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一轮明月
3273500000015

第15章 (15)

中使冯承威到范阳传达玄宗命令时,安禄山坐在胡床上动都没动一下,听完诏令让手下把冯承威送到一边住下,扣留了好几天才放出来。冯承威回来向玄宗哭诉。玄宗心里暗骂安禄山无理,但还没想到他要造反。

进入10月,按原定计划,皇帝与贵妃驾幸骊山避寒,杨家兄妹中,继秦国夫人之后,杨铸、杨锸也先后去世。只有韩国夫人和虢国夫人风采不减当年,兴致勃勃地随驾前行。这是近年来避寒规模最大的一次,除了贵妃两个姐姐和杨国忠外,朝廷一些主要官员和他们的妻子们、皇宫中10岁以上的皇子皇孙们全部随驾,梨园弟子、宜春苑舞师共500多人也奉诏来到,整个华清宫一下增加了几千人,气氛一下子热闹起来了。

骊山宫的日子令人陶醉,令人神往,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一个月。

当玄宗与贵妃在骊山纸醉金迷之时,范阳的安禄山却磨刀霍霍,加紧进行造反的准备。

天宝14年11月9日,当玄宗等人仍在骊山笙歌宴舞之时,安禄山统领着早已蓄养的胡族壮士及范阳、平卢、河东、幽州、蓟州几镇的将士总共十几万人,打着“诛国忠,清君侧”的旗号,浩浩荡荡地向长安杀来。

当时几十年太平盛世,老百姓几代人不认识兵器,猛一见叛军杀来,惊慌不知所措。河北全境原来都是安禄山的势力范围,这会儿安禄山兵起,地方官员不是开门投降,就是弃城逃窜,叛军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

11月11日,玄宗听到禄山反叛的消息,还以为是厌恶安禄山的人故意散布的,并未十分放在心上,仍然与贵妃一起观看歌舞。

11月15日,当东受降城的使者到达骊山,报告了安禄山叛军已经深入河北平原腹地时,玄宗才相信了安禄山造反这个他十分不愿相信的消息。这已经是禄山起兵后的第7天了。

当天,玄宗召集宰相大臣们商议对付叛军的策略。会上,杨国忠得意洋洋地说:“我早就看出安禄山要造反了,怎么样?不过要造反的也就安禄山一个,其他人都不想反,只要陛下发兵征讨,不出几天就会平定叛乱。”

杨国忠的话冲淡了严肃的气氛,大家都以为只要发兵,叛乱指日可平。可是这些年武备松弛,朝廷哪儿来的现成军队呢?只好派特进毕思琛到洛阳,金吾将军程千里到河东,就地招募军队,抵抗叛军。

16日,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入朝,直接来到华清宫,他大大咧咧地说:“现在是太平年月,百姓都厌恶战争,事情有个顺逆,形势会有奇变。如果让臣走马到东京,开府库,募骁勇,东渡黄河,不出几天,就可以把逆胡的首级割下,传送到京师。”

封常清的话简直是给玄宗吃了一粒定心丸,当时玄宗下诏,命封常清为范阳、平卢节度使,即日走马上任,直奔东京,募兵抵抗。

封常清到了洛阳,立即招募军队,很快就招募了6万人,并断了河阳的黄河大桥,进行防御准备。消息传到骊山,大家心里都松了一口气,想着几天内安禄山的人头就会送来。过了几天,没见到安禄山的人头,却传来了叛军打到博陵的消息。

玄宗终于坐不住了,于21日率领众人回到兴庆宫,进行新的军事部署:以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王承业为太原尹,张介然为河南节度使,程千里为潞州长史。凡是受叛军冲击的郡县都设立防御使。

22日,以皇子荣王李琬为元帅,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艺为副元帅,统帅大军东征。

几乎是与东征大军出发的同时,安禄山军队已渡过黄河,向南蜂拥而来,速度之快令人难以相信,所过城市全部陷落,百姓遭到屠杀。

12月8日,叛军逼近东都洛阳。封常清临时招募的军队根本无法和安禄山的叛军相比,几次战斗都未取胜。12月23日,安禄山攻破东京,洛阳守将李憕、卢奕、蒋清全部战死,封常清收拾残兵败将,逃至陕州,与奉旨东征的高仙艺会合。

东京陷落在长安引起了极大的震动,玄宗大为震怒,命令封常清走出陕州,夺回洛阳。封常清不但没夺回洛阳,反而和高仙艺丢了陕州,退至潼关坚守。玄宗痛恨这两个打了败仗的将领,命宦官边令诚传令,在军中斩了封常清和高仙艺。并起用患有风疾的原河西、陇右节度使哥舒翰统兵坚守潼关。

天宝15年(公元756年)正月,安禄山在东京称帝,国号大燕,年号圣武,封降臣达奚殉为侍中,张通儒为中书令,高尚、严庄为中书侍郎。

消息传到长安,玄宗气愤得浑身发抖,他想把国事交给太子执掌,自己亲自带兵和这个杂胡小子拼个你死我活。

高力士首先反对,因为一想起血光刀影的战场自己就忍不住浑身发抖。附和高力士意见的还有以杨国忠为首的杨氏家族的人,他们并没有想到战场的安危,而是想到太子执掌国事,定会把他们一个不留地杀掉。他们轮番哀求贵妃,请求贵妃劝说玄宗不要亲征。

杨玉环并不惧怕战争,倒是想跟着玄宗经历一下战场的惊险场面,看着她倾心爱着的老皇帝是如何将称她为干娘的狼心狗肺的东西打得大败。但是架不住高力士的再三劝说和杨国忠与韩国、虢国的轮番哀求,终于改变初衷,伏在玄宗面前哀求,希望玄宗取消亲征的命令。

见贵妃如此,玄宗最终才打消了亲征的念头。

此时,战场上的情况也出现了一些转机。在安禄山称帝以后,以为目的已达,心满意足,整日安居于九重宫阙,沉溺于酒乐歌舞,暂时停止了继续前进。部下的精兵也忙于烧杀抢掠,抢功请赏,内部的不和也随之出现,叛军的战斗力大为减弱。这就给了唐王朝以喘息的机会。

同时,在广大的河北平原沦陷区,回过神来的百姓和唐朝官吏也纷纷行动,举起了反抗的大旗。常山郡太守颜杲卿和族弟平原郡太守颜真卿,首先举起抗战的义旗,河北百姓望风响应,很快聚集了20万人,收复河北17郡。

另外,新任命的朔方节度使郭子仪与部将李光弼一起,攻克常山城,取得了重大胜利。接着又在常山城南大败史思明军队,攻克赵郡。不久,又取得嘉山战役的重大胜利,史思明落荒而逃。

此时,如果官军能坚守潼关,使叛军不能前进,郭子仪、李光弼、颜真卿等人继续反击,切断叛军归路并进而收复洛阳,那么唐朝的历史又该重写了。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就在形势继续朝着有利的方面发展时,唐朝的将相哥舒翰与杨国忠之间又发生了私人矛盾,杨国忠怕哥舒翰回兵长安杀掉自己,就鼓动玄宗多次促令哥舒翰出关作战。哥舒翰迫不得已,抚胸恸哭,于6月4日率领18万大军出关,与安禄山军队作战。

6月8日,两军交战,官军大败,官军18万大军仅剩百余骑,在哥舒翰的带领下由河东渡河人关。

6月9日,敌将崔乾佑乘胜进入潼关,轻送打开了京师长安的东大门。

马嵬诀别,芳魂无踪

潼关失守,杨贵妃倚在栏杆前,开始感到战况并不像杨国忠说得那样好。宫女跑进来,禀告:“贵妃娘娘,潼关失守了,陛下请娘娘准备出宫。”潼关离长安仅300里!

次日黎明,玄宗一行在御林军的护驾下,逃出京城。住在皇宫外的妃嫔、公主和皇孙都被抛在京城。路过国库时,杨国忠主张把它烧了。玄宗说:“叛军若抢不到东西,会烧杀搜刮百姓,不如留给叛军。”杨贵妃听了,受到感动。

玄宗一行逃过便桥后,杨国忠下令烧桥。玄宗怕百姓不能逃过桥,命高力士留下灭火,然后再赶来。

杨贵妃坐在车马上,感到十分劳累。每次对着粗糙的饭菜,她总是紧皱眉头。玄宗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玄宗经常劝她吃饭,说将士们的饭菜更难吃!

一天中午,玄宗一行到达成阳望贤宫,入宫休息。当地官员都逃命去了,找不到任何吃的。玄宗看着憔悴的杨贵妃,哭道:“连累贵妃了。”

杨贵妃说:“陛下日后必能除奸复国。妾受多年恩宠,若能替陛下一死,绝无怨言。”

望着将士们怨恨的目光,玄宗说:“把马都杀了充饥。”

夜晚,很多人挤在一起睡,玄宗、贵妃有一间单独安寝的农舍。杨贵妃始终不明白那个“禄儿”,为什么在受到无数封赏后,会起兵造反。

当地的老百姓中,有个长者对玄宗说:“当官的不敢说真话,所以皇宫以外的事情,陛下不知道。我们这些做百姓的,多年前就知道安禄山要造反啦。但我们无法进入皇宫,若事情不到这种地步,我们还不能见到陛下,向陛下尽忠呢!”

玄宗说:“都是朕昏庸,后悔莫及呀。”

杨贵妃听了,心想:“安禄山在宫中时,我时常向玄宗称赞他的忠诚。这次叛乱,我有罪呀!”

每逢开饭时,玄宗总让官员和将士先吃,安抚人心。杨贵妃由于饥饿,反觉开始觉得食物味美。这时,追随玄宗的人已经逃走大半。

当逃难队伍到达马嵬驿站时,时间已是黄昏,玄宗与官员多半都在吃晚饭。陈玄礼暗中指使一群土蕃人忽然拦住杨国忠,让他拨给粮食。陈玄礼趁机率人冲上前去,将杨国忠围住,斥他与胡人串通谋反。

杨国忠大惊,知道有变,立即转身欲逃,可是已经来不及了,杨国忠还没跑出几步便被乱刀砍死了。

接下来,陈玄礼又率兵围住了驿馆,声称让玄宗交出妖姬杨贵妃。当玄宗听说杨国忠被诛已经心头一惊,正茫然不知所措之时,便又听到了陈玄礼大喊请皇上交出杨贵妃以保大唐社稷。

仿佛一声惊雷炸响,玄宗没料到顷刻之间局势会发生如此大的改变。

“皇上,”贵妃悲切地叫着,她完全听见了外面的对话,知道自己不能免死,不忍见皇帝如此难过,主动说出,“让我去吧!”

玄宗一把抓住贵妃的手,泪流满面,一个曾叱咤风云的人物,一个把大唐帝国统治推向巅峰的风云人物,一个手握大权40多年的太平天子,如今竟是这样的软弱无力,连自己心爱的女人都保护不住,还不如老百姓的匹夫匹妇,他把贵妃拥到怀里,想最后再看她几眼。

外面的喊声又响起来了,而且声音又近了许多,可能是逼到台阶跟前了。形势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关头了。

高力士不再等玄宗说话,大声说道:“请陛下赐死贵妃,以慰军士!”

贵妃也急叫着:“陛下,让我去吧!”

高力士看到三位武将已到亭门,时间紧迫,来不及思考,脱口而出:“诸将士已诛宰相,贵妃不宜供奉左右……”

“贵妃无罪啊!”玄宗突然大喊一声,声音凄厉,悲愤,听之如万箭穿心。

高力士赶快来到门口,对着兵士们喊道:“皇上准许将士们奏请,即赐死贵妃!”

陈玄礼和两位将军也借势齐声喊道:“皇帝赐贵妃死!”

高力士对陈玄礼急促地说:“大将军,皇帝已下旨了,将士应呼万岁!”说着他高声呼起来,陈玄礼和另外两位将军也呼起来,士兵中间也有人呼了起来。

驿亭里面,玄宗冲入内室,不顾一切地抱住贵妃,泣不成声。

自知死不可免,贵妃反而镇静一些了,她抑制住自己的悲哀,从容安慰玄宗说:“陛下,形势如此,不可太伤心,你亦当自重,力求得免。”

“玉环,我枉为50年太平天子,竟不能保全你……”玄宗几乎是号啕痛哭了。

“三郎,不要说了,我知道,你珍重。你还记着乞巧节那天,我们在长生殿上的宣誓吗?”

“我怎么不记得?可是眼下……”

“你记得我就瞑目了!”贵妃凄然一笑,满脸珠泪,如带雨梨花。

高力士过来,急切地说:“时机难得,贵妃,陛下力不能及,请贵妃自便。”

贵妃脱开皇帝怀抱,肝肠寸断,依礼跪别皇上,说道:“陛下珍重,臣妾长辞了!”

玄宗已痛不欲生,身体站立不住,两名内侍尽力扶持,不让皇帝倒下去。

高力士对贵妃跪下,请道:“时间已到,请贵妃入佛堂。”

贵妃无限凄凉地看了高力士一眼,想到16年前他把她从寿王身边接来,送到玄宗身边。今天他又将把她从玄宗身边领走,送到另一个永不复返的世界。

“备帛,为贵妃送行!”时势紧急,高力士又代替玄宗发布命令。

内侍们忍痛搀扶贵妃向佛堂走去。

屋内玄宗又发出凄厉的叫声:“玉环,玉环,等我……”好像被人拉了回去。

贵妃听到这绝望的喊声,她没有回头,她不忍回头,也不能回头,只是木然地任内侍搀扶着向佛堂走去。

她脑中浮现出许多熟悉而遥远的幻影:蜀中山水、东都风情;养父母慈祥的面庞、寿王年轻俊美的身影;骊山宫中的初次欢会,长生殿里的窃窃私情……

杨玉环,这个美艳殊态、歌舞绝佳的旷世佳人,带着对生活的无尽遗憾,对生命的无限留恋和说不清道不明的满腹狐疑,无言地离开了喧嚣的尘世。一个美丽的生命在普度众生的佛堂里消失了。这一天是天宝15年6月14日,是她刚过完38岁生日的第13天。

高力士把贵妃的尸体装进轿子,运进驿站庭院,请陈玄礼等人验明,然后用锦被裹了,葬在离驿亭不远的山坡上。

高力士刚刚做完这一切,南方给贵妃送荔枝的驿传到了,玄宗看见滴着露珠的荔枝,悲痛欲绝,让高力士赶快拿去祭奠贵妃。

陈玄礼等人整顿军队,护送玄宗,继续向西进行。

玄宗临行时,回头遥望贵妃葬处,喟然长叹道:“玉环,永诀!我抱恨终天了!”

另外,虢国夫人和他的儿子裴微、杨国忠之妻裴柔和国忠幼子杨唏等人逃到陈仓(今陕西省宝鸡市东),县令薛景仙带人追捕,虢国夫人自杀未遂,被投进监狱,她呼吸急促地问:“你们是官还是贼?”

狱吏回答:“两者兼有。”

虢国夫人听后,血卡咽喉而死。至此,杨氏家族全被诛死。

大唐帝国历史上显赫一时的风流人物,就此烟消云散了。

拍案惊奇:

杨贵妃是在大唐帝国走向强盛的主旋律声中登上历史舞台,又在大唐王朝内乱迭起、国力衰微之时离去的,她的一生和大唐王朝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当年大诗人李白被玄宗召见,令他为杨贵妃做诗一首,他不假思索,提笔一挥而就,写下了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清平调》三首: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名花、倾国等是形容美女的专用词汇,巫山神女和汉宫飞燕又是当时美人的代称,李白用这些辞语和典故,淋漓尽致地赞颂了杨贵妃空前绝后的美貌。

虽然李白在写了三首《清平调》后不久,就因翰林院内部倾轧,一愤之下而离开长安,但他的《清平调》三首却在宫廷内外广为流传,成为千古不朽之作,杨贵妃的美貌也在他的诗歌中得到永恒。

美丽有错吗?这本来是上天赐给女人的一件珍贵的礼物,但有时却也能招来祸患。

在历史上的后妃里,长相美丽的不乏其数,不然也不会轻易被皇上选中并宠幸;可是如果仅凭着长相就能获得所想拥有的一切,这在历史上还真不多见。但杨玉环的美,不仅给她带来了数不尽的荣华富贵,更是“三千宠爱集一身”。那是因为她实在太美丽了,美丽得“六宫粉黛无颜色”。所以她才能让唐明皇为她神魂颠倒,为她做她想要的一切。

杨玉环虽然没在更明显的权力斗争中充当角色,可是她的美貌却给她带来了祸患。正所谓“红颜祸水”——或许这个词本身就有夸大其词之嫌,但用在杨玉环身上却有了真实的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