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20不惑,30不悔
3342700000009

第9章 20多岁的心智模式决定30岁后的人生境界 (3)

不过,刘伟觉得这不算什么。在8月份的那场中国达人秀上,他弹奏着那首《梦中的婚礼》,感动了在场所有的人。当评委问他这一切是怎么做到的时候,刘伟说了一句:“我觉得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

刘伟说过:“我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养活自己,虽然我体会不到拥抱别人的幸福感,但我能够在琴声中感受到更多的幸福。”

是的,他做到了,他告诉我们,没有手,用脚一样能弹钢琴。他还告诉我们,即使生命的脆弱让他失去了双臂,但生命的顽强却能让他拥有了生存的辉煌!

20多岁的时候,有许多事情可能会让我们流汗、流血甚至流泪,让我们备受痛苦的煎熬。但对于一个有梦想、渴望追求成功的人来说,我们别无选择,我们必须去做,而且还要做得最好,这就需要我们心里时刻充满阳光,也只有阳光心态才能让我们不怕任何挫折和不幸。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缺憾与不足是与生俱来的孪生兄弟,不管名人政要,还是凡夫俗子,都会有其不足之处。所以,自己有缺点、不足,我们完全不应该害怕。

尤其是对于20多岁的年轻人来说,因为自己有某一方面的缺陷而感到自卑,这是非常不成熟的一种表现。每一个人都是有缺陷的,有缺陷不要紧,重要的是要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缺陷,而不是刻意追求十全十美。这才是一个年轻人应有的表现。

姜熙原本是一家小公司的业务员,为了更好地发展,他到了一家大型合资企业参加面试。由于这家公司待遇较高,发展空间又大,所以来应聘的人很多,其中也不乏有一些经验丰富的销售精英。

要想在高手如林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这显然不是一件易事。因此,姜熙果断决定在简历上玩点“伎俩”,吸引面试官的眼球。

应聘那天,姜熙将自己的简历递给面试官。面试官看了姜熙的简历,发现他的简历上,不仅写了他的工作经历及业绩,另外还单列一栏,介绍自己的缺点:性格急躁、做事固执等。

面试官颇为困惑,就问姜熙:“你这么直白,连缺点都不加掩饰地写在了上面,难道你不怕因为暴露短处而遭拒绝吗?”

姜熙非常坦然而又真诚地回答道:“没有任何人是完美的,我也一样。我想,让用人单位了解我的缺点甚至比知道我的优点更重要。而且,也只有不回避自己的缺点的人,才会有决心和勇气改掉。”

听了姜熙的回答,面试官非常满意,就爽快地对他说:“好,我非常欣赏你不回避缺点的勇气!那些总是认为自己完美的年轻人,恰恰在工作上犯的毛病最多!这件事就算定下来了,下周一准时来公司报到吧!”

在生活中,我们总会看到这样一些人,他们希望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完美无缺,希望自己聪明、富有、精明、健康、潇洒……总之,所有美好的东西都成了他们追逐的对象。如果这些人始终都抱有这样的想法做人做事,那他们注定一生都生活在郁闷之中。因为,一个想把自己变成一个完美无缺的人和虐待自己没什么两样。

道理其实很简单:一个人是不可能没有一点缺点的。不论你怎么做,都无法改变这一事实,就如同世界上有光明也有黑暗一样。

然而现实生活中,却有不少人苛求于完美,对任何事都认真得近乎偏执,不容许自己有一点点失误,不允许生活有一点点瑕疵。结果,这些人常常因为对自己太过苛求,反而搞得身心疲惫不堪。

有一个靠卖玉起家的老人,他有两个儿子。当两兄弟长大成人后,老人对他们说:“在一座深山里有一块绝世美玉,你们两个谁先找到它,我就把我的玉店给谁。”两兄弟听了父亲的话,第二天就出发了。

老大是个实在人,不好高骛远,他先是在路上收集了一些奇怪的石头,后来又捡到一些有瑕疵的玉。几年之后,他就带着满满的行囊到了与弟弟约定好的地方。虽然他没有找到绝世宝玉,但在他看来,就算他没有得到父亲的玉店,他凭自己捡的那些“宝贝”也足以开一家小店做生意了。

老二也抵达了约定的地方,但他却两手空空。他对大哥说:“你捡了这么多没什么价值的东西,就算你带回去,父亲也不会满意的。我不会回去,我一定要找到那块绝世美玉。”

老大带着他的那些东西回了家。父亲看着老大带回来的玉石说:“你现在找个人把这些玉石加工一下,就可以开一家玉石馆了。等你的玉石馆得到客人的认可的时候,我才能把我的玉店给你。”老大听了父亲的话,开了家玉石馆。几年之后,他便在当地声名鹊起,他捡拾的一块玉石,经过加工还被国王用作了传国玉玺,而他也因此得到了一笔巨大的财富,自然他父亲的那家玉店也是他的。而老二,还仍然在深山里寻找绝世美玉。

父亲也听说了老二在山中寻找美玉的事,他对老大说:“你弟弟是不会回来了,他不是一个合格的探险家。如果他能够有所领悟,明白‘至美是不存在的’,那是他的福气。如今他悟不出这个道理,那也只能付出一生的代价了。”

多年后,老人奄奄一息。老大想派人去寻找弟弟,却遭到了老人的阻拦。他说:“不要去找了。这么多年,他都没有领悟,回来又能做什么呢?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纯美的玉,也没有完美的人,为了追求完美的事物而耗费自己的生命,简直是太愚蠢了!”

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就像故事中的老二一样,为了寻找一份完美的工作、一位完美的伴侣、一种完美的生活,甘愿为其付出过多的精力。结果,时间就在这种寻找中如白驹过隙般流走了,而他却依旧什么都没有得到。

追求完美促使人不断地完善自我,这本身是没有错的。认真的态度是每个人都需要的,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工作因为认真而变得出色,生活因为认真而变得精致。我们鼓励认真的态度,但不是为了认真而让我们苛求于完美。如果无休止地追求完美,那么我们势必会错过最好的有利时机,反而让所有努力都成了无用功。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无论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完美无缺。比如茉莉与木兰,牡丹与君子兰,还有玫瑰与人,它们都不完美,也都无法完美。但我们可以选择走出追求完美的心境,在不完美中不断锤炼自己、不断充实自己!

无限的耐心等于成功的保障

20多岁的年轻人,似乎身上总有无数的埋怨,他们埋怨上天、埋怨上帝:“凭什么别人总能成功?而自己不管付出了多少,成功却还是遥不可及?”

其实这些怨天尤人的年轻人没有看到,自己之所以不能成功,正因为耐心的缺乏。他们做事急躁、冲动,往往做事情做了一半就放弃了。这样的人怎么能成功呢?

想要成功,就必须充满耐心,这是为人处世的首要条件。20多岁的时候,不管我们遇到什么事情,都要耐心地多分析、多思考,然后再行动,这样我们就能更快地取得成功。

耐心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拥有它,你就会拥有别人无法拥有的一切。正如老子《道德经》中所言:“企者不立,跨者不行。”意思是踮着脚尖无法长久站立,迈着大步无法长远行走。也就是说,做事要有长久的耐心,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和持久的努力,急躁是不行的,着急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现在很多年轻人一边感慨着“怀才不遇”,一边又鄙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总盼望能一步登天。“三十而立”的警钟早已敲响,加之现在很多人年纪轻轻就成功的案例更让人感到迫不及待……30岁以前,有很多人以为自己注定会成为成功人士,却独独疏忽了这样一个事实:那些拥有成功的人,大多是通过扎扎实实的努力得来的。

邓鹏在大学时念的是中文系,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他原本以为,毕业后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不料现在的公司招大学生,要么精通计算机,要么精通管理,就算是做文员,公司也有各种各样的条条框框。

就这么浑浑噩噩地过了半年,邓鹏依旧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无奈之下,他只好去工地做一名搬运工人,虽然很苦,但是挣的钱足够养活自己。不仅如此,邓鹏还结识了许多装修工,接着他又跟装修公司搞起装修来。

有一次,邓鹏为一位广告公司的经理装修房子。在闲聊中,他说自己是一名中文系本科生。这时候,广告公司经理问他愿不愿意去他们公司工作,邓鹏见机遇难得,满口应承了下来。

进入公司后,邓鹏在装订车间干了半年。这一次,已经磨炼了多年的他,再也没有长吁短叹地发牢骚,而是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经理见他不像其他年轻人那样浮躁,提拔他做了技术科科长。两个月后,邓鹏又晋升为经理助理。专门为公司出谋划策,工资也翻了5倍。

一转眼,5年又过去了。此时的邓鹏,已经学会了这家公司所有的东西,他决定自己也开一家广告公司,于是找人东拼西凑筹集了几万元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凭着以前的经验,他不断发展新客户,仅仅用了两年时间,公司就得到了飞速发展。

从搬运工到装修工再到装订工,凭借着自己的耐性,邓鹏终于成了一个有作为的青年创业者。

邓鹏的经历告诉我们,什么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成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个人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才能搭起一座通往成功的桥梁。而没有耐心的人,最终只能一事无成。例如,商人要争取大生意,就要提前甚至数年的时间开始打通人脉、收集情报、训练人员。如果一个环节没有耐心,那么成功的梦想自然无法实现。

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并不缺乏远大的抱负,而是缺乏耐心,急于求成。期待早早得到提拔,早早涨工资,早早成名成家,甚至早早进入福布斯排行榜。但是,他们却恰恰忘记了:生活是需要耐心的。20多岁的你,要时刻告诉自己:“成功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伟大是由耐心堆积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