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20不惑,30不悔
3342700000027

第27章 20多岁的个人竞争力决定30岁后的职场成就 (2)

如今,社会上有很多专业的培训班,这给了我们不少学习的机会。20多岁的年轻人,很多都工作了两三年,对于这部分人来说,培训计划的侧重点在于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在制订培训计划的时候,可以从自己的目标岗位入手。

倘若你已经成为领导或自主创业,那么培训的目的就是把自己的专业技能转换为通用技能。举个例子,某人已经是一名销售经理,下一步的职业发展目标是市场总监。作为市场总监,不仅要熟悉销售业务,还需要了解产品的市场拓展、客户服务这些领域。对于处于这种位置的人来说,当务之急不是继续发展自己的专业技能,而是提高职业的跨度,熟悉其他领域的工作。这个时候,就可以通过一些课程的进修,例如选择MBA教程,或是向企业申请轮岗的要求,熟悉其他部门的工作,这样有助于尽快地得到理想的职位。

当然,对于培训班的学习,我们必须慎重。现在有不少挂羊头卖狗肉的培训班,不仅不会教授什么知识,反而还会让人更加迷茫。对培训班多多考察,这样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

2.向周围的同事学习

对于身在职场的年轻人来说,最便捷的学习方式就是向周围的同事请教。例如,你可以向经验丰富的前辈学习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有效的沟通能力、高度的服务意识和让客户满意的能力、准确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向同事学习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在企业内树立良好的形象。这样一来,将来一旦有了晋升的机会,那么同事们自然也不会说三道四。

3.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

互联网是如今年轻人必不可少的工具,利用它也可以进行专业的学习。互联网上的知识很多,要善于利用网络资源,学会从网络中获取知识和信息。不过,网上的知识良莠不齐,要注意弃粗取精、去伪存真,吸取有用的资源和信息。

无论选择哪种方法进行学习,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提高个人的竞争力!所以,别把学习当成是为他人而学,否则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的就没有收获,只有痛苦!

从失败中汲取教训

人的一生如一盘棋,胜负没有绝对。正值20多岁的你,同样不可避免会遇到失败。然而,很多年轻人都觉得自己学历高、能力强,全然不会遭遇人生的“滑铁卢”。其实,所谓的“常胜将军”、“天下无敌”,不过是自己的一种幻想或是别人的赞美之词。诸葛亮料事如神,尚有出师“二表”之无奈,祁山“六出”之徒劳;拿破仑英勇神武,横扫欧洲,所向披靡,也有兵败滑铁卢之遗憾。

所以,实力越是强的年轻人,就越是应该正视挫折与失败。要汲取经验,总结教训,然后重整旗鼓,不断进取,把失败当成人生的馈赠,乐于接受,乐观对待。在失败面前,不敢勇于面对,一味逃避,一蹶不振,那就永远没有转机,是真正的失败。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一个柔弱的女孩子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注意,那就是气步枪选手杜丽。在女子50米步枪决赛中,痛失首金的中国名将杜丽以总成绩690.3环打破了奥运会纪录并勇夺金牌。这是继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选手吴小旋曾经在该项目上勇夺金牌后的20年里,中国选手再次拿到这个项目的奥运会金牌。

杜丽之所以能够引起轰动,一方面与卓越的成绩有关,另一方面则与她没有被失败打倒有关。就在奥运会第一天的比赛中,在被寄予了厚望的10米气枪项目上,她痛失了首金,这个失败会给运动员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是一般运动员根本难以承受的。

不过,坚强的杜丽并没有被失败打倒,反而从失败中汲取了教训。她迅速调整好心态,在50米步枪决赛中重新夺回了属于她的奥运金牌。赛后她的教练说:“杜丽的最后3枪打得最漂亮!很佩服她,在单场比赛决赛中发挥失常,仅排名第五,我们以为,她很难调整好心态,很难完成今天的比赛了。结果出人意料,她以出色的发挥,为祖国、为射击队、为自己夺回了属于她的金牌!”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从中获得任何教训,反而被其打击得没了勇气。这,就是成功者与失败者的重要区别。失败者总是在遭遇挫折时,丧失了自己的勇气;而成功者却在遭受一次又一次挫折时,只是把挫折当做跌倒,他们会找出跌倒的原因,然后尽力规避这样的错误,从而选择再次爬起来。

但是,现在20多岁的年轻人,有几个能有这样的心态呢?他们自命不凡,不敢面对现实,不要说面对失败,就是刚刚看到失败的苗头时,就会抱头鼠窜,如鸵鸟一般把自己的头埋起来。这样的年轻人,谈何竞争力,谈何在30多岁时开创一个自己的时代?

其实,失败并不可怕。就算是失败了,失去了自己所有的劳动成果又能怎样呢?最多也不过是“重头再来”罢了。那些成果,既然你可以得到它们一次,你就有能力得到无数次,而且之前的经验和教训摆在那里,你无疑会比原来做得更好,而且这一次也会比上一次走得更远,因为你已经将之前的失败当做了自己的垫脚石。这样看来,所谓失败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无非就是再来一次!只要你能有这份心态,那么成功必将是你的囊中之物!

刘雁翎,长沙“白宫”影楼连锁店的创始人。创业之前的她,不过是长沙市一个普通的下岗女工。下岗后的她,来到一家影楼打工。打工期间,凡事抢着干的刘雁翎学化妆、弄布景、搞摄影,学会了很多东西。

没过多久,当地的一家影楼要转让,刘雁翎没有过多考虑就盘了下来,第一次建立了“白宫”。红火的生意,让她掘到了第一桶金。

不过就在此时,因为修路影楼要拆迁,几十万的装修全完了。痛定思痛后,她租了附近一家工厂的门面,又投入10万元第二次开起影楼。可不幸的是,不到1年,影楼再一次拆迁,这一次可是连本钱都赔光了。

两次的失败,让刘雁翎倍感伤心,但她还是第三次开起了“白宫”。这一次,她仔细地分析了之前的错误,然后聘请了在上海专门培训过的摄影师、广州的化妆师,先进的数码摄影技术也学会了,并在长沙率先启用了鲜花造型、雷蒙娜制作、水晶制作等。

渐渐地,影楼的回头客多了起来,如今,她的影楼年营业收入有好几百万元。正是在不断失败、不断汲取教训的过程中,她使“白宫”婚纱影楼总店发展为300多平方米的大影楼,还开设了分店。

有几个年轻人能如刘雁翎一样,可以在不断的失败中不断地汲取经验,不断地进步?相反,我们最热衷于“怨天尤人”,总是抱怨道:“唉,如果当时我留意一点,如果有别人提醒我一下……”

一味地“如果”,只能使你在一次次的失败中意志消沉。为什么你想不到“如何”?“如果”与“如何”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内涵却相差甚远。想着“如果”的人,只是难过地追想一个困难或一次挫折,悔恨自己的所作所为,就这样从一个不妥当的解释或推理转到另一个,一圈又一圈地打转,最终是于事无补。

反观考虑“如何”的人,当他们在遇到挫折时,不会费精力于追悔过去,而是从中汲取教训,立刻寻找最佳的解决办法,因为他知道总会有办法的。考虑“如何”的人会很有效率地解决问题,因为他知道在困难之中总可以找到价值。

“无论成败,我觉得我都要从过程中去学很多东西。”这是篮球巨星姚明的一句话。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心态,他才从刚踏进NBA时公认的“菜鸟”,成长为一名全球瞩目的巨星。姚明也是年轻人,我们也是年轻人,为何我们不能如姚明一般?只要你能从失败中汲取教训、积累经验,而且永不放弃,那么用不了多久,成功就一定会属于你!

独立思考,别做工作机器

有位哲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忙碌的现代人有如一条奔流的河,活力固然充沛,却往往夹泥沙以俱下;因此忙碌中必须要有闲暇,奔流中必须要能静止。”一个善于思考并让思考成为习惯的人,很容易找到成功的捷径,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结果。而一个不善于思考的人,即便工作再勤奋,也只能是一个能干的“小兵”,一台工作的机器,难成大事。

正准备迈入职场或者刚刚跨入职场的你,是不是这样的一名“小兵”?倘若如此,那么就可以证明——到了30多岁时,你和今天仍无差异,那些理想依然会离你很远!

真正可以闯出一番事业的人,都是那些善于思考的人。这就如任何一个公司在做出决定前,如果决策层没有认真地进行思考,这件事就不会干得非常出色。我们在工作中也是如此,如果自己不主动进行思考,也很难做好自己的工作。

所以,不要抱怨公司不公平。当你看到有人轻轻松松就成了高层管理人员时,这里面的差别可能就在于——你习惯于埋头苦干,他习惯于勤奋思考。

一天深夜,著名现代原子物理学奠基人卢瑟福教授走进自己的实验室,看见一个研究生仍勤奋地在实验台前忙碌着。

卢瑟福关心地问道:“这么晚了,你在做什么?”研究生回答:“我在工作。”“那你白天做什么了?”研究生回答:“也在工作。”卢瑟福接着问:“那么,你一整天都在工作吗?”“是的,导师。”研究生带着谦恭的表情说道,似乎还期待着卢瑟福的赞许。

卢瑟福稍稍想了一下,然后说:“你很勤奋,整天都在工作,这自然是很难得的,可我不能不问你,你用什么时间来思考呢?”卢瑟福对勤奋的质疑,使研究生明白了要用足够的时间来思考的重要性。

也许,我们太忙了,忙得没有时间停下来进行片刻的思考。但忙碌的效果怎样?据调查显示,他们根本没有做成多少事,他们的创意和智慧在忙碌中遗失了。

当代最出色的美国演员之一汤姆·汉克斯有一次在接受采访时,说了这样一句话:“多不一定就更好。”他试图传达的信息是,忙碌会碍事。同时进行太多事,有太多计划或细节要照料,可能会使我们分心,无法发挥最佳的表现。当你的脑子装得太满时,就没有空间可以装新点子和创意了。

比尔·盖茨是世界上最有钱的人之一,经营着最赚钱的微软公司。很多人都觉得,经营这样一个庞大的帝国,比尔·盖茨一定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

然而事实上,比尔·盖茨却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般辛苦。1999年,盖茨在接受中央电视台专访时说道,作为微软公司的总裁,他的确很忙,再也没有编写软件的时间了。但是无论多么忙,他每周总会抽两天时间,到一个没人打扰的地方自己静一静。

记者问道:“为什么要这样做?难道您不知道,如果把这两天也用于工作,会创造更多的利益吗?”

这时候,比尔·盖茨的回答大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钱是永远也赚不完的,我不想把自己变成微软公司的奴隶。更何况面对繁重的工作和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必须拥有专门的时间去思考,否则我就会逐渐失去对目前形势的把握,这是很危险的,甚至会让我自己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比尔·盖茨说得好,积极高效地工作不等于做工作的奴隶。事情的成败,往往取决于对实际情况的掌握程度。千万不要在事实还不允许做决定之前,便急躁不安,草率行事。我们无法预知未来,所以很多事成功与否常常取决于你是谨慎小心还是鲁莽草率。

所以说,有的人直到30多岁时依旧磕磕绊绊,关键就在于缺乏思考。他们对事情的考虑总是不成熟,只求做得快,成事快,结果却败事也快。正如一个机器人,无论做什么都没有思维,完全依赖指令,所以它们永远只能为人所驾驭。

只有当我们停下来思考的时候,我们才能得到更多、更正确的决策。只有静下来的时候,大脑才是清晰的,思维才是敏捷的。不要再烦恼自己不能像其他人那样有很多创意,不要羡慕不能取得别人那样的成就,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梦想。其实,如果你肯多花点时间,养成思考的习惯,而不是一直忙忙碌碌地做事,那么你就会发现,自己会比同龄人的进步快上许多!

团队意识让你无坚不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