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路的尽头,我的开始
3370600000007

第7章 卷入“谍云”风波(2)

事件发生后,除了随船人员家属,最紧张的就是我了。“中国海疆之旅”是吉祥鸟企划公司成立后的第一个大型活动。事情发生后,我的公司基本上处于半运营状态,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处理与银鹭号相关的事务。为营救被扣押的五位船员,我频繁奔波于京厦两地,寻求政府和媒体的帮助。

19日接到银鹭号被扣的消息后,我们立即呈报至海事局;22日,向厦门台办报备了船员被扣情况,希望得到支援。厦门政府一时间十分紧张和关注,因为各部委、各安全部门事前都对“中国海疆之旅”和银鹭号毫无了解,惊讶怎么会有一条厦门船突然闯入台湾禁海。

这其中的缘由颇有些不凑巧。银鹭号的起航仪式虽然邀请了很多的电视台、报纸媒体参与,但不巧当时有一个由台湾全球华人竞争力基金会、台湾电机电子公会等机构组织的大型台商考察团在厦门进行访问。该考察团在厦门宾馆有一个交流活动,时间上与我们的活动产生了冲突,导致银鹭号起航仪式在厦门电视台和其他媒体上的很多新闻被挤掉了。

身正不怕影子歪,起航仪式虽然不如预先设想的那样得到广泛关注,但“中国海疆之旅”本身就是一个堂堂正正、公开进行的活动。13日的《福建工商时报》、17日的《厦门广播电视报》以及《沈阳日报》、《北京青年报》等媒体都报道了我们的信息,这些报道足以证明银鹭号从事的不是所谓“谍报”行为。

但当时敏感的政局对我们的营救行动很不利。民进党不承认“九二共识”,台独论在岛内重新抬头,“汪辜会谈”进展颇为不顺,两岸几乎断绝了沟通,连海协会和海基会都暂时停止了沟通。起航前我们考虑过前往钓鱼岛,声援“保钓”,所以没有得到确切消息前,我们以为银鹭号是被日本方面扣留了,甚至想过通过外交途径进行引渡。可事实上,由于当时海峡两岸的紧张关系,使得交涉的难度甚至高于外交谈判。

正如《亚洲周刊》所言:“台海谍船案政海漂浮”,该事件可能令两岸关系绷得更紧,但如果能够通过谈判释放人船,这一事件也可能成为两岸恢复沟通的契机。

厦门政府方面给予我们很大的支持和安慰,一直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营救活动。政府通过台湾新党的一个立委,通过台湾海峡两岸人民服务中心,进行两岸的信息沟通,与台湾方面大力斡旋。

随后,《中国时报》报道,台南地检署某检察官透露,某政党“立委”及市议员频频关切施压,要求和五名疑似“匪谍”会面,被他谕令禁止。

尽管困难,但事态仍在多方努力下逐渐好转。

6月8号,海协会联络部致函台湾两岸人民服务中心,要求该中心转告台湾有关方面释放银鹭号五名船员。

6月15号,船员通过红十字会给家人写信报平安。

7月28日,海基会致函大陆海协会,称将提供必要的安排,欢迎海协会人员陪同银鹭号成员家属前往台湾看望船员。

9月20日,在分别四个月后,银鹭号船员终于得以与家属相见。正如一位立委所言,让家属与船员会面是善意的互动,为两岸互动关系树立了新模式,两岸关系的恢复就是从一点一滴的善意互动开始的。

事件发生后,同茂公司方面十分紧张,怕会给企业带来负面的影响。我身为整个活动的策划人,应当担负起责任。于是我主动揽下了所有对外发言的事务,积极地与境内外媒体联系,并接受采访。我接受了VOA的专访,凤凰卫视也在一段时间内对这个事件进行了高频度的曝光和讨论,TVBS、台湾的各大媒体也陆续加入。《亚洲周刊》在封面专题中对事件进行多方剖析,刊发了对我的专访。我尤其要感谢当时香港的《明报》配合我们做了大量的报道。媒体的声音给台湾方面施加了压力,为该事件的解决起了助推作用。

从策划银鹭号海疆之旅,到获知船员们出事,再到设法解决银鹭号问题、搭救船员,在这一系列事情中,参与到其中的人关键时刻都甘当大任,临危不惧,镇定自若,这些都是应对问题时需要的能力和素质。

5、 坚守立场,坚信成功——扭转事态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越是到最后,越要提高警惕,因为自古以来,有太多的事情都是功败垂成。哪怕是一个微小的细节,也不能轻易放过,更何况是关于是非立场、民族大义的问题。

能做的事情都做了,现在能做的就是等待处理结果,天理昭昭,我相信会有一个好的结局。

终于,2001年1月17日晚,连江头镇,台轮停泊点,五名船员在被关了二百多天后,终以“并未涉及军机”、“查无证据”而“不起诉”获释,返回大陆。国台办派省台办、厦门台办有关工作人员,到连江头镇台轮停泊点进行移交。移交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在台湾方面提交的那一张繁体版交接清单上出现了“中华民国”的字眼,我们坚决拒绝在上面签字。后来重新打印了一份简体版,改称“中国台北”,我们才签字,完成了移交程序。

事后,国台办在全国媒体上专门发布了一个声明,澄清银鹭号事件,将这次航海之旅定义为“一次纯粹的民间行为、商业活动,而非政府行动”。

而《北京青年报》记者张力返回大陆后,也亲自撰写了一系列文章,披露银鹭号事件,又引发了一次媒体的关注热潮。《台湾杂志》针对此次事件更是特意安排了一次专访,以记录这次具有纪念意义的“两岸三通”之行。

6、 无心插柳柳成荫——银鹭集团的意外收获

“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生活有时似乎在故意和我们开玩笑,因为努力为之的事情常常办不成,而不经意的举动却出乎意料地有了收获。

人们在生活中经常会发现这样的“成功典范”,然后感慨一番,觉得人生真是变幻莫测,世事难料。

然而仔细地分析,更深层次地去探究,就不难发现,很多事情绝对不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有心栽花花不发”,是因为积累、努力的程度还不够;而“无心插柳柳成荫”,是因为一切准备就绪,成功以另一种方式出现而已。

各大媒体对银鹭号事件的报道之密集,甚至引起了很多国家元首的关注。而银鹭这一品牌也因此家喻户晓,这可算是不幸中的一大意外之得。

同茂公司原先希望通过赞助中国海疆之旅来对品牌起到一个宣传的作用,通过媒体曝光和后期的图片展示,来提升知名度。但事出突然,这么一个纯粹的商业营销活动,意外变成了一个政治事件,这在当时是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都完全没有预料到的。

银鹭号被扣之后,我建议同茂公司主动展开一些危机公关应急活动,例如在香港召开新闻发布会,并负担起银鹭号家属赴台探亲的全部费用,等等。但当时的同茂公司尚且处在准备建设集团公司的阶段,危机公关处理系统比较薄弱,经验也不足,这一系列危机公关活动到最后没能成行,同茂公司也因此错失了众多借势宣传品牌的机会。

但即便如此,银鹭号事件转变为“政治事件”后,媒体空前的报道和由此引发的大范围的讨论,都是一般的广告宣传所不可比拟的。尤其是后来国台办在所有媒体上刊登的那份银鹭号的公开声明,使得它的曝光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银鹭品牌打开了新局面。

银鹭号事件平息后,同茂公司改组成立了现在的银鹭集团。我也因此同银鹭集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后来还为其引进“阳光文化”,参与策划了银鹭二十周年的纪念活动。

对于要树立品牌、提高知名度的银鹭集团来说,这次的收获的确是意料之外的一个结果。

媒体频繁的报道,当然不会漏掉和这次事件有关的任何一方,所以银鹭自然会被牵涉其中,这也是在所难免。然而无论何种宣传,一般都是好坏参半。所以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要有一个积极的解决态度。这不仅有利于事情的圆满解决,也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品牌。

7、 责任让人更勇敢地站起——回到原点

银鹭号事件在政治上促成了两岸的对话。银鹭集团经历了一番胆战心惊后也算有了意外之得,但对于我个人来说,这却只是一件吃力不讨好,让人精疲力竭的事。随着船员们获得解救,这一事件划上了句点,但我也耗尽了白手起家累积起来的所有资产,荒废了近一年的公司此时也已经无以为继。再次归零的我,重新开始打工生涯。

在我为银鹭号事件焦头烂额的时候,2000年底,可爱的儿子出生了,新生的生命让我背负起更多的责任。为了给妻儿更好的生活,我白天跑业务,晚上还要靠开摩托载客增加收入,只是为了每天下来可以给家里多挣几十块钱。摩的载客有时也是充满风险的。有次夜里载了两个客人,下了车非但不给钱,还要打人抢车,最终我连滚带爬才得以逃脱。

几年的磨砺已让我越发皮实,作为一名父亲,我的双肩更加有力量。我坚信跌倒是为了走得更远,不论境况如何,心中的梦想之火都不会熄灭。

在事业遭受挫败、人生处于低谷的时候,孩子的降生无疑会加重一个家庭的负担。但没有一个爱孩子的父亲会放弃肩头的责任——为了孩子,不能停下奋斗的脚步,更不能犹豫不前。

无论境况如何,我们都要鼓励自己,不能一蹶不振。为了让爱我们的人放心,为了我们爱的人过得更好,无论责任有多么沉重,都不能放下,而是要想办法更好地承担起来。

当一切归零时,为了东山再起,失意的卧薪尝胆是必不可少的积累和力量储蓄。

俗话说得好,鹰有的时候飞得比鸡还要低。一时的失意不要紧,能够换来长久的成功才是最重要的。

8、 生命的高贵在于内在的坚守——等待阳光

蒸蒸日上的事业惨遭滑铁卢,但是我并不会因此倒下,反而更能激发我的斗志。

当然,在这样的日子里,一个人内心经受的煎熬可想而知。但我是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无论身处什么境地,都不服输,都不放弃。

现在跟人讲起我当初打工、进劳教所、捡垃圾、开摩的的经历,很多人都会感到惊讶,但我却毫不避讳,甚至乐于与他人分享我的这些故事,因为它们都属于我逐梦旅程的一部分,这些经历都曾并且还将继续以某种形式塑造着我,影响着我。

梦想是用来努力的,而不是用来自我催眠的。如果一个人在恶劣的环境中,连基本的生存都无法得到保障,还放不下身段,被动地活在幻想当中,那么他肯定是懦弱的。真正的追梦人既要仰望星空,也要学会脚踏实地。活得灵活一些,皮实一些,才能在这意外频传的环境和沉浮不定的人生中活得自如,活得漂亮。生命的贵贱不在于其形式和所处的位置,只要心中有梦,哪怕是一粒尘埃,也一样是高贵的。

只要生命的主干拥有傲然挺立的韧力,在风吹雨打中即使枝叶断臂,根却依然扎得很深,生命之树姿态依然挺拔,依然会享受阳光雨露的恩宠。机遇往往像阳光一样,偏爱时刻都在准备着的人。

任何一种经历都是一笔财富,更何况是血泪交加的经历,让人更是刻骨铭心,终生难忘。

然而这些来自外界的压力与磨难,也只有被强大的内心吸收消化,才能转化为力量,支撑起我们高贵的生命,不断地在生活的沟沟坎坎中,保持内心的火热执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