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创业思想力
3297000000009

第9章 我的第一次创业

季琦

刚开始的创业未必“惊天动地”。小的目标容易达成,达成以后再设立更高、更大的目标,容易建立信心。

不知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还是营造整个社会的创业环境,现在国家、社会、媒体都积极鼓励创业。我的第一次创业没有这样轰动和时髦,只是为了改善生活,没有太多理想化的东西,甚至也没有远大的梦想。

那是我研究生的时候,偶然发现刚毕业的研究生师哥,有大量日用品要处理,价格非常便宜,其中调光台灯是最容易打理的东西,而且新旧差价大。就从老大哥手里收购了大量旧台灯,进行修理和清??,然后再加价卖出。

要出售这些台灯,最好的地点就是每天吃饭的食堂,在门口摆一个摊儿,一边吆喝,一边贩卖。其实这是最难的部分:修理调光灯对于我们这些学理工的学生来说太容易,最复杂的工序换一个电容器;清洁更是容易,任何一个人都会做;那本差额账连小学生也会算,何况我们这些“久经考场”的大学生。我在做这笔生意之前就和我们研究生班的班长一起商量,他还帮我出了不少主意,但最后在研究生食堂叫卖的只有我一个人。因为在吃饭的食堂里,会碰到同班同学、老乡,甚至老师,还有可能碰到你心中暗恋的“校花”。在食堂门口吆喝,这是一般学生不愿意做的事情啊!

在我的价值观里,从来没有觉得做生意赚钱是件下贱、可鄙的事情,何况我们一个月几十块钱的助学金,大排一天只能吃一顿,连吃饭都不够,更何况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大上海,有太多的诱惑需要花钱。那时我还在考TOEFL,想出国留学,光买书就要好几百。为了实现自己出国的“远大理想”,为了生活得更好一点,倒卖这些台灯实在算不了什么!

结果第一次出手就大获全胜,赚了不少钱,除了请同学们在康平路上的“牧羊人”餐厅大吃一顿外,还给自己买了一个拷机,为后来倒卖电脑打下了物质基础。

那是我通过自己劳动赚到的第一笔钱,非常有成就感!突破了面子问题,超越了自我,大获成功!这个小小的成功,也鼓励我开始更大的冒险和尝试:卖组装电脑,帮别人组建网络,自己研发软件,直至后来从事ERP销售和咨询,做互联网公司。

到研究生毕业的时候,好不容易被外企录用,因为户口问题不能去。因为自己有做生意的底子,竟然毫不犹豫、满怀信心地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在交大门口的华山路上和别人合伙做电脑生意,一点也没有因为去不成外企而可惜。

从这个意义上讲,也是这件小小的生意,改变了我的人生道路。否则,可能宝洁多了一个能干的销售和区总,但社会上少了一个创业者季琦。我的那个班长一直在外企工作,也很优秀和成功,但道路和我截然不同。

从我最初的创业历程里,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经验:

1.创业和一个人的性格相关。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创业,有些人天生就比较保守,不愿意承担太多风险;有些人好面子,豁不出去;有些人内向,不太愿意和别人交往和沟通。这些人可能不太适合创业,至少不太适合单独创业,可以找互补的伙伴一起创业。

2.创业需要有压力和动力。不能因为大家都在创业,你就创业,没有强大精神力量做支撑,遇到困难很容易退缩。找工作很难,未必就不是一个很好的压力来源;改善你的生活,未必不是一个很好的创业动力源泉。

3.刚开始的创业未必“惊天动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小的目标容易达成,达成以后再设立更高、更大的目标,容易建立信心。自信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每个人都需要得到肯定,尤其是自己的肯定。

4.不要因为实际而羞愧。大学生往往谈到钱就不好意思,谈到利益就支支吾吾,碍于情面。创业的成功与赚不赚钱有很大关系,一直做赔钱的买卖,你还有信心一直做下去吗?在几个伙伴一起创业的时候,利益的划分特别重要,而且最好在一开始就明确下来,而且用契约的方式,即使将来有人反悔了,也有白纸黑字为证。你不知道创立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司,可能是未来的百度、未来的微软。

5.不要由于追逐梦想而不切实际。大学生创业还容易犯的错误是太理想化,自己被自己的想法感动了,很难看到真实的情况,很难听见别人的意见。有一次在做“和谁一起午餐”节目时,两个选手就是这样的情况。她们已经到了追求自我实现的阶段,追逐梦想,不考虑商业上的成功与否。如果你有一个有钱的爹,可能容易实现一些,如果是贫寒出生身刚刚出校门开始创业,还是“志存高远”,踏踏实实地开始你的“一小步”为好。

在以后的创业道路上,我经历了携程、如家、汉庭的创业,也取得了不错的结果。但不管是哪一次创业,这些最初创业的基因都贯彻始终,指引着我一步一步向前。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李彦宏

有人认为,命运是天注定的,是不可改变的。但在我看来,命运不过是人生的方向盘,驶往哪个方向掌握在每个人自己手中。

命运是一个人一生所走完的路,是一个人用一辈子所完成的作业。有人认为,命运是天注定的,是不可改变的。但在我看来,命运不过是人生的方向盘,驶往哪个方向掌握在每个人自己的手中。

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几个关于命运的故事,希望对大家创业会有所启发。没有什么高谈阔论,仅仅是我自己的一些经历而已。

眼界与命运

和很多同学一样,我出生在一个小城市的普通工人家庭。从小时候起,除了学习,我的兴趣就非常广泛。戏曲曾经是我的挚爱,甚至在初中时我还一度有报考戏曲学校的想法。因为在那个年代,在我生活的山西阳泉那个小城市,电视还没普及,更别说电脑互联网了,人们日常最多的娱乐活动就是听戏。

后来,我的姐姐考上了北京大学,她一时间也成了我们当地的明星。临走时,她对我说:“其实外面的世界很美丽,所以你一定要好好学习,考上大学,走出阳泉,这样你未来的路才会更宽阔。”

我听从了姐姐的建议,从那时起,我开始发奋学习,为的就是考上阳泉当地最好的高中--阳泉一中。最终,我如愿以偿。然而,这时的我对于姐姐所说的“外面的世界”还没有特别的概念。

我第一次接触计算机,是在高中一年级,当时我所在的阳泉一中在全市第一个设立了计算机教室。

只要轻轻地在键盘上键入一些英文单词和符号,它就会根据指令给出答案,我一下子就被这奇妙的东西吸引住了。从那时起,为了能到机房上机,我经常找老师软磨硬泡。比别人更多上机实践,也让我在计算机方面的技能比其他同学强。

不久以后,学校选派我到省会太原参加全国中学生计算机比赛。去之前,我信心满满,总觉得自己的计算机水平还算不错,甚至还想着拿个名次回来。没想到比赛结果出来,我连个三等奖也没得到。

这样的结果对我而言在某种程度上是个打击。一开始我想不通,但是当我走进太原的书店时,我才知道为什么没办法和他们竞争。我发现,这里有许多我在阳泉根本看不到的计算机方面的书,别人在信息的获取方面比我有优势。

这次经历让我第一次感到了眼界与命运的关系,我对姐姐当时对我说的那番话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我渴望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我相信这样能改变命运。

在之后的近20年中,无论是在北大的求学经历,还是在美国学习计算机以及在华尔街和硅谷的工作经历,都大大开阔了我的视野,甚至对我后来创立百度公司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性格与命运

虽然有人常说:“性格决定命运。”但实际上对于这样的说法,我个人并不认同。我觉得无论你的性格怎样,你都有可能成功。

几年前,高盛公司前总裁在清华大学开了一门关于领导力的课程,专门邀请一些大型跨国公司的全球CEO去讲课。有一次,我也被邀请去讲百度的成功故事。当我给学生们讲完课之后,他跟我聊天说:“Robin,看你的性格和一般人眼中的成功人士或者说企业家很不一样,因为你的性格很柔和,没有那么强硬。可是你做得也很成功,而且我相信你将来会更加成功。”

作为高盛的总裁,他几乎见过当今世界上所有成功的企业家。而从他对我的评价来看,各种性格的人都有可能成功,只不过是看你有没有利用自己的性格优势来做事情。

比如说,有的人就是善于与人沟通,那就应该朝自己擅长的方向努力。他们非常愿意和客户沟通,也许未来就可以成为一名很好的销售人员,这样也会取得成功。

而有些人的性格则是那种比较内敛的,就像一个技术工程师,我的性格里可能这方面就更多一些,在思维上比较严谨,逻辑性比较强。我不太愿意天天出去跟人喝酒,而更多的是愿意坐在计算机前面去感受那些新的互联网的产品,去琢磨怎么样可以把它做得更好。

所以,我认为各种性格都能够成功,关键是你要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做一个判断,究竟自己的性格适合什么。上帝关上一扇门,一定会打开另一扇窗,每个人都应该去寻找适合自己的东西,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做自己擅长做的事情,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够坚持下去,你才能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退缩、不轻易改变你的方向。我相信,做到这点,成功就离你不远了,你的命运也会因此与众不同。

梦想与命运

有一句名言叫“梦想是人生路上的一盏明灯”。一个人想要成功,想要改变命运,有梦想是重要的。

在美国读研究生时,有一次,我报名参加了学校的一个研究小组。当时,负责面试的教授可能对我的回答不满意,便口问我:“你是中国来的?”“你们中国有计算机吗?”尽管可能不是有心刺伤我,但教授的问题让我的心里特别难受,我觉得怎么能这样问我,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而且那时已经是20世纪90年代了,怎么可能没计算机?这近似是对我祖国的一种羞辱。但也就是这么一句话,激发了我内心那股不服输的精神和一定要实现“中国梦”的信念。从那时起,我就梦想有一天一定会用自己手中的技术改变国人的生活。

这也是我为什么放弃了在美国稳定的工作和安逸的生活回国创立百度公司的原因。

百度创立之初,一切都非常困难。我们在北大资源宾馆租了两个房间作为办公室,加上我,公司总共只有8个人。尽管如此,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那就是做中国人自己的搜索引擎。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到了2001年底,与刚创业时相比,百度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此时我也认识到,百度如果想要在市场上有所突破,就必须超越当时已经在中国市场上占有6成份额的谷歌。

2002年初,我组织了公司技术人员一起开了一次会。会上我告诉大家,我们必须在各项技术指标上全面超越竞争对手。当时,有的人认为这不可能,觉得百度的技术实力和国际最先进的搜索公司差距太大了。但我对他们说,百度虽然此时还十分弱小,在国际乃至国内都还不太知名,影响力有限,但是,百度凝聚了一批充满非凡理想和远大抱负的优秀人才,大家就是要在这里做出一番事业,让中国人在中文搜索引擎领域扬眉吐气。

于是,一个名为“闪电计划”的15人技术攻关小组成立了。在那段时间里,我们的工程师为了一个共同的梦想与目标,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中。饿了就泡一包方便面,困了就干脆席地而睡,醒来以后继续工作。

其实,他们中的许多人当时完全有机会能够到IBM、微软等跨国公司工作并取得一份可观的收入,但他们却选择留在百度,拿着微薄的工资,没日没夜地工作。他们说是我的“做中国人自己的搜索引擎”的梦想感动了他们,而我也被他们所感动。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下来,百度在索引量、相关性、中文处理的相关检索、拼音的检索、纠错技术等方面大大提高,众多指标领先业界,加上“闪电计划”后期启动的百度Mp3搜索,对这个产品,用户体验评价非常高,迅速扩大了百度的知名度和品牌美誉度。百度作为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的地位正是由此开始奠定的。

因此,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心中有梦,有胸怀祖国的大志向,找到自己的梦想,认准了就去做,不跟风不动摇。同时,我们不仅要自己有梦想,你还应该用自己的梦想去感染和影响别人,因为成功一定是用自己的梦想去点燃别人的梦想,是时刻播种梦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