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机制保证了麦当劳的管理人才不会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由于这关系到每个人的前途和声誉,所以每个人都会尽一切努力培养接班人,并保证为新来的员工提供成长的机会。这种激励机制正像马蝇一样,使马儿们欢快地奔跑起来了。
人的欲求是千差万别的。有的人比较理想主义,可能更看重精神上的东西,比如荣誉、尊重;有的人比较功利,可能更看重物质上的东西,比如金钱。针对不同的人,要对症下药,投其所好,用不同的方式去激励他。总之,要让这匹马儿欢快地跑起来。
3、 鲶鱼效应——给自己找个对手
⊙一种动物如果没有对手,就会变得死气沉沉。同样,一个人如果没有对手,那他就会甘于平庸,养成惰性,最终导致碌碌无为。
据说,挪威人捕沙丁鱼,抵港时如果鱼仍然活着,卖价就会高出许多,所以渔民们千方百计想让鱼活着返港。但种种努力都归失败,只有一艘船却总能带着活沙丁鱼回到港内。直到这艘船的船长死后,人们才发现了秘密:鱼槽里放进了一条鲶鱼。原来鲶鱼放进槽里以后,由于环境陌生,自然会四处游动,到处挑起事端。而大量沙丁鱼发现多了一个“异己分子”,自然也会紧张起来,加速流动,这样一来,一条条活蹦乱跳的沙丁鱼就被运回了渔港。
这就是“鲶鱼效应”的由来。“鲶鱼效应”的道理非常简单,无非就是人们通过引入外界的竞争者来激活内部的活力。
在生活和工作中,许多人都把对手视为心腹大患,是异己、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马上除之而后快。其实,能有一个强劲的对手,反而是一种福分、一种造化,因为一个强劲的对手会让你时刻都有危机感,会激发你更加旺盛的精神和斗志。
加拿大有一位享有盛名的长跑教练,由于在很短的时间内培养出好几名长跑冠军,所以很多人都向他探询训练秘密。可谁也没有想到,他成功的秘密仅在于神奇的陪练,而这个陪练不是人,是几只凶猛的狼。
因为这位教练给队员训练的是长跑,所以他一直要求队员们从家里出发时一定不要借助任何交通工具,必须自己一路跑来,作为每天训练的第一课。有一个队员每天都是最后一个到,而他的家并不是最远的。教练甚至想告诉他改行去干别的,不要在这里浪费时间了。
但是突然有一天,这个队员竟然比其他人早到了20分钟,教练知道他离家的时间,算了一下,他惊奇地发现,这个队员今天的速度几乎可以打破世界纪录。他见到这个队员的时候,这个队员正气喘吁吁地向他的队友们描述着今天的遭遇。
原来,在离家不久经过一段5公里的野地时,他遇到了一只野狼。那野狼在后面拼命地追他,他在前面拼命地跑,最后那只野狼竟被他甩掉了。教练明白了,今天这个队员超常发挥是因为一只野狼,他有了一个可怕的敌人,这个敌人使他把自己所有的潜能都发挥了出来。从此,这个教练聘请了一个驯兽师,并找来几只狼,每当训练的时候,便把狼放开。没过多长时间,队员的成绩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敌人的力量会让一个人发挥出巨大的潜能,创造出惊人的成绩,尤其是当敌人强大到足以威胁你的生命时。敌人就在你的身后,只要你一刻不努力,生命就会有万分的惊险和危难。
4、 横山法则——自我管理,自我激励
⊙最有效并持续不断的控制不是强制,而是触发个人内在的自发控制。由此说来,高效的管理是触发被管理者自发管理。
在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常常过多地强调了“约束”和“压制”,事实上这样的管理往往适得其反。如果人的积极性未能充分调动起来,规矩越多,管理成本越高。聪明的企业家懂得在“尊重”和“激励”上下工夫,了解员工的需要,然后满足他。只有这样,才能激起员工对企业和自己工作的认同,激发起他们的自发控制,从而变消极为积极。真正的管理,就是没有管理。以上的认知和日本社会学家横山宁夫的理论是一致的。横山宁夫在他的著述中提出“最有效并持续不断的控制不是强制,而是触发个人内在的自发控制”这一观点,当时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赞同。后来,许多企业家根据横山宁夫的理论总结出了“横山法则”,作为激发员工主动性的一大武器。
横山法则向我们揭示了企业和个人在工作中提高效率的一个秘密。从管理的角度上讲,激发员工的自发控制意识和自动管理能力,是企业赢得高效的保障。但从个人的角度而言,工作中我们要多一点自觉性,积极进取,自动自发,这样才能在职场中有所成就。
“我欣赏的是那些能够自我管理、自我激励的人,他们不管老板是不是在办公室,都是一如既往地勤奋工作,从而永远都不可能被解雇,也永远都没有必要为了加工资而罢工。”这是《把信送给加西亚》中作者哈伯德强调的观点。在中国社会,对你我而言,同样有教育意义。
那些在事业上颇有成就的人都是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而不用别人来强迫或督促的人。要想达到事业的顶峰,就不能仅仅在别人注意你的时候才装模作样地好好表现一番,任何真正的成功都是个厚积薄发的过程,也许有些人是一夜成名,但是,他们的成功,实际上是通过长期默默奋斗才得到的。
要想达到事业的顶峰,你就要具备积极主动、永争第一的品质,不管你做的是多么普通、枯燥的工作,做好自我管理、自我激励吧,这样,你才有机会成为管理者或老板。那些成功人士都是些勇于负责、令人信任的人。
成大事者与庸人之间有个最大的区别,那就是,前者善于自我激励,有种自我推动的力量促使他去工作,并且敢于自我承担一切责任。成功的要诀就在于要对自己的行为切实付起责任,没有人能够阻碍你的成功,但也没有人可以真正赋予你成功的原动力。
哈伯德说:
在青少年时代和大学阶段,我和许多美国年轻人一样,通过给别人修自行车、卖字典、做家教、干出纳等,来获取收入和赚学费。
我曾经因为这些工作的简单性而误以为它们是低贱的。但事实上,正是这些工作在无形中给了我不少启示,使我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在商店打工时,我当时自我感觉很好,因为我能把老板布置的任务完成了。但有一天,我正在闲聊时,老板过来示意我跟着他。我跟在后面,只见他一声不吭,先是把那些已订出的货整理好,接着又清空了柜台和购物车。
这使我感到很惊讶,其他人也觉得无从理解。
我的观念因为这件事被彻底改变了。它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除了做好本职工作,还要再多做一点,即使老板没有这样的要求。这样,我原来觉得低俗的工作一下子变得有趣起来,我在工作中也更加努力,由此我也学到更多以前不知道的事物。后来,我离开了那家商店,但是,从那儿学到的东西却影响了我的一生,它让我从以前的旁观者变成了一个积极主动、勇于负责的人。
现在,我也成了企业的一名管理者,但这并没有改变我的这一习惯——努力去发现需要做的事情,即使那不是我的分内之事。无论从事哪个行业,只要你这样去做了,就能够比别人技高一筹,从而打开成功的大门。
现在,着手去做你早就该完成的事情,不要首鼠两端,更不要等待幸运之神的垂青,如果你积极一些,你必将前程似锦。
出色的管理人员总是首先着眼于培养职员的主动工作意识,使他成为一名能够自我管理、自我激励的人,而用不着去每天督促他,说要如何如何才能圆满地完成工作。
勇敢而主动地工作吧!不要墨守成规,更不要画地为牢,要善于寻找一切工作的机会,积极主动,超额圆满地完成上司交给你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