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企业人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3267300000032

第32章 成为企业的中流砥柱 (3)

工作是任何职业人员的第一课堂,要想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胜出,就必须学习从工作中吸取经验、探寻智慧的启发以及有助于提升效率的资讯。年轻的彼得.詹宁斯是美国ABC晚间新闻当红主播,他虽然连大学都没有毕业,但是却把事业作为他的教育课堂。最初他当了3年主播后,毅然决定辞去人人艳羡的主播职位,决定到新闻第一线去磨练,干起记者的工作。他在美国国内报道了许多不同路线的新闻,并且成为美国电视网第一个常驻中东的特派员,后来他搬到伦敦,成为欧洲地区的特派员。经过这些历练后,他重义回到ABC主播台的位置。此时.他已由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小伙子成长为一名成熟稳健又广受欢迎的记者。

通过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你可以避免因无知滋生出自满,损及你的职业生涯。专业能力需要不断提升技能组合以及刺激学习的能力相配合。所以,不论是在职业生涯的哪个阶段,学习的脚步都不能稍有停歇,要把工作视为学习的殿堂。你的知识对于所服务的公司而言可能是很有价值的宝库,所以你要好好自我监督,别让自己的技能落在时代后头。努力争取培训的机会

多数企业都有自己的员工培训计划,培训的投资一般由企业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成本开支。而且企业培训的内容与工作紧密相关,所以争取成为企业的培训对象是十分必要的,为此你要了解企业的培训计划,如周期、人员数量、时间的长短,还要了解企业的培训对象有什么条件,是注重资历还是潜力,是关注现在还是关注将来。如果你觉得自己完全符合条件,就应该主动向老板提出申请,表达渴望学习、积极进取的愿望。老板对于这样的员工是非常欢迎的,同时技能的增长也是你升迁的能力保障。

在公司不能满足自己的培训要求时,也不要闲下来,可以自掏腰包接受“再教育”。当然首选应是与工作密切相关的科目,其他还可以考虑一些热门的项目或自己感兴趣的科目,这类培训更多意义上被当作一种“补品”.在以后的职场中会增加你的“分量”。

随着知识、技能的折旧越来越快,不通过学习、培训进行更新,适应性自然越来越差,而老板又时刻把目光盯向那些掌握新技能、能为公司提高竞争力的人。

未来的职场竞争将不再是知识与专业技能的竞争,而是学习能力的竞争。一个人如果善于学习,他的前途会一片光明。

成为企业的“专家员工”

一个人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应该尽心尽责,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求得不断的进步。这不仅是工作的原则,也是人生的原则。如果没有了职责和理想,生命就会变得毫无意义。无论你身居何处(即使在贫穷困苦的环境中),如果能全身心投入工作,最后都会获得成功。那些在人生中取得成就的人,一定在某一特定领域里进行过坚持不懈的努力。

知道如何做好一件事,比对很多事情都懂一点皮毛要强得多。

有一个关于成功的寓言故事一直在各个公司的员工之间广泛流传。它来自于一本名为《飞向成功》的畅销书,作者之一便是唐纳德.克里夫顿博士。

这个寓言故事讲的是,为了和人类一样聪明,森林里的动物们开办了一所学校。开学典礼的第一天,来了许多动物,有小鸡、小鸭、小鸟,还有小兔子、小山羊、小松鼠。学校为它们开设了5门课程,唱歌、跳舞、跑步、爬山和游泳。当老师宣布今天上跑步课时,小兔子兴奋地一下在体育场跑了一个来回,并自豪地说,我能做好我天生就喜欢做的事!而再看看其他小动物,有撅着嘴的,有耷着脸的。放学后,小兔子回到家对妈妈说,这个学校真棒!我太喜欢了。第二天一大早,小兔子蹦蹦跳跳来到学校。老师宣布,今天上游泳课,小鸭子兴奋地一下跳进了水里。天生害怕水的小兔子傻了眼,其他小动物更没了招。接下来,第三天是唱歌课,第四天是爬山课……以后发生的事情,便可以猜到了,学校里每一天的课程,小动物们总有喜欢的和不喜欢的。

唐纳德.克里夫顿博士说,这个寓言故事寓意深远,它诠释了一个通俗的哲理,那就是“不能让猪去唱歌,让兔子学游泳”。要成功,小兔子就应跑步,小鸭子就该游泳,小松鼠就得爬树。成功心理学的理论告诉我们,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成功,主要是看他是否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长处。

许多人都曾为一个问题而困惑不解——明明自己比他人更有能力,但是为什么自己的成就却远远落后于他人.不要疑惑,不要抱怨,而应该先问问自己一些问题:

——你是否真的走在前进的道路上?

——你是否像画家仔细研究画布一样,仔细研究职业领域的各个细节问题?

——为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或者为了给你的老板创造更多的价值,你认真阅读过专业方面的书籍吗?

——在自己的工作领域你是否做到了尽职尽责?

如果你对这些问题无法做出肯定的回答,那么这就是你无法取胜的原因。

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精通它。让这句话成为你的座右铭吧!下决心掌握自己职业领域内的所有问题,使自己变得比他人更精通。如果你是工作方面的行家,精通自己的全部业务,就能赢得良好的声誉,也就拥有了一种潜在的成功秘密武器。

此外,要想成为公司中的权威人物,还要学会主动给自己“加压”,把工作中的压力变成学习的动力。到公司的第一年,你可能是个毛头小伙子,那第二年、第三年呢?要想增加自身的含金量,非得主动加压不可。

任何努力都有回报,或许在你默默地给自己加压的时候,你的上司已在一旁微笑着注视你了。

一个年轻人就个人努力与成功之间的关系请教一位伟人:“您是如何完成如此多的工作的.”“我在一段时间内只会集中精力做一件事,但我会彻底做好它。”

如果你对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又怎能因失败而责怪他人、责怪社会呢?现在,最需要做到的就是“精通”二字。大自然要经过千百年的进化,才长出一朵艳丽的花朵和一颗饱满的果实。但是在当前社会,年轻人随便读几本法律书,就想处理一桩桩棘手的案件,或者听了两三堂医学课,就急于做外科手术——要知道,那个手术维系着一条宝贵的生命啊!这种人注定会是失败者。

一个人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应该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发挥出所有的优势,求得不断的进步。这不仅是工作原则,也是人生原则。如果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毫无特长可言,没有了理想,失去了方向,生命就会变得毫无意义。一位先哲说过:“如果有事情必须去做,便全身心投入去做吧!”另一位明哲说:“不论你手边有何工作,都要尽心尽力地去做!”

做事情无法善始善终的人,其心灵上亦缺乏相同的特质。他不会培养自己的个性,意志无法坚定,无法达到自己追求的目标。

相反,做事一丝不苟能够迅速培养严谨的品格,使人获得超凡的智能;它既能带领普通人往好的方向前进,又能鼓舞优秀的人追求更高的境界。

个人品牌保障自己的未来

世纪的工作生存法则就是建立个人品牌。企业家的个人品牌,可以决定一个企业的品牌;对于一个职业经理人来说,个人品牌是职业发展的助推器,借助它你可以更快地得到升迁,平步青云;对于一个普通工作者来说,个人品牌能使你在职场沉浮中立于不败之地,使你有机会获得加薪或奖赏,甚至作为高薪的特聘员工,成为竞争对手争相猎取的“猎物”。

建立个人品牌,首先要进行“品牌定位”。弄清几个问题:你想要成为什么.你的工作有价值吗.你有价值吗.个性不同,每个人的品牌定位就不同。找出自己与他人不同的特点:别人认为你最大的长处是什么.最值得人注意的个人特点是什么

岁的李胜是惠普公司科技电信部的一名业务员,他既没有管理者的职衔,也不是重要的小组成员,但是他的工作是代表惠普科技了解客户,组织公司的资源,满足客户需求。李胜到电信部的第一年,分配的年度业绩是220万美元,实际上他的目标达成率超过300%,达到了700万美元,是当年的超级业务员。

李胜说:“我非常了解自己的人格特质就是善于沟通协调,希望自己可以让同事和客户感受到‘他可以信任我,并且可以被了解’。”李胜非常了解自己的人格特质,并善于给自己定位。

其次,个人品牌必须以道德为基础。品牌即人品,这句话在个人品牌上更容易理解,即一个人的人品,决定一个人的个人品牌。人品有优劣,个人品牌形象也有优劣,但是两者不能轻易画等号,因为人是一种善于伪装的动物,真假优劣需要认真辨别才能定论。因此,个人在树立自己的品牌时,还应该努力除去自己身上的道德污点,逐步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否则,再富有魅力的个人品牌也只是一层薄薄的窗户纸,一捅就破,随即“原形毕露”。

再次,个人品牌的形成要靠学习来支撑。在形成自己个人品牌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有终生学习的观念和行动。虽然很多人都在叫嚷着终生学习,很多人都会说自己明白终生学习的道理,但是,仔细观察其行为,却不能不说很遗憾,因为他们只是停留在“明白道理”的层面上,根本就没有将终生学习的理念变成日常行为。时间一长,个人综合素质得不到实质性的提高,良好的个人品牌自然很难树立起来。

当然,个人学习必须有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而且计划必须根据个人的发展及时进行调整,以适应个人发展的需要。至于个人在每一阶段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则可以根据个人的人生目标、兴趣爱好以及自身财力来确定,必要时可以向相关人员做适当的咨询,以保证学习内容的科学性以及最终的学习效果。

最后,建立个人品牌还要学会包装自己。“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观念是不利于建立个人品牌的。包装就是要展现品牌的个性。什么是成功的包装.职业咨询师认为,像商品的包装一样,有吸引力的包装都有共通之处,那就是生命力、明确、信任、耀眼、平易近人。但要注意,过分包装会适得其反。

竞争不可怕,裁员也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并无太多能让人记住的东西。在工作变换越来越频繁的年代,你不可能永远属于一家公司、一个职位,你也不可能总是只做一名普通的员工,你应当把自己当做一个品牌来经营。

在建立个人品牌的过程中我们要抱着对自己负责、让自己受益的原则,不要因为外界的一些影响就改变自己的原则。努力工作,把事情做好,当时没有人看见不是关键,短期内没有人知道也没关系,但是长期坚持下去,自己的个人品牌形象就会渐渐被公司认可,直到最终被社会认可。显然,当个人品牌被广泛认可的时候,个人必将是“名利双收”,个人也自然而然成为最大的受益者。这个观念看起来简单,但是,真正认识这个观念则需要一定的时间,很多人只有经过职场的起起落落后,才能慢慢体会到这个观念的真谛。

一个人要想保持职业常青,就应当在工作中树立起自己的个人品牌,这样才称得上是对自己的未来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