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路的尽头,我的开始
3370600000004

第4章 一场风雨,一段彩虹(1)

1、 生命中一段灰色的日子——成了一名劳教人员

一种深不见底的绝望感和无力感开始笼罩着我,我的人生似乎随着劳教所铁门哐的一声戛然而止。难道我的青春就要荒废在这高墙里,梦想就要破灭在镣铐中,人生就此黯淡下去吗?

人生总是变幻莫测,虽然总会有一些经历让你不堪回首,但年少的我们总要经历一些才能成熟起来。当猝不及防的遭遇降临到头上,应该做的就是平静下来,接受一切。因为没有什么会永远停留,当一切的不顺烟消云散后,某年某月再回想起来,你可能发现那也是一段有收获的岁月。

1994年8月10日,是我这一生都忘不了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我失去了宝贵的自由。

当时大家流行用BP机,从1990年开始,传呼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我和同乡的两个好友看到了传呼市场的繁荣,认定这将是一个大好的商机,于是委托一家厦门的进出口公司为我们进口了一台摩托罗拉的主机,合计着办一个私人传呼台。两个好友也因此特意来厦门考察购货。可没想到不久我就出事了。

那个时候全国各地音像店盛行,我的合伙人刘小艺在同安就有一家录像带的出租店。巧的是我其中一个好友的姐姐也在山东老家开音像店。在山东租一张碟片要五元,而在厦门售价才九元。我的好友因此在离厦之前,特意去了趟同安,想给他姐姐买些碟片带回去。当时我因为有事要处理,就没有陪他一起去,所以根本不知道他买的三箱碟片中竟然夹杂了非法碟片。

因为碟片的数量比较多,我担心飞机安检时碟片会被扣押,于是退了买好的机票,改走铁路。然而,上火车前,这些碟片还是被扣了。护友心切的我二话没说让朋友先行离开,独自一人留下接受检查。当时年轻气盛的我并不知道全国正在进行严厉的“扫黄打非”活动,而夹杂在其中的几张非法碟片给义气用事的我招来了灾祸。

一时间我被冤枉成了涉黄违法的典型,在《厦门日报》的头版出现了“秋风扫落叶,在厦查获淫秽录影带一百多盘”的文章。

原本以为只要拘留十五天,一下子被收审了五个多月。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当初被收审的情形:身上穿的是鳄鱼T恤、FUN的牛仔裤和雷宝的运动鞋,身上还偷偷揣了一千多块钱的现金,进的是“文明号房”。然而,“文明号房”里住着的却是并不文明的收押人员。

号房的铁门哐地一声关上了,等干警走了以后,上下两层的号房立马像炸开了锅一样。号房的人一边敲着铁门,一边起着哄“新来的,新来的”。我哪里见过这样的场面,心里不免有些害怕。

同一号房里还有一个五大三粗的中年人,他懒洋洋地用闽南语问我:“哪的?”我也用闽南语答道:“山东的。”他似乎听出了我的外地口音,又问了一句。我提高了音量:“山东的”。没想到他大呵一声“装什么本地人!”就腾地朝我扑了过来,我还来不及反应,一阵拳打脚踢已经落在了身上。很快,我就被打得昏死过去。等我醒来的时候,身上的衣物和现金都已不见了踪影。

被收审了之后,就再也没有人过问我的情况。漫长的十五天过去了,我以为能获得自由了。然而,翘首期盼了一整天,还是没有结果。

暗无天日的日子过了一天又是一天,一种深不见底的绝望感和无力感开始笼罩着我。我的人生似乎随着那铁门哐的一声戛然而止,对未来的无限遐想也在这高墙、铁窗、污浊的空气中分崩离析,只剩下赤裸裸的恐惧和茫然。我要过多久才能重见天日?这黯淡痛苦的每一天要如何度过?现在可是我一生中最好的年纪呀,难道我的青春就要荒废在这高墙里,梦想就要破灭在镣铐中,人生就要在铁窗里黯淡下去吗?然而一切都没有答案……

其实,朋友犯了错,这种保护朋友的行为未免有些鲁莽。但是当时那种情况,如果我一走了之,内心一定会受到谴责。所以,虽然承受了很多本不应由我来承受的打击和屈辱,但是想到朋友可以不经受这些,也算给了朋友一次悔改的机会,心里还是很欣慰的。

英国诺丁汉大学心理学博士理查德·滕尼,关于人的幸福感与朋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英国人的幸福概率取决于个人所拥有的好朋友数量。

但研究人员在公布研究结果之后不久又补充说明:个人拥有好朋友的人数多,并不代表就必然幸福;好朋友对人幸福感的影响并不在于人数的多少,而是朋友之间要真诚地用心交流,倾诉心声,这样才能更好地维系友情,彼此创造出更多的幸福。

山东有这么一句话:“要致富先修路,路到哪里富到哪里,大路大富小路小富,多一个朋友就多一条路。”只有真诚地对待朋友,才可以交到真诚的朋友。

2、 努力是我永恒的旗帜——在劳教所高唱“一二一”

无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错误,错误终归就是错误,没有必要去刻意掩饰,必须勇敢地去面对。但当我们面对错误时候,一定要深刻地分析原因,思考接下来该如何去做。

总之,无论遇到什么事情,承受的人终究是自己,需要的付出和改变更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来完成,否则就永远也不可能走出低谷。

直到1995年1月23日,苦熬了五个多月的我才得到一个确切的消息:我要接受三年的劳动教育。这对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只不过是想保护自己的朋友,只不过是几片非法的光碟,怎么就要让我付出这么大的代价?但这同时又是一种解脱。至少,我的心里有了个盼头。

父亲为了能够把我解救出去,倾尽家产,四处奔波。母亲为了能够就近照应我,不远千里来到厦门。没有工作的她靠捡垃圾贴补家用,三餐吃的还不如劳教所里的我。我心疼母亲,总是把每餐分的肥肉攒起来炼成油,等母亲来的时候让她带走。在铁窗里望着日渐苍老的母亲缓缓离去的样子,我暗暗发誓:一定要在跌倒的地方爬起来,决不放弃,再苦也要撑过去,有朝一日一定要做一个让人看得起的人!

就好似一个人在黑暗中呆久了就会渐渐适应,也能隐隐约约看见周围的轮廓。再不堪的环境,只要有一份积极的心态,也总能找到生存的办法。我慢慢悟出了一个道理:永远是人去适应环境而不是环境来适应人。既然已经到了这份田地,唯一能做的就是去适应,并且竭尽全力争取早日回到社会。

有了这样的信念和目标后,我的心也就跟着平静下来。我渐渐适应了劳教所的生活。在体校和部队磨砺出的那份坚毅果敢和山东人的豪爽性格,很快让我在众多劳教人员中脱颖而出,我被选为大班长,负责协管新入所的人员。因为每天要带新学员操练,大家给我取了个“一二一”的外号。

与此同时,我还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争取减期。作为大班长,本可以不用参加劳动,但参加劳动可以换工分,用累积的工分可以换取减期的机会,所以我总是积极地参加各项劳动。此外,我也积极参与劳教所组织的演讲比赛、办小报等活动,以争取加大减期的机会。

劳教的生活也给了我大量的时间来思考和规划自己的未来人生。我开始静下心来学习,阅读了大量广告和营销方面的书。同时,在协管形形色色的劳教人员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察言观色,学会了与不同人打交道,知道了什么样的人可以为伴,什么样的人不可以为伍,这些都对我日后的事业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