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汉明帝请佛
汉明帝刘庄自从继承老爸的位子当上皇帝后,就一直兢兢业业地埋头工作,不仅保住了光武帝经营多年的基业,还使得国家日渐繁荣起来。在历史上,他的名气虽然没有老爸刘秀来得响亮,但任职期间的表现还是很出色的。
明帝在治国上,跟随老爸的路线,推崇儒家思想。而他自己也是身体力行,成为尊师重道的模范代表。明帝当太子的时候,有一个叫桓荣的老师,两人一直维持着很好的师生关系。等到他当了皇帝,还经常去看望老师。一次,桓荣生病了,明帝又是找医生,又是送补品,对老师照顾得无微不至。
但桓荣还是因病去世了,明帝伤心之余,更是身披孝服,亲自去送葬。这番举动,赢得了大家的交口称赞,很多官员也开始熟读儒家经典,甚至连宫里的侍卫都能背诵《孝经》。明帝见识了自己的影响力后,嘴上不说,但心里还是暗爽不已。他心情好了,不仅吃得香,睡觉也是美梦不断。
一天晚上,他做了个梦。梦中,有一个身长一丈六尺的金人,头放白光,从远处的天空飞进宫里,在殿庭中环绕。第二天,明帝就跟官员们说起这事,问道:“你们当中有谁知道这金人是怎么回事,尽管说出来,朕也好看看是吉是凶。”
众人一听,都慌了神。毕竟这老大平时只过问政事,闲杂事情很少提及。现在日子越过越好,他竟突发奇想,要人解梦。大家扼腕叹息,都后悔出门前没有看看《周公解梦》。就在这时,有个平时负责收发文件的官员站了出来说:“皇上,我听说周昭王时,国家发生了天灾地祸,在西方出现了五色的光华。当时就有官员推算出,在西边的某个地方肯定有圣人降生。”
他见明帝听得来了兴致,便接着说,“据说这个圣人的思想可以普度众生,一千年后,他的道义会传进我国。依我看,皇上您昨晚梦到的金人,多半就是他。而且现在西域那边有个神人,受到很多人的追捧,家家户户都有一本他的著作,人们称呼他为‘佛’。”
阿龙记事贴
文化交流是活水
佛教最初传入中原地区,就是从汉明帝时开始的。佛教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哲学上,催生了中国化的佛教——禅宗;佛经里有不少故事,影响了当时的文学创作,特别是小说——唐宋传奇;佛教的唱经讲究声韵和抑扬,这促使了四声的产生和律诗的出现;还有天文历法、医药、雕塑彩绘等。文化交流就好比一股活水,从长远来看,都是有益的。这就好比做人,多接触不一样的文化和生活,总是好的。
明帝听到这里,兴致更是高涨。心想咱在这儿累死累活地做表率,儒家的普及范围不过就到知识分子。这个佛死了一千年,怎么就能不费吹灰之力,让人人都奉他为偶像呢?于是,他立马说:“咱们大汉也应该走多元化路线嘛,朕准备找人去西域那边考察下情况,如果可以的话,就把那个佛引进来好了。”明帝就派遣了叫蔡和秦景的两个官员去西域请佛。
蔡和秦景带着一帮人,跋涉万里,走了一年多,才到达目的地。果然,那里到处都有寺庙和宝塔,人手一本佛经,出家人更是遍地跑。蔡等开始四处搜集佛经佛像,临走前还专门请了当地的两位得道高僧,跟着一块儿回去。
他们取经回来后,明帝亲自召见了这两位僧人,并说:“你们大老远地过来,真不容易啊。我看你们就在这儿住下,过两天我让人给你们修座寺庙,你们正好用来宣传一下佛家思想。”
明帝的话很管用,没多久,寺庙就建好了,两个僧人住了进去。因为有感于把佛经佛像驼到大汉来的是匹白马,大家索性就把这座寺院称作“白马寺”,后来,蓬勃发展的佛教就此在中国扎了根。而明帝本人,则没两天就忘了佛教的事,并表示:“我的一生以追求儒家教义为己任,佛教,还是留给后人去开发吧。”
阿龙辞典洛阳白马寺
白马寺是我国中原地区第一座佛教寺庙,白马寺也因此被认为是我国佛教的发源地。后代的高僧甚至外国名僧也来此览经求法,所以白马寺又被尊为“祖庭”和“释源”。最早来汉传法的两位高僧——迦什摩腾和竺法兰圆寂后就埋骨白马寺,现在还留有坟冢,成为白马寺有名的景点“二僧墓”。
【阿龙看热闹】
做个有影响力的人
明帝是大汉朝最大的领导,他的一言一行难免会受人追捧,因此,在他的时代里,儒家思想更是得到了广泛传播。或许有人说,正因为他是领导者,下面自然不缺乏追随者。其实不然,中国历史上这么多皇帝,各有各的不同,然而能真正做到天下表率、引导他人的又有几个呢?所以说,做有影响力的人跟你的职位高低无关,最重要的,还是要有强大的精神做支柱。
2、 楚王罪案
众所周知,汉明帝最初并不是第一顺位继承人,他的皇位还是多亏了前太子刘的主动请辞才得来。也正因为如此,明帝登上皇位后,对这得之不易的地位极其看重。
明帝刚即位没多久,其同母弟弟刘荆就写信给刘,说:“其实这皇帝应该是你来当的,结果现在被我哥哥霸占了。不过好在你的封地不错,你完全可以借助这个便利,在东海起兵,跟我哥哥一争天下。当然,必要的时候,我愿意无偿帮助你。”
刘是个胆小怕事的人,收到这封信后,想都不想就主动上交了。明帝气坏了,他万万没想到,这个弟弟刘荆和自己是一个妈生出来的,竟然也起了图谋不轨的心。亲弟弟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其他人呢?
从这以后,明帝对于周围人的疑心越发重了,不仅派了很多人监视朝中的官员,就连自己的兄弟们也不放过,而楚王刘英就是其中最倒霉的一个。刘英是光武帝和许美人生的儿子,从一出生,好运就和他相距十万八千里远。原因无他,就是因为他的老妈不受宠。
阿龙记事贴
明帝是个勤奋皇帝
汉明帝在位十八年,享年48岁,庙号显宗。史书说他脾气暴躁,根本不像父亲光武帝和母亲阴丽华。但明帝也有中国人民常有的一大美德,就是勤劳,为了工作,他经常早起晚睡,加班加点也从不抱怨。而且管理上也有一套,驭下有术,对官吏苛刻,对百姓继续休养生息政策,国家很快步入一个好时代。
许美人自己不受宠,就算生了儿子也起不了多大作用,毕竟皇帝的情人千千万,难道还会缺少给自己生儿子的人吗?刘英从小就不招人待见,等到光武帝去世,明帝即位,他就被分配到湖南、湖北一带去当楚王。以现在的观点来看,湖南湖北还是很不错的,不过在东汉时候,那就是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除了荒凉还是荒凉。
刘英是个吃惯苦的皇子,当知道自己是去当楚王的时候,心态调适得还算不错。虽然那地方荒凉了点儿,但自己好歹是个王爷,难道下人们还会让自己吃不饱穿不暖?顶多就是娱乐设施差些,美女少了点儿,其他的也就没啥了。于是,安于现状的楚王在那里待了很多年。后来,明帝引入佛教,他更是响应中央的号召,迷上了佛法,天天念佛经,寻思着自己哪天也能超度。
当然,刘英身为楚王,爱好并不仅限于念佛经、学佛法,他还迷上了算命这些旁门左道。按理说,一个王爷有点无伤大雅的爱好,这是无可厚非的,可有人却不这样想。当时,有个叫燕广的人就站出来对明帝说:“皇上啊,楚王是众多皇子中不受待见的一个,在楚地憋屈了这么多年,难道会没有怨气?您看他现在又是念佛又是算命的,莫非是想改变天命?我觉得您还是先下手为强,要是等到他真的造反那天,说什么都晚了。”
明帝本来就是个疑心重的人,听到这话便觉得刘英有意谋反。接着,燕广又说刘英和豪强、游侠、算命先生这些人联系紧密,说白了就是在谋划造反一事。明帝信以为真,当时就想直接把人抓来杀了了事。可对方毕竟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如果真的动手了,天下人不就会说自己人情味淡薄,不配做表率了吗?
最终,明帝只得放下杀念,把刘英从楚王之位上驱逐下来,发配到丹阳泾县。刘英很郁闷,心道,咱过了这么多年苦日子,到头来不仅没功劳,反倒差点连性命都不保。作为一个皇子,这简直太窝囊了。想到这儿,刘英便觉得生无可念,索性自杀了。
刘英死了,明帝彻底没了顾忌,于是下令:“咱哥哥没准儿是畏罪自杀来着,这样看来,过去曾跟他有过联系的人,恐怕都不简单啊。朕为了维持国家的安定团结,一定要把这些人统统抓起来,审问清楚。”
明帝一声令下,官员们都一一照办,开始在全国抓人。按理说,刘英一辈子待在楚地,认识的人毕竟有限,能牵扯上关系的也就百来人。但明帝不甘心,他要把一切谋反的苗头扼杀在摇篮里。于是,跟这百十来人有关系的亲朋好友,甚至是点头之交也全部落网,不是被抓就是被杀。
一时间,洛阳城中人人自危,官员们提心吊胆,就怕自己跟死去的楚王牵扯上一丝半毫的关系。大家私下里都唉声叹气地说:“咱们现在能保住性命,看到明天的太阳就谢天谢地了,哪还有心思好好上班啊。”
有些大胆的官员忍不住了,就出来说:“皇上,楚王都死了,就算真有人造反,现在也没有领导人了,这反还怎么造?您要是再查下去的话,全国人民都得被白色恐怖笼罩了,那国家还怎么发展?您老爸打下的基业恐怕就危险了啊。”
一语惊醒梦中人,明帝这才醒悟过来,当即下令:“楚王这事就算了,那些还没被杀的人也统统释放了吧。朕保证,今后再也不追究这事了,大家都安下心来好好工作,大汉的兴旺还要靠你们出力呢。”
楚王罪案在株连了上千人后,终于结束,而明帝的皇权也因此得到进一步巩固,满朝上下再没几个人敢觊觎他的皇位了。
阿龙辞典明帝改革三板斧
明帝上台后,一改光武帝的怀柔政策,采取了刚猛的政策:一打击宗室,二严防外戚,三抑制功臣豪强。马皇后(即马援的女儿)一家兄弟们都位不过九卿。阴太后的弟弟阴就,其儿子阴古是驸马,阴古杀了公主,当时太后还在,但明帝将阴古处死,阴就夫妇也自杀了。馆陶长公主想替儿子求个郎官做,明帝宁可送给外甥一千万钱,也不答应给官。对窦融一家的打击更大,除了窦融,其他人全被赶回老家。东汉十二帝,只有明帝一朝对外戚和功臣的限制与打击严苛,之后的皇帝如果都像明帝这样,就不会有后来的戚宦弄权了。
【阿龙看热闹】
舍与得的人生课
功名利禄、位高权重,但凡是在事业上有野心的人,在听到这些词时,免不了要热血沸腾。人活在世上,追求高官厚禄、功成名就本来无可厚非。然而,我们在得到的同时,也免不了会失去许多东西,得与失之间,是否值得,就要看各人的盘算了。从明帝的角度来说,“得”无疑是幸运的,但在“得”之后,也应该把心态放平,总是疑神疑鬼,心里牵挂的全是敌人,吃不香睡不好,那岂不是失去得更多了吗?
3、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汉明帝时,边关仍有许多没解决的隐患。公元73年,明帝一边准备和匈奴作战,一边任命班超等人为外交官,出使西域,重新和各国建立友好关系。
班超是著名史学家班固的弟弟,他刚进入政府部门工作的时候,不过就是个负责抄写文书的官员。他为了生计,不得不天天伏案抄录。出人意料的是,这个默默无闻的小职员,有天竟当着众人的面,把笔狠狠扔在地上,叹道:“我既然身为男儿,就应该像西汉时候的傅介子、张骞那样,在战场上建功立业,怎么能把时间浪费在抄写文书这种事情上呢?”
众人见他发牢骚,都不由得嘲笑起来:“你别逗了,咱现在能够在政府部门里当个小公务员,就是很多人求之不得的事了。你居然还想着上阵杀敌,简直是不知天高地厚。”
班超脾气也不小,当时就回道:“目光短浅的人永远都不明白壮士的志向啊。”
之后,一心想改变命运的他还去找算命先生看相。那算命先生也是个会讨巧的人,见到他后就说:“您不是一般人,将来凭借军功封侯万里之外,根本就不是什么难事。”这话一说,班超更坚定了要改变命运的决心。
这次,明帝派他出使西域,很让班超兴奋了一把。他先是带着一帮人来到鄯善国(今新疆一带)联络感情。鄯善国王很热情地接待了他们,笑着说:“你们大汉地大物博,咱们这些小国家的人羡慕都来不及。现在你们远道而来,一定要在这里多住些时日,我包吃包住,一定让你们吃好玩好。”
之后,国王便把他们安排在五星级宾馆里,好酒好肉,招待他们,还告诉他们,如果遇到喜欢的美女,可以随便挑。班超等人很开心,没想到自己刚一出家门,就凭着自己国家的名声享受到了贵宾级待遇。可是没过几天,当他们想再见见国王的时候,却被拒绝了。不仅如此,先前十分热情好客的鄯善人端水倒茶也没这么勤快了,有的甚至都不给好脸色。
班超当下就说:“这鄯善人变得可真够快的,我看多半是咱们的死对头——匈奴那边派人过来了,鄯善国王又轻信了他们的胡言乱语。”
阿龙记事贴
选对人真的很重要
班超在西域待了二十多年,经营西域大有成效。根据经营二十年的经验,班超在退休时告诉继任者任尚说:“西域各国尚未开化,为政不能太严厉,要有弹性,要大事化小、繁事化简。”但任尚不听老人言,一改班超作风,不久西域就闹事,和平远去。一个好的开始,只因为一个不称职的接任者,就没能换来一个好的结局,真是不幸!所以说,选对人真的很重要。
于是,他把负责接待他们的使者找来,状似无意地问:“这匈奴人都来了好几天了,你知道他们啥时候走吗?”
使者顿时愣住了,心中疑惑不已,心想上面不是给了指示,不让自己告诉这些汉人有匈奴人来访,那他们怎么知道的?难道任务已经解除了?使者支支吾吾了半天,最后只好说:“匈奴人还没走呢。”
班超见自己的怀疑果然是真的,马上就吩咐手下说:“快把这个使者关起来,不能让他走漏了风声。”
之后,他把自己带来的三十六个手下召集到一块儿,请大家喝酒吃饭。当酒喝到一半时,班超把酒杯一放,开始作动员工作:“咱们不远万里,来到西域这个地方,就是想立军功的。可是现在非但立不了功,鄯善国王还听信匈奴人的片面之词早晚都会把我们抓起来,送给匈奴人。如今看来,我们同处于生死一线,你们说应该怎么办?”
众人本来就已经喝得酒劲上头,听他这样说,便纷纷表示:“我们现在同坐一条船,您又是我们的老大,您有什么办法尽管说出来,我们一定照办。”
班超见大家的意见都已统一,就接着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依我看,趁现在匈奴人还不清楚我们的实力,给他来个先下手为强,把这些匈奴人统统消灭。到时鄯善国王见识了我们的英勇后,就不敢再造次了。”
当天晚上,班超就带着这三十六人,来到匈奴驻扎的营地。此时刮着大风,他就把队伍分成两组:一组拿着战鼓,藏在营地后面;一路拿着武器,埋伏在营地两边。等他一声令下,放箭的放箭,敲战鼓的敲战鼓,还有的直接拔出刀剑,将四处窜逃的匈奴兵一一砍杀。喊杀声震天,匈奴兵本就来不及反应,听到从四面八方传来的叫喊声后,还以为有成千上百的汉军来到,纷纷乱了阵脚,毫无招架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