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共产党90年重大事件始末
3311600000084

第84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2)

2001年7月1日,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三个代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我们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不断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根本要求。讲话系统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论述了"三个代表"之间的关系,说明它们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提出"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报告科学地总结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十条基本经验: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2003年7月1日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讲话,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他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他从十个方面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丰富内涵作了精辟概括。他还深刻地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2006年8月15日,胡锦涛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发表讲话,讲话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并作出了历史的评价。胡锦涛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涵盖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以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祖国统一、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等各个领域,涉及改革开放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鲜明的特点和最突出的贡献,在于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我们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加强党的建设的规律的认识。"讲话列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上形成的"富有独创性的理论成果",并予以高度评价,指出:"这些重大思想,进一步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目的、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等重大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这些新论断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也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典范。"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它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化,也体现了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是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深入发展联系在一起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

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提出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正式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004年3月10日,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发表讲话,对科学发展观作了系统深刻的论述。胡锦涛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总结了二十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概括了战胜非典疫情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全党同志都要"深刻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坚定不移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这一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而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它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确定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基本要求。

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在中共中央党校发表讲话,全面论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他明确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这六个特征的内涵,胡锦涛作了简明扼要的论述,指出"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定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抓好的一项重大任务,并提出了工作要求和政策措施。

2006年10月,胡锦涛在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提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社会,要贯穿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个历史过程。"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这个《决定》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下,总结实践经验,解决现实矛盾,拓宽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在中共中央党校发表讲话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胡锦涛回顾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历程,把科学发展观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发展过程中加以深刻的论述。他指出,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始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物质基础。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前夕发表的这篇重要讲话,对将近30年来形成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出了新的概括和新的论述。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命题。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历史进程和成功经验,对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进行了全面、深刻的论述。十七大报告指出:"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同时期,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先后为这个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理论成果。今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随着科学的突飞猛进,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继往开来中不断向前推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将不断得到丰富和创造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