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治水史诗(下)
3265900000139

第139章 东南卷及其他(40)

到北京工作后仅一个月,由国务院确定的国家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就开始实施了。世界上最大的电力公司——国家电力公司被拆分。那些日子可以说是电力发展环境最复杂的时候。柴松岳领导的电监会所要担当的职责,就是要照看好中国电力这个庞大的巨人,让它的每一步都走好,都走稳。问题尽管很多,但先后都得到了妥善处理。有一次,新疆一家发电厂嫌上网电价低于期望值,竟然拒绝电网调度命令,不开机了。柴认为,电厂不服从调度命令,跟两军对垒的战场上士兵不服从指挥,性质上的恶劣程度是相等的,电监会立即组织起草了相应的调度法规,并以主席令的形式颁布,使事件很快得到了平息。在4年的任期内,他颁布实施的主席令共有14项。柴认为,电监会的职责之一,就是要在全国营造一个规范用电的良好环境。这方面尽管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既然党和人民信任他,让他坐上这个位子,他就有责任要把这项工作做好。

当时还有一件令柴印象深刻的事。有一天他收到电力专家、两院院士潘家铮先生的一封信,潘先生向他反映的事情让他相当吃惊,原来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实施,中国的水电站大坝监管事实上处于真空之中。也就是说,大坝安全问题本来是有人管的,后来由于不知该划归哪一家管,就变得谁也不去管了。搞水电出身的柴自然清楚此事非同小可,大坝一旦溃坝,那就是惊天动地的恶性事故。他立刻将信件紧急呈送温家宝总理,同时也以最快速度向国务院常务会议反映此事。温总理显然也感到了这件事的分量,立即指定时任副总理的黄菊和曾培炎负责协调此事。在综合了柴的意见和其他部门领导的意见以后,国务院作出决定,授权由电监会全权负责,立即起草制定具体的管理规则,再由电监会授权华东电力勘测设计院成立“大坝安全监察中心”专职管理,并为此专门批给了30个事业编制,使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在柴的任期内,类似这样的事情很多,但都得到了及时处理。包括那段时间里国外发生的多起重大停电事件,中国的供电网络如此庞大,却没有发生一起危及电网安全的重大事故,这不能不说应归功于全国电力系统这支精良的员工队伍和国家电监会工作作风的细致。柴感到欣慰的是,在他离职时,温家宝总理专门安排时间跟他见了面,温对他说:你到北京4年,正是改革的关键时期,旧的体制打破,新的体制建立,有一个过程。电监会做了大量工作。这期间又发生了全国范围内的长时期的缺电。在严重缺电情况下,又是体制转型时期,但电力得到了大发展,确保了全国电网安全,没有发生大面积停电,这是很不容易的。国务院对你,对电监会的工作,深表满意。

钟伯熙在新安江水电站的第一份工作是工区的浇捣队队长,属于最基层的施工负责人。钟在解放前夕就是中共地下党员,当时他在浙江大学读书。解放后,钟放弃优越的城市工作与生活,背起行囊到了山区参与新安江水电站建设。与葛洪升与柴松岳相比,钟伯熙在新安江待的时间更久,他先后任水电厂副厂长和总工程师,在新安江水电厂所在地,那个叫紫金滩的地方一待就是24年。和大多数手握实权的老同志一样。钟伯熙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也饱受折磨,但是,钟即使在修配车间从事繁重的体力活,住在阴暗潮湿的住宅里,也从没放弃过学习。他一直坚持自学英语,所以,当钟在1985年以杭州市市长身份访问美国波士顿时,他居然以一口流利的英语与美方人员交谈,真可谓语惊四座。在组织上恢复钟的党籍后,他一次性主动补交了十年间的全部党费。

有关毛泽东主席视察金华双龙水电站的资料留下不多。在仅存的有据可查的史料中我们获悉,1960年3月14日下午,毛泽东主席的确是专程视察了地理位置偏僻的金华双龙水电站。双龙水电站位于金华山南部山麓。在毛主席视察双龙水电站的前一年,也就是1959年,电站干部职工攻克技术难关,创造性地将金华机械厂制造的我国第一台512千瓦水轮机与两台上海华生电器厂制造的256千瓦发电机联机发电,并且获得了成功。这次联机,被称为我国电力机械制造和农村水电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或许,这是促成毛主席前来视察的一个重要原因。毛主席在听取了金华地委书记李学智的汇报后,与工人们进行了座谈。据说,毛主席对双龙水电站的建设运行颇为肯定,满意地说了两个字“很好”,并作出指示:“浙江水力资源丰富,搞水电大有前途。”随后,金华双龙水电站作为全国发展农村小水电的典型加以推广,从而使双龙水电站在全国以至国际上都具有较大的影响。联合国亚太地区小水电会议代表曾来这里考察,据统计,世界上先后有105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前来参观。

事实上,差不多在毛泽东视察金华双龙水电站前后,国家其他领导人也在全国各地对小水电进行考察。可见,当时的小水电发展获得了国家高层的重视。比如1958年,刘少奇就陪同缅甸总理吴努参观了四川省郫县犀浦乡吴家碾12千瓦的采用异步发电机发电的小水电站。而在同一年,朱德则视察了四川省郫县犀浦乡另外一个叫游家碾的10千瓦小水电站,朱在详细询问了打米和发电的情况后说:“这样的小水电好,可以多办些。”国家高层领导密集视察小水电,与1956年1月中央发布的《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有关,在这个纲要中,中央明确提出:“凡是能够发电的水利建设,应当尽可能同时进行中小型水电建设,结合国家大中型电力工程建设,逐步增加农村用电。”

另外,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重视农村水电的发展,还与革命战争年代的一些往事有关。1935年,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离开江西中央苏区时,曾握着一位当地老表的手说,等革命成功了,给你们一家家送来“小太阳”。毛泽东所说的“小太阳”,可能是指照明用的电灯。如今,随着国家电网系统“户户通电”战略的实施,即使是全国最偏远的牧区、山村也消除了光明盲点。1942年,刘伯承、邓小平领导的八路军129师在涉县漳河上修建了河北省最早的赤岸水电站,装机容量10千瓦,可供129师司令部照明和机要通讯用电。而在1947年,中共中央机关迁往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时,在朱德的关怀下,建成了装机196千瓦,并由他亲自剪彩启动闸门发电的沕沕水水电站,为解放军两座军械制造厂、新华社对外广播和党中央指挥三大战役提供了电源,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不可否认,列宁有关电气化的论述也对中国小水电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列宁有过一个非常著名的论断:“共产主义是苏维埃政权加电气化。”此外,列宁还说过:“在农村中推广建立小型电站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应该坦白地说,这方面往往有些分散,但分散有一些分散的好处。这些小型电站在农村中形成了新的现代化工业的中心。这些中心虽然很小,但是,他们究竟向农民说明,俄国不会停留在手工劳动上,不会永远使用简陋的木犁,而会向另一个时代迈进。”这些充满激情、对新生活美好构想的论述,加上进行了广泛宣传,确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中国农民群众迫切需要改变农村经济文化落后面貌的积极性,农村小水电也由点到面迅速发展起来。当时,不仅水力资源丰富的地区、丘陵地区办电,即便如黄河以北及沿海平原地区也积极利用分散水能资源办电。有一个统计数字也许很能说明问题,到1959年底,全国共建成小水电5586处,装机达到15 .03万千瓦。主要分布在四川、山西、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湖南、湖北、河南、河北等很多个省区。在贵州布依族、侗族、苗族,青海回族、藏族,新疆维吾尔族,内蒙蒙古族等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也都建起了几座到十几座农村小水电站。到1960年底,全国有1100个县建成小水电8975处25 .15万千瓦。客观地说,小水电的发展,为农村电气化的发展,改善农业生产与农民生活,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毛泽东视察金华双龙水电站后,农村小水电的发展在浙江省更是如火如荼。在温州瑞安县,建成了仙岩水电站,发电装机35千瓦,有抽水机、碾米机、榨油机各一台,总投资3 .5万元,抽水、加工、照明三项,一年纯收入1 .15万元,纯收入加上折旧,3年内即收回投资。在台州,已建成的6000千瓦及以上水电站就有长潭、桐柏、里石门、牛头山和龙溪等五座,发电装机容量4 .64千瓦。全省6000千瓦的水电站则超过了一百座。

浙江省水电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在丽水。丽水市位于浙江南部,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多年平均年降水量1360至2280毫米,是浙江省内降水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境内河流众多,河流落差大,主要有瓯江、飞云江等水系。丽水水利部门在2004年作过一次调查,调查论证的结果是确认丽水境内的水电资源理论蕴藏量约396万千瓦,常规可开发水电装机容量达327 .8万千瓦,年发电量约70 .3亿千瓦时,其中大于1万千瓦以上电站装机容量为238 .1万千瓦。另外,抽水蓄能电站可开发的装机容量约1000万千瓦。到2008年底,丽水全市建成的水电站多达778处,总装机容量已达170 .2万千瓦,其中农村水电站776处,装机132 .4万千瓦。已建与在建的水电装机占全市水电可开发总量的77%。水电产业对丽水市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已达8%。该市景宁县的农村水电经济总量更是已经跃居全县各行业之首,税费收入占到了全县当地财政总收入的三分之一。鉴于丽水市在水电开发利用方面所作出的突出贡献,2006年,丽水市被授予“中国水电第一市”称号。

丽水境内的紧水滩水力发电厂与滩坑水电站,是继新安江、富春江两大水电厂建成后,浙江省规模较大的水电站。发源于丽水庆元、龙泉交界的龙泉溪是瓯江干流,自西南向东北,流经庆元、龙泉、云和至丽水大港头与瓯江另一支流松荫溪汇合成大溪后流经丽水、青田汇入瓯江。全长198公里,流域面积3566平方公里的龙泉溪穿行于仙霞岭与洞宫山脉之间的崇山峻岭,坡陡流急,河流四周均为岭南山系洞宫山脉,山势高达300至1000米,河道天然落差达到1100余米。由于龙泉溪地处低纬度,雨水充沛,加上具有河道陡、汇流快、水流湍急,迅猛涨落等特点,属于典型的山溪性河流,因此,水力资源蕴藏量丰富。据专家预测,龙泉溪可开发的水电容量为50余万千瓦,具备建造大中型水电站的良好自然条件。总装机容量为30万千瓦的紧水滩水电厂最终选址于云和境内的龙泉溪畔,可谓顺其自然。在紧水滩水电厂过程中,作为瓯江流域水力资源开发的组成部分,国家批准在瓯江干流开发另外一座梯级电站,也就是后来与紧水滩水电站一并管理的石塘水电站。两座电站相距25公里,处于同一干流。相比之下,7 .8万千瓦的石塘水电站的容量要比紧水滩水电站小许多。紧水滩与石塘水电站建成后成为浙江电网的主力调峰电厂。值得一提的是,紧水滩水电站大坝的设计为混凝土三心变厚双曲拱坝,102米的高度位居当时国内拱坝第二,这种变曲率、变厚度、扁平拱的新坝型,在国内高拱坝中属首次采用,这座看上去与其他拦河大坝没有太大异样的高坝按千年一遇洪水设计、万年一遇洪水校核。

同样处于丽水境内的滩坑水电站位于著名侨乡青田县。其装机容量仅次于新安江水电站。作为浙江省迄今最大的扶贫致富项目,滩坑水电站也是“十五”期间浙江省实施建设的最大水电工程,电站位于青田县境内的瓯江支流小溪中游河段。众所周知,现代技术条件下建设水电站,难度最大的并非大坝与发电系统的技术,而是移民。郭海光是滩坑水电站的副总指挥,对于5万移民的安置,用郭海光的话来说,做移民工作,就是做天下最难的事。从感情上讲,郭理解移民的心情,所谓故土难离,虽然滩坑电站是扶贫项目,但是要让移民亲手拆掉祖辈修建的房屋,亲手毁掉一代一代赖以生存的田园,一步三回头地告别故土,谈何容易?虽然滩坑水电站已经建成发电,但是回想电站建设之初的移民经历,郭海光依旧有些不堪回首。

在指挥部,大家都知道一个“玻璃的故事”。在指挥部协调组办公室的玻璃窗上,有两个窟窿,这是2003年7月移民冲击镇政府的时候砸破的。光那一年,这条街上的移民冲击镇政府就有四五次,最严重的那次移民们把镇政府包围了,他们冲进来打砸得一片狼藉,指挥部所有人员只好都撤退到办公楼顶上。移民们之所以如此愤怒,原因是多方面的,面对激愤的移民,郭海光的对策是冷静,在郭看来,如果双方都激动,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只能激化矛盾。所以,郭说,只要我们真正从移民的利益出发,就能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有一次,镇上五六十名人力车工人跑来指挥部要求“无土安置”待遇。一时间,人力车把镇政府的院子塞得满满的。郭海光出面接待了这批人力车工人。郭看他们情绪都很激动,七嘴八舌,话也听不清楚,就建议他们去会议室。在会议室里,郭海光终于弄清楚了这些移民的要求,原来他们认为“无土安置”对于他们来说实惠更多。但是,郭认为,“无土安置”有利有弊,对于这些本来土地较少的黄包车夫来说,有土安置可以给他们土地,其实更划算。郭把其中的利弊分析给这些移民听,跟他们讲了三个多小时。最后他们都吃透了政策,也就心平气和地走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