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门清大清
3353400000003

第3章 太祖朝(1616-1626) (1)

努尔哈赤为什么被称为“天命汗”

明万历四十四年,即1616年正月,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古代蒙古、契丹、女真族的最高统治者成为“可汗”、“大汗”或“汗”。努尔哈赤定国号为大金,建年号为“天命”,史称后金。所以后人称努尔哈赤为“天命汗”。

努尔哈赤为什么要强制“剃发”

汉族和女真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少数民族,其在风俗习惯、语言文字、思想文化和服装发式等与汉族有着很大的区别。

努尔哈赤攻占汉人聚居的地方,第一件要做的事情,便是下令“剃发”。

努尔哈赤为什么要强制汉人“剃发”?

在努尔哈赤看来,“剃发”,是汉人降顺的重要标志。

当然,努尔哈赤强令“剃发”,也引起了汉族人民的强烈不满,对当时的汉人来说,严重侮辱了他们的民族尊严。

所以,努尔哈赤强制汉人“剃发”,颇花费了一番力气。

当时,镇江汉人不“剃发”、拒降顺,努尔哈赤派武尔古岱额附、李永芳福将率兵前往镇压。首先宣布“汗谕”,即天命汗的“剃发”谕旨,接着威胁利诱拒绝“剃发”投降的汉人,最后驱骑挥刀,残杀拒不“剃发”归降的男人,并俘获其妻女一千余人,并将这些俘获的女性,分赏给官兵为奴。

努尔哈赤强迫汉人“剃发”,引起了当时的汉人非常激烈的反抗。

对于性情刚烈的辽东人民,努尔哈赤非常不放心,他下令女真人与汉人在村屯里一块儿居住,粮食一块儿吃,牲口草料一块儿喂,以便加强对汉民的监视和控制。

于是,很多汉人的田宅被强占,粮食被掠夺,人身受凌辱,妻女遭奸污,加大了民族间的隔阂。

努尔哈赤为了防范汉人,严令禁止制造、买卖、携带和收藏弓箭、撒袋、腰刀等武器。

努尔哈赤对死心踏地降顺的明将李永芳也不怎么信任,怀疑其私通汉人。

强制“剃发”,体现了后金对汉族的民族压迫,很多汉人宁愿自缢而亡,也不愿“剃发”降顺。

史书曾有载:“城中多节义之人,兵才及城,人争缢死,屋无虚梁,木无空枝,至有一家全节,五、六岁儿亦有缢死者。”

什么是“牛录”

牛录,是八旗制度中最基层的军政组织。

努尔哈赤政权的建立、发展都与牛录有着深层次的联系。

八旗牛录制度,并不是在某一具体的时间点形成的,而是经过了“狩猎之牛录”、“部落之牛录”、“八旗之牛录”三个发展阶段,才最终确立起来的。

牛录起源于女真人的狩猎行为,当时,狩猎的队伍中,每十个人中,确立一个总领,这个总领就称为牛录额真。牛录,本意是巨大的箭;额真,本意是首领。

在随后的岁月里,这个相当于狩猎小组组长的牛录额真,就演变为一级官名,牛录也就成为一种基层组织。

再后来,屯垦田地、征丁披甲、纳赋服役,都使用牛录为计算单位。

最后,努尔哈赤在这个基础上加以改组、发展、扩大和定型,创制了八旗制度。

“固山”和“旗”

固山出自满语,主要包括两个意思,一是指清代八旗组织的最大编制单位,汉语译为“旗”;一是一种称谓,加在爵号上,如“固山贝子”,或加于官名上,如“固山章京”了,如贝勒之女,可称“固山格格”等。

八旗制度规定:每300人设一牛录额真,五个牛录设一甲喇额真,五个甲喇设一固山额真。

固山是满洲户口和军事编制的最大单位,每个固山有其特定颜色的旗帜,因此汉语译固山为“旗”。原有黄、白、红、蓝四旗,后又增添四旗,在原来旗帜的周围镶边,黄、白、蓝三色旗镶红边,红色旗镶白边。这样,共有八种不同颜色的旗帜,称为“八旗”,即满洲八旗。

满洲八旗的由来

满洲的八旗指:正黄旗、正白旗、正红旗、正蓝旗、镶黄旗、镶白旗、镶红旗、镶蓝旗。

八旗制度对清初东北满族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八旗制度尚未制定之前,女真社会主要以松散的氏族领主封建制为特征,北方东海女真与索伦各部,都还停留在酋邦部落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并且非常不平衡。领主的割据,导致女真社会在政治上长期得不到统一,从而限制了与国内其他地区的经济往来。

17世纪以后,番薯、高粱等高产作物由内地引种至辽东,并很快速推广到了女真各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东北地区的粮食产量,也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进一部发展,分散的领主割据制度已经无法适应大规模的生产组织,政治统一成为时代发展的迫切须要。

由此,各部领主之间的兼并战争变得尤为激烈,从明朝初期的三百余部到清太祖、太宗两朝统一之前仅存的二十个部落。

各部军事组织日日趋严密化,正规化,战争的规模也不断升级,在这种社会条件下,八旗制度应运而生。

努尔哈赤于明万历二十九年,即1601年,建立黄、白、红、蓝四旗,称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旗皆纯色。

明万历四十三年,努尔哈赤为了适应满族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原有牛录制的基础上,创建了八旗制度,即在原有的四旗之外,增编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旗帜除四整色旗外,黄、白、蓝均镶以红,红镶以白。把其管辖下的全部人员都编在旗内。

八旗制度规定:每300人为1牛录,设牛录额真1人;5牛录为1甲喇,设甲喇额真1人;5甲喇为1固山,设固山额真1人。

据史籍记载,当时编有满洲牛录308个,蒙古牛录76个,汉军牛录16个,共400个。当时所编设的八旗,便是后来的满洲八旗。

清太宗时,又建立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旗制与满洲八旗同。

八旗由皇帝、诸王、贝勒控制。

八旗的旗子是什么样子的

正四旗是长7尺5寸,宽6尺的长方形;镶四旗的尺寸是正四旗剪去外上下角。

八旗旗杆长一丈五尺,朱红色,旗杆端为银色枪头。

八旗图案形式基本相同,镶四旗除去二边角后中间的面积稍小一些,龙形也小一些。龙与旗的色彩配合是:黄旗蓝龙、白旗蓝龙、红旗黄龙、蓝旗红龙。

正四旗与镶四旗的图案有较大的差别,正四旗图案的龙首向右,镶四旗图案的龙首向左;正四旗图案的龙腹下飘着五朵祥云,镶四旗龙腹下飘着三朵祥云。

努尔哈赤为什么要何迁都沈阳

努尔哈赤攻占了沈阳之后,决定把都城迁到沈阳。

努尔哈赤为什么要离开苏子河畔,先是迁都辽阳,然后迁都沈阳?

努尔哈赤攻占辽阳之后,召集诸贝勒开会,他问大家:“天既眷我,授以辽阳,今将移居此城耶?抑仍还我国耶?”意思就是问大家,我们是迁都辽阳,还是会苏子河畔?

诸位贝勒和大臣都要求回到苏子河畔,可努尔哈赤却说:“国之所重,在土地人民。今还师,则辽阳一城,敌且复至,据而固守,周遭百姓,必将逃匿山谷,不复为我有矣。舍已得之疆土而还,后必复烦征讨,非计之得也。且此地,乃明及朝鲜、蒙古接壤要害之区,天既与我,即宜居之”。意思就是说,“国家的重心,在于土地和人民,如果现在还师苏子河畔,辽阳就会被敌人重新占领,而百姓就要遭殃了,不得不逃到山谷里,以免被敌人残害。所以如果我们走了,将来肯定还要再次征讨辽阳。再说,辽阳是明朝、朝鲜和蒙古接壤的要害,既然老天爷送给了我,我就要迁都到这里”。

努尔哈赤迁都辽阳后,很快便发现,辽阳城大而残破,易攻难守。城内汉民群情激奋,誓死反抗,一天之内,便有22人往井里投毒,还常常有人袭击满族官民。

辽阳东有朝鲜,西有蒙古,让努尔哈赤腹背受敌,坐卧不安。

最后,努尔哈赤在辽阳城外八里处建造新城,后称东京城,天命七年1622年四月,努尔哈赤迁都至东京城。

三年以后,天命十年,即1625年的三月,努尔哈赤提议迁都沈阳。

这一次,努尔哈赤又力排众议,坚持沈阳地形好、地势好,北可征蒙古,南可征朝鲜,左右临水,山近兽多,是风水宝地。最后,努尔哈赤迁都沈阳,沈阳便成为后金新的都城。

努尔哈赤的沈阳皇宫是什么样的

努尔哈赤把都城迁到沈阳之后,开始改建沈阳城,兴修沈阳宫殿。

在去沈阳之前,努尔哈赤遇大事或宴赏,就张天幕分列八座,让八旗诸王大臣分坐两旁。迁都沈阳之后,他就把一座二进式的宫院作为了皇宫。

努尔哈赤的沈阳皇宫有三道宫门,门内是一进院,院子正中突起高台,上有穿堂。

再后是二进院,中间是正殿三列,东西各有配殿三列,都是悬山夹脊前后廊式的建筑。

努尔哈赤为了典礼、议政的需要,在大正殿前面兴建了十个王亭。沈阳宫殿的主体建筑便是大正殿和十王亭,这是努尔哈赤进行统治的权力中心。

大正殿坐北朝南,宏伟壮丽,金碧辉煌,周围用雕刻构建垒砌,文饰生动,造型优美。台基上矗立朱红圆柱,正面有金色双龙盘绕,玲珑剔透秀丽,象征威严吉祥。它为八角重檐建筑,殿顶满铺黄琉璃瓦,缘镶绿色剪边,上列十六道五彩琉璃背。这种重檐庑殿,木架结构,丹漆彩绘和五彩琉璃,属于汉族传统的建筑形式。大殿内的梵文天花,又具有着少数民族的建筑特点。大正殿八脊顶端聚成尖状,上面安设相轮宝珠与八个力士的宝顶,喇嘛教色彩浓郁。

大正殿左右列署的十王亭,即右翼王亭、正黄旗亭、正红旗亭、正白旗亭、正蓝旗亭,左翼王亭、镶旗亭、镶红旗亭、镶白旗亭、镶蓝旗亭。八旗旗亭的大小和形制完全相同,各旗不分地位高低。

大正殿与十王亭合成一组完整的建筑群。是后金汗与八和硕贝勒等议政的殿亭,又是八旗制度在宫殿建筑上的反映。

什么是“计丁授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