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白领黑皮书
3295600000007

第7章 办公室情色(1)

三不男人

若干年前,坊间流传的对好女人的评价是,出得厅堂,入得厨房,上得床。

形容一个女人大方得体,可以宴客;勤勉能干,可以持家;更温婉热情,可享云雨之趣。男女平等的口号喊到今天,男人在社会和家庭间所扮演的角色亦日趋复杂,不少女性也开始用此标准来衡量和评价男人了,相信男人在徒呼奈何的同时,自度符合以上条件者也会心中窃喜吧。

所谓出得厅堂,乃是指男人“presentable”(拿得出手)。以前相貌端正,出身正派即可出厅堂,现今却因厅堂渐大,场合各异而对男人要求更高了。要出娘家的厅堂,口袋要丰满,职业要体面,做人要周到,对人要体贴;要出女友的厅堂,还要谈吐幽默,请客大方;出同事的厅堂,则需机智大方,游刃有余于公司政治间并助妻子一臂之力;出社交厅堂更要在具备以上条件外,加上相貌堂堂,知识广博……

有女同事新交一个德国男友,因其头发较少被同事耻笑,多少有点抬不起头。一日突然将一大盘提拉米苏在办公室展示并分而食之,其间更不无炫耀地说:“他天天做菜给我吃,这样下去会很胖的……”吃着入口即化的甜点,女同事们感觉发亮的头顶也变得不那么重要了,脸上竟现出一丝酸意。怪不得,能做一手好菜的男人,走到哪儿都颇受女子的欢迎,虽然等他们下厨可能像等狮子座流星雨一样难。

上得床本来不是什么高要求,但在面子、车子、房子、票子的压力下,男士压抑越大,性趣越低,伟哥们不免大行其道,这大概是高标准严要求的女人们始料未及的。

其实对于总是把复杂事情简单化的女人们来说,男人只有四种:好男人,坏男人,大男人和小男人。好男人是有担当、讲责任的一群,体贴善良,侠骨柔肠,是好老公人选,但有一点点闷,一点点老实,阻碍事业大发展,未免美中不足;坏男人往往风流倜傥,年轻才俊,所以有号称“三不男人”颇为流行,乃是不主动、不负责、不拒绝的“坏男人”们,像一支烟,总有人明知有害健康还前仆后继;大男人们一度颇受欢迎,但今天的生活不要人换煤气罐,无需人修水管,更不喜欢有人在家里发威,需要更多“精神交流”的职业女性中,敏感体贴的小男人和趋近中性的“都市美型男”日益走红。

丈夫,老板,儿子,同事,情人……男人们在办公室、饭局、父母家、自己家之间频繁转换角色。一日三景,真真像演戏一样,而且角色各异,非实力派演员不能胜任。就算是实力派演员,也不能避免成为“票房毒药”。而完美的好老公,好老板,好儿子围绕的是三个关键词:钱、时间和精力。

不幸的是,这三者对每个人都是有限的。梅尔·吉布森的电影里问:What women want(女人要什么)?今天男人要问的其实是:我自己要什么?所谓舍得,不舍何以得,生命就是一场大交易。放弃不要的,换来珍爱的。角色定位后,才可以摆脱疲于奔命的龙套角色,开始塑造你最爱的角色。

正如我的前老板所说:Practice makes perfect.(练习成就完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不断练习,而往往练习的过程,就如同前戏一样,比正剧上演更有趣。

办公室色戒

情人节的短信中,有一条号称发自“终情局”的紧急通知,内容是:今天有近百万妻子和丈夫雇用了私家侦探,侦查配偶的行为,准备把情人节变成“擒人节”。请提前做好准备工作,确保节日安全云云。

的确,情人节本应是天下有情人之节日,现在由于婚外情的泛滥,已成为合法情人大战地下情人的节日,而这些地下情,除泛滥成灾的婚外情以外,被合法情人们畏之如虎而又防不胜防的,就数办公室地下情了。如今确实是情色高峰年,从“《色戒》原版赴港观摩团”的热卖,到“陈冠希艳照门”的热炒,饱暖思淫欲,GDP高歌猛进的中国,跨入小康的中国人民,注意力迅速从吃饭穿衣转到下半身。聚集了年轻才俊的公司,自然是得风气之先,以前说的是“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现在的办公室,时时处处都弥漫着荷尔蒙的气息。

办公室情色的初级阶段是调情。言语上一语双关,甚至直接挑逗,行为上可借机用文件拍拍打打,你来我往,因为暧昧而更令人兴奋。随着办公室自动化的进程,办公室调情手段日益先进,更因有手机黄段子、网络黄照片和盗版三级片的积极催化而扑朔迷离;而调情的组合可以今天是A男B女,明天是A男C女,后天是B女D男,公司越大,组合越多,当事人永不言倦,旁观者也是趣味无穷。

然后是地下情,之所以地下,原因有二:一是此情不合公司法--大部分跨国公司有规定情人不可在同一公司,我在百事时,公司有青梅竹马恋人一对,从进公司到离开,从热恋到结婚,同一部门,同坐一排隔间达三年,公司竟然无人得知真相,直到其中一个离开才自爆机密。现在想来,这种《真实的谎言》的办公室版本,定然是每天充满刺激和笑料,给他们本应平淡的生活增添不少乐趣。

二是此情不合婚姻法--其中一方或双方已有合法婚姻,不想或不愿离婚,故而办公室恋情也只能保持在地下,但俗话说纸包不住火,更何况是情热如火,偌大的办公室,大家耳朵竖着,眼睛盯着,鼻子闻着,嘴巴讲着。往往是当事人以为保密工作很好而沾沾自喜时,周围洞察的眼色已飞来飞去,谣言也已是满城风雨了。

以我的观察,调情和地下情确实有助于公司的团队建设,对凝聚力和工作效率两方面的提高都居功至伟,但一旦情人关系暴露或情人反目成仇,则后果可大可小。我的一个老外高管朋友,在沪上颇有人缘,换女朋友如换衫。一次在上海机场与公司CEO同行,遭遇始乱终弃的烈性情人围追堵截,大庭广众之下场面尴尬。该朋友从此在公司升职无望,数年后黯然退休。

另一个例子,是我以前公司的某男上司与女下属有染,该女下属业绩平平,男上司迫于压力试图让情人离开公司,恼羞成怒的女下属愤而在美国状告上司性骚扰。那个公司是全球知名品牌,因此这一消息迅速被大小报纸转载,结果是男上司被迫辞职,之后一蹶不振;而女下属也在撤诉离开公司后销声匿迹,不知所终。

两起案子,看起来都是因情人起祸,但其实是公司据此判断,连家事尚不能妥善处理,谈何公事?若是因家事而有损公司形象,那更是罪不可恕,众情色高手当引以为戒。

地下情一旦转入地上,则会瞬间变得索然无味,乏善可陈,以之前某著名主持人的例子,沸沸扬扬真假莫辨的争论戛然停止于情人在网上赫然公布其电话录音。得知真相的公众马上丧失对该事件的全部好奇心。由此看来,关于情色的谣言,并不是止于智者,而是止于知者。

瓦伦丁和费列罗

2月14号的情人节,是舶来节日里最普及的一个,普及到倘若办公室的女士在这一天居然收不到一两束玫瑰或两三盒巧克力,不免会在同事里抬不起头来,甚至有好面子者给自己订???送到办公室,假装是神秘恋人的馈赠。

情人节,是公元270年在暴君统治下秘密主持婚礼的教士圣瓦伦丁被暴君迫害致死的纪念日,纪念爱和被爱的自由。但情人节在中国的走红,跟自由地爱和被爱关系不大,跟自由地花钱关系最大。在西方同样重要及更有普及意义的感恩节,就不如对餐饮业、食品业和零售业来说充满商机的圣诞节和情人节来得凶猛,无他,利益驱动也。这么多钻石、铂金、餐厅、酒店会同媒体一起说事儿,想不红都难。

虽然走红,但想起情人节,并不是每个人都想起情人甜美的笑颜,相反地,很多人可能会露出的是苦恼人的笑。盖因情人节的开心不见得多,没假可放,没钱可加,烦恼倒是有四:

第一烦是过没有情人的情人节。2月早春时节,乍暖还寒,本来阴阴冷冷的天气已是不善,加上游荡在街上双双对对怀抱毛毛熊或鲜花的情人们,充斥在咖啡厅酒吧的卿卿我我的恋人们,真正是雪上加霜,令独处者无处可逃。关于如何度过没有情人的情人节,在没有情人节的宋代,失去了情人的李清照已有生动描述:乍暖还寒时节,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其间的苦况,非亲历不可尽知。

第二烦是过不止一个情人的情人节。一个有很多情人的人必须是一个心思缜密、擅长统筹规划的人。本来一年当中,把时间、礼物和精力分给多个情人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旦碰到情人节这一棘手的日子,肯定令不少花心者黔驴技穷。但正如阿迪广告所说,没有不可能。我的一个前下属就以我为托儿,创下一天吃三顿情人节晚餐的记录,五点钟在哈根达斯吃冰激凌火锅加Cheese Cake。然后假称老板(就是我)有应酬,赶到六点半的第二场,西餐,前菜加主菜。然后再说要回家陪爸妈,再赶到八点半的第三场,来晚了,老板(还是我)要加班,烛光晚餐,色拉、主菜加甜品。难为了她为了避免撞车穿帮,穿着高跟鞋横穿整个市区,还有之后一周的痛苦节食,决心和毅力都颇叫人钦佩。另有台湾朋友跟情人A在上海过节,于是跟同在上海的情人B谎称回台湾公干,并不忘在席间向B发短信诉说衷肠曰:在台北的星空下想念你云云。未几,情人B上网,偶然看到台北阴雨连绵的新闻。谎言戳穿,恋情亦告一段落。可见和卫星定位、可视电话一样,科技如果只以情人为本,不以本人为本,还是不怎么招人待见的。

第三烦是老夫老妻的情人节。一旦过了闪闪烁烁、欲说还休的恋爱初期,进入到老夫老妻的阶段,基本上关系就会蜕变成情人不是情人、亲人不是亲人的状态,情人节也变成了食之无味(对男人)、弃之可惜(对女人)的鸡肋。同事和老公结婚数年,去年情人节,老公在她的暗示之下悄悄准备情人节惊喜,也许是准备功夫做得太过隐秘,以至于同事一无所知,到情人节前晚,终于悲愤交加突然发难,老公被逼无奈,招供出真相,结局是节不像节,惊喜也不再是惊喜。

第四烦是有情人但没钱表达对情人的情。十八万元的情人节套餐和数十万的订婚戒指,高举“爱她就给她”句式广告牌的商家们已经把还敢唱“月亮代表我的心”的人赶尽杀绝。倘若没有钻石,没有像样的烛光晚餐,甚至不肯买价钱翻番的玫瑰,你拿什么来证明你的爱?!不知在远古时代,在家守候的女山顶洞人是否也只和那带猎物回来的男山顶洞人欢好?

所以在中国,一想起情人节,大家想起的一定不是意大利教士瓦伦丁先生,如果一定要想起一个意大利名字,也许会是费列罗(一种著名的意大利巧克力品牌)。

你看你看蝴蝶的脸

化妆的本质就是将女人做爱时的状态重现并保持。

从三千年前非洲女人对赭石和花瓣的兴趣,到今天全世界数十万化妆品从业者以秒速计的科技生化革新,无不围绕这一点:腮红,潮红的脸颊;口红,充血的嘴唇。现在,这种倾向已跨越化妆品行业进入医疗保健领域,因兴奋而放大的瞳孔也开始可以用热卖了两年的强生的“大眼睛的小秘密”美瞳隐形眼镜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