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次贷危机,许多西方国家遭受了严重的资金短缺,加上西方的政治地位也在这场衰退中下降,中国那些资金富足的公司尤其是石油企业,可能拥有不计其数的收购机会。与此同时,中国还建立了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的注册资本为2000亿美元,其中800亿美元将用于对外投资,也促使中国在那些被认定为投资对象的外国企业中的潜在影响力愈发强大。最后,我们不应该忘记,中国转包商在许多外国跨国公司的全球供应链中越来越重要,例如系统集成的公司,至少从长远来看,其发展可能对这些跨国公司的管理、科研能力、所有权等方面产生更广泛的战略意义。
在国际公司建立的过程中,海外直接投资至关重要。一项预测表明,在即将到来的2010年,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将超过外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据估计,2008年中国的海外投资超过500亿美元,与2002年相比实现了大幅攀升;官方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的海外投资60%流向了亚洲,16%流向了拉丁美洲,7%流向了北美洲和非洲,6%流入欧洲,近4%流向澳大拉西亚【见图5–11】。
【亿美元】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年】
图5–11中国海外投资的增长
中国模式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其中包括政府职能的大大减少,引发人们对中国经济和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相似性的关注。但是,与日本和韩国经济一样,与西方经济相比,中国经济显然也拥有自己的独特性。中国领导人正有意识地选择遵循市场改革的路径,而不像俄罗斯那样依靠压倒性的力量强行推进改革,这一点也不让人感到吃惊。中国最大的差别在于政府职能。这可以归结为中国古老传统的一部分,国家在经济中通常发挥关键性的作用,被广大人民当做社会的保护神和化身。虽然中国已经推行市场改革,但各级政府【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经济中仍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大约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的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中国还处于大规模削弱国有企业【其中很多企业生产效率低下且负债累累】地位的边缘,并仿效其他国家的模式实行市场经济。而10年以后,一派相当不同的景象开始显现。确实,中国国有企业的数量已经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120000家减少为2004年的31750家,大多数企业经历了重组,许多职工下岗。但是,中国没有实行彻底的市场化,而试图提高重点国有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所以,中国规模最大的150家国有企业再也不是跛脚鸭,相反赚取了大量的利润,据统计,2007年它们的总利润为1500亿美元。
提高中国公司的国际竞争力是政府整体经济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许多大公司都是国有企业。不像其他国家的国有企业认为自己受到各种不同程度的保护,而且通常处于准垄断地位,相反中国政府将国有企业引入激烈的竞争之中,促使企业之间或国有企业与外国公司之间形成竞争关系。也不同于许多西方国家,这些国有企业还可以募集大量的私人资本。2007年,上海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发售的12只最大的股票均为国有企业股票,它们募集到交易资本总量的85%。其中有些还拥有国外股东,虽然他们资金很紧张,但通常会尽力帮助这些企业改善经营状况。
由于中国国有企业同时拥有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所以它应称做混合所有制企业。领头的国有企业受到国家的支持,但同时也保留了大量类似私有企业的独立性,同时可以像私有企业那样募集资金。另外,还存在一种相反的混合所有制形式,例如联想电脑公司和华为这样的电信设备制造商,均是中国最大的私有企业,由于与政府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所以获得了大量的帮助,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关系与日本和韩国部分公司的经历甚为相似。但是,与私有公司在日本和韩国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不同,中国许多经营状况最好的公司都属于国有。
钢铁工业有很多私人资本,但整个行业的龙头老大是宝钢集团公司。中国铝业公司也是国有企业,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铝产品制造商之一,并准备向多元化的金属制品跨国公司进军。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正在与日本的三菱集团和丸红株式会社在亚洲竞标修建一个火电厂。中国的两大造船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和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正在经历快速的发展,与日本和韩国造船公司的技术差距也逐步缩小。奇瑞公司也是一家国有企业,由于它在能源消耗、技术发展和创新性上都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所占市场份额位居第五。最重要的是,在与西方和日本公司竞争的全球舞台上,这些国有企业的竞争力正在不断增强。
正在出现的中国模式证明了国家以一系列不同的策略和形式活跃在各个领域:为私有企业提供帮助、给众多国有企业出谋划策、助推人民币逐渐演变为可自由兑换的货币、成为推动中国经济转型的经济战略工程师。中国的成功表明,中国的国家模式注定要在全球范围内尤其是发展中世界发挥强大的影响力,由此也将改变未来经济分歧的相关条款。可以想象,次贷危机中盎格鲁-美国模式的崩溃,将使中国模式适用于更多的国家。
大规模的优势
巨大的人口规模和超高的经济增长率相结合,为世界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经验:毫不夸张地说,中国正在改变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世界,而且还会把它带入一个陌生的未来。正因为这种转变及其对世界的影响是如此之大,人们谈论现代经济历史甚至会使“中国前”的“中国后”【和“公元前”、“公元后”类比】之类的术语--1978年成为这两个时期的分水岭。在这一小节中,我将集中探讨中国大规模优势的经济意义。
当美国1870年开始经济腾飞时,其人口为4000万。到1913年,该数字已达到9800万。日本经济腾飞始于1950年,当时的人口是8400万,到1973年年底经济腾飞结束的时候,人口数量已达109亿。相比之下,中国1978年开始腾飞时的人口是963亿,这个数字是美国1870年人口数的24倍,日本1950年人口数的115倍。据估计,到2020年其腾飞时期预计结束的时候,中国人口将至少达到14亿,相当于美国1913年人口数的14倍,日本1973年人口数的13倍。如果我们将比较范围再扩大一些就可以看到,印度1990年开始腾飞时人口是839亿,差不多是美国1870年人口数的21倍,日本1950年人口数的10倍。
总人口数只是中国规模产生的影响之一,第二个影响是其劳动力规模。中国目前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1%,其劳动力人数占全球劳动力总数的25%,略高于前者。1978年,中国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只有118亿非农业人口。截至2002年,非农业人口已经增至369亿,而发达国家加起来的总人口是455
亿。估计到2020年,中国将有533亿非农业人口,这个数字将比整个发达世界的总人口至少高出1亿。换句话说,中国从事非农业劳动的人数正在迅速增加,因此,也极大地促进了世界非农业劳动力人数的增加。
中国崛起的第三个规模效应关系到其经济规模对世界其他地区产生的影响。自1978年以来,中国GDP的年均增长率一直保持在94%左右,超过美国1870~1913年394%增长速度的两倍。据预测,两个国家各自腾飞持续的时间将大致相同:美国约43年,中国约42年,因为虽然后者的增长速度快得多,但其人口规模也大得多。美国1870年开始腾飞时,其GDP占世界总量的88%,到1913年时,该比例上升至189%。与此相反,中国1978年时的GDP约占世界总量的49%,但这一比例到2020年的时候,很可能会增加为18%~20%。在这两种情况下,两国GDP的增长都对世界GDP总值的膨胀产生重大影响。例如,20世纪80年代,在所有国家中,美国做出了最大单一国家的贡献,约占21%;然而,20世纪90年代,甚至在其发展水平有限的情形下,中国超过了仍然保持21%比例的美国,为世界GDP总值的增长做出了271%的贡献。
第四个规模效应是中国对世界贸易的影响。实施门户开放政策之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封闭的经济体之一。1970年,其出口贸易只占世界总量的07%;70年代末期,中国的进出口总额,只占本国GDP的12%,处于世界最低水平。中国经济之所以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影响很小,原因有二:首先,它是一个非常贫穷的国家;其次,它也是一个非常封闭的国家。但是,自1978年以来,中国已非常迅速地成为世界上最开放的经济体之一。中国计划逐步将平均关税税率从2001年的237%下降到2011年的57%,目前该目标已经实现了一大半。尽管中国1978年的贸易依存度【出口和进口占GDP的比例】还不足10%,到2004年该数字却已跃至70%,远远高于其他大国。中国现在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出口国,而在2004年,中国是名列世界第三大进口国,其出口占全球总量的59%。到2010年,中国将以一个发展中国家的身份,首次成为世界最大的贸易国。
这些规模效应中的任何一个--人口、劳动力、经济和贸易,显然都对世界其他国家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既能刺激全球总体增长,还能拉动各国经济增长。但第五个效应,即中国的资源消耗,多半对世界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由于中国自然资源贫乏,而人口规模庞大,再加上资源密集型发展模式,中国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会产生双重效应:一方面会导致全球原材料价格的增长,另一方面会加大全球原材料储备的消耗。按照目前的趋势,未来这一进程可能还会大大加快。
中国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
尽管中国仍然很贫穷,2003年其人均GDP仅达1000美元,但它已经并正在对世界产生深刻的影响。中国和美国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为世界经济从2002~2005年实际产出的增长,做出了不低于1/3的贡献。众所周知,中国还把日本从“后泡沫时代”长期衰退的漩涡中拯救了出来--在2003年,中国促进日本出口增长了2/3,从而促进其GDP增长了1/4。中国作为世界上制成品的最廉价生产商,已导致产品全球价格的急剧下降。比如说,在过去10年里,美国服装和鞋类的价格下降了30%。制成品价格下降的主要受益者,是发达国家的消费者,而中国需求造成的原料产品价格的上升,又对初级产品生产者产生了有利影响,其中大多数都是发展中国家。为了获得足够的原材料来推动经济发展,中国在非洲、拉丁美洲和中东一直表现得非常活跃,并与伊朗、委内瑞拉和苏丹等国达成了重要协议。另外的赢家是俄罗斯和澳大利亚,前者主要生产原料产品,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而澳大利亚就更不用说了。原材料的匮乏,促使中国对许多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展开了重大的外交攻势,其中包括2006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主要的输家是那些发展中国家,例如墨西哥,他们不仅在外国直接投资方面输给了中国,甚至许多国际公司将原本在这些国家的业务也迁移到了中国。还有一些明显的输家,即发达国家的蓝领工人,他们发现自己的工作都被外包给了中国。
迄今为止,中国崛起带来的最大影响,被认为主要集中在东亚地区。主要的受益者是东北亚地区那些发达的亚洲新兴国家和地区--韩国和中国台湾,以及日本。它们一直都受益于中国生产的廉价制成品,同时由于中国对知识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这些国家也能享受相关产品价格上扬带来的收益。像中国台湾计算机产业那样,他们为了充分利用中国大陆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就把自己的许多业务都迁移到了大陆。输家是西方国家的那些同业者,由于工作被外包给中国,这些行业的很多工人都丢了工作。但是与同中国之间存在着庞大贸易赤字的美国不同,所有这些国家都享受着与中国之间的大量盈余。该地区最接近于失业严重地区的例子是东南亚,这些国家的经济与中国极其类似--虽然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发达得多。在过去的十年里,东盟国家亲眼目睹大量外国直接投资都流向了中国。它们还在大规模电子集成和计算机设备等方面输给了中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是最为显著的例子,最后为了避开与中国的竞争,它们都被迫升级价值链。受伤害程度最深的国家,是经济最类似于中国的印度尼西亚。在吸纳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上,印度尼西亚已甘拜下风,这些跨国公司都选择中国而非印度尼西亚作为其首选生产基地。不过,总的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大大有益于东盟国家,它已经成为这些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即使不是最大,也是较大的伙伴国之一】,在很多情况下,中国都是这些国家外来投资的提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