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去的使者是个善言的人,能把死人说活。北宋的臣子得知这个人来,全都急得团团转。宋太祖自然不能后退,接见了使者。使者果然滔滔不绝,先是说南唐对大宋一直进贡,对得起大宋,然后说李煜前两次之所以不来,是因为生病。最后又说,南唐皇帝就像儿子对待爹一样对待宋朝皇帝,都是一家人,为什么要打架?
宋太祖慢慢地说:“既然是一家人,为什么要分居?让他来我这里,我们住在一起吧。”
使者慌张地跑回南唐,对着李煜直摇头。李煜知道大事不妙,可又想不出别的办法,他只有等,等都城被攻破。975年,宋军攻进了南唐的都城。李煜跑到之前堆好的柴草上,举着火把准备自焚殉国。不料火把灭了,他又从容地走了下来,跟着大臣一起向宋军投降。
李煜后来被带到了汴梁,宋太祖封他为“违命侯”。他每天的事情就是被软禁,抽空写词。宋太宗即位第三年的七夕那天,李煜写了一首词,里面有“落花流水春去也”,也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宋太祖不知为什么,突然就很厌恶这样的亡国词,于是命人拿着毒酒把他送进了阴间。
阿龙辞典“千古词帝”李煜
李煜,江苏徐州人,即位于961年,在位14年,对治国提不起任何兴趣,但在艺术领域却是顶尖高手,书法、绘画、音律、诗词样样精通。特别是他的词,堪称一绝,宋人中的高手、高高手都对他顶礼膜拜。其代表作品除了那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外,还有《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等。
【阿龙看热闹】
男怕入错行
男怕入错行,尤其怕本身不是做皇帝的料,却入错了行当了皇帝。像李煜,英俊潇洒、文采风流——用作家韩寒的话来说:才华横竖都溢。这样的人,在那个写词是最时尚事业的时代,单纯做一个优秀的词人,多好啊!但他偏偏做了皇帝,而且是不成器的皇帝。所以说,年轻时一定要端正态度、选择合适的职业,适合做官的做官,有能力发财的发财,热爱行走的行走,喜欢宅在家里的,就舒舒服服地待在家里……
阿龙记事贴
南汉后主刘鋠
970年,宋太祖听闻南汉(广州)后主刘鋠任用一伙发明家,发明了火烧、水煮、刀山等酷刑,心碎道:“我应该拯救这一方人民。”于是让大将潘美率领大军前去征伐。刘鋠是个窝囊废,971年被潘美活捉,押送汴京,被宋太祖封为恩赦侯。一天,宋太祖请他参加阅兵式,赏他一杯酒,刘鋠魂不附体,哭得死去活来。因为当年,他喜欢用毒酒杀臣下。宋太祖摇头:“我推心置腹地对待你,你真是小人乱多想。”说完把那杯酒拿过来,自己喝下了。
9、 曹彬称病
曹彬和大宋朝的许多武官一样,关于他的传说远多于真相。不过,下面的故事却是真实的。
宋太祖灭南唐时要曹彬做元帅,并且答应,消灭南唐就让他做宰相。当时的副帅潘美提前向他表示祝贺。曹彬却说:“不会这样,这次征讨,倚仗天威,遵照皇上的妙计,才能取得胜利,我有什么功劳呢,何况宰相是多么重要的位置啊!”潘美觉得曹彬是在说皇帝放屁,很纳闷,于是问曹彬原因,曹彬回答:“太原(北汉)还没有平定啊。”
虽然知道自己不能当宰相,但曹彬依然勇猛,很快就渡过长江,围住了南唐都城江陵。南唐后主李煜派使者去见宋太祖,希望不要赶尽杀绝。宋太祖不答应。曹彬在前线,却让士兵慢慢地攻城,希望李煜能主动投降,避免无辜的伤亡。李煜不投降,因为他跟自己的臣子们说过,要做个“死社稷”的皇帝。宋太祖见曹彬行动迟缓,派了使者去前线见曹彬,告诉曹彬:我卖力地把南唐使者打发走了,你在这里却不卖力。
曹彬听后浑身发抖,先是猛烈攻城,在攻城的同时派人送信给李煜,说:“我没有办法不让事情朝坏的方向发展,你若是再不投降,城破之日,不知死多少人啊。我的人是人,你的人难道是蚂蚁?赶紧投降,这是上上策。”
李煜听得七窍生烟——他活这么大,还没有见过这样的敌人,处处搞你,又处处为你打算。
曹彬当然不知道一片好心被李煜当成了驴肝肺,在金陵即将被攻破的时候,曹彬没有办法,突然就病了。
将士们见主帅这个病生得很蹊跷,就都来瞧他。曹彬精神抖擞地告诉众人,自己的确是病了。将士们就问该如何治。
曹彬说:“我的病不是药物能治好的。”
众人明白,这是心病。
曹彬接着说:“想要治好我的病,只需各位真心实意发誓,在攻进金陵的那一天,不乱杀一人,那我的病就自然好了。”
将士们明白了元帅的意思,为了让他尽快回到指挥部,全都答应了曹彬的要求。
第二天,曹彬得偿所愿地好了。两天后,金陵城被攻破。将士们信守承诺,真就没乱杀一人。
当曹彬凯旋,见到宋太祖时候。宋太祖果然被证实先前说的话是放屁。他对曹彬说:“本来应授予你宰相职位,然而刘继元(北汉皇帝)还没有打败,姑且等一下吧。”潘美听到这样的话,暗地里看着曹彬笑。宋太祖发现了,问潘美原因。潘美就把曹彬走之前的话说了,宋太祖是大人物,不会因为自己说话像放屁而惭愧,于是哈哈大笑。
阿龙辞典 曹彬
曹彬(931-999),宋朝真定灵寿(今属河北)人,开国元勋。在戎马生涯中,曹彬以不嗜杀闻名,被宋人称为最慈悲的军人。军人的两个基本素质,勇敢与无情,曹彬似乎都没有。如果不嗜杀就可以平定天下,那干脆去做佛祖好了。所以,曹彬不是一个好军人,但算得上是一个好人。
【阿龙看热闹】
把期望值放低一些
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所以,有抱负、对自己要求高,是一种美德。但当这种美德遇到现实,未必就能让人快乐和幸福。也许更好的态度是:在事情一开始时,对结果的预期,不妨多一分悲观;但在努力的过程中,一定要多几分乐观。把期望值放低一些,成功了会感受到加倍的快乐,不那么成功时,也不会觉得太失落。
阿龙记事贴
落第书生樊若水
974年,宋太宗下达攻击南唐的命令。当初,一个叫樊若水的南唐人因考进士落第,预谋投奔宋朝,但他知道不能空手去,所以就在采石长江岸边伪装成渔夫,拖着丝绳,度量长江的宽窄深浅,本年,他向宋太祖上书献策,提出攻取江南(江苏南京)的可行性方案,建议制造木筏,载渡军队。
10、 斧声烛影
宋太祖赵匡胤与弟弟赵光义感情很好,二人经常在一起讨论政事,还时常一起喝酒。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晚,大雪,二人坐在赵匡胤的寝宫喝了起来。由于赵匡胤有病在身,赵光义就不想让他喝太多,但他的酒量又没大到能让哥哥躺到床上去睡。结果喝来喝去,他自己先倒了。
赵匡胤也喝得成了不倒翁,他回头看了看皇弟,皇弟趴在桌子上不动了。见外面还在下雪,赵匡胤就拿了柄斧子走到门外,想探视雪下得有多深。一探视,见有几寸深了,他就想,皇弟今天就不要走了,因为雪实在太大了。他回过头来,看了看皇弟,皇弟睡得正香。他就踉跄着回到屋里,解开衣服,一头倒在床上,睡去了。
这个时候,皇宫中侍奉赵匡胤的太监和宫女们听到了皇上的鼾声,惊天动地地响,但到凌晨时,却听不到任何声音了。半个时辰后,有人慌张地跑到宋皇后那里,告诉她,皇上驾崩了。
宋皇后先是惊慌,接着就是痛哭,最后才想到该由谁来当接班人。当时,赵匡胤有两个儿子:哥哥赵德昭与弟弟赵德芳。赵匡胤与宋皇后之所以不提前立太子,就是因为想立赵德芳。在赵匡胤眼中,赵德昭表情呆滞,像个傻子,所以,他很不喜欢这个儿子。但“立嫡以长”的宗法制度此时已深入人心,他不敢向宗法制度发出挑战,又由于他自以为身体还很健康,就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但现在遭遇了突发事件,由于没有立太子,找来任何一人都无关紧要,所以,宋皇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赵德芳。
于是,她派太监王继恩出宫去找赵德芳,这王太监在路上琢磨了又琢磨,不知道到底想了些什么,反正,他掉转头,去了赵光义的开封府。可能在他看来,赵德芳即使做了皇帝,也未必安稳;而赵光义不然,无论是能力还是在都城的影响力,都要比赵德芳强出数倍。
王太监这样做,于公,赵光义的确是个可以承担大任的人;于私,主动亲近赵光义,会为他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
王太监到了开封府,赵光义因为凌晨时才从皇宫回来,这个时候刚睡了不久,听说皇帝驾崩了的消息,他居然很平静。王太监让他赶快进宫登基,他又犹豫了一下。
他说,“我如果现在去,会遭到众人的议论,会被认为是去抢班夺权”。
王太监着急了,提醒他:“时间一长,帝位可就是别人的了。”
赵光义作恍然大悟状,这才跟着王太监冒着大雪向宫中奔去。宋皇后一见王太监回来,就问:“德芳来了吗?”
王太监回头一指:“是晋王。”
宋皇后什么都明白了,知道大势已去,不可逆转。但她遇事不慌,向走进来的赵光义施礼,说道:“我们母子之命,全都依靠于君上了!”
赵光义赶忙还礼,连连点头,很有“一切事都包在我身上”的架势。
第二天,赵光义即位,是为宋太宗。
阿龙辞典 金柜之盟
961年,宋太祖的母亲杜太后病重,召唤赵普入宫,接受遗嘱,并对宋太祖说:“你可知道夺得天下的原因?后周世宗柴荣让一个小孩子(柴宗训,七岁即位)主持天下,所以才被你夺取皇位。你下世后,应该把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赵光义传给弟弟赵光美,赵光美再传给赵德昭(宋太祖的长子)。由年长的人做君主,是国家的福气。”宋太祖转身对赵普说:“你把这些话统统记下!”赵普当即在杜太后病榻前立下誓约,写在纸上,藏入金柜中,是为“金柜之盟”。
【阿龙看热闹】
形势和人情才是决定性因素
历史里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阴谋诡计,但不管什么阴谋诡计,细看去,其实还是不外乎两个词:形势和人情。赵光义实力强、资历深,朝廷上下也向着他,皇后和皇子势单力薄,这就是形势;宋皇后见事已不可违,新皇帝毕竟也是自己老赵家的人,于是,低个头,求个情,这便是人情。一个人,事业成功还是失败,能做成大事还是做成小事,都脱不了“形势”和“人情”这两项。“形势”是大环境,大环境弄错了,再怎么折腾也是白费劲;“人情”是小环境,小环境琢磨对了,一样顺风顺水。
11、 灭北汉
赵匡胤在世时,把天下的赋税单独分出一份来放进封桩库,他对近臣说,石敬瑭这孙子把燕云十六州送给契丹人(后改称辽国),使得我大宋百姓不能沐浴祖国的春风,我很想解放他们。现在我们就开始攒钱,攒够一定数目时,就把十六州买回来。如果契丹不卖,那我就拿这些钱招募勇士,抢回来。
想要让契丹归还十六州,必须先拿下契丹的跟班小兄弟——北汉。
宋太宗在当了四年皇帝后,看到封桩库里的钱,他觉得与北汉做个了断的时候到了。有一天他问大将曹彬:“当初,周太祖和我哥哥宋太祖都打过北汉的太原城,却都不成功,难道太原城是铁桶做的?”
曹彬告诉他,周太祖是因为用人不当而出师不利,宋太祖则是因为中途得了病。
宋太宗又问:“我可不可以打?”
曹彬说:“如今天下安定,国富民强,可以打。”
那就打呗!宋灭北汉之战就此拉开了帷幕。
宋太宗把能用的将领都用上了,潘美为副总指挥,四员大将崔彦进、李汉琼、曹翰、刘遇率四军分四面包围太原,又让郭进到辽军必来救援的太原北石岭部署,这就是围城打援。宋太宗是这次行动的最高指挥官。
北汉皇帝刘继元听到宋朝皇帝御驾亲征的消息后,又气又急。北宋这些年来对北汉简直是执著如冤鬼。宋太祖在的时候,就常派小股军队骚扰北汉,还抢收北汉郊外的粮食。所以,做北汉的皇帝实在是一件非常劳心伤神的事情。
刘继元一面生闷气,一面向辽国求救。辽国出兵,主帅骄傲地下马跟宋军玩步战,结果被擅长步战的宋军打得丢盔卸甲,自身难保,只好逃之夭夭。刘继元在得知这件事后,还没有来得及焦急,宋四路大军已一路杀到了太原城下。
宋太宗让四员大将到太原城的四面各就各位,四面同时发起攻击。
攻城的宋军骁勇凶悍,太原城上的北汉士兵也不是吃素的,所以,北宋军队攻了很久,太原城虽然被打得遍体鳞伤,可依然屹立不倒。正在战事胶着时,攻西面的刘遇找到曹翰,希望换位置。曹翰死活不换,因为刘继元的皇宫就在西面,在这里的守兵肯定特别多,刘遇知道这一点,所以才要跟曹翰换的。宋太宗知道后,就找到曹翰,说:能者多劳,你是名将更是勇将,打西面才能显示你的才华。曹翰什么都不能说,双方于是换了作战场地。
在围困太原城的作战中,涌现出了无数的英雄。比如北宋铁骑军指挥使呼延赞,连续四次登上城墙,连续四次被打了下来。太原城的士兵看到他第五次上去的时候,都不忍心再下手了。一个叫荆嗣的低级武将爬上了城头,脚上中了两箭,手上中了炮石,可仍然用他手中的大刀砍杀敌人。
宋军的顽强,更要命的是不间断的猛攻,让北汉军兵仅有的一点斗志彻底丧失,步兵司令郭万超打开城门投降,宋军进入城中,北汉灭亡。
从宋太祖小股骚扰北汉直到宋太宗进入太原城,哥俩用了16年时间才灭掉了北汉。大宋就此真正地实现了所谓的南北统一。
阿龙辞典 北汉
后汉被郭威灭掉时,后汉开国皇帝刘知己的弟弟刘崇于太原建立政权,是为北汉。这是个贫穷的国家,仰食于辽国,从951年建立到959年灭亡,始终不能振奋精神,生得“无闻”,死得“无声”。
【阿龙看热闹】
人生得意须尽欢
气场,是世上最神秘的东西之一,说有这回事,人却看不见;说没这回事,却又常常能感觉到它强大的力量。大宋初建国,气场强盛,干什么事都顺风顺水,谁挡谁倒霉,就连强大的辽国这时也要让它三分。生活中也会有这种情况,某人或某个企业气场盛的时候,随手在空中甩两下,都能抓回两把钱;可一旦不顺,就诸事不顺,喝口水都能咬着舌头。所以说,“人生得意须尽欢”,买股票也好、开拓新业务也好,都得抓紧,这叫乘胜追击,幸运班车可是过时不候;但气场衰弱时,就得小心谨慎,韬光养晦要紧。
阿龙记事贴
石敬瑭白送幽云十六州
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晋国,辽太宗与石敬瑭约为父子。作为条件,两年后的938年,石敬瑭把燕云十六州之地献给辽国,使得一千多年以来用于防御北方少数民族的长城立即成为摆设。燕云十六州是今天北京、天津以及山西、河北北部的十六个州。
12、 高粱河之战
攻灭北汉让宋太宗变得信心十足,他决定趁热打铁,直取幽州(今北京)。但在众将看来,这个想法很失败。首先,攻灭北汉的将士们正等着封赏呢,但宋太宗居然默不作声。数万大军跑了这么远,粮草将尽,若再去幽州,前途未知。关于粮草,宋太宗命令京东、河北诸州去筹备,自己率领三十万大军直奔幽州,一路上顺利得出奇,像旅游一样来到了幽州城下。
宋太宗很感慨,幽州离开祖国的怀抱已经很多年,汉人被契丹人整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宋太宗要解放幽州城里的汉人,于是,三十万大军分成四路,在幽州城的四面各就各位,总攻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