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治水史诗(下)
3265900000012

第12章 海河卷(12)

《流向北京的生命之河——南水北调工程中段考察记》

叶延滨

作家诗人采风团一行十余人从北京出发,逆南水北调路线南行,经过保定、石家庄、安阳、郑州、洛阳、南阳,然后到达湖北丹江口市,沿途参观了大宁调压池、惠南庄泵站、漕河渡槽、穿黄工程、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并在沿途和各个工地的建设者们座谈,亲临工程进展现场,实地感受我国重大工程建设的实况,激发作家诗人们的创作热情。

这是一次非常难忘的行程,我们沿一条共和国的“新动脉”前行,感受到一个国家跳动的脉搏。南水北调,这经常出现在中国人眼前的四个字,曾经是梦想的代名词。是啊,从南方把水调到北方,这真是异想天开的大事啊!

异想天开的事情,就将出现在我的面前,让我对参与这次采访,充满期待,也做了预习的功课。“南水北调”正式成为一项工程的名称,出自那个开创了这个共和国的伟人毛泽东之口。1952年,住在中南海里的毛泽东,大概虽然住在一个“海”里,也感受到了北京的干旱之苦。新中国成立后的北京,虽然不再骆驼队进城运货,但风沙与严重缺水,仍是北京安居的难题。虽然,官厅水库、密云水库以及大跃进里出名的十三陵水库在新中国成立后一个个地在首都北京四周落成,但是喜爱“中流击水”的毛泽东,早在此前就提出了“南水北调”的设想;“茫茫九派流中国”都是东西向,要让长江水调头向北,大概也只有毛泽东这样的大诗人才会有如此豪壮的想法。这个想法,经过了半个世纪的风雨,在2002年才变成了国家正式的方案,下面是水利部南水北调规划管理局对整个南水北调工程做出的简要说明【摘自《中国水利》2003年1月】:

“一、调水规模论证【一】黄淮海流域资源性缺水严重

“2000年黄淮海流域的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工业产值、有效灌溉面积、粮食产量均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和粮食、棉花的主产区,具有承东启西、优势互补的有利条件,在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黄淮海流域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7 .2%,人均水资源量为462立方米,为全国人均的五分之一,是我国水资源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最不适应的地区,资源性缺水严重。

“由于长期干旱缺水,尽管各地特别是黄淮海平原和胶东地区都加大了节约用水的力度,但仍然不得不过度开发利用地表水、大量超采地下水、不合理占用农业和生态用水以及使用未经处理的污水,造成目前黄河下游断流频繁,淮河流域污染严重,海河流域基本处于‘有河皆干、有水皆污’和地下水严重超采的严峻局面。黄河、淮河和海河三大流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都已分别高达67%、60%和超过95%,水资源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特别是海河流域,为了支撑经济社会的发展,长期过量开发利用地表水,平原河道长期干涸,被迫大量超采地下水,20多年来已累计超采900多亿立方米,造成地下水位大面积持续下降。黄淮海流域水资源的过量开发,导致河湖干涸、河口淤积、湿地减少、土地沙化、地面沉陷以及海水入侵等生态环境问题日趋恶化,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采取节水、污水资源化、挖掘已有工程潜力等多种措施的前提下,经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黄淮海流域缺水量现状为145亿~210亿立方米,2010年为210亿~280亿立方米,2030年为320亿~395亿立方米。”

对于北方特别是京津地区严重缺水的现状,在我们沿途考察的过程中,真是触目惊心地领会到“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严峻现状。同行的一位作家在采风笔记《水往高处流》中写道:“更让我们震撼的是那些干枯的‘北方的河’,这些曾经被著名作家张承志讴歌过的北方的河,己经干枯成戈壁滩。那条著名的永定河,在过去曾经因为它洪水泛滥叫无定河,清代才改名为永定河,现在这条河成了真正的永定河,永远的定住了……北京周边有六条河,它们是潮白河、北运河、蓟运河、大清河、永定河、拒马河。六条主要河流的总径流量在上个世纪为46亿立方米,至1990年代降至12 .94亿立方米,如今几乎全部干枯。”作为首都的北京,如今每年地下水位下降3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全国人均的八分之一,是世界人均的三十分之一。记得当我们经过“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易水时,中线管理局副局长指着一片沙砾地说:“这就是史书上那条易水,现在不仅壮士不复还了,易水也不复还了啊!”

南水北调工程面对如此严峻的水资源形势,制定了工程的供水目标和范围:

南水北调工程的根本目标是改善和修复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由于黄淮海流域的缺水量80%分布在黄淮海平原和胶东地区,因而优先实施东线和中线工程势在必行;在黄淮海平原和胶东地区的缺水量中,又有60%集中在城市,城市人口和工业产值集中,缺水所造成的经济社会影响巨大。因此,确定南水北调工程近期的供水目标为:解决城市缺水为主,兼顾生态和农业用水。

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工程涉及7省、直辖市的44座地级以上城市,受水区为京、津、冀、鲁、豫、苏的39座地级及其以上城市、245座县级市【区、县城】和17个工业园区。

受水区缺水量预测

根据水资源条件,考虑不同水平年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通过调整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强化节水措施和调整供水价格等措施,抑制需水增长。同时,考虑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未来的可供水量中扣除了地下水超采和超指标引黄的水量,增加了污水处理再利用量、海水和其他水源的利用量,对受水区进行水资源供需分析,确定了受水区缺水量。

1 .节水

在经济合理的节水水平下,预计到2010年在受水区可实现节水量39亿立方米,占需水量的13 .5%;到2030年可再实现年节水量37亿立方米,占需水量的18 .2%。随着节水工作的不断深入,节水的难度和投资也会随之增大。

2 .治污

2010年受水区主要城市废污水排放总量为120 .3亿立方米,2030年将达到173 .7亿立方米。规划到2010年将新增废污水处理能力1818万吨/日;到2030年将再增废污水处理能力1225万吨/日。到2010年废污水处理量为90 .6亿立方米,废污水处理率达74 .1%;2030年废污水处理量为140 .0亿立方米,废污水处理率达到80 .6%。在废污水处理再利用方面,到2010年和2030年用于受水区城市工业、市政杂用和河湖环境等的水量分别为38亿立方米和60亿立方米,其余用于城区以外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灌溉。

3 .挖潜

由于受水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地下水超采严重,传统水资源开发潜力殆尽,需大力加强海水、微咸水和雨洪等非传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预计到2010年和2030年,非传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量将分别增加7亿立方米和8亿立方米。

在考虑上述节水、治污和挖潜因素后,受水区现状【2000年】城市缺水量为51亿立方米,其中超采地下水36亿立方米挤占农业与生态用水15亿立方米;到2010年缺水112亿立方米;到2030年缺水192亿立方米。

这样的任务量,南水北调工程分为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供水线工程:

本次总体规划再次对南水北调工程总体布局进行了深入研究论证后,仍推荐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可逐步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形成我国巨大的水网,基本可覆盖黄淮海流域、胶东地区和西北内陆河部分地区,有利于实现我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合理配置格局,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南水北调工程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各有其合理的供水目标和范围,并与四大江河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可相互补充,充分发挥多水源供水的综合优势,共同提高北方受水区的供水保证程度。要从根本上缓解黄淮海流域、胶东地区和西北内陆河部分地区的缺水问题,三条调水线路都需要建设。

东线工程:利用江苏省已有的江水北调工程,逐步扩大调水规模并延长输水线路。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江都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并连接起调蓄作用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在位山附近经隧洞穿过黄河;另一路向东,通过胶东地区输水干线经济南输水到烟台、威海。规划分三期实施。

中线工程:从加坝扩容后的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闸引水,沿规划线路开挖渠道输水,沿唐白河流域西侧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后,经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孤柏嘴处穿过黄河,继续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规划分两期实施。

西线工程: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西线工程的供水目标主要是解决涉及青、甘、宁、内蒙古、陕、晋等6省【自治区】黄河上中游地区和渭河关中平原的缺水问题。结合兴建黄河干流上的大柳树水利枢纽等工程,还可以向邻近黄河流域的甘肃河西走廊地区供水,必要时也可相机向黄河下游补水。规划分三期实施。

规划的东线、中线和西线到2050年调水总规模为448亿立方米,总投资规模约为5000亿元。分期实施后可基本缓解黄淮海流域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状况,并逐步遏制因严重缺水而引发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局面。

中线第一期工程:丹江口水库大坝按正常蓄水位170m一次加高,随着水库蓄水位逐渐抬高,分期分批安置移民;兴建从陶岔渠首闸至北京团城湖全长1267km总干渠和154km天津干渠;在汉江中下游兴建水利枢纽、引江济汉、改扩建沿岸部分引水闸站、整治局部航道工程4项治理工程。尚需加强丹江口水库周边及其上游地区的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工作,保证水库水质安全。该工程主要是向河南、河北、北京、天津供水,多年平均年调水量为95亿立方米。工期8年。

这就是中国最伟大的世纪工程的概况。

我们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采风活动正是在奥运会开幕之前紧张筹备的时候。选择2008年4月进行这次采风,除了春暖花开气候好的原因,还有中线北段工程将提前在奥运之前向北京供水。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南起河北省石家庄,北至北京团城湖,是向北京应急供水优先安排的工程,除担负向北京应急供水任务外,还担负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全线贯通后的输水任务。工程建成后,可联合调度河北省岗南、黄壁庄、王快、西大洋4座水库,具备随时向北京应急供水的能力。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自2003年12月30日开工建设以来,经过广大建设者5年多来的奋力拼搏,全长307 .442千米的主体工程建设已经完成,并具备通水条件。京石段工程累计完成土石方开挖12150 .8万立方米、土石方回填5079 .4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429 .3万立方米;完成单元工程82258个,其中合格率100%、优良率91 .9%;完成永久征地5万亩、临时用地4 .9万亩,拆迁房屋44 .8万平方米,拆迁工业企业402个,拆建专项设施1793处,文物挖掘11 .5万平方米,搬迁安置人口4 .9万人。应急供水工程一旦通过验收开始供水,许多在建的项目和设备就会被淹没在水下。因此,我们要在通过之前到施工现场亲眼目睹这一宏伟的工程。

想不到,我们期待中的世纪工程,竟然就在我们的眼皮下面。我们参观的第一个项目是北京西四环地下的涵管工程。我们先来到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终点北京颐和园附近的团城湖。在团城湖,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条宽阔的输水明渠,连接明渠的是一条巨大的地下涵洞。这条涵洞,南接卢沟桥暗涵,在地下穿越了北京西四环路。也就是说,在车水马龙繁华的北京西四环大道下,人不知鬼不觉地突然有了一条巨大的地下水道!这条涵洞是中线总干渠最后的控制性工程。暗涵进口在永定路立交桥西南角,穿越永定路及京石高速路后向北由岳各庄桥进入四环路下,沿四环路向北11公里,在四海桥处离开四环路再北行500米,连接通向团城湖终点的明渠。暗涵是双管输水,但也可独立运行,保证了输水的安全。

我们乘坐电瓶车进入暗涵。其实,暗涵就像一个可以车辆通行的隧道,一般的中巴车可以在里边畅行无阻。电瓶车进入当然没有污染,更为环保。说实话,如果这个涵洞在野外,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现代的施工技术完全能建设这样的涵洞。但是,它就这样出现在我的身边,在我们熟悉的大街下面,而且是要从千里之外调水进京的大涵洞,就让我震惊了。采风的作家们也为有这样的开场而兴奋不已。经过32个月施工完成的这个工程,让一条清清的大河悄悄地钻到北京城的地下,这真是一个奇迹。我在建设者自己的网站上见到了一篇报道,生动地再现了参加这一工程的武警部队官兵在此施工的情形:“在南水北调北京西四环暗涵工程建设中,武警水电部队是参建的唯一一支部队,部队的组织形式,军事化的管理,专业的技术队伍,优良的现代化装备,充分体现武警水电部队建设南水北调的强强优势。从施工现场营区到工地只有不到50米的路程,每天50多名身着迷彩服的官兵,手拿肩负着各种施工工具,迈着整齐的步伐,在匆忙的都市人敬慕的一瞥中,悄然隐入西四环路下20米的地层深处。七标工程,并看不到火热的施工劳动场面,为了做到‘不扰民、不断路、不影响交通’,采用‘浅埋暗挖’施工法,所有的活儿都在四季青桥和西四环路底下20米的地层深处‘静悄悄’地进行。进入地层深处,官兵们才发现,施工的难度比想象中艰难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