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治水史诗(下)
3265900000137

第137章 东南卷及其他(38)

钱塘江首先是因钱江大潮而著名。钱江潮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其独特的喇叭状海湾,钱塘江外的杭州湾,外宽内窄,外深内浅,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喇叭状海湾。出海口江面宽达100公里,往西到澉浦,江面骤缩到20公里。而到达嘉兴的海宁盐官镇一带时,江面只有3公里宽。起潮时,宽深的湾口,一下子吞进大量海水,由于江面迅速收缩变窄变浅,夺路上涌的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便产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的自然景观。潮水到达大夹山附近,又遇水下巨大拦门沙坝,于是,潮水一拥而上,掀起高耸惊人的巨涛,形成陡立的水墙,酿成初起的潮峰。

除了上述地理学方面的原因,特殊的气象条件也是形成海宁大潮的重要原因。浙江沿海一带,夏秋之交,东南风盛行,风向与潮波涌进方向大体一致,风助潮势,推波助澜,而潮波的传播在深水中快,在浅水中慢,钱塘江由深变浅的特点极为突出,这种特殊条件,能使后浪很快赶上前浪,层层巨浪叠加,形成潮头。此外,潮涌与月亮、太阳的引力也有关。东汉有一位思想家叫王充,他在著名的《论衡》一书中说:“涛之起也,随月盛衰,小大满损不齐同。”因为在农历每月初一和十五前后,太阳、月亮和地球排列在一条线上,太阳和月亮的引力合在一起吸引着地球表面的海水,所以每月初一和十五的潮汐就特别大,而农历八月十八前后,是一年中地球离太阳最近、引力最大的时候,此时出现的涌潮,自然也就最猛烈。

钱塘江大潮的起因,不外乎地理与气象,但是在浙江民间,却另有一个悲壮的传说也令人叹息。说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在如今江苏、安徽一带有一个吴国,吴王夫差打败了今浙江一带的越国。越王勾践表面上向吴国称臣,暗中却卧薪尝胆,准备复国。此事被吴国大臣伍子胥察觉,多次劝说吴王杀掉勾践。由于有奸臣在吴王面前屡进谗言,诋毁伍子胥。吴王奸忠不分,反而赐剑让伍子胥自刎,并将其尸首煮烂,装入皮囊,抛入钱塘江中。伍子胥死后9年,越王勾践在大夫文种的策划下,果然灭掉了吴国。但越王也轻信传言,迫使文种伏剑自刎。伍子胥与文种这两个敌国功臣,虽然分居钱塘江两岸,各保其主,但下场一样,同恨相连。于是,他们的满腹郁恨,化作滔天巨浪,掀起了钱塘怒潮。

有关钱塘大潮的各种传说在浙江民间代代相传。不过,有一个出生在钱塘江边的人看着钱塘潮长大,最后却被平静的湖水吞噬。国学大师王国维诞生在盐官这座小小的古镇上,也许从小看惯钱江潮的澎湃,与水有缘,最终,王国维也止于水,投进北京颐和园昆明湖。其因据称是因为国民革命军北上,在留下“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的遗书后,曾被梁启超赞誉为“不独为中国所有而为全世界之所有之学人”的一代国学大师再也没有浮出水面。王国维之死,被认为是国学史上最具悲剧色彩的“谜案”。无论是以当时,还是现在的眼光来看,王国维的死都是令人扼腕的,不过,钱塘大潮却并不会因此而停歇甚至于有所收敛,依旧年复一年,以无比壮观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的视线当中。

历代文人在观潮之后留下的诗文也为观赏钱江大潮推波助澜。比如苏轼在《观浙江涛》中称“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红旗青盖互明末,黑沙白浪相吞屠。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情此景哪两得。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鹄。”北宋诗人王师道所写的《十七日观潮》一直被人们传颂:“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范仲淹说:“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杜甫也留下了感叹:“天地黯惨忽异色,波涛万顷堆琉璃。”还有刘禹锡的《浪淘沙》:“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孟浩然的《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照日秋空迥,浮天渤解宽。惊涛来似雪,一座凌生寒。”大诗人李白也岂能错过如此壮美的自然现象,他在看过汹涌的钱江潮后,诗兴盎然,写下一首《横江词》:“海神东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如连山喷雪来。”至于先于苏轼在杭州市履职的白居易,自然也不甘落后,欣然写下一首《潮》:“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不独光阴朝复暮,杭州老去被潮催。”

然而,潮水虽美,却也给钱塘江两岸的人民造成水患。在杭州闸口附近,也就是钱塘江进入喇叭湾的分界处,耸立着一座造型别致的古塔,名六和。六和塔位于西湖之南,钱塘江畔的月轮山上。北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当时杭州为吴越国国都,国王为镇住钱塘江潮水派僧人智元禅师建造了六和塔,现在的六和塔塔身重建于南宋。塔名取佛教“六和敬”之义,命名为六和塔。六和塔又名六合塔,取“天地四方”之意。塔身内部砖石结构分7层,外部木结构为8面13层。清乾隆帝曾为六和塔每层题字,分别为:初地坚固,二谛俱融、三明净域、四天宝纲、五云覆盖、六鳖负载、七宝庄严。六和塔外形雍容大度,气宇不凡,塔内由螺旋阶梯相连。塔内第三级须弥座上雕刻花卉飞禽、走兽、飞仙等各式图案,刻画精细。构思精巧,结构奇妙,堪称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曾有人评价杭州的三座名塔:六和塔如将军,保俶塔如美人,雷峰塔如老衲。从六和塔内向江面眺望,可看到壮观的钱塘江大桥和宽阔的江面。

也许是因为六和塔不仅塔身壮美,而且面向钱塘,所以,在此也曾发生过不少有趣的往事。相传梁山泊英雄南征方腊,宋江将兵马驻扎在六和塔外的寺庙内,鲁智深与武松忽听得钱塘江上潮声雷响。鲁智深是北方人,从没听说过钱江潮,以为是战鼓声,便欲起身准备迎战。后来僧人跟他解释,方知这是潮声。于是他想起以前出家时师父说过“听潮而圆,见信而寂”的偈言,觉得这是宿命,便在六和塔边圆寂坐化了。而到了1936年4月,更是在六和塔下举行过一场轰动一时的电影明星集体结婚,由著名民主人士沈钧儒证婚,蓝苹也即江青与唐纳、赵丹与叶露茜、顾而已与杜小鹃三对新人结为夫妇。

建造六和塔的初衷是为了镇压钱塘江的江潮,但是,也有一个传说流传甚广。传说古代钱塘江里的龙王十分凶暴,经常兴风作浪,淹没家田,百姓遭殃。一渔童名六和,其父也被江潮淹死,母亲被卷走,六和万分悲痛,整日投石镇江,震得水晶宫摇晃不定。龙王只好求饶,以金银财宝与六和讲和。六和提出两个条件:一是要放回母亲;二是不许让潮水祸害百姓。龙王无可奈何,只得答应。从此,钱塘江潮水不再泛滥,人民过着安居的生活。人们为了感激六和,就在他投石的小山上建了一座塔,这就是现在依旧耸立于山腰上的六和塔。

现在,钱塘江的潮水基本上作为一道独特的自然奇观出现在世人面前,在观潮的最佳处海宁盐官与萧山美女坝,两地政府甚至每年都会举办观潮节。而在杭州市滨江公园的射潮广场上,由著名工艺美术大师韩美林创作的《钱王射潮》雕塑已经成为钱塘江边一道特别的文化景观。韩美林之所以应杭州市政府之邀创作这样一尊巨型雕塑,其灵感其实与一个传说有关。古时候由于钱塘江潮水凶猛,给两岸人民带来无尽灾害。唐末,人称“钱王”的吴越王钱镠治理杭州,对修建中的钱塘江海堤屡被潮水冲塌非常苦闷。有侍从告诉钱王说,这是江中有潮神作怪。适逢八月十八潮神生日,于是,钱王带上万名弓箭手蓄势以待,当潮神出现时,钱王发出“放箭”命令,霎时万箭齐发,潮神落荒而逃,潮水退去。从那时起,海堤才得以造成。百姓为纪念钱王射潮的功绩,就把江边的海堤叫做“钱塘”。

事实上,所有的传说都是因为历朝历代治理钱塘江没有取得完全成功有关,所以,人们只好借助传说中威力无穷的六和或钱王来阻止潮水的侵袭。对任何一条江河,只要治理得当,就能从发电、防洪、灌溉、航运、给水、渔业等方面产生效益,为人类造福。钱塘江也不例外。历史上,人们对钱塘江的治理从来没有停止过。钱塘江海塘被认为是中国一项伟大的古建筑。据水利专家推测,8世纪70年代,在杭州附近已修筑有土质海塘御潮。到了10世纪初,杭州附近筑捍海塘,为石砌海塘之始;清朝康熙、乾隆年间则进一步发展为鱼鳞大石塘,这些大石塘甚至沿用至今。钱塘江河口的整治也有过实践,1747年,当时的水务部门曾在河口赭山和河庄山之间开挖中小门,试图以此为中泓,稳定河势于两山之间,但不久复淤。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钱塘江流域的治理才渐趋科学而合理。钱塘江全流域的水资源总量为389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为262 .84万千瓦,可能开发的装机容量为200 .14万千瓦。现已建成的水电站装机容量为146 .51万千瓦,其中发电装机容量相对较大的是新安江、富春江、黄坛口、湖南镇、峡口5座水电站,其装机容量达到120 .17万千瓦。

新安江是钱塘江最大的支流,旧名徽港、青溪、歙港,从源头至建德梅城,长359公里,流域面积为11674平方公里,其中在杭州市境内的流域面积为5645平方公里,河长128公里。新安江在兴建水库以前,河宽100至300米。其江流曲折,两岸千峰竞秀,水质清澄,唐代诗人孟浩然曾涉足于此,并留下:“湖经洞庭阔,江入新安清”的诗句。新安江发源于怀玉山脉海拔1350米的主峰,经安徽休宁、屯溪、歙县至街口附近流入浙江淳安县境内,至建德市梅城东与兰江汇合后称富春江。新安江素有“锦峰秀岭,山水之乡”之誉。上游干流曲折奔流,穿行于皖南、浙西山区的丘陵、低山和盆地间,形成青峰夹岸、翠岗重叠,千仞石壁、临江卓立,百丈飞瀑、向谷悬空的山川景色,特别是迥异的水色,更是著称于世。新安江在歙县境内有一座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渔梁坝。从水利角度看,渔梁坝毫无疑问是新安江流域水利工程的鼻祖。

渔梁坝系安徽省歙县古代最大的水利工程,据水利专家考证,早在唐宋年代,人们就曾在此垒石为坝,现在的古坝为明代重建,有明万历三十三年修坝记事碑可考。渔梁坝既可蓄上游之水,也可缓坝下之流。无论是灌溉、行舟,还是放筏与抗洪,都可兼而利之。渔梁坝坝长138米,底宽27米,顶宽4米,全部用清一色的坚石垒砌而成,每块石头重达吨余。从表面看,坚石垒砌的建筑方法科学而巧妙,每垒十块青石,均立一根石柱,上下层之间则用坚石墩如钉插入,这种石质的插钉称为“稳定”,也称之为元宝钉。这样,上下层如穿了石锁,互相衔接,就显得极为牢固。而每一层的条石之间,又用石锁连锁,这样上下左右紧联一体,构筑成了跨江而卧的坚实渔梁坝。坝中间有开水门,用于排水。国家著名古建专家郑孝燮先生曾经给予此坝如此评价:“渔梁坝的设计、建设和功能,均可与横卧岷江的都江堰相媲美!”

站在渔梁坝顶上,举目四望,可谓气象万千,尽收眼底。坝上碧波如镜,鱼翔深潭,小舟拨浪,激起涟漪,恬静安闲。坝下则乱石嶙峋,浪峰咬石;西岸巍然屹立的紫阳山,林木葱郁;建于明代的紫阳桥,宛若彩虹横卧清波,此桥长140米,高14米,宽10米,在歙县城的三座古桥中最高、最宽,因桥的上游即为徽商行舟的码头,所以桥孔建得比一般桥要高大得多,以便行舟过帆。渔梁坝址地处歙县城南1公里处的练江,是新安江上游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古代拦河坝,它横截练江,使坝上水势平坦,坝下激流奔腾。坝南端依龙井山,北端接渔梁古镇老街。这条老街至今保存完好,是典型的徽派民居布局,窄窄的青石板路往河边侧有许多叉口,拾级而下,便可下到渔梁坝。2001年6月25日,渔梁坝作为唐至清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从古人建造渔梁坝,或许可得某些启示,在新安江上,具备建设大型水坝的条件,而现代水坝的作用,已经远远超出灌溉、防洪等传统意义,它对于水能的利用将更加经济。新安江河床平均比降较大,其中安徽屯溪至浙江铜官间距离不到100公里的地段,天然落差达100余米,因此峡谷险滩一个接着一个,水流十分湍急。类似河床,对水电建设得天独厚。据南宋《严州图经》和明、清《淳安县志》印证,自安徽歙浦口至浙江赵家滩,有志可查者实有70多个滩名,其中淳安有40滩,建德有25滩,桐庐有7滩。清代有一位名叫黄仲则的诗人在看过江上险滩后,写下一诗:

一滩复一滩,一滩高十丈。

三百六十滩,新安在天上。

诗句形象地写出了新安江的滩密险要,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源远流长的新安江蕴藏着巨大的水力资源。诗人李白也到过新安江,这位一生喜好名山大川的诗人在见到新安江的水后,也忍不住发出由衷的赞叹:

青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它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第一座自己设计、自己施工、自制设备和自行安装的大型水电站。发源于安徽的新安江素以风光旖旎著称,她清澈的江水滋润着宽广的流域面积,浇灌出了山清水秀的锦绣江南。然而,就像所有桀骜不驯的江河一样,每当大水年汛期来临,新安江也会在狂风暴雨中失去平时的温顺而冲堤毁岸。开发新安江的水资源既是水利工程师们的梦想,也是他们心头抹不去的痛。在民国时期,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在杭州成立过一个“钱塘江水力发电勘测处”,担任这个勘测处主任的徐洽时当时主要的工作就是每天挟个皮包去各个衙门游说,他希望达到的目的不是能够建设新安江水电站,这个计划对于徐洽时来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奢望,无异于痴人说梦。如果在衙门的支持下能够利用美国剩余物资开建一个装机仅200千瓦的湖海塘水电站,那么徐洽时就心满意足了,因为那样多少能让他的工程师们有一些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