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考高中,遇到一道语文题,必须填出四句带“鸟”的古诗词,写明出处和作者名。这题目能拿满分的很少,有趣的是学生胡乱凑,鸟不够,便用其他会飞的东西来起哄,例如旧时王谢堂前燕,例如高台不见凤凰游,例如惊起一滩鸥鹭,最绝的是春江水暖鸭先知。
想起看的一则古人笔记,说苏北高邮一带,小鸭子孵出来后,成群结队地往南京赶,赶鸭人很偷懒,只是坐在小船上,笃悠悠看风景,沿路让鸭有什么吃什么。每天走不了多少路,不急不慢赶到南京,小鸭也从童年进入成年,差不多够分量了,正好杀了吃。那鸭子一路行军过来,吃的又是杂食,所以味道很鲜美,不像今天的鸭子,用饲料硬填出来,一斤鸭恨不得有三两脂肪。
一位朋友在城南住了许多年,告诉我一件事,说小时候,常看见有人挥着细长竹竿,赶着一大群鸭在街上走。这场面仔细想想,很有些惨烈,鸭子走水路还好,走旱路,尤其是在晒得滚烫的马路上溜达,样子虽然像绅士,肯定十分痛苦,而且更痛苦的还在后头,即将宰了做盐水鸭或烤鸭。古人关于鸭子的记载显然可以相信,在今日,水路的重要早不被人当回事,很少有人去想,成群的鸭子怎么就自己来了。一只只幼鸭不远千里,沿水路从苏北源源不断地赶赴南京,在行进中成长壮大。终于到了江边,迎着波涛骇浪,渡过天堑,然后进入秦淮河。秦淮河四通八达,差不多可以抵达南京的任何一个角落,鸭子们到了这里,“夜泊秦淮近酒家”,大限也就不远了。
秦淮河是母亲河,它周围还有不少分支,纵横交错。一个城市如果有河水在流动,非常美妙,既现代也古典。南京的河流照例都有前人起的很不错的名字,珍珠河,进香河,还有金川和青溪,古时候,这些河水和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运输,饮用,全都离不开。时过境迁,昔日流动不息的河川,现在已成了一条条臭水沟。报纸上老在喊要治理,确实也在治理,但是污染依然,臭味依然。我们总是说臭水沟会滋生蚊蝇,但是有个朋友很认真地说,由于污染太严重,有些水域连蚊蝇都生存不下去。
我去机关取信,一度必定经过金川河。有一阵,忽然工程浩大地把小河挖个底朝天。有没有挖出文物不得而知,在充满感伤历史的淤泥里,真挖出什么秦淮八艳的遗物,也不一定是胡说八道。当时以为仅仅是疏通,经过很长时间,才明白是要做个大盖子,将很长一段的金川河全盖住。这似乎是个省心的好办法,眼不见为净,至于以后会怎么样,天知道。我真担心这种野蛮的治理方案,会在这个城市推广。市府花了很多银子,治理河水污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一边尚未治理好,一边已糟蹋得更厉害。我担心决策人员最终会失去耐心,留下夫子庙的秦淮河做样子,其他的都改成暗沟。这是很可怕的一着臭棋,因为整治污染和清除腐败一样,必须花大气力。捂盖子没有任何用处,在看不见的幌子下,不法的排污只会愈演愈烈。
我非常怀念小时候,夏日去紫霞湖游泳,那水明澈见底,喝下肚绝不会闹肚子。那年头,从紫金山上淌下来的溪水也可以喝,这水便是青溪的源头。我忘不了青溪河边的桃红柳绿,或许是沿岸居民相对少些的缘故,青溪的秀美并不比大名鼎鼎的秦淮河逊色。秦淮河之外,南京有很多的支流,一度都很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美好的往事难道就只能一去不返。
二十多年前,我天天去长江大桥下的一家工厂游泳。那时候还在读研究生,身体好,每天游了一两千米,意犹未尽,便骑车到大桥上去吹风。印象很深的,是源源不断有人骑自行车,载着鸭从桥上走过。当时只是吃惊,一辆自行车竟然能载那么多鸭,而且全是活的。我至今也不太明白,这些鸭从哪贩来的,只知道它们被成串地挂在自行车后面,浩浩荡荡从我面前经过,时不时还叫几声。这是一道很独特的风景,是80年代中期夏日大桥上最常见的一组镜头。这些鸭子的大限已经到了,它们被连夜送到加工场所,宰杀,做成美味的盐水鸭和烤鸭,成为南京市民第二天桌子上的佳肴。春江水暖鸭先知,是说鸭子有灵性,其实它真要有灵性,就不应该被人类驯化。嗟来之食吃不得,人类歹毒得厉害,绝不会给吃白食。
天知道南京人一个夏天里,要吃掉多少鸭子。这个城市的人喜欢吃鸭,就仿佛山东人爱吃葱蒜,山西人爱吃醋,四川湖南人爱吃辣。据说著名的北京烤鸭,正宗的源头应该追溯到南京,是明朝迁都带过去的。记得汪曾祺刚成名时来南京,请他吃南京街头常见的那种烤鸭,问了问价格,连声说便宜,说比北京全聚德的好吃。鸭丰富了南京人的生活,盛夏到了,人都懒得动,吃饭前去剁半只鸭,要点卤汁,再买些冬瓜海带,从剁好的鸭里捡点骨头烧一锅汤,足以应付一家人。在街头排队买鸭子,排队时遇到熟人,都是常见的事情。考究的吃户都有固定的摊点,精明的摊主都有固定的回头客。附带说一句,地外虹桥的南京饭店中的鸭头,味道奇佳,价格虽然不便宜,却实在值得一尝。
有一款回民菜叫料烧鸭,属于大路货的鸭肴,并不名贵,据说只是把吃剩的鸭子重新烧一下。父亲在世时,我们曾和南京的几位老饕相聚安乐园酒家,已故的吴伯匋老先生对那里的料烧鸭情有独钟。他是南京大学的教授,吃的段位属于专业水平,他说好,通常是真的好。汪曾祺据说已经是很会吃了,他谈起吴伯匋,便有些自愧不如。
:关于大运河
扬州在江苏的地理概念上,属于中部地区,仔细看一下地图就可以明白,省城南京偏于西南,苏州偏于东南,扬州基本上是在中心位置,但是在习惯上,大家更愿意把它称作苏北的一个代表城市。我们今天的很多习惯思维,都是明清时期形成的,明朝永乐皇帝移都北京以后,在今天的江苏境内设有七府,其中有五个府在江南,分别为应天府,镇江府,常州府,苏州府,松江府,只有两个府在江北,分别为扬州府和淮安府。很显然,“府”这个行政概念,更多的还是看重人口和经济。江北的地盘是江南的好几倍,从面积上看当时的扬州府,几乎相当于江南五府,虽然大,政治地位并不怎么显赫。
早在元朝的时候,按照当时的规定,只有人口达到3万户,就可以申请设县。因为江南人口的日益稠密,清政府曾把江南的许多县一分为二,结果便造成两县共用一个县城的情况,譬如苏州城里,就曾经同时出现过三个县衙门,分别是吴县,长洲县和元和县。清初改置江南省,设江南布政使统领上下两江,安徽为上江,江苏和上海是下江。以后又设左右布政使,左布政使管辖安庆,徽州,宁国,池州,太平,庐州,凤阳,淮安,扬州九府,以及徐州,滁州,和州,广德四州。右布政使管辖江宁,苏州,松江,常州,镇江五府。左右布政使的分治,为江南省的瓜分作了准备,当时的右布政使驻扎在苏州,等到正式分省的时候,把位于江北的两府一州划归江苏,从此扬州府淮安府,暂时还未升为府一级的徐州,开始成为江苏大家庭中的一员。
历史上的扬州和苏州相比,丝毫也不逊色。扬州人和苏州人在自我感觉良好上如出一辙,他们都很会过日子,都习惯于自得其乐,都积淀了非常丰富的文化。这是两个有着悠久历史,同时又是非常适合人居的古城,城市规模都不太大,民风温柔,生活悠闲。如果说它们还有某些不相同的话,那就是苏州处于和平的岁月居多,千百年来和扬州相比,处于战乱的日子要少得多,受到的伤害也少得多。
地处江淮之间的扬州古城并不是什么军事要塞,然而这个城市的建设,从一开始就与军事企图紧密相连。在苏州开始建城的28年以后,也就是公元前486年,野心勃勃的吴王夫差为了北上伐齐,开挖了一条邗沟。千万别小看了这条古运河邗沟,在此之前,长江和淮河并不相通,那时候的军队要走水路,连接江淮的唯一途径,便是由出长江绕海进入淮河,这得要绕很大的一个弯子。因为有了邗沟,行程大大地被节省了,同时,在半路上也有了一个城池邗城,根据专家的观点,这个古邗城就是扬州的前身。
夫差为了北进中原争霸,无意中发展了这一地区的经济文化和航运交通。从此一直到汉代,当时的江苏境内,江南最大的城市是苏州,江北最大的城市是扬州,那时候的省城南京还算不上什么。然后越灭吴,然后楚灭越,胜利的楚国给扬州起了一个名字叫“广陵”,就像它给南京的赐名“金陵”一样。广陵的名字用了很久,直到900年以后,隋炀帝杨广成了这里的最高统治者,为了避自己本名的讳,改“广陵”为江都。现在的扬州辖区内也有个江都县,此江都并不是历史上的江都,历史上的江都就是今天的扬州。《水上的文章》
叶兆言
:江苏的水文环境
江苏的地势很平坦,是地势最低平的省份。如果中国是一个大斜坡,有许多级台阶构成,江苏基本上处在最下面的那级台阶上。中国的地势是西高东低,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多米,越往东越低平。位于西南的成都平原仰望西方,会觉得自己是块很低的洼地,它的平均海拔只有500米,不过与更低洼的东部江苏相比,成都平原简直就像是搁在摩天大楼的天台上。目前世界最高的大楼是台湾的101大厦,高509米,正好相当于成都平原的海拔高度,相对于高高在上的成都人,江苏给人的印象是住在底楼,最矮的那就是住地下室了。
江苏平原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三分之二,比例之大,在全国占第一位。徐淮平原,里下河平原,滨海平原,长江三角洲平原,这些平原的海拔都在50米之下,其中半数以上是在5米之下。不要说很难与西部的高原相比,比较东北平原的海拔200米之下,华北平原的海拔100米之下,海拔5米之下仍然是个很低的数字。长江三角洲的某些区域,苏北的沿海地区,平均海拔都在两米以下,最低处是苏北射阳河沿岸,平均只有0 .6米。
研究表明,近30年来中国沿海海平面总体上升了9厘米,其中,天津沿岸上升最快,为20厘米,上海次之,为12厘米,辽宁山东浙江都超过了10厘米,福建广东较低,为5到6厘米。总体趋势为“北高南低”,天津沿岸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上升较快,福建和广东沿岸上升较缓。根据预测,未来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趋势还将进一步加剧,与2000年相比,2050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将上升13到22厘米。如果环境问题得不到改善,全球持续变暖,水平面不断升高,海水倒灌,在中国版图上,最先消失的很可能就是江苏。
江苏境内没有大山,只有一些很矮的小山,还有为数不多的丘陵,大都集中在北部和西南,约占江苏总面积的14 .3%,比例之小,在中国也是第一位。江苏的地貌大势是南北高中间低,像一个倒放着的马鞍,最高的山在连云港,是黄海之滨的云台山主峰玉女峰,海拔625米。考虑到大多数的山峰海拔都不高,云台山基本上就是江苏的喜马拉雅山了。位于西南部的宜兴,也可以戏称为江苏的青藏高原,此地与安徽和浙江交界,是低山和丘陵地区,山体均作东西向延伸,绝对高度在500米以上,最高峰为黄塔顶,海拔611 .5米。
我们已经说过,在地理方面,江苏有两个数据值得注意,平原面积所占比例全国第一,低山丘陵面积所占比例全国倒数第一,喜欢登山运动的人显然不太适合到此地来玩。除了低平山少之外,江苏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水乡泽国。中国有“五大淡水湖”,江苏占了两个,分别是太湖和洪泽湖。江苏共有河道2900余条,湖泊近300个,河湖众多水网密布,长江横穿境内大约400多公里,大运河纵贯境内大约690公里。江苏的内陆水域面积达1 .7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6 .9%,是全国内陆水域所占比例最大的省份。
内陆水域面积大于低山丘陵面积,这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特例。除了江苏,其他省份都是山区面积大于内陆水域面积。在全球水资源越来越吃紧的大背景下,江苏的丰富水域面积是一份非常宝贵的财产。江苏的主要河流和湖泊,分别属于沂沭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京杭大运河和苏北灌溉总渠等人工挖掘的河道,将全省的主要河流湖泊连接成一个完整的水道系统,这不但方便了排灌和航运,而且是很好的水上旅游活动资源。
换句话说,只要旅游者乐意,你可以坐船周游江苏,饱览沿途的秀丽风光。水路四通八达,这是江苏的奇异景观,长江淮河苏北灌溉总渠沟通东西,大运河连接南北,多年以来,它们一直是江苏境内最重要的交通动脉。江苏不太适合游山,却非常适合玩水,只要旅游者乐意,你可以像当年的康熙和乾隆一样,坐船观光江苏的绝大多数城市,你可以游览南京的秦淮河,游览徐州的奎河,浏览南通的濠河,还可以沿着大运河及其附属水道,周游苏州、无锡、常州,欣赏扬州、镇江,见识淮安、宿迁。
江苏的锦绣文章,离开不了一个水字。水上的文章做好,江苏便是前程似锦。由于西部高东面低,江苏的很多地方,譬如广大的里下河地区,完全可以利用水位落差,进行自流灌溉。这好比到处都安装了巨大的自来水龙头,需要用水的时候,只要把开关拧开就行。源源不断的水源不仅是农业生产的命根,而且是相当一部分工业生产的必要条件。从种植业看,每公顷农作物生长期内的用水,小麦是23至34吨,棉花是22至27吨,甜菜是31至40吨,而水稻必须是在水田里才能生长。从畜牧业看,生产1千克牛肉需耗水31 .5吨。从工业看,生产1吨钢需耗水20至40吨,1吨纸需耗水200至400吨,1吨人造纤维需耗水1200至1800吨,生产1吨合成橡胶的需水量竟高达2 .75万吨。
江苏东临黄海,有954公里的海岸线,隔海与韩国朝鲜和日本相望。然而在这漫长的海岸线上,更多的是滩涂,真正适合建造深海码头的地方并不多。好在长江江苏段是深水航道,海船可以沿着长江一直进入江苏腹地,南京以下可终年通航万吨级的船舶,十分方便开展远洋和江海直达运输业务。
江苏在习惯上分成江南江北两大块,这是以长江为界。江北又可以继续划分,分成苏中和苏北,大致是以淮河为界。很显然,它们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异,正是这些差异,形成了一种文化上的多样性。
实际上,苏南最初只是一个行政概念,50年代初,江苏分别设置了苏南行政公署和苏北行政公署。没有几年,行政公署被撤消,苏南苏北的称呼被继续沿用,它基本上也就是个地理概念,所谓苏南,意味着大家都位于长江的南部。在苏南这个称呼出现之前,更传统的叫法是江南和江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