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上述数字来看,在吐鲁番,可利用的泉水量远远超过了地面径流量。而地下水的补给来源,除了河床渗漏为主以外,尚有天山山区古生代岩层裂隙水的补给,所以说吐鲁番盆地的地下水资源是比较丰富的。加上地面坡度较大的地质特征,从而构成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利用这些地下水的自然条件上的可能性。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而在一个农业社会里,一群人要活下来,只能靠农业。农业要活下来,就得靠水。吐鲁番的人,要活下来,就得把藏在地下的泉水引出来,引进农田,引进家园,于是,坎儿井的故事就不能不发生了。
一、藏在地下的长河
走在吐鲁番的火一样灼热的土地上,会在缓缓向下延伸的土坡上,看到一些略微突出地面的土包。如果再仔细看,会发现这些土包排列得很规律,从坡上一直往坡下排列开来,大约20米左右就会有一个。往跟前走,走到土包跟前,会看到土包中间有一个洞。洞口大小多在1米左右,但深浅却会有很大不同。与坡势相反,越往坡上走,洞就会越深,越往坡下走,洞就会变浅。深处可达十几米,浅处一米都不到。不管洞有多深多浅,从洞口看下去,都会看到水。趴下身子,把头探进洞里,顿时一股凉爽扑面,浑身的燥热被驱散。水更是清净,如镜子一般,把看它的人脸,映照了出来。
不管什么样的洞,只要有了水,就不再是洞了。不管在什么地方往下挖洞,挖出了水,就会变成了井。
是井,就会有水。是井,就可以把地下的水取出来了。可这个地方的井,却不一样。往井下看,看到了水,但要把水取出来却不容易。井口没有安置取水的辘轳、绳索和水桶。看到了水,却用不上水,看到了水,却喝不到水。挖井,是为了水。井里的水,如果用不上,井的存在,就不再有意义。
如果你在吐鲁番,站到了这样一口井前,看着井里的水,太热,想掬一捧水,洗把脸,凉快一下,却够不着;太渴,想低头饮一口,却离得太远,不能触到水面,你可千万不要着急,更不要去埋怨挖井的人太笨,忘了安装提水的设备。你只要稍稍耐心一点,顺着那挖好的井,从高处往低处走。走上一阵子,走不了太远,你就会看到一片绿色。
绿色中,有许多树,有柳树,有杨树,还有果树。柳树像伞,挡住了直晒的太阳。果树结的果子,悬在头顶,伸手就可能摘一个或一串吃。绿色中,还有许多庄稼。庄稼里,有玉米和麦子,它们成熟了,就成了粮食,可以充饥。庄稼里,还有棉花,棉花不能吃,却会开出白色的花。把这些花摘下来,可以纺成线,织成布,用来遮冷挡寒。除了树和庄稼,这片绿色中,还会有房子。房子里有男人,有女人,还有老人和小孩。当然,还会有牛羊,有驴,有狗和鸡。
一片地方,像一个人一样,要长成什么样子,不能自己说了算。绿色的衣装,谁都想穿在身上。可要是没有水,不管你怎么想,只能是一片枯黄,从土里除了贫困,再也长不出别的什么,而人虽不是草木,却更不能离开水,如鱼一样,没水就没法活。于是,从古到今,人们选择居住地,定会依水傍水。自然面对这片绿色,不由会四处寻视,找一条河,或一个湖,或一个水库。找了半天,什么都没有找到。只好带着疑问,走进这片绿色,去探个究竟。
还没有走进绿色,有狗跑出来,见你是生人,大叫着不肯让你进。狗不让进,主人却好客,走出来,把狗喝住,伸出双臂,请远道来的客人进来坐。主人叫地力木拉提,一个强壮的维族汉子。不等你坐稳,一挥手,妻子阿依娜汗就端了水果和油炸的各种果子上来,摆放到你的面前请你吃。知你在烈日下行走多时,定是干渴难耐,还会及时给你送上刚烧的热奶茶。交谈一番,知道这一家人日子过得很富足。吃不愁穿不愁,一年还可以去存一些钱。能在这样一片荒漠上,过上这样的好生活,没有勤劳不行,光有勤劳也不行。别的东西有没有不说,至少得有水。这么多地,这么多牲畜,这么一家子人,光有水还不行,得有很多的水。
水从什么地方来?我问主人。主人带我去看水。走到一个土包前,指着挖下去的洞,给我说,这是井,井里有水。我说,井里有的水,怎么用得上。主人说,你看井里的水。我一看,这井里的水,不像别的井里的水,是死的,是静止的。这井里的水,是活的,是在流着的。主人说,井里的水,顺着坡势往下流,一口井流到了另一口井里,这么一口井接着一口井流下来,就在地底下流成了一条河。
地下的河,如何流到地面,如何去饮用,去浇灌,我还是不了解。我问主人,主人不说,却带我去看。从高处往低处走,还是顺着土包走。走到最后一个土包处,还是一个井,只是这个井,比走过的井浅。过了这口井,往前再走十几米,没有井了,可出现了一片青草。拨开青草走进去,又看到一个洞口。只是这洞口,不是朝下伸延,而是位于土坡的横断面。很像是把一口立着的井,推倒了,让它躺了下来。立着的水井躺倒了,里边的水自然就流了出来。暗渠里流出的水,一般不会直接流到明渠里。在暗渠与明渠的连接处,会有一个小涝坝,起到蓄水的作用。
从洞口流出的水,在小涝坝里稍作停留,就会哗哗作响奔向明渠。像是在黑暗的地下,躲藏了太久,突然见到了阳光,不由得兴奋起来,唱起了欢快的歌儿。河水流过院落,女主人在水边洗了衣服,又淘米洗菜,孩子相互泼着水玩,一个把另一个推到水中,不但不生气,反而笑着在水中洗起了澡。一家人的日子,因为有了这流过的水,顿时生动活泼起来。在院落中,流水不会多停留。它们听到了树木和庄稼的呼唤,像是情人约会,它们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扑向了那些干渴的生命。
主人地力木拉提说,就是这些井,让我们这个家,好几辈人,在这里活了下来,不但活了下来,而且还活得不错。没法想象,没有这些井,在这里,我们会怎么活。他又说,在吐鲁番,像他这样靠这种方式活着的人,还有成千上万。它有多重要,只有和它活在一起的人才会知道。地力木拉提给我说,这种井,救过他的命。说他有一次去戈壁滩打柴火,遇到了大风沙,迷失了方向,太阳像火一样,烧烤着他。而他的水也喝完了。他想完了,肯定活不成了。就在他绝望时,他看到了一个小土包,跑过去一看,看到了一个洞,再一看,又看到了洞里的水。他什么都不顾了,顺着洞壁滑下去。不但喝上了水,还躲过了炎热。并且,靠那一个接一个排列起来的竖井的引导,顺利地回到了家中。
这种井,是这么了不起,我想多了解,想把它写成文字。我这么打算,地力木拉提很支持,说你写出来,快写出来,让更多人知道这种井有多好。地力木拉提的心情我理解,就像一个人有一件宝贝,想让许多人看到,去喜欢欣赏一样。地力木拉提说,想要真正了解这种井,就要走到井里去。
走到井里去,对于许多井来说,是不可能的,至少是很难的。可这种井,要走进去,不仅可能,并且一点儿也不难。出水口的那个洞,有大半个人高。只要把腰一弯,就可以走进去了。洞的底部,有一条水渠,渠中有水在流,两边有渠埂。踩着渠埂,可以往前走。越往里走,凉意越重,光线也变少,渠埂变得模糊。脚步不由放慢,怕一脚踏空,掉进了渠里。不过,不用担心,很快黑暗就会过去。走一阵子,顶多30米,就会看到前边有亮光闪动。亮光开始很弱小,随着不断靠近,亮光变成强烈起来。不大一会儿,就会走到亮光里。这时抬起头,往上看,会看到一个圆圆的井筒。透过井筒,能看到蓝色的天空和白色的云。
再往前走,同样的景致,不断出现。地力木拉提说,如果走到头,走到最顶头的那口井跟前,你至少可以看到三百口这样的井。算一下,每口井相距30米,100口井就是3000米。300口井就是9000米。也就是说,这条地下流动小河,至少约有9公里长。
9公里长的河,不算长。可当我告诉你,这样的河,在整个吐鲁番曾经有1400多条,整个长度加起来,有5000公里长,你还能说这条河不是长河吗?如果我们再想一想,这5000公里的长河,不是靠洪水冲刷靠山崩地裂形成,而是完全靠人的两只手,一铁锨一铁锨地挖下去,一筐土一筐土运出来,你说还有什么样浩大的工程可以和它相比吗?如果说,中国古代有三大工程,前两个工程,一个是万里长城,一个京杭大运河。再一个工程,就应该是这条地下长河了。
这条地下长河的名字就叫坎儿井。
这一天,在神奇的吐鲁番,在一个绿色的农家小院中,一个叫地力木拉提的维族汉子,让我不由得反复念叨着坎儿井这三个字。
是的,坎儿井是藏在地下的河,就像是皮肤下面的血管。没有这个血管,血不能进入到身体里,人就活不成,就得去死。有了坎儿井,不管太阳有多么毒辣,风沙有多么酷热,荒漠中的生命一样会得到滋润。一个个的村庄兴旺发展下去,一代代的人就会繁衍生息下去。只是知道了这些,并没有使我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反而激起了更强烈的求知欲望。
我想知道是在什么朝代,是什么人挖出了第一口坎儿井?它为什么叫坎儿井?还想知道,在历史的长河中,坎儿井的命运,是怎么变化起伏的?作为一个古老的工程,它曾经发挥过什么作用?而在科技现代化的今天,他所面临的实际状况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本来打算在吐鲁番看一看就要离开去别处的,但坎儿井让我改变了主意。于是我留下了下来,为了了解和知道更多与坎儿井相关的事。
二、相关的记叙和考证
在中国很早的史书上,就有了与坎儿井相关的记载。
盛弘之《荆州记》中记述:“隋郡北界有厉乡村,村南有重山,山下有一穴,父老相传云:神龙所生林西有两重堑,内有周围一顷二十亩地,中有九井,神农既育,九井自穿。又云:汲一井则众井水动,即以此为神农社,年常祠之。”九井自穿相通,一井牵动众井,这与地下暗渠相通的坎儿井结构相同。神农是我国农业和医药发明的传说人物,把穿井与他连在一起,足可以见其年代的久远。
《庄子·天地》也说到类似坎儿井的引水法:“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子贡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子贡向其介绍当时的先进灌溉提水工具桔槔,而圃者答以“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他害怕使用机巧工具而乱了思想,坚持遵古法凿隧取水。可见在春秋时期凿隧取水已是一项古老技术,而这种技术运用于坡度较大地段,就可挖成坎井。
《荀子·正论》又云:“坎井之蛙,不可与语东海之乐。”坎井之名,正式出现在先秦典籍之中。人们相信波斯地下暗渠起于公元前800年,却没有认真考究中国史籍中有关坎井的记述,不无偏颇之嫌。虽然这些记述没有指明坎井的具体形成时间,却充分显示出产生坎井的文化背景源远流长。
吐鲁番坎儿井是由地下暗渠、竖井、出口涝坝、引水渠等工程组成的自流灌溉系统。利用地形特点,通过地下暗渠,将埋深几十米乃至百米以下的地下潜流,引至农区或居住区。首先对吐鲁番坎儿井起源作解释的人,是清代光绪年间的陶葆廉。他在《辛卯侍行记》一书中记述鄯善连木沁西面的坎儿井时说:“又西多小圆阜,弥望累累,皆坎尔也。坎儿者,缠回从山麓出泉处作阴沟引水,隔数步一井,下贯木槽,上掩沙石,惧为飞沙拥塞也,其法甚古,西域亦久有之。”
陶葆廉在《汉书·西域传》写道:“大井六通渠也,下泉流涌出,在白龙堆东土山下。”他认为这是井渠法在西域的具体运用。“大井六”,应是六道坎儿井,它们连在一起汇成一股泉流,在白龙堆东土山下涌出。坎儿井大都是把高远处潜流通过地下暗渠引至农田,其工程与井渠原理一致。这说明早已有成熟的穿井技术在民间应用。
一些西方学者对吐鲁番坎儿井起源另作解释。法国伯希和以为与波斯的地下水道相似,疑此法自波斯传来。王国维特作《西域井渠考》以辨之。他说,《史记·河渠书》里引洛水至商颜东山岭十余里间的史实,是记于公元前109年,其时张骞尚未通西域,波斯的地下水道法,不可能传入。而此时井渠法在中国已相当普及。
王国维再以《沙州图经》中说的“大井泽在州北十五里”推论“汉时井渠或自敦煌城北直抵龙堆矣。汉于鄯善、车师屯田处,
亦用此法”。汉代兵屯在车师【吐鲁番】这个适宜井渠灌溉的地方修建坎儿井,完全在情理之中。
关于吐鲁番坎儿井技术是由汉代屯田兵卒传入的中国旧法的论断,至今还没有人能提出具有充足理由的反证。《西域井渠考》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伯希和在其《评王国维遗书》一文中,也不得不承认公元前2世纪末西安一带就有坎儿一类渠井,但又说“谓为纯粹汉人发明,似乎言之太早”。伯希和的疑虑显然是由于他不了解中国在春秋以前就有凿隧取水的古老传统所致。
王国维推论汉于鄯善、车师屯田处,就用了井渠法。这也可以在今天的吐鲁番找到根据。上个世纪50年代,发现了古代坎儿井遗址。当时在鄯善县鲁克沁西北修建洋海水库,第一年储水后,经过几个月发现下游远处漏水,酿成决口。经查明是由水库下面埋有三道废坎儿井,花了很多工经过回填后再次蓄水,又发生了决口,则深处还有很多坎儿井,因修不胜修,水库只好废弃。类似情况在吐鲁番胜金口、火焰山等处都曾发生过,这些地方是汉唐兵屯主要区域,废弃的坎儿井上已经覆盖了深厚的冲积层,也都是汉唐遗物。
坎儿井一词,与《庄子·秋水》篇中的“坎井”十分相近。“坎井”一词屡见于典籍。《初学记》把井分为天井、坎井等名目,可见“坎井”早就是井类家族的正式成员。坎井在汉语中是一个开音节和闭音节组成的词语,容易儿化为坎儿井,翻译成维吾尔语自然会嵌入一个“儿”音节。由此看来,维吾尔语坎儿井很有可能是直接从汉语音译“坎井”而来。
晋唐时期有一种胡麻井渠,在诗歌里被生动描述,如李群玉《引水行》云:“一条寒玉走秋泉,引出深罗洞口烟。十里暗流声不断,行人头上过潺湲。”1990年,吐鲁番出土文书中有“胡麻井渠”一说,这就是坎儿井的证据。唐代文书有多处记载“胡麻井”、“胡麻井渠”。其中一段这样写道:“城西五里胡麻井渠东荒西荒南荒北张阿桃。”“意思是说,胡麻井渠是在城西五里由东而南,而那些地亩处于该耕作区南部边缘,其东、西、南三面都是荒地。从这些地块大都不相邻接来看,由这口胡麻井来灌溉的面积是很大的。如果这口胡麻井是竖井,即使水源充足,用人工和畜力提水,也根本不可能满足这些田地的用水。由此可以推断,这口胡麻井渠一定是一道由多个竖井及暗渠和明渠组成的灌溉水系,也就是说,只有把上述文书中的“胡麻井渠”理解为在高昌城西北部的一道坎儿井,才合乎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