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显然与历史事实与历史规律不符。1985年,西藏自治区文管会文物普查队在拉萨北郊娘热沟的曲贡村,发现了一处距今约4000年以前的拉萨先民村居遗址。这处遗址分布在曲贡村北面和今西藏军区总医院后面的山坡下端,坡上是裸露的山崖,坡下就是拉萨河谷地。遗址所在地的海拔为3690米,比拉萨城区平均海拔高出20多米,比此前在昌都发现的“卡若遗址”,海拔高出500多米。
这是迄今在西藏发现的海拔最高、年代最早、面积较大、文化层堆积最厚、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多种文化并存的遗址之一,被誉为拉萨的“半坡遗址”。从发现的窖穴、灰坑和文化层的堆积厚度来看,足以证明这里曾经是原始人长期生活的定居点。出土的物品如双肩石铲、石磨盘等,说明农业经济已在这里扎根。
曲贡遗址所处位置和出土的物品,说明了许多问题。人类最初生活的主要地点是山地,因为山地可以提供自然的草木果实和禽兽之肉。但随着狩猎工具和技术的提高,猎获的野兽虽然增多了,但人口也大量繁殖,终于导致了“人民少而禽兽众”局面的结束。最终,根据人们在适应自然和与自然界斗争中取得的经验,种植业开始成为解救人类困境的良药。种植业的发展需要平坦的土地和水利灌溉,人们很自然地会寻找最能满足这两种基本条件的地方,那就是河谷地带,依水而居。藏地史书《贤者喜宴》记载吐蕃早期,曾“将山上居民迁往河谷……而往昔之吐蕃家舍均在山上”,就说明了这一变化。
然而河流由于季节变化,常常带来洪水威胁。所以早期人类多数选择在河流上游,从事农业生产。而在西藏这样的高海拔、高寒地带,河流上游往往使农业生产难以进行。因此,拉萨河谷这样的“福地”,自然就成了西藏高原先民们的最佳选择。为了趋利避害,在受当时生产力水平所限、无力筑坝建堤、抵挡洪水的情况下,他们把自己的家园建在远高于今日拉萨城区平均海拔的山上,既避免洪水冲击,同时又接近河谷边缘,便于进行农业耕作。他们是开发拉萨河谷的先驱。同时,这里也是西藏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农业文明,因此说拉萨也是西藏文明的摇篮,实不为过。
没有史料说明曲贡遗址上的先民后代,最后是被哪一个部族所吸收。根据零碎的史料记载,到公元六世纪末,也就是松赞干布经营拉萨前夕,整个拉萨河流域及其周围地区,是由一个名为“苏毗”的部落王国统治的。苏毗早期的发祥地,是拉萨河西部的另一个雅鲁藏布江北岸支流香曲河流域。香曲河:在今日喀则地区南木林县境内。但香曲河流域河谷狭窄,一般不超过1至2公里。这种环境在部族发展早期,依山背水,既可渔猎,又能种植,同时小河流的洪水威胁也小,对生存比较有利。但是当苏毗发展到“39个部族、人口繁盛”杨正刚:《苏毗初谈》,载于《中国藏学》1989年第3期。的时候,狭小的香曲河流域很难保证苏毗的发展。因此,苏毗就将部落中心迁移到了河谷更为广阔的“吉曲”【拉萨河】流域,在名为“岩波”
岩波:吉曲河流域原名“岩波”,松赞干布之父囊日松赞征服苏毗、占领这一地区后,改岩波为澎域。在现代藏语中,“澎域”指澎波曲流域,主要在林周县境内;而“澎波”既是地名,也有“富裕”之义。
的地区建立了“宇那堡寨”【其地有人认为在今墨竹工卡县西北部,即今拉萨河中上游交汇处的直贡地区】。
苏毗部落【或可称为“苏毗国”】曾十分强大。据历史学家研究,在吐蕃最终统一西藏以前,在不断兼并弱小部落【或称“小邦”】的过程中,西藏高原出现了3个比较强大的国家,即雅鲁藏布江以南、今西藏山南地区的吐蕃;雅鲁藏布江以北、以拉萨为中心的苏毗;还有西部以今天的阿里地区为中心的象雄。其中苏毗的疆土,北至今天的于田【今新疆南部一带】,西与象雄相邻,直达神湖玛旁雍错,东到今天的青海玉树一带,南隔雅鲁藏布江与吐蕃相邻。强大的吐蕃,也不得不把赞普的妹妹嫁到苏毗王室。
恰白·次旦平措等著,陈庆英等译:《西藏通史【松石宝串】》,西藏古籍出版社,2004年3月第2版。
苏毗是女王治理,而且是“双女王制”。在王国晚期,女王达甲吾驻在旧堡“年卡宁波”,即苏毗故地,在今天的日喀则一带;小女王赤邦松驻在拉萨河流域的宇那堡寨。达甲吾残忍无道,其大臣愤而弑之,达甲吾的属地尽归赤邦松。但此后赤邦松重用反臣,达甲吾的旧臣不服,于是密谋,先后与雅鲁藏布江以南的吐蕃悉补野部赞普、松赞干布的祖父和父亲结盟,最终,由松赞干布的父亲囊日松赞,率一万精兵,里应外合,攻破宇那堡寨,占据了拉萨河流域。
因此,拉萨河流域的文明,并非自松赞干布开始。从远古时期一直到吐蕃征服该地区,都有人类在这里活动,并发展出了不亚于吐蕃的文明。
松赞干布改变了拉萨河。从吐蕃第31代赞普囊日松赞时起,吐蕃就致力于经营拉萨河流域。囊日松赞在征服苏毗、占据拉萨河流域后,就把活动中心从雅鲁藏布江以南迁到了江北。因为吐蕃是依托雅隆河谷地发展起来的,但随着吐蕃人口增多、生产发展,雅隆河谷已嫌狭小,发展余地不多。向南、向东都有难以逾越的喜马拉雅山,地形陡峻而复杂,与西藏高原环境差异较大,且气候炎热潮湿,高原人难以忍受。所以,随着吐蕃的强大,跨江向北发展是必然选择。
囊日松赞在今墨竹工卡的甲玛乡修建了“强巴敏久林”城堡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这里距苏毗王宫的旧址比较接近,便于控制苏毗王国的子民。松赞干布约在公元617年就出生在强巴敏久林宫殿。但囊日松赞的统治并不稳固,被征服的部落伺机反叛,吐蕃旧臣对囊日松赞冷落旧都、重建新宫也心怀不满,他终于被“进毒遇弑而薨逝”。13岁的松赞干布继位后,在忠于赞普的苏毗旧臣娘氏、韦氏等支持下,惩罚政变叛乱之徒,整饬法律,把父王时的叛变庶民全部纳入了自己的辖治之下。
强巴敏久林所在的甲玛沟,只是雅鲁藏布江的一条小支流,其河谷腹地甚至不及雅隆河谷。雄才远略的松赞干布既不想回到吐蕃旧贵族盘踞的雅隆旧都,也不可能长久据守在甲玛河谷。他派人对西藏中部地区的地形地貌进行考察,发现今拉萨河下游谷地的“卧塘”
古代拉萨平原中央一湖泊,即今大昭寺庙址,据传说在修建大昭寺时,用白山羊驮土填平了卧塘湖。
一带景致优雅,地势宽坦,中间有左右分离的小山【今布达拉宫所在的红山与药王山】。站在山顶,周围景色尽收眼底,附近地带平如掌心,而且显现出制服外敌的吉相。于是,决定在红山之上,修建宫殿,君臣将士迁居到这里,建立了统治全藏的政权中心。松赞干布在这里建立吐蕃政制,征服象雄王朝。但最重要的,是他对拉萨城的修建,这对确立和巩固吐蕃王朝的政治中心,影响极为深远。吐蕃历史文献都特别强调这件事的重要意义,甚至不惜添加许多神话色彩。经过长期发展的历史证明,以拉萨为首府,确实是一个最佳选择,历史意义重大。
松赞干布在拉萨修建宫殿、寺庙、民房、道路等,这一切许多都是在改造拉萨河的基础上完成的。拉萨城的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兴水利、除水害,让拉萨更安全、更宜居的历史。在松赞干布时期,尤其如此。那个时候,拉萨河水自东向西自由乱流,北岸接近卧塘湖,南岸相连南山。红山脚下所谓“平如掌心”的地方,只不过是一片水陆相间的沼泽。好在到松赞干布时期,藏族先辈对水害的治理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经验,掌握了“高地蓄水为池,低地引水入河,旱灌涝排”的技术。用这种排涝措施,使低平的拉萨下游河谷平原,由于辫状水系所造成的湖沼遍地的局面得到了改善。
在填平卧塘湖建大昭寺时,首先“改吉曲河,流向卜瓦洞”,
索南坚赞:《西藏王统记》,民族出版社,2000年。“卜瓦洞”又名“噶穹卜瓦洞”,湖水由此流入拉萨河。
使湖水逐渐干涸。然后用白山羊驮土,将这一处于拉萨市中心部位的大湖完全填平,拓展了拉萨的城区空间。由于最初是用山羊驮土填平了卧塘湖,所以大昭寺就名为“逻娑祖拉康”。
逻娑祖拉康:藏语的“山羊”叫“逻”;土地叫“娑”。“祖拉”的本义是“经典”、“经书”或一般的“著作物”,“康”的本义是“房子”。“祖拉康”,最初就是指供奉佛教经典的场所,是吐蕃早期宗教建筑的通称,意为“寺庙”与“经堂”,后来也用以特指大昭寺。如果有人说“拉萨祖拉康”,那肯定是指大昭寺。
在吐蕃最醉心于佛教的赞普热巴巾时期,“逻娑”两字音变为“拉萨”,意义由原来的“羊土”变为“圣地”。因此,“拉萨”的名称,来自于白羊驮土的典故。
至于为什么要使用白山羊驮土呢?有多种解释。有人认为当初建大昭寺引入佛教时,遭到了本土宗教苯教徒的抵制,暗中破坏,所以才会出现殿堂建到半截,夜晚却被“天鬼摧毁”的怪事。据传说松赞干布派人在修建中的大昭寺门上、墙上,遍画苯教徒视为神圣的雍仲符号【“卍”】,才避免昼建夜毁的局面。据确切的有关碑文记载,大昭寺在建造时,确实充分考虑到了苯教师、密咒师的要求,专门建有苯教徒的四角雍仲殿【即“卍”字形宫殿】,还有密咒师的忿怒语自在坛城殿,防止他们搞破坏。白山羊被苯教徒视为灵物,以白山羊驮土填湖,则填湖之土也会变得神圣,苯教徒在企图破坏时会心有忌惮。但也有认为这只是一种工程需要。在当时的生产条件下,山羊数量要多于牦牛,甚至有人设想,填湖之时,必以木板为“桥”,身形小巧的山羊,自然比笨重的牦牛要灵便得多。
尽管有神化的意味,但从中我们仍可看到,在修建古都拉萨时,藏族先辈们一直在进行着治水的斗争。在利用拉萨河、防止拉萨河为患等方面,松赞干布时代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可以说,松赞干布不但启动了拉萨城的建设,他也改变了拉萨河的面貌。
拉萨发展史就是一部治水史。平日的拉萨河宛如慈母般温顺而祥和,她用自己的乳汁滋润着拉萨河沿岸的山林和河谷宽广的田野,孕育出西藏经济最为发达、人口最为密集的核心地区。然而拉萨河也有粗野暴戾的一面。由于流域内许多地方是高原高寒地区,山体裸露,植被稀疏,夏季降水集中,洪水时有发生。历史上记载,拉萨河流域曾发生过无数次大洪水。只在最近500年中,大水就曾4次淹没拉萨城区。其中距今500年左右和60年前的两次大洪水,整个拉萨城区汪洋一片,只有乘牛皮船才能进入大昭寺附近的八廓街。其他地方也得提衣涉水而过。一直到西藏民主改革时期,今天由大昭寺通往布达拉宫的路上,还时常会变成一片沼泽地带。今日拉萨最繁华的步行街“宇拓路”,原先也是一片小河沟。当时河上的一座“琉璃桥”,就是当时西藏地方政府迎接中央官员的地方,至今旧桥仍存。
从松赞干布时期初步完成河水改道工程以后,拉萨城一直在进行着兴水利、除水害的斗争。但是,在当时只有原始工具和人力、畜力的情况下,尽管拉萨河北岸也修有长堤,但却难挡汹涌的洪水。尤其是在宗教影响下,人们往往更相信凭借超自然的“法力”来抵挡洪水袭击。1485年,拉萨河洪水泛滥,当时管理藏地的帕竹政权,请来在拉萨河谷更上游的墨竹工卡山洞中修行、以密法闻名的“杰·贡嘎顿珠”来拉萨河边进行祈祷活动。据说第二天,洪水果然下降了,帕竹政权的“温萨·达隆巴”认为他以密法退洪水,厥功至伟,特颁发封文执照,将小昭寺赐给他作为密法经院。由于他当初是在拉萨河谷地更上游的地方进行修行,所以他的密法学院被称为“上密院”。至今,小昭寺仍是格鲁派密宗“上密院”所在地。
但是这种“密法”能安慰人一时,却保护不了长久,拉萨河仍时常泛滥。由于长时间泥沙淤积,河床慢慢抬高,到和平解放前,有的地段河床竟高出城区地面1米多,对拉萨城构成了严重威胁。从50年代开始,人民政府拨出专款,对拉萨河堤进行整治,一方面加固,另一方面新建、重建河堤。经过多次综合治理,除加固、加高了旧河堤外,还新建河堤20 .5公里,基本上解除了拉萨河水对城区的威胁。1959年民主改革后,1961年开始整修和新建拉萨河堤,进一步解除洪水对城市的危害。1964年第一次对拉萨河全流域进行全面整治。在没有足够投资做保障的情况下,搬石运土全靠人背马驮,凭着一种精神一种斗志,在沿岸重要城镇两岸竖起了第一道防线。
但真正大规模全线整治,始于新世纪之初。“十五”期间,拉萨市城区段防洪堤全面开工建设,工程设计标准由原来的不足20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一期工程总投资1 .8亿元,修建高标准防洪堤26公里,拉萨市54万人从此解除洪水威胁,3万亩土地得到保护。拉萨河沿岸的曲水县、堆龙德庆县、林周县、达孜县、墨竹工卡县等,都修建了防洪护城堤坝。与拉萨毗邻的堆龙德庆县城防洪堤于2003年开工建设,完成投资3100万元,完成50年一遇防洪堤17公里,15平方公里的县城得到保护。墨竹工卡县城长5公里的防洪堤也在“十五”期间全面竣工。过去一到主汛期,水利部门就提心吊胆,洪水一来,党政军警民全体动员上堤抢险。现在堤防巩固,一般洪水年份根本不需操心,堤防建设为社会稳定和谐作出了贡献。
拉萨城也在治水防害中,变得更靓更美。在1961年开始整治河堤的同时,1962年初步制订了拉萨城市发展方案。1964年,为了迎接西藏自治区成立,进行建设拉萨新城的大会战,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就新建人民路【现“宇拓路”】、青年路【现“朵森格路”】南段、解放路,修建了西藏革命展览馆和劳动人民文化宫等。位于布达拉宫和大昭寺之间的人民路,原是一片沼泽、水坑。在工程技术人员、工人、解放军指战员的共同奋斗下,短短7个月就建成了总建筑面积约5万多平方米的商业街,并由此诞生了一曲风靡全国、久唱不衰的名歌《逛新城》。
流沙河是从拉萨城北部注入拉萨河的重要支流。河流古河道穿越拉萨市中心,由于长期泥沙堆积,在市区曾形成一条长6公里、宽50米的大沙龙,堆积的泥沙量达150万立方米。历史上,该沙堤曾多次决口,泛滥城区。解放前西藏地方政府虽曾采取过防洪措施,在流沙河南岸筑堤,但堤身是用草皮垒砌的,经不起洪水的冲击。为根治流沙河隐患,1974年9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和拉萨市人民政府发出“一定要把流沙河治好”的号召,组织了4万人的治河大军,奋战一年,于1975年使流沙河改道北郊,将夺底沟、娘热沟山洪引向沼泽地带
今为拉萨城区北部的拉鲁湿地。这里是国家自然保护区,被称为“拉萨之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