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治水史诗(下)
3265900000106

第106章 东南卷及其他(7)

海水淡化工程的优点,在于生产数量及时间可以完全掌握在政府手中,予思予得,且取材非常方便,但提炼海水所需成本十分高昂——这几乎是一道迄今仍然无法从容逾越的障碍。港英政府先于1970年修建了一座海水淡化试验场,每日只生产淡水5万加仑,制成品纯粹做试验用途,不供市民饮用。吸取海水淡化试验场的研究经验后,1973年港府正式筹建当时全世界最大规模的海水淡化厂——青山乐安排海水淡化厂。该计划斥资4 .6亿,于1975年建成并投产。当时建厂的政治背景是内地如火如荼的“文化大革命”,香港政府不知这场燎原到何时的“革命”的来龙去脉,虽是隔岸观火,亦未必没有殃及池鱼的担心,内地政情会对东江供水产生直接的浓浓阴影,使得一届当政的高鼻深目的西人,岂敢对内地水源的长久不断做奇思妙想。

由于港英政府一直未能改变依赖高价燃油的生产方法,其间海水淡化厂曾一度关闭。1981年香港再度出现水荒,政府计划重开淡化厂。可油价因为中东局势紧张,用量与储量轮番格斗,迅速飙升了3倍,1981年海水淡化的成本较1974年年初相比,足足翻了几个跟头,增加了8倍。政府必须增加水费及其他税收,方能平衡收支。因此重启海水淡化计划,受到各界人士尤其是工业界的激烈反对,社会舆论大都认为要求广东省增加供应才是开源良策。1982年,淡化厂关门大吉,1992年被彻底爆破拆除。

8 .“金百炼以为鉴,而万物不能遁其形”。时隔30年,科技进步一日千里,日趋成熟,海水淡化成本已大大低于当年。毗邻的新加坡在这一方面发展得更快。素有花园国家之美誉的岛国新加坡,虽然才有647平方公里,比香港的一半略大,却处处树木葱茏,浓荫如盖,鸟语花香,暖风熏得游人醉。“全年皆是夏,一雨便成秋”的新加坡,由于自然水资源短缺,一半以上的水源来自马来西亚西部地区。他们也是从20世纪70年代就着手研究海水淡化科技,但同样因为成本太高,直到90年代初期,新加坡公共事业委员会才开始规划由民间企业供应淡化水项目,决定以BOO方式【建设—拥有—运营】兴建一座日产13 .6万吨的海水淡化厂。因为承包商是私人企业,政府会对初期投资给予支持并在合同中确定工厂生产后由政府保证的最低购买量,以降低投资者的风险。

2003年6月,新加坡斥资两亿新元兴建首座海水淡化厂新泉【SingSpring】。该厂采用反向逆渗透薄膜技术,从2005年9月开始供水,可满足新加坡10%的用水需求。反向逆渗透薄膜技术是一项仿生学成就,美国在诸科学领域,向来执全球之牛耳,这方面自然不甘落在人后。1950年,美国科学家DR .S .Sourirajan有一回观察到海鸥在海上飞行时从海面啜起一大口海水,隔了几秒后吐出一小口的海水。他产生疑问,因为陆地上由肺呼吸的动物是绝对无法饮用高盐分的海水的。经过解剖发现海鸥体内有一层薄膜,该薄膜非常精密,海水经由海鸥吸入体内后加压,再经由压力作用将水分子贯穿渗透过薄膜转化为淡水,而含有杂质及高浓缩盐分的海水则吐出嘴外。此即往后逆渗透法【REVERSE OSMOSIS】的基本理论架构。这项技术最早使用于美国航天员将尿液回收为纯水使用,医学界还以反渗透法的技术用来洗肾【血液透析】,美国海军则应用此技术将海水变为淡水。如今,这项技术已大规模运用于海水淡化和污水处理。

时至今日,香港屯门和鸭脷洲都正在进行用“逆渗透技术”做海水淡化的可行性研究。虽然海水淡化成本因之大降,每吨的处理费用大约是7元,但从东江购入不到5元。虽是区区2元高下,但量大日久,累计费用之巨不可估量。香港百年的工商情境,无论是企业家还是升斗小民,对投入产出之比锱铢必较,即使生活用度也决不纵情恣意。况且民间环保人士目光炯然,他们理由言之凿凿,掷地有声:在东江能持续提供优质水源的前提下,较之淡化的海水,含有天然矿物质的自然水较净化水对人体更为有益。

9 .另外“再生水”也被香港水务署看做最具经济效益的新水源,国际正趋向扩大再造水的应用范围,除灌溉和工业用途外,甚至间接做饮用用途。

用水之利,讲节约,讲开源,还讲循环。港府正研究把来自洗濯或冲厕的生活污水循环再利用,此举类似内地常说的中水利用。在大屿山的昂坪360旅游景区及北区石湖墟,经过三级处理【即最高水平的污水处理程序,结合物理、化学和生物原理,以除去污水中的营养物和任何余下悬浮固体】的“污水”被用作冲厕、花木灌溉以及其他非饮用性用途。香港问题是农业不多、工业北移、又采用海水冲厕,因此政府正探讨再造水的应用范围,可用于清洗街道及车辆、灌溉公园及运动场、冲厕、救火及工业用途。

昂坪三级污水处理厂是全港首个再造水使用试验计划,经处理之污水清澈无味,达到极高的卫生标准,证实安全有利且有效,已辟作多项非饮用用途。在试验计划的一再推进之下,再造水会输往吊车站及其相关旅游设施内做冲厕用途,部分再造水则移至污水处理厂内,翻然而为养殖观赏鱼及有监控的灌溉用途。北区也推行为期两年的再造水使用计划,把再造水提供予参与的住宅、学校等。

“东风洒雨露,会入天地春”。研究人士甚至认为,污水经过微过滤或逆渗透技术净化成为再造水后,甚至可以饮用。公众对再造水使用或存心理障碍,人们难以接受一池脏水摇身一变而可饮用,虽然在电视里我们都见过类似的实验画面,但一时接受还有难度。科学胜于雄辩,确实无误的是,再造水已达到极高的卫生标准,适宜日常使用。

但把污水处理至再造水,成本难免提高。污水排放大多已经过二级处理,撇除二级处理成本,价格还须上调,污水循环再造至灌溉用途要每立方米额外增加5元,比海水淡化负担的成本要高不少,另外还有民众的心理承受问题。但从环保的角度看,污水循环再利用可达到零排放,既解决供水又保护环境,可谓一举两得。

10 .香港最值得骄傲的海水利用当属海水冲厕系统,不要小看一个冲厕,日日踵接,费水无算。1957年,水务署建议在九龙新发展地区,如石硖尾、李郑屋村等人口稠密的迁徙安置区域,设立海水冲厕系统。计划于次年开始实施。1961—1962财政年度,政府共拨款1400万港元发展海水冲厕设备,建立海水抽水站及储水池,铺设防海水腐蚀性水管等等。虽然政府做出不少努力,但利用海水在60年代还是未成气候,取缔旧式排污方法非一朝一夕之功。1965年政府颁布新例,规定新建成楼宇或重建的旧楼宇,须设有适合海水冲厕系统的供水通道。香港现有80%的楼宅铺设了咸水冲厕系统,形成一套与食用水系统完全独立的管网。另外20%尚未覆盖的地区,主要是出于水管铺设成本效益考虑。

“物格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无论是从环境保护还是经济效益角度看,海水冲厕优势明显。水源充足,最大的费用支出就是管道铺设成本。所以在建设初期,海水还是按用量收费,1972年后改为免费。海水处理过程非常简单,先由隔网除掉较大杂质,然后用氯气和次氯酸盐消毒,经过两次处理的海水便能输往配水库供用户使用。目前,香港已经是世界上海水冲厕覆盖率最高的城市。而且根据《水务设施规例》第十二条规定:“如未经水务监督书面许可,而在任何处所内使用来自水务设施的淡水冲洗水厕、厕所或尿厕,则该处所的占用人及业主均属犯罪。”这恐怕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冲厕”犯罪条例,水之珍贵,在香港可见。

政府就本地淡水资源开发的多项努力在百年供水史上功不可没,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淡水资源匮乏始终掣肘香港城市发展。或许,想要根本上解决香港用水问题,从大陆“北水南调”才是一劳永逸之策。购买广东省淡水的想法源于1929年,时光荏苒,一直难以梦圆。50年代末,香港著名的爱国企业家利铭泽曾力促时任港督葛量洪,从东江引水来香港。直到1960年,港府才首度与广东省达成协议,每年由深圳水库向香港提供50亿加仑食用水。

11 .“莫取金汤固,长令宇宙新”。1955年宝安县严重春旱,建设深圳水库于是被提上议事日程。左顾右盼,香港饱受水患之苦,也是重要议题之一。根据当时广东省委第一书记陶铸的建议,深圳水库不仅要满足宝安县日供之需,还要承担给香港供水的任务。1959年9月5日,广东省政府批准兴建深圳水库计划。1959年11月15日,深圳水库正式动工修建。鼙鼓声声,旌旗猎猎,当时全县10个人民公社共抽调了25000人,同时还有部队的一个团来修建水库。最多的一天有近4万人同时施工,平常也有1万人劳动。那时候设备落后,基本是肩挑手搬,由于人多得没法转身,工人就一件一件地把工具传至工地。由于这一工程的特殊意义,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陈毅元帅还亲临工地视察,给民工们鼓劲。

1960年11月15日,宝安县政府代表曹若茗与香港政府代表巴悌签署了供水协议,每年由深圳水库向香港供水2270万立方米。次年,深圳水库的水即输入香港。中方象征性地每吨水收费0 .022元,直到1978年双方协议,每吨水收费才定为0 .15元【后又作出几次调整】,仅收回部分成本费用。

1963年双方政府达成共识,兴建东深供水工程。1964年4月,双方正式签订协议,同意自1965年3月起,广东省每年向港方出售不少于150亿加仑的食用水,售价为1 .06港元1000加仑。

但计划受到1963年大旱的延误,直到次年2月工程才正式上马。东深供水工程,引东江水南流至深圳市,须将其中一条原本由南向北流入东江的支流——石马河变成一条人工运河,逆流而上,工程浩大,任务艰巨。工程经八级提水,将水位提高到46米后,注入雁田水库,再由库尾开挖3公里人工渠道,注水至深圳水库。之后经两条跨越深圳河的水管,输入位于边境木湖的接收水池,再供应香港市区。这堪称是一条人工运河,自广东东莞市起,逶迤南来,全长83公里,于1965年完工。

12 .迄今宝安、龙岗几十万原住民对“深圳是一个小渔村”的历史描述,还颇为不满,如果说原来的深圳隶属宝安管辖,此话并无不妥,若是将当今的宝安反过来已然隶属深圳,依然说深圳原本是小渔村,则原住民的抱怨或情有可原。事实上,鸦片战争前后的香港又何尝不是一个小渔村,当今千余平方公里的全港,且多半为丘陵山岭,休养生息着700万人口之众,无论白领蓝领都来自世界各地,珠薪米贵,生活水准拔世界头筹,饮用洗涤,日夜汩汩流淌的水之耗费,是个不小的数字。香港现今80%食用水从142公里外的东江太园取水口获得,与深圳一脉相承。另外20%是自给,是水库、河塘不择细流,蓄积了来自港区1/3陆地面积的郊野公园的雨水。香港早已非1841年开埠之初只有7000人口的小渔村了,那时候单靠溪涧、井水、水塘,人们的生活用水就绰绰有余。1965年,香港人口增至359万。正是这一年,东深供水工程竣工,一条83公里长的深圳—香港敞开式水道,让香港市民告别“4天只供一次水”的制水之苦。1982年,香港告别了最后一次制水。譬如当下北京等地谈论水价的升迁抑或阶梯式水价,其原因盖在于水资源也如同石油、煤炭,越来越稀缺,其紧俏程度,越来越向非再生性资源看齐。随着气候的变化,其稀缺的程度,只会趋紧,不会趋松。

东深供水工程之后进行了三期扩建,前后16年,耗资20亿圆人民币。有人曾估算,开挖的土石方总量可以筑起一道从深圳到北京10米宽、1米高的道路。

13 .香港用水在东深工程之后基本得到稳定供应,1981年香港实施了20世纪最后一次的制水措施。近年来人口增长较预期减少,香港工业北移,而且香港水塘因气候转变而变得水头充足,竟出现水塘满溢的情况。而港府仍基于合约规定,每年必须购买最少约8亿立方米东江水,花费财政支出逾24亿元。在1998年至2003年期间,已把约值30亿港元的东江水排入大海,引起一片哗然。传媒大篇幅报道,称此举为“倒钱下海“。如今,港府已与广东省签订弹性供水协议,避免浪费淡水资源。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从不足到过剩,百余年来,港人的水之情结可谓深厚。早期的水务设施建筑,如今多数仍在运作,部分已被列为法定古迹,成为历史地标,沧桑几度,咏叹三拍。如今,政府也很重视对水塘周边地段的生态环境的规划,水塘区成为风景优美的郊野公园。

14 .问题总在不经意之间浮现,近些年来,随着东江水源污染问题日趋严重,香港供水又现危机。自大陆改革开放后,东江沿岸的工业发展及城镇人口增长迅速,广东省政府对污染工业及生活污水排放的预计与管理不足,沿江市民环保意识薄弱,以至东江河水水质不断下降。港府过滤东江原水的过程变得复杂,成本亦不断攀升。政府在过滤过程中,为中和氨氮含量而添加的氯气所产生的氯化物,更被市民怀疑会引起癌症,港媒之揣度分析,亦未曾止息。

1998年广东省政府建议兴建一条封闭管道,自东莞桥头镇直达深圳水库,将供水系统与污染日益严重的石马河分离,双方希望工程能使输港的东江水维持在Ⅱ类的原水标准。

2004年,当密封管道落成一年后,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于3月18日至19日,分别在密封水管的入口地带抽取32个样本,在源头水样本中,大肠杆菌超标3200倍、部分样本发现重金属如水银等,报章报道“污染程度犹如粪水”。

但水务署强烈反驳该份报告,重申本港食用水可安全饮用,并质疑环保团体的抽水位置。根据水务署化验报告,自密封水管2003年6月启用后,他们在7月起至2004年3月,在位于香港边境的木湖抽水站抽样,发现大肠杆菌每升水含量降低31 .7%;氨氮含量更大跌84 .6%,反映本港水质显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