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流亡中的戏剧家摇篮
3339200000028

第28章 国立剧专的鼎盛时期--在江安的六年(5)

(三)常演中外名剧的小城

剧专教学,特别重视舞台实践。学生从人学那天起,便开始参加演出活动。除校内实习演出外,每月有一次公演活动。通过演出,加深了学生对话剧艺术的了解,增强了驾驭各种表演风格流派戏剧的本领。学校设有演出委员会,专门负责各种演出事宜。演出分试演和公演两种:

1. 试演,专为学生课业而设。试演又分实习试演和竟赛试演。实习试演纯为课堂实习工作,每剧熟练之后,由导师考察其排演之优劣评定甲乙,作为成绩记录,改专后,预定本年度实习试演20次。竞赛试演,由演出委员会核定几个剧目列为竞赛试演剧目,由学生选组并由学生充任导演,在竞赛试演剧目中,演出委员会选出成绩最优的两个剧目参加公演,以激发学生的演出兴趣和向上之心。改专后,计划本年度竞赛试演为7次。

2. 公演,指具有相当规模的对外公演,演出剧本必经演出委员会选定。公演分为一般公演,实习公演和毕业公演。一般对外公演在改专后的第一年度举行4次,毕业公演1次,实习公演系竞赛试演中选出的节目对外公演,改专后的第一年度实习公演2次。

据初步统计,国立剧专在江安期间(1939. 4-1945. 7)各种公演达80多次,上演中外戏剧152出,小型实习演出则是经常性的活动,演出次数和剧目无法统计。演出剧目不少是"五四"以来我国优秀剧作家的剧作:如郭沫若、田汉、夏衍、李健吾、曹禺、余上沅、阳翰笙、熊佛西、宋春舫、于伶、洪深、章泯、陈白尘、沈浮、丁西林、杨村彬、吴祖光等人的着名作品,更有外国的莎士比亚、莫里哀、易卜生、果戈理、契诃夫、托尔斯泰、王尔德等人的剧作。

寒暑假期间,留校学生为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还上山下乡为农民演出,许多山民还是第一次看到话剧,非常欢迎学生的演出,并用丰盛的饭菜招待他们。

剧专落脚江安,提高了江安人民的文化素质和艺术欣赏水平。凡剧专的公演,江安老百姓都是争先恐后地买票,场场满座。当大幕拉开,喧闹的剧场顿时安静下来,观众们都全神贯注地看戏,好似身临其境,他们完全被话剧这个外来剧种征服了。原剧专第六届学生赵锵撰文回忆说:"江安观众是我们所经历中最难得的观众,别看江安当时是一个交通并不方便的小城,但文化层次颇高,欣赏能力是许多大城市所不及,他们能欣赏中外古今的名剧,即使莎士比亚、柴可夫的作品都会看得津津有味,安静、准确地反应剧中应有效果,他们从不中途退场。

正是这一批可爱的观众,增强了这批青年学生孜孜追求戏剧艺术的信心。"原国立剧专第六届学生胡浩回忆在江安演出这些中外名剧时深有感触地说:"江安的观众是幸福的。他们通过观看演出,了解并接触了上下几千年的人类历史;从那具有典型意义的角色创造中,感受到善良灵魂在社会的拼搏中所进发出来的火花。演出是优秀文化遗产的再现,而江安观众却能在吸收美好文化的过程中,以自己的模范行为,与演出者共同合作创造了剧场安静、肃穆,'针落地、尚闻其声'的好习惯、好传统、好秩序。"由学生的实习公演而引出一个具有历史价值的话题,江安,是我国第一次演出世界名着《哈姆雷特》的地方。

国立剧专为什么要公演莎士比亚剧作呢?余上沉在1937年6月18日《中央日报》发表《我们为什么公演莎氏剧》认为,戏剧学校"要使学生得到各种演剧的经验",则莎士比亚剧作"是演剧的最高标准,近代最有成就的演员也都以能担任几个莎氏剧中角色而得名。莎士比亚早已神圣化,莎氏剧的表演也很有神圣化的意味"。在此之前,他在一系列介绍和研究莎士比亚的文章中指出,莎士比亚是古今中外唯一的伟大戏剧诗人,莎士比亚是近代剧的始祖,有了莎士比亚才有歌德、席勒、雨果,才有近代剧的成功,而间接的才有现代剧的产生,莎士比亚成为戏剧的最高理想。而悲剧《哈姆雷特》(1601)代表着莎士比亚戏剧创作最高成就。因此,余上沉在剧校学生演过莎翁的《威尼斯商人》等剧作后,决定在小城江安排演《哈姆雷特》。

据原剧专第五届学生徐里(徐梦夏)撰文回忆,1941年学校决定以《哈姆雷特》作为他们班1942年夏的毕业公演剧目。由焦菊隐负责排导,还特由教《剧本选读》的曹禺剖析剧本的主题、情节、人物性格等等。因为这是在我国第一次排演《哈姆雷特》,焦菊隐把它当作一件大事来抓。从剧本抓起,当时主要根据商务版的梁实秋译本,再参照田汉译本,焦菊隐把它综合成适合当时舞台条件的演出本。本子包括剧本分析、历史上各家对《哈姆雷特》的解释和不同演出方式的比较。还附有布景、服装设计图、制作图、各场的大道具位置,以及导演的排演计划、调度,小动作面部表情、声音表情、音调等一应俱全。

经过反复的修改创作方案和一学期的精心排练,1942年6月,《哈姆雷特》作为剧专第五届毕业公演剧目,正式出台了。

演出海报贴出后,江安观众争先恐后买票,连演若干场,场场火爆。每场演出,观众都早早进场,连背着篓筐打着赤脚的农民也被《哈》剧吸引了。只要大幕徐徐拉开,观众自然就寂静下来,并随着剧情的发展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据剧专第六届学生胡浩回忆,在头场演出结束,焦先生在后台向聚在他周围的同学们深沉地说:"在贫穷的中国,在落后、闭塞的江安小城,能演出莎翁的四大悲剧之一《哈姆雷特》,并得到观众的承认与喜爱,难道这不是一件大事吗!''随后,《哈姆雷特》又进驻了当时"陪都"重庆的舞台,万人空巷的争购戏票,成为了当时中外剧坛上的佳话。

每逢学校公演时,学生不分专业都得参加前后台演出的实际操作,如灯光、服装、效果、道具、化装、换景、宣传、前后台服务等,让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适用型人才,使他们毕业后能较快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

剧专在江安期间,还不定期举行音乐会,曲目有"五四"以来老一代作曲家的名作,抗战歌曲,以及柴可夫斯基和肖邦的名曲,有独唱、轮唱、合唱及器乐演奏等不同表演形式。还有别开生面的舞蹈表演,舞蹈艺术家吴晓邦创作的《思凡》、《丑表功》颇具艺术魅力,特别受到小城人民的欢迎。以前只有都市里少数人在艺术剧场才能欣赏到的中外名剧和名曲,而今闭塞的江安小城的普通市民和农民群众在家乡就能仔细品味中西文化的精粹,领略名家经典作品的神韵,这其中的奥妙,是与国立剧专师生长期坚持洋为中用的原则,坚持民族化、大众化的原则分不开的。他们不愧是沟通中西文化的使者,传承文化薪火的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