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一轮明月
3273500000002

第2章 (2)

范蠡初见西施,已是十分喜爱,交谈之后,见她关心国事,忧国忧民,更觉遇到知音,相见恨晚,两人越谈越投机,越说越觉得难以割舍,就指溪水为证,结为同心,然后才依依不舍地分手了。

从此,西施把自己的一切都和范蠡联系在一起,急范蠡所急,想范蠡所想。虽然范蠡因国事在身,不能常来看她。但她知道,范蠡不论走到哪儿,都会深深怀念她。而她自己,更是觉得自己的心早已和范蠡融为一起,永远无法分开。

勇赴国难,斩断私情

为了选美,范蠡找了一个多月,毫无结果。他跋山涉水,跑遍了越国。范蠡十分清楚,吴王宫中美女如云,所送的越国美女若不能压倒群芳,就无法讨得吴王欢心。光美貌不聪明,在吴王面前也无法得宠,不得宠就达不到目的。没有爱国心更是不行,若迷恋吴宫的富贵,不愿回越国,向吴王说出真情,会给越国带来灭顶之灾。

这一天,范蠡来到苎萝村看望西施。西施见他愁容满面,一再追问范蠡出了什么事。范蠡不回答,西施委屈地说:“少伯,难道你信不过我吗?”范蠡还不回答,西施生气地说:“既然你信不过我,还发什么同生共死的誓言!”

范蠡见西施如此关心自己的苦闷,就把越国君臣的“灭吴九术”告诉了西施,说眼看限期已到,误了越国的复国大计,自己就成为越国的罪人了。

西施听了,深深地看了一眼范蠡,然后紧紧靠在他的臂膀间,坚定地说:“我愿以身许国,赴吴完成使命。”

范蠡也紧紧搂住西施,痛哭失声,连话都说不出了。

西施也很难过,范蠡舍不得她,她也舍不得范蠡呀!但吴国不灭,国破家岂能全?西施也不忍心看到范蠡因此而受越王刑罚,更何况这也是报国恨的良策,所以才狠心牺牲自己。

西施为范蠡擦掉泪水,说:“少伯,越国不复,我们的日子能过得安稳吗?你曾对我说,为国家不要恋亲情,应牺牲自己的利益。那么,在国难当头时,我们为什么不能丢开儿女私情呢?你不舍得让我去吴国,谁家的父母舍得把女儿送出去呢?”

范蠡听了,对西施充满了敬意。其实他早就选中了西施,只是不愿说出来而已。范蠡擦干眼泪,整理衣冠,向西施行跪拜大礼道:“我范蠡愿指天地为证:今生今世,不负施妹。吴国灭亡之日,就是我与施妹新婚之时。此心永不会改!”

“少伯!”西施投进范蠡怀中。

稍后,西施又向范蠡说了郑旦的情况,并自告奋勇去鸬鹚湾动员郑旦,让她和自己一起赴吴。范蠡觉得郑旦如能和西施同去,彼此有个伴儿,也好互相照应,自然痛快地答应了。

没过几天,范蠡得知西施已经成功,郑旦表示愿与西施一块赴吴的消息后,心里感到一阵轻松,就找到诸暨邑令,说是越王有令,命西施和郑旦即日启程,赴越国都城会稽听候调用。并说,越王将分派两个女子非常重要的任务,要邑令一定要妥善安排,厚待家人。

诸暨邑令听了范蠡的话以后,不敢怠慢,立即派人分头到苎萝村和鸬鹚湾宣召西施、郑旦,给家人说明情况,并留下一些粮食、布帛。然后,带着两个女子来到诸暨,派了一辆重帷之车,让西施和郑旦乘坐,由范蠡带人护送着离开诸暨。

家乡的亲人们送了一程又一程,最后还是在范蠡的反复劝说下,乡亲们才恋恋不舍地停下脚步。

过了三日,范蠡等一行人来到国都会稽。范蠡去向越王勾践复命。勾践和朝中大臣看到西施和郑旦时,一个个惊讶得瞪大眼睛,半天不眨一下,他们实在没想到,越国竟有如此美女。尤其是勾践,简直到了痴呆的地步,要不是王后姬玉在旁提醒,差点又忘掉大事。

范蠡说西施、郑旦都是村姑,只会养蚕、织布、浣纱、做饭,不会梳妆打扮,不会歌舞音乐,宫廷礼仪更是不懂,应该派人教导,仅凭美色是无法博得吴王欢心的。越王与众臣闻之有理,纷纷表示同意。

勾践把西施、郑旦安顿在城西一座小城里,命老年士兵守卫,照顾两位女子的生活。还请了著名的乐师、舞师、棋师、化妆师和礼仪师等,教她们各种知识。

两年后,西施、郑旦身上再也见不到村姑的痕迹,一笑一颦都是端庄的王宫美女了。

范蠡看到时机已经成熟,就去禀告勾践,请他下达赴吴的命令。勾践听了,就和王后一起来到“美人城”,看西施和郑旦这两年学得如何。

范蠡把越王和王后安排在大殿上坐下,便让“美女城”中的一班人马,按照已经定好的程式开始表演。

一阵音乐声中,西施、郑旦从帐中款款而出,未见其人,先闻其香。及至见人,其光彩照人,足使日月无光;其风情万种,可使智者沉迷。在场的人无不目瞪口呆,半天醒不过神来。

西施、郑旦走到越王和王后跟前,一齐跪拜叩首,用软甜的吴语说道:“臣女西施、郑旦叩见大王、王后,愿大王、王后万寿。”

一声吴语令越王和王后回忆起在吴国为奴的三年,不禁百感交集,热泪盈盈。

接着西施、郑旦在迷人的音乐声中,将所学技艺演示了一遍,只见二人细腰广袖,舞姿轻盈,忽而像柳丝轻扬,时而像白云飘浮,时而如凤鸟飞起,时而如孔雀着地,真是动如游龙,静如惊鸿,令人目不暇接。

舞完之后,二人又向越王和王后表演了棋技、琴技,还把所学的宫廷礼节全部表演了一遍。最后,又用吴语唱了一遍范蠡为她们写的《颂吴王歌》:

姑苏山水兮,

天下最美。

吴国大王兮,

天下第一。

仁义贤德兮,

诸侯莫及。

文治武功兮,

诸国难比。

霸业巍巍兮,

江山永固。

伟哉大王兮,

万寿万福。

唱完之后,余音绕梁,令人回味无穷。过了好大一会,只听勾践大喊一声“好”!接着从坐榻上起身,快步走到两位姑娘面前,紧紧拉着她们的手,连声说道:“真是太美了,太美了,孤王真是舍不得把你们送走啊!”

王后脸上透过一丝不悦,在旁提醒道:“大王难道忘了姑苏三年吗?”

西施、郑旦也双双下拜说:“愿大王以国事为重!”

范蠡则上前施礼,向越王祝贺说:“恭喜大王、贺喜大王,‘九术’中的第四术眼看要成功了。”

勾践从醉迷中清醒,放开西施、郑旦二人,回到坐榻上,向范蠡颁发王命:要他明年春天送二女入吴国。

公元前488年春天,一只不大的船队在钱塘江中缓缓地行驶着,为首的一条船上,坐着范蠡及几名卫士。第二条船上是西施、郑旦及几名侍女。再后面的几条船上分别坐着乐师、琴师及几名护送人员,加上每月一次往吴国送礼的人员,人数虽然不多却也颇有声势。一路上静悄悄地,谁也不愿说话。

从会稽到姑苏,本来有陆路可走,而且稍近一些。但范蠡怕陆路风尘仆仆,坏了西施、郑旦的美艳之容,就决定走水路赴吴。好在这几日天气晴和,风平浪静,没费多大周折,就到了吴都姑苏。

当天晚上,范蠡把西施、郑旦安排到吴都馆舍,就带着礼品去拜访吴国太宰,一路看到姑苏城内,到处大兴土木,楼台亭阁,一座座拔地而起。尤其是姑苏台,台高二百余丈,广阔近百丈,犹如一座拔地而起的山峰。范蠡知道,这些都是越国派来的能工巧匠,从国内运来贵重木材,在姑苏城中为吴王建造离宫别馆,是实施“灭吴九术”中的第五术的。

范蠡在心里默默地祈祷着:“上天啊上天,请你可怜可怜这些越国百姓吧,保佑越国赶快强大,保佑复国之谋成功吧。,

经过太宰从中斡旋,吴王下令,命第二天送西施、郑旦入宫。

晚上,范蠡把西施、郑旦叫到自己房间,告诉她们明天进宫的消息。然后就一再交代应注意的事情。其实这些西施、郑旦已经听了不下百遍,但此时此刻,范蠡仿佛觉得只有重说一遍,两个姑娘才能真正记到心里。

最后,范蠡以严肃的口气问道:“这次来吴国的四个任务,记清楚了没有?”

“记清了。”两个姑娘齐声回答。

“说说看!”范蠡毫不容情地命令道。

“四个任务就是媚、谗、传、变。”郑旦低声地说。

西施进一步补充说:“媚,就是向夫差献媚,千方百计得到夫差的宠信。谗,就是伺机向夫差进谗言,离间夫差和伍子胥等直臣的关系,说越国对吴王无限忠心,使吴王对越国深信不疑,放松警惕。传,就是及时向越国传递消息,使越国知己知彼,战即能胜。变,就是要随机应变,保护自己,不暴露此行目的,达到长期潜伏的目的。”

“好!好!说得好!”范蠡不自觉地连声称赞,用赞许的目光望着西施。慢慢地,他的眼光逐渐复杂、黯淡下来,头也慢慢地无力垂下。是啊,打仗本来是男人们的事,而如今在男人们失败之后,却要把两个姑娘送与仇敌,这怎么能不让人心痛呢?何况其中一位还是自己今生都倾心相爱的心上人呢!

西施见范蠡垂头丧气,怕他控制不住自己,提醒道:“少伯,该早点休息了,不要忘了明天我们还要进宫。”

范蠡慢慢站起身来,来到两个姑娘面前,把她们拉到自己身边说:“我永远忘不了你们,越人永远忘不了你们,只要我们齐心协力,越国会灭吴的。”

西施、郑旦都深情激动地看着范蠡,双双把头埋在范蠡的怀中。

巧言妙行,计赚吴王

西施和郑旦进宫,果然美冠后宫,深得吴王欢喜,不到一个月,他就下令给越国200里土地、1万石谷子,作为对越国进送二个美女的奖励。

一年之后,郑旦因偶染疾病,长眠在异乡的土地上。临终之时,她拉住西施的手,断断续续地说:“妹妹,我怕是治不好了,今生今世再也回不到越国了。咱俩的使命只有靠你一个人完成了。将来,妹妹如果回国,见到范相国,请代我向他问好。就说郑旦辜负了他的一片苦心,无法完成他的嘱托了。”

西施一听,心如刀绞,痛哭失声,她呜咽着对郑旦说:“好姐姐,你放心,我们原定的事,我会尽力去办的。至于范相国,他是会理解你的一片真心的。”

听了西施的话,郑旦放心地闭上眼睛,带着一种满足的心情远离西施而去了。

郑旦死后,西施悲痛欲绝,一连几天食欲不振,无精打采。这下可急坏了吴王,他千方百计地宠着西施,但始终不见西施心情好转。

一日,西施和吴王同游吴宫后苑,看到苑中盛开的桃花,西施不觉轻轻叹了一口气。

吴王一见,连忙问道:“妃子有什么烦心的事吗?”

西施伤感地答道:“大王不知,去年苑中桃花盛开,你、我和郑姐姐一起饮酒赏花,何等快乐。今年又逢桃花盛开,赏花者却少了一人,思念人生短暂,如不尽情享受,徒留遗憾,所以叹气。”

吴王听了,连称西施说得对:“妃子所言,正合孤意,值此春日明媚,我们还是尽情享受吧。”

西施说:“我何尝不想让大王尽欢,只是这后宫苑中,是曾和姐姐同游之地,每次步入苑中,难免睹物思人,徒增感伤,难使大王尽兴。如能重造一座宫苑,离开这伤心之地,那样西施就会一心一意侍候大王了。”

“这有何难!”吴王不假思索地说,“我明天就下令,让人在灵岩山上给你另造一座宫殿,凡是内宫有的,新宫都要有,你看如何?”

西施高兴地说:“谢谢大王。”

第二天,吴王下令,让大夫王孙雄在灵岩山上建造一座馆娃宫,专供西施居住。要求馆娃宫一定要富丽堂皇,极尽奢侈,让西施娘娘高兴。

一年之后,馆娃宫建成,果然是规模宏壮,富丽堂皇,饰以珍珠美玉,树以奇花异卉。建有猎场、鱼塘、游水场、荡舟场……,吃喝玩乐,样样尽有。

馆娃宫建好以后,夫差和西施居住其中,尽情享乐,平时四处出游,乐队相随,载歌载舞,乐而忘返。至此,吴王不再特别考虑越国如何,勾践如何。

尽管重臣伍子胥多方劝谏,吴王根本充耳不闻,加上西施偶尔说些伍子胥的坏话,伍子胥不但难以劝谏,连见到吴王都很困难了。

西施曾听范蠡说,过去他们君臣三人入吴为奴时,住在灵岩山西麓的一个石洞里,后来,吴人把那洞叫做勾践洞,意思是提醒吴人提防勾践。西施为了麻痹吴王,就一心想把勾践洞的名称改了。

这年盛夏,西施陪着吴王在馆娃宫下漫步纳凉,不知不觉地来到灵岩山西麓,西施看到前面有一个石洞,方位、大小都和范蠡说的差不多,就漫不经意地问道:“大王,这是什么洞?怎么这么大?”

吴王抑制不住得意的心情,笑着对西施说:“这个石洞,就是当年越王勾践放马时住过的石洞,他们几人整整在里面住了三年,现在人们都叫它‘勾践洞’,爱妃想不想进去看看呢?”

西施想到会稽之耻,心里一阵难过,但她立刻控制住自己,装出一副高兴的样子说:“大王,这真是个好地方,六月不知是夏,七月不觉有暑,真和我们家乡苎萝山下浣纱石一样啊!”

夫差见西施高兴,不觉心花怒放,笑着说道:“爱妃既然喜欢这里,今后就多到此地来吧。”

西施故意撒娇说:“不知大王可舍得将这个洞赐给我?”

吴王哈哈大笑说:“我为爱妃,何惜一个石洞,既然爱妃想要,就把它给了爱妃吧。”

西施继续要求道:“既然大王将此洞赐给妾身,就该将此洞改名西施洞,将洞名凿于石壁,好让举国上下得知,我西施心归大王,以吴为家,再也不思越国故土啦。”

西施的话,让吴王满心欢喜,他立刻命人叫来石匠,在洞的上方凿上“西施洞”三个大字,并让人把里面打扫干净,放上几凳,供西施游览时休息之用。

这样,饱含国耻的“勾践洞”就变成了使人心醉的“西施洞”。

另外,吴王为了取悦西施,供她游赏玩,还在吴宫周围掘了一条十多里长的城河,河中种植莲藕,两岸遍栽柳、桃。从春至夏,河中桃红柳绿,荷花飘香,风光艳丽,满河清香,是西施常来游玩的地方。

这年夏天,西施又和吴王在河中游览,玩着玩着,忽然眉头一皱,怅然不乐。吴王吃了一惊,连忙问道:“爱妃怎么啦?刚才还玩得好好的,这会却又皱起眉头,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西施摇摇头,感伤地说:“我哪里是身体不舒服,只是看着这满河荷花,忽生感叹。”

吴王小心地问道:“不知爱妃又有何感叹?”

西施叹口气说:“你看这满河荷花,开得正盛,红自相间,十里飘香。可是寒冬一到,百花凋零,这河面上冷冷清清,岂不让人难受。”

吴王笑了笑说:“我当是为着何事,惹得爱妃烦恼,爱妃尽放宽心,我可以让城河两岸四季如春,什么时候也不会冷冷清清,爱妃也就不会望花兴叹了。”

于是吴王命人用各种彩绸制成各种各样的花朵和叶子,待到秋末冬初,就把它们装饰到河两岸的树上。这样一来,吴宫四周真是“秋有桃花冬有莲,四季如春花常开”了。

西施见吴王对她百依百从,就想进一步实施自己的计策。

有一年冬天,她和吴王荡舟时,看着吴王正在兴头上,就不失时机地说:“大王能令冬天百花开放,如同春天,真是自古未有。要是能把这些奇花异卉栽到画舫(彩船)上来,那样不是更有趣吗!”

吴王哈哈一笑,说:“这有何难?”于是下令让能工巧匠赶造100艘精美的画舫,用锦绸织上各种奇花异卉,做成帆篷。其中最大的一艘画舫的帆篷上,织满了金碧辉煌的牡丹,供西施和吴王乘坐。锦帆船队刚造成下水,吴王就请西施泛舟行乐。船队开动时,两岸堤道上许多宫女手拿乐器,骑马随行。船队在悠扬的乐曲声中,缓缓行进,招来很多百姓围观。因为这条河中航行的船只以锦为帆,与众不同,老百姓就把这条河叫做“锦帆泾”。

“锦帆泾”耗了吴国很多财富,虚耗了吴国的国力,加速了吴国灭亡的进程。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度过,一次,西施从范蠡处获悉,灵岩山下的木渎镇是攻打吴军的重地,一旦越国进军,就要在木渎镇驻军,要西施设法解决军士的用水问题。费劲脑汁,西施又想出了一个巧妙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