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20不惑,30不悔
3342700000016

第16章 20多岁的财富管理决定30岁后的立业资本 (1)

“梦是好的;否则,钱是要紧的。”这是鲁迅先生的名言。诚然,钱并不是一切,但我们同样不能否认,如果没有钱,我们什么事都做不了,无论你是20岁还是30岁。那么,钱从何来?事实上,钱不仅仅是赚回来的,更是理出来的。如果把人比喻成飞机的话,那么20多岁就属于在跑道上助跑的那段时间,不经过10年的财富管理和积累,是不可能会有30多岁的纵身一跃,进而翱翔于天际的那一天的。

少壮不理财,老大徒伤悲

同样是20多岁就开始工作的人,有的人在30多岁的时候就能拥有自己的事业,但有的人,除了每个月月初发的那几千块钱薪水之外,依旧一无所有。

为什么会造成如此差距?这是因为,后者几乎从来都不考虑经济问题,根本没有想过世界上还有“理财”二字。他们甚至还认为,自己还年轻,是享受生活的最好阶段,理什么财啊?

于是乎,这些看似潇洒的年轻人,就会在有钱的时候大把花掉,从来不考虑明天的生活、下个月的生活。他们没有看到,如果能在20多岁时养成理财的习惯,那么在30多岁的时候至少不会因为生计而为钱发愁。

韩浩今年31岁,是一家外企的部门主管。月收入两万多元的他,按理说生活水平不低,但韩浩对花钱一直没有计划,反正喜欢什么就买什么,出去吃饭也从来不看账单,直接刷卡,往往一到月底,就感觉钱包有点紧了,而且连他自己都不知道那些钱花到哪里去了。

韩浩年龄也不小了,所以他就和女朋友商量结婚的事情,两人都查了查自己的存款余额,这时韩浩才意识到自己根本没有什么积蓄。女朋友很生气,这样糊里糊涂过生活的人怎么能够托付终身!

我们身边有很多像韩浩这样没有理财意识的年轻人,只要自己有钱,就没有任何节制地随意挥霍。但当真正需要钱的时候,不得不向父母、朋友借钱。这样的恶性循环,导致了自己永远都活在了缺钱、借钱的状态之中。

也许你会说,我不怎么理财,当然我也不会每月花光它,也不会借钱消费,自己一样过得很好,平时留下一点零用钱就够了。抱着这种想法的年轻人有很多,但是如果一直这样下去的话,在30岁之后,他们因为不理财将会面临很多让人棘手的问题,甚至这些问题会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在这里有一个简单的预算,可以让我们知道这辈子需要多少钱。

如果你是一位25岁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从现在这个时间点开始,工作到60岁退休,在这漫长的35年里,你大概需要花费多少钱才能满足你的基本需求呢?

恋爱和结婚,爱情和金钱在现在这个社会是分不开的,白开水配面包的日子没有人愿意过。还有现在这个社会,一次恋爱就能走上婚姻的情侣很少,所以谈恋爱所需要的钱我们无法估计。那就直接算结婚所需要的钱,如果你是30岁结婚,并且生有一个小孩的话,那么三口之家,每个人每天吃饭加上各种花销,一个月3000元应该是最基本的,35年下来大概需要126万元,这个毋庸置疑。

买房,如果首付20万元,合计80万元,这还不是在北京、上海这些一线城市。

如果买车,从25岁到退休前至少要购置两辆,花30万元。再加上每年养车的保险、汽油等费用,至少70万元。

孩子的教育费用,从出生开始一直到大学毕业,按照现在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的标准,起码要花费40万元。

这样已经超过300万元了。还要赡养父母,算在一起是4个老人,目前业界公认的最低数字是480万元。如果仅靠自己每个月的工资所得,按现在家庭月收入1万元计算,应该不算很低了,如果挣够480万元,刚好需要35年。但60岁以后的生活呢?

这些统计,还没有包括人生中那些可能会发生的灾难,例如大的疾病、各种事故,都会对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也就是说,从你20多岁开始,跟你未来的另一半至少要赚480万元,否则生活真的很难继续维持下去。

看了上面这些,有人也许已经想理财了。接下来,就应该朝着正确的方向行动。

理财的过程一般要分3步:

1.起点——了解你的财务状况

首先,你要了解自己每个月的收入和支出是多少,是否有负债,是否有存款用来投资。要了解自己的经济状况,最好用一个账本来记账,把你每个月的收入和支出的多少以及来源、去向都记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像故事中的韩浩一样,连钱花到哪里去了都不知道。

2.目标——设立理财目标

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目标的设定,一切的理财都是盲目的。我们可以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先建立一个长远的目标,同时再制订一个短期计划,例如要让你的资金增长多少。只有明确了目标,才能够切实地按照目标去执行。

3.方法——实现目标的途径

有了目标之后,就是要怎样才能实现目标了。理财的方式多种多样,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家庭状况、不同的收入条件下,你可能找不到一个通用的理财模式,你需要分析自己的情况,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个。当然,现在社会上有很多理财咨询公司,你可以向它们进行咨询,从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20多岁向月光族说再见

20多岁的时候,很多年轻人因为缺乏理财知识,花费起来没有节制,因此成了月光族。还有的人则是因为受到周围人的影响,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比较高,所以他们追逐新潮,扮靓妆、买靓衫,只要吃得开心,穿得漂亮,没事的时候经常和朋友唱唱KTV,到咖啡店品品咖啡或者四处旅游,同样也加入了月光阵营。正如很多年轻人都有这样一种观点:“我还年轻,没有钱也不必过于担忧!”

然而,当这些月光族到了人生真正的重要时刻,例如买房、买车等需要大笔支出的时候,才发现银行卡上只是寥寥的千位数,当时立刻傻眼了。这样的人,别说指望他们30岁后能成家立业,以后能养活自己这就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来到这个城市找工作的张辉,有一天突然找到了老朋友朱琪。他有些扭捏地对朱琪说,自己已经没有钱生活了,需要向她借点钱。

朱琪觉得很奇怪,张辉已经出来工作多年,怎么会穷成这样。虽然心生疑惑,但由于是多年的朋友,再加上对方对这个城市不熟悉,朱琪不但免费给他提供住宿,还借给他一笔钱作为生活费。

很快,朱琪就明白张辉为什么这么穷了。原来张辉不管是跟朋友出去旅游或者聚餐,开销无论巨细,张辉都会抢着买单。尤其是有女士在场的时候,他会表现得更加积极,那架势就好像为了证明自己是一个家资雄厚的大富翁,甚至他还经常买一大堆奢侈品。因此,他不但是“月光族”,而且还是大名鼎鼎的“啃老族”——工资花光就伸手向父母要,哪怕自己再没钱,他也不愿意坐公交车。

当张辉又一次开口向朱琪借钱时,朱琪终于忍不住提醒他:“你如今快30岁了,可还是一个月光族,以后你拿什么结婚、买房?人家都说三十而立,你拿什么来立?创业?你有资本吗?你说和女生AA是特别没面子的事情,难道向女生借钱会有面子吗?你愿意为朋友买单,而且乐此不疲,认为这是件非常豪爽的事情,但是,当你看到你周围的朋友一个个计划着怎么买车买房的时候,而你却依然一无所有,你还有心情豪爽吗……”

为了让张辉改掉大手大脚的坏习惯,朱琪狠心给他规定了一个还钱的日期。因为她知道,照张辉这种花钱方式,哪怕他找的工作月薪上万,也难保他没有一个铜板的积蓄,更别说去还借的钱了。

20多岁的年轻人,很多有着跟张辉相似的毛病。他们之所以对钱不在乎,是因为他们不像30多岁的人那样有家庭的负担;他们认为自己还年轻,只要自己想赚钱的话,就有大把的钱等着他去赚;他们好面子,认为在金钱上斤斤计较是很丢脸的事情;他们觉得,钱是靠赚来的,不是靠节约而来的……

但是,这些20多岁的人却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不是大款,也不是豪门之后。我们都是工薪阶层,靠着月薪吃饭生活,如果我们期望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并且到30岁的时候积累一定的创业基金,那么在20多岁就必须向月光族告别。

25岁那年,李明一次偶然的机会,碰到了高中同学魏华。魏华在一个普通的软件公司上班,还是像高中时那样朴实。当时李明就想,他的日子一定过得很苦闷,于是请他去喝咖啡。

刚开始,李明很快乐地与魏华分享他的“生活质量”,但没想到几句话之后,这位貌不惊人的男同学,突然问起李明这几年来一共拥有多少财富。

李明正打算说自己只存了1万元不到时,魏华已经先告诉了他,他现在至少有10万块钱,并且正准备拿这10万块钱去学习MBA。

魏华的话让李明大吃一惊,他在脑海中突然浮现:

当他还在为租房子而奔波的时候,对方也许已经在自己买的房子里舒适地听着音乐;

当他还在公交车上被挤得东倒西歪的时候,对方也许开着自己的车子在街上溜达;

当他去一家大公司面试的时候,对方也许已经成为那里的面试官。

李明根本无法想象,魏华竟然在薪水不高的情况下,在短短3年之内累积了10万元财富,再过10年,他会不会就有几百万、几千万?而自己,则连1万元都没有!

上面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事实:很多20多岁的年轻人认为生活就是——先乐后苦→醉生梦死→然后再苦中作乐。这样的人,在30多岁时势必是无所适从、势必是疲于奔命!

20多岁的时候,我们相信钱是赚出来的而不是靠省出来的,在这样的观念指引下,我们兴高采烈地成为“月光族”甚至是“日光族”。当我们因为没钱而无法更好地发展时,当我们因为没有钱而失去好不容易等来的机遇时,我们终于明白——学会理财比学会赚钱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