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滇池湖水面积到13世纪,一直没有多大变化,为今天滇池的4倍。我们目前看到的只有元代以来的数据。元代也就是云南建立行书省政权的时候是510平方公里,赛典赤·瞻思丁为根治昆明干季旱荒,雨季洪涝之苦,命张立率征夫万千以疏通海口,整治六河。这一次“泄其水得壤地万余顷”,但换来的是水位下降,滇池由510平方公里缩为410平方公里。到了明代,又是云南巡抚陈金大修海口河,使“池水顿落,得池旁腴田数千顷”。这数千顷良田换来的又是滇池由410平方公里缩为350平方公里。清代又在海口河进行大小八次疏浚,最终又使滇池减少了30平方公里的面积。到上世纪中期,古人共围湖84 .4平方公里。
其后,是清代的鄂尔泰云南治水。鄂尔泰是清代雍正年间有重要影响的官员,其以“改土归流”与治理苗疆之功位极人臣。他在西南地区,尤其是云南的治水活动,也是其督滇时期与改土归流等量齐观的大事业。鄂尔泰自雍正四年初至九年末【1726至1731年】,任云贵总督近六年,雍正九年十二月离任到京,至此,结束了其云南治水的宏大事业。鄂尔泰初到云南时,“云南跬步皆山,田少地多,忧旱喜潦,且并无积蓄,不通舟车,因此,一遇干愆阳,即顿成荒岁。不少少数民族聚居的州县旱潦相仍,大潦尤可望半收,小旱则难筹一策,于是米价腾贵,竟有每石贵至十两、十五两者”。后经过鄂尔泰的不懈努力,雍正年间,“云南一省九府二十多个州、县,扩建、改建、重建和新建的灌溉、防洪除涝、湖泊治理、河道航运等各类水利工程共计82项,占有清一代云南水利工程总数276项的30%。这其中大部分效益显著的工程,多得力于鄂尔泰”。滇省水利,以云南府为最重,云南府水利,以昆明六河为最重。六河乃昆明及其周边地区的六条河流【古河道,分别为盘龙江、金汁河、银汁河、宝象河、马料河和海源河】,皆汇入滇池。昆明六河所灌溉之地昆明坝子【西南人呼山间平原为坝子】,“二里一村,三里一场,水田弥望,大似江南”,鄂尔泰对该地区进行了长期的水利建设,并向朝廷上《修浚海口六河疏》,介绍其成果和经验。与昆明六河同属于滇池水系的海口大河,也是滇省水利的一个重项。海口大河汇集多条支流而成,在海口融入滇池,“河低田高,本无灌溉之利,但沿海各县田亩每患海水漫溢,全赖此河泄泻”。如此众多的水利工程无疑极大地促进了云南地区的农业生产。同时,河道航运的开发亦使云南及其周边省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全面一体的发展。他科学治水,不迷信,坚决排除地方阻挠治水的势力;他对水利种地与非水利种地并举及治水制度化建设,对今天都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城市湖泊对城市的生存与发展的作用非常直接和显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把临近或坐落于城市的河流、湖泊精心建设和整修,不但为城市供水、防洪、灌溉、济运以及养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更使之成为美化城市环境的重要载体,甚至成为流传千古的风景胜地。昆明的滇池、翠湖如同杭州的西湖、江苏扬州的瘦西湖、北京的昆明湖、济南的大明湖以及福州西湖等,都是城市相依相托、交相辉映的名湖。
湖水治理与保护湖泊的自然生态,似乎是一个悖论。
在不能两全的世界难题中,可能只有一个选择,这就是适度开发并取得和谐共处的发展。古人并非有很高的前瞻意识和完备的科学知识,但万幸的是过去的发展相对缓慢,历史的脚步迟缓而徘徊,几十年、几百年为一个时段,这样,人类对自然的人为干预和破坏的矛盾还不十分尖锐和突出。因此,年光往事如流水,又是几百年过去,滇池在云南大地上的格局,或者说城市与滇池、人与自然的相处,基本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态势。这种平衡一直持续到清末民初。
到上世纪80年代,我们在昆明西部的潘家湾路口还见有一牌子,说以前的滇池水到这里呢!就是说,几百年前的滇池水面淹没了今天昆明的一半——整个昆明今天的西山区和官渡区两个区!怪不得昆明从东到西一线的地名是:董家湾、塘子巷、云津街、潘家湾、梁家河、近华浦、沙尾沟……这都与水有关,并因水得名呢!从老地名的什么山、城、河、湖、滨、湾、堆、桥等名称可以判断当初的水位。大约在元代,那时的水位高出今天的10米!当时的潘家湾,董家湾、螺丝湾、佴家湾、菱角塘。这些都是些湖泊港汊之地啊,至于官渡、海口、昆阳城、石寨山一带,过去全是一片水乡泽国。我们想起这样地名,眼前就仿佛出现当年舟船相竞,帆影点点,官渡的渔灯的璀璨,云津【今得胜桥】码头的喧闹。这一切都成了过眼云烟。
到孙髯翁时,他见到的还是“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的景象。而我们在上世纪70年代初见到的滇池已萎缩了,站在大观楼上,已不见浩荡的500里滇池了。不过,那时的滇池,水波还是清澈的,浪花是洁白的,人们可以在滇池游泳戏水,那时的滇池还是一处人间美景。
近代图景:人与滇池的博弈没有胜负
生老病死是自然界的规律。人、社会、湖泊都不能例外。
我们不得不看到,滇池从诞生以来,一直在缓慢地沉积。滇池属于半封闭性淡水湖泊,没有大江大河注入,水体自净力弱,而且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另外,风是湖泊运动的主要动力,由于流速过于缓慢,湖水置换时间长,淤泥逐渐堆积,湖盆逐渐缩小。这个经历了几百万年历史的湖泊,在近50年日益严重的污染逼迫之下,正日渐衰老。只是过去几百万年的沉积速度,远远赶不上近百年城市发展造成的衰退。
人类的发展,最开始是防洪,抵御洪水之害,其后开始利用水源,进而进逼水域,以换取人类生存的空间。在古时,地广人稀,山河广袤,这种向自然的索取似乎无可非议,而且是一种进步,是一种文明开化。到上世纪中期,古人共围湖84 .4平方公里。可是进入近代,这种文明却以相反的方向走向了反面——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湖泊在迅速减少。仅面积在1平方千米以上的湖泊就减少了543个。据长江中下游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五省湖泊资料的统计,解放初原有湖泊面积达2 .9万平方千米。到了20世纪80年代,保留的面积仅为1 .9万平方千米,消亡了1万多平方千米的湖泊面积。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我国不少地区曾出现大面积围垦湖泊,与河争地的热潮。据统计,全国被开垦的湖泊至少有100多万公顷,损失淡水资源调节量350亿立方米。近些年来,随着各地经济建设的发展,流域用水量剧增,湖泊来水量减少,入不敷出,水位下降,面积缩小,致使一些湖泊消失,一些大湖面积也大为缩小。云南20世纪50年代面积在5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达46个,而现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也只仅剩下24个。
16世纪时,云南总人口不过150万。但处于古“丝绸之路”的滇池流域的人口还是相当密集的。人口的增多导致耕地和粮食的减少,因而产生了围湖造田的原始思想。据史料考证,自1509年,在湖的东部开始了围湖造田的记载。
人们在围湖中尝到了甜头,围湖的活动就没有停止过,而滇池在人类的围湖和涸湖举动下,一步步后退,到清朝末年,滇池已退到大观楼一线,在元明清三代700多年的历史中,滇池水位共下降了6 .85米。
据推测,19世纪初期滇池面积约500平方公里,现在,有数据表明的是306平方公里。根据1982年航片资料和专家分析,1938年缩小到338平方公里,1983年缩小到290平方公里。1938年至1978年40年间,滇池湖水面积实际减少38 .8平方公里。又过了5年,45年中,湖面缩小了近50平方公里,这样算来,滇池每年平均减少湖水面积近1平方公里。照这样的速度正常地减下去,滇池,也就有306年的寿命。
由于滇池地区人口增加,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断减少,1949年人均占有710立方米,1980年占有350立方米,1985年占有310立方米,1990年占有300立方米,滇池流域成为贫水地区。中国人口太多,成了我们背负着的一个最沉重的包袱之一。这个问题比起其他问题来,更具有根本性。事实上,如果我们回顾一下历史,就会明白,我们今天在人口上的困境,是有深刻的历史根源的。我们常常抱怨我国人口的猛增是由于当初没有听人口学家马寅初的劝告带来的恶果,这肯定也是一个理由。但是,实事求是地说,我国的人口隐患是早在18世纪就开始潜伏下来。1712年康熙皇帝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的“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政策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而在那个时候,中国的人口已经突破了1亿大关。到了雍正当朝,又推出了一个“地丁合一”的政策,将秦汉以来的人头税改为田亩税。从此,人口便以每年25%的速度急剧增长。至乾隆五十五年,中国人口已经达到了3亿。再到1834年鸦片战争前,我国的人口增加到了4亿。值得一提的是,马尔萨斯的那本著名的《人口原理》那时候第二版都出版了30多年。中国在其后的一段历史进程中生态平衡与环境的破坏,对生产力的压迫,阶级矛盾的激化,似乎都成了马老那本《人口原理》的一个最好的注脚。
这样,随着人口的增加,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自然的历史演变,更由于城市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污水向滇池排放量的增加与滇池自净能力减弱的矛盾十分突出,致使滇池水体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损害。正常湖容为12 .9亿立方米的滇池,每年要接纳1 .5亿立方米污水,远远超出湖水自身的净化能力。入湖的污水84%以上是人为因素产生的,除工业污水实行处理后排放外,大量生活污水则直接排入湖中,致使滇池水质富营养化速度加快,湖水富含氮、磷及化学耗氧量、生化需氧量偏高,滇池外海水质已超过GB3838三类标准,滇池水体遭受污染日趋严重,“为了母亲湖”、“救救滇池”的呼声非常强烈。
滇池的污染负荷中,城市生活污水占一半以上,比例最大。自1992年以来,流域户籍人口以每年1 .7%的速度递增,而暂住人口从1992年的25万,仅到2000年就达100万。1980年流域人口156 .8万人,滇池水质Ⅲ类水;1990年流域人口185 .7万人,滇池水为Ⅳ类水;至2000年217 .7万人时,为劣Ⅴ类水。
有资料表明:今滇池水面只是古滇池的24 .7%,蓄水量只是古滇池的1 .9%,滇池已处于老年期。
人类生存离不开水,守着偌大一个滇池,过去昆明人从未想过缺水的问题。1960年昆明市第一次遇到了水荒,滇池水位连续5个月在下限水位以下。企业因此停产,农业歉收,1982年由于汛期降水不足,导致水库供水仅够昆明市用水20天的紧张局面。
1979年美国权威的《科学》杂志记载了一个学者的重大发现,同希腊文明一样古老的玛雅文明为何走向毁灭。照这位学者的发现,从公元前八世纪开始,连续17个世纪人口剧增,位于危地马拉低地的玛雅人最高峰时达到500万人口。然而,在其后的不到一个世纪的数十年间,又骤然下降到不足原有人口的1/10,它直接的原因就是土壤受侵蚀、表土被冲走,耕地生产能力彻底被破坏所致。玛雅人最终以自己太多的人口破坏了自己的生存环境,从而毁灭了自己的文明。
环境危机告诉我们,这世界上凡是发生了环境紊乱,都必然地与人类在地球上活动的某些错误有关。没有一个人可以站出来说,最近发生在地球上的污染事件是由于与人没有关系的自然变化的结果。
上苍对云南这片高原其实恩重有加,在这片山地王国中,给了我们六大水系180多条重要的江河,给了我们众多的高原淡水湖泊,使云南成了多山多水的美丽神奇的地方。但是我们的六大水系如何呢?早在1998年,省环保部门就对云南省的六大水系中的52条重点河流设立了114个监测断面进行监测。监测结果是:符合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Ⅰ-Ⅲ类标准的只占28 .9%,1/3还不到,符合Ⅳ-Ⅴ类标准的39 .5%;污染严重达不到Ⅴ类标准的占去了31 .6%。对16个主要湖泊监测结果也差不多,水质符合Ⅰ-Ⅲ类标准的占35 .3%;符合Ⅳ-Ⅴ标准的占29 .4%;水质劣于Ⅴ类标准的占35 .3%,而更主要的是云南省的九大湖泊到目前为止,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滇池、阳宗海、星云湖、杞麓湖、异龙湖水质只能达到Ⅳ类或劣于Ⅴ类。按国家有关部门对水质功能的划分,高于Ⅴ类的水即失去水的所有使用功能。滇池20世纪50年代,滇池水清澈见底,水生植物丰富,60年代水质为Ⅱ类,70年代水质为Ⅲ类,80年代以来,随着流域内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急剧增加,加之滇池地处城市下游,大量的污染物源源不断进入滇池,沿湖土地又过度开发,湖滨生态带基本消失,导致滇池严重富营养化,全湖水质劣Ⅴ类。
照这样的标准划分,云南省的主要江河湖泊至少有一半以上成了一无用处的废江废河废湖废海。
我们还有什么理由笑傲江湖。我们怎样面对祖先,面对子孙。
水是城市的命脉。在这个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大城市都建在一条河旁就是明证。昆明也一样,守着一条盘龙江、一个滇池。
然而,守着偌大一个滇池,我们就有水吃吗?
昆明人不会忘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3年干旱造成的水荒。不会看不到市内大大小小的水井均已告罄的事实。不会想不到东郊金马寺、白龙寺、昙华寺;西郊黄土坡、羊佩坡、虹山,省政府五华山、和平村按时定量供水的问题。
一直以居住在山清水秀的春城为荣的昆明人,一直以守着一池永远不会出现水荒的滇池而自豪的昆明人没想到,“水荒”二字会那么快地降临到自己头上。
淡水短缺,水生资源破坏和陆地水域与海洋污染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就我国来说,现在地表径流总量为2 .6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而人均径流量2250立方米,只占世界第108位,为世界人均径流量的1/4,低于美国1975年人均实际用水量【2528立方米】,被联合国列为世界13个贫水国之一。
按照工业发达国家要求,当年的总用水量不能超过总径流量的15%,否则将出现水荒和农业干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