效率中完成了水文资料的勘测和施工方案的设计,得到国务院肯定的“石马河方案”就是这半年工作的结晶。这一切,离香港中华总商会、港九工会联合会拍来急电不过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为东深工程特别组建的工程指挥部甚至发下死命令,东深工程1964年2月20日开始施工,1965年2月完工,工期只有一年!

“石马河方案”的供水线路是:东江水→人工河道→石马河→雁田水→雁田水库→沙湾河→深圳水库→香港。其主要工程包括:首先,在石马河距东江最近点,开挖一条三公里长的人工河道,打通东江水和石马河;其次,在石马河建五个抽水站,在其支流雁田水建三个抽水站,各站将水位抽提5—8米不等,总计抬高水头40余米。提水的目的是抬高东江河水,让河水倒流入雁田水库,再顺着沙湾河注入深圳水库。整个工程宛如一个大滑梯,东江水在石马河入口靠着抽水站提供的动力逐级提升,到达滑梯顶部的雁田水库后,再沿着“滑道”顺流而下一路越过沙河湾、深圳水库直奔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