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南北朝那些事儿
3371400000020

第20章 南北大统一(3)

北齐曾经是当时三国中实力最强盛的。但老子打天下,儿子坐天下,这么强盛的家底子,不禁让后代生了享乐之心。但国家竞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高纬的这一享乐,就把国家给毁了。而北周之所以能后来居上,就是由于弱小,由于各方的威胁太大,使得他们战战兢兢,时刻保持清醒、奋发。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历史事实不断证明着这句话。

7、 吴明彻收淮南

573年,篡权夺位的陈宣帝陈顼在坐稳皇位后,开始跟官员们商量要攻打北齐的事。这下众人可不乐意了,心想咱们好不容易能过几天安生日子,干吗还要兴师动众、劳神费事?

宣帝很失望,暗说难道自己这么没有人气,提个意见出来都没人答理?这时候,将军吴明彻站出来了,给他投了赞同票,并表示:“现在各个国家都忙着抢地盘呢,咱们也不能闲着。否则难保今天看人家打得欢,明天别人就找上门来了。”宣帝见有人支持自己,便欢天喜地地让官员们准备出征事宜,而吴明彻也被任命为北伐的主将。

吴明彻是江苏人,对南方一带很熟悉,的确是攻打淮南的最佳人选。说到他的出身,那也算是官宦世家了,爷爷曾经当过太守,老爸是南梁的将军。不过,他老爸早死,家里的生活条件并不好,为了生存,他不得不下地种田。

据说,吴明彻十四岁的时候,遇到罕见的大旱。他见到自己种的庄稼干枯而死后,忍不住失声痛哭:“本来还指望今年有个好收成,能给自家的坟墓好好修整一下呢。现在倒好,不仅孝心无法尽到了,就连自己也会饿死。”他边说边哭,泪如雨下,经过的路人见了,都不由得劝他看开点儿。

谁知几天后,有人又惊又喜地跑来找吴明彻,说:“太神奇了,你那天大哭了一场,种的庄稼又活过来了!”

吴明彻开始还不相信,后来经不过旁人的劝说,便跑去田里看。等他到了地里一看,果真前几天还干枯焦黄的禾苗又变成绿油油的了。乡邻们见了,有的说吴明彻将来肯定是个大贵人,有的说是吴明彻的孝心感动了上天。这一年,他的庄稼获得了大丰收,修整坟墓的费用也得到了解决。

后来,548年,侯景叛乱,搅得整个南方都不得安宁,百姓们的生活更是苦不堪言。好在吴明彻的家里有很多存粮,不愁没吃的。他见周围的邻居都吃了上顿没下顿,便跟他哥说:“现在兵荒马乱的,大家都不容易。要不咱们把粮食分一些给邻里,大家共渡难关怎么样?”之后,他把家中的粮食贡献出来,和邻居们共同享用。众人都对他千恩万谢,说他是个大善人。

吴明彻不仅品德好,也很有才干。他熟读经史,学过不少奇门遁甲之术,名声很响。陈霸先听说后,就嚷嚷着想把这个人才招到自己门下。这边面试还没准备好呢,吴明彻自己就上门了,说:“既然能被您当作人才,那吴某怎么能辜负了这一肚子的墨水呢?这不,咱主动来投靠您了。”

陈霸先见他不拘俗礼,很是欣赏,便走下台阶,拉着他的手,跟他一同坐下,聊起时局来。言谈中,陈霸先发现他知识渊博,见解独到,当下便把他封为将军,让其跟随自己南征北战,做了个开国功臣。

吴明彻一生打了不少仗,这次即使是被宣帝派去攻打淮南一带,他也从容自信地接下任务,领着大军,一路往淮南而去。

陈军一路上稳扎稳打,沿途抢下了不少地盘。当打到寿阳时,北齐军死守城池,将士们久攻不下。吴明彻便对大家说:“打仗这事,一定得随机应变。咱们现在既然久攻不下,不如在这附近修筑堤坝,让河水倒流进城,到时再攻进城池就不费吹灰之力了。”

这一计策确实很好用,尤其有了前辈梁武帝的教训摆在那儿,吴明彻更是吸取经验,成功修筑了堤坝,使得河水倒流,灌进了寿阳城。这下子可真苦了城中的将士。他们本来就因为长期作战,筋疲力尽,现在不仅要应付城外的陈军,还要忙着对付“水灾”。没几天,城里的人就因环境潮湿而手脚浮肿,很多人不堪痛苦而死。

吴明彻便跟将士们商量,要趁现在攻进寿阳城。有人不同意,说:“寿阳的守军的确是没啥战斗力,但北齐的援军就快到了。咱们要是占领了城池,被他们围起来,到时候就得不偿失了。”

吴明彻显然不赞同对方的看法,反驳说:“打仗贵在神速,我们如果现在不趁机占领寿阳的话,到时候对方的援军一到,内外夹攻,我们才真的要功败垂成了。”

于是,吴明彻一声令下,大军便对寿阳发动猛攻,迅速拿下了城池。接下来,他们又一路高歌猛进,抢到不少地盘。宣帝高兴坏了,给吴明彻加官晋爵不说,还赏赐了不少好东西。

阿龙辞典四战之地:寿阳

东晋以来,寿阳(今安徽寿县)就成为南北政权的交界,成为双方争夺的四战之地。远的如秦晋淝水之战,近的如萧衍的浮山堰事件,眼下的陈齐争夺……这全因为寿阳位于淮河中游南岸,是南北交战的主战场。战事一开,首当其冲。

【阿龙看热闹】

不要错失良机

吴明彻打仗,善于抓住战机,果断行事,没有半分优柔寡断。都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那么想要获得成功,除了持续不懈的努力外,在机会来临时,更应该毫不犹豫地抓住。如果此时还犹豫不前,那么你平时所作的努力和积累,又要到何时才能用上呢?

8、 周武帝禁佛

周武帝宇文邕虽然很早就当上了皇帝,但为了掌握实权,可是整整等待了十二年之久。他深知皇位得来不易,所以手握大权后,很希望自己能做出一番大事业。乱世当中,想要做出点成就的人,自然少不了要以武力平天下。可是,当时的北周从上到下,武帝怎么看怎么不爽。原因无他,就是人们普遍少了一分血性和上进心。

在武帝还没掌握大权时,就有一个叫卫元嵩的人给他提建议:“现在民间佛教盛行,我看这不一定是好事。您看尧舜时期不也没它嘛,社会也非常安定,君主也很贤明。可是现在呢,很多国家都因为信奉它而造成动荡,这说明佛教根本不是什么好东西。您将来要是想做点成绩出来,就一定要狠狠打击一下佛教。”

武帝当时虽然没权,但这话却听进去了。他觉得老百姓如果一心信佛的话,便不会安心生产,也不愿意入伍参军,长此以往,国家就危险了。于是,在掌握实权的第二年,他召集全国上下的儒释道人士开了个代表大会。

在会上,他提出给这三家排名,说:“儒教可是治国安天下必不可少的,当然应该排第一;至于第二名嘛,道教是本土产物,咱当然不能忽视;第三名就是佛教吧,毕竟是个外来户,能进前三甲已经很不错了。”

一帮和尚听他这么说,就不开心了,当场抗议:“皇上,咱早就是立足于国情的宗教了,你咋还带歧视眼光呢?再说了,现在就是连儒教都不如咱们佛教的人气旺。要知道,佛教的根基都是在老百姓中间,前途是大大的,这第一名除了我们,还有谁够资格?!”

武帝沉着脸,说:“咱是皇上,现在排个名你们都敢有意见,还把不把我放在眼里了?你们要搞清楚,如果让我不开心的话,我一句话就能定佛教未来的生死!”

按理说,和尚们天天念经,应该很淡定的。可惜,这次派的代表脾气太火暴,见皇帝威胁自己,便硬着脖子说:“皇上,您有皇权当靠山,咱们也有佛祖当靠山。您今天要是对咱做出啥不地道的事情来,小心将来遭到佛祖的报应。”

武帝一听,彻底火了,说咱本来还想给你们点面子,让佛教光荣退役呢。谁知这帮家伙这么不识趣,敢诅咒我。既然这样,那就别怪我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他朗声说:“现在是大争之世,争的是国家实力,佛教就是浮云。告诉你们,就算真有佛祖要降罪于我,为了国家的未来,我也甘愿受惩罚!”就这样,武帝的灭佛行动开始了。

他一声令下,全国各地的官员们便开始大肆烧毁寺庙经书,逼迫和尚尼姑还俗,并强令禁止老百姓再去参禅拜佛。转瞬间,前一刻还香火鼎盛的寺庙,现在都变成了断壁残垣。和尚尼姑们眼见老窝待不下去了,便回家种田的种田,当兵的当兵,嫁人的嫁人,北周的佛教渐渐沉寂下去了。

开始的时候,百姓们很不习惯,天天嚷着个人没信仰,日子很难熬。武帝可不管这么多,因为他知道,信仰抵不过时间。只要日子一长,大家就都安心生产,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国家发展好了,有没有宗教都是一样的。

果真,他在灭佛之后,国力得到了提升,百姓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提高,府库充盈,出门打仗不再是空谈了。577年,武帝出兵北齐,灭了这个多年的老对手。

【阿龙看热闹】

成功是被逼出来的

北周武帝灭佛,不是要消灭信仰。当时三大教——儒释道,消灭一个,还有两个。所以,周武帝打击佛教的真正目的在于集中力量发展生产,提高国家的竞争力。因为当时三国并存,北方突厥又很强大,北周只有凝聚起全国的人心、精神意志,才能奋发图强,赢得竞争的胜利。在生活中,种种无奈,层层施压,让我们不得不努力拼博,勇往直前,从而得以成长、壮大和进步。

9、 北齐灭亡

北周跟北齐是老对手了,可惜打了这么多年的仗,双方还是分不出个胜负来。虽然说北周在周武帝的带领下,发展得越来越好,但显然,他们的将军跟北齐的不在一个档次。这一点,最郁闷的恐怕就要属北周的大将军——韦孝宽了。

韦孝宽在北周很有人气,打了不少胜仗,走哪儿都有人尊敬他。可是,当他遇上对手、北齐大将斛律光后,常胜将军的名号就变成常败了。斛律光是个智勇双全的大将,在战场上总是略胜他一筹。也因此,北齐这块地盘虽然诱人,但北周上下一时间都拿它没辙。

韦孝宽很有挫败感,常常哀叹:“既生宽,何生光?”他深知,要光明正大地干架估计是没啥戏了,既然明的不行,就只能使暗招了。

当时,北齐后主高纬跟斛律光的关系不好。韦孝宽知道后,就指使手下在北齐境内散播谣言,还编了首歌谣,说:“百升飞上天,明月照长安。”“明月”是斛律光的字,这句话就是说斛律光想要取代高家统治北齐,进而夺取天下。

歌谣刚一上市,就被很多人传唱开来。很快地,高纬身边的奸臣便知道了这件事。他们平时就看斛律光很不顺眼。没办法,忠奸从来都是对立的,而奸臣们总是克忠职守地天天寻思,该怎么除掉天敌。眼前的歌谣无疑给了这些人一个机会,他们便在高纬面前说闲话,污蔑斛律光有谋反之心。

高纬虽然昏庸,但却没忘记这皇帝宝座是一定要保住的。本来嘛,咱“无忧天子”的名称可不是徒有虚名,既要能无忧,还要是天子不是?于是,572年,斛律光被他害死。周武帝听说后,仰天狂笑:“哈哈,咱现在就下令,让全国的百姓尽情狂欢,给大家伙儿减减负。咱们要为攻打北齐做准备啦。”

北周的军队很有效率,他们一路高歌猛进,把高纬吓得急急忙忙地退位。他儿子高恒很无奈,说:“老爸,你过好日子的时候咋想不到让我上位呢?现在倒好,国家都快被人抢了,倒想起让我上台顶替,背上个亡国之君的骂名。”

高恒本来就很不乐意,再加上刚上台没几天,北周的大军就兵临城下。他边收拾包袱边叫嚷:“这皇帝咱可不当了,我还有大好的人生呢,可不能现在就丧命。”

高恒跟着老爸,一路撒腿狂奔。当走到半路的时候,他对官员斛律孝卿说:“皇帝这职业太危险了,我可不准备做下去。你帮我去告诉任城王高,让他来当皇帝吧。”

斛律孝卿连忙跪下,给他下保证:“皇上,您真是太英明了。您放心,虽然您马上就不是皇帝了,可是咱保证完成任务!”

可惜,斛律孝卿说的都是空话。他刚刚跟高恒分手,便说:“你们这帮家伙,国家都大难临头了,还三天两头地换皇帝玩儿,没准我跑去见任城王,那家伙也推卸责任怎么办?既然如此,还不如拿着这堆证据,在周武帝那儿讨个功劳,以后也好继续当官发财。”于是,他带着一堆皇帝御用的玉玺、证件等,直奔北周那边,讨功劳去了。

后来,妄图逃命的高纬和高恒被周武帝抓住处死,北齐王朝就此结束。

阿龙辞典八大古都之一:邺城

古代邺城在今河北临漳县。邺城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富庶繁盛的大都市之一。东汉末年,都城名义上在许(今河南许昌东),实际政治中心是邺城。十六国时,后赵石虎将都城从襄国(今河北邢台西南)迁至邺城;前燕慕容灭冉魏后不久,也迁都于邺城。东魏、北齐先后在此建都。杨坚克尉迟迥后,焚毁了邺城。

【阿龙看热闹】

自作孽,不可活

北齐灭亡,固然是因为北周的攻打,但究其原因,还是领导们不争气。他们要么残忍嗜杀,要么昏庸无道,以致民心丧失,回天无力。而当我们遭遇失败和挫折时,所要做的不是把责任推卸给外部,而应该先检讨自身,以求从失败中发现取得成功的秘诀。

10、 混蛋宇文赟

周武帝治国平天下很有一套,可是在管教儿子这方面就比较欠缺了。为了保住自己的江山,他一直都对儿子们要求很严格,尤其是太子宇文。

当时,只要宇文犯了一点错,他就不分青红皂白,拿起大棍子就朝儿子身上打过去,还说:“你老爸我生的儿子不少,你要是再这样下去的话,咱就把你换了,让别人顶上。”每一次,宇文都被打得坐地求饶,连声保证自己一定改过自新。

武帝还是不放心他,便专门找人一天到晚地监视儿子的行踪,命令手下要事无巨细地报告他的所作所为。宇文发现后,恨得牙痒痒,但迫于老爸的威势,不得不开始装起三好学生。他在心里暗暗咒骂:“等咱当上皇帝的一天,看你这老东西能拿我怎样?”宇文的愿望很快就实现了。578年,年仅三十五岁的周武帝突然逝世,他顺利登基,史称周宣帝。

新上任的宇文顿时觉得世界变得美好了,空气也是自由的。他压抑不住内心的兴奋,当着百官的面,指着周武帝的棺材大声怒骂:“你死得也太晚了!”这话够劲爆,当时就吓得好多官员跌坐在地,暗说这下完了,上来一个不得了的皇帝。

宇文的确不得了。按照古人的风俗和规定,老爸死了,做儿子的怎么着都得守三年丧,并且在这三年里不能有任何娱乐活动。宇文一边掏鼻孔,一边毫不在意地说:“死都死了,还守什么丧?咱好不容易能当上皇帝,难道还要把时间浪费在那个老东西身上?”

于是,他毫无顾忌地在宫里吃喝玩乐,天天晚上都办舞会,还找来马戏团,给他表演各种新奇好玩的节目。遇到官员们上奏军国大事,他也爱答不理,直接把奏章交给身边的太监,让他们看着办。

宇文在皇位上坐了几天后,一天,跟自己身边的宠臣聊起以前的事,就问:“我以前没少挨老爸的打,你说这其中有没有过官员从中作梗,害我挨打的?”

宠臣们连忙回答:“有,有,就是王轨和宇文孝伯。”其实,这两人虽然在武帝面前说过他的不是,但都是为了江山社稷着想,希望太子能够一心上进,把他老爸的事业发扬光大。谁知,以前的好心,现在倒成了自己的催命符。果然,宇文在咒骂一声后,就下令把他们杀害了。

宇文很好色,他刚一当上皇帝,就把宫女们叫到一块儿,说是要选美。等到结果一出来,他便把胜出的美女们都据为己有。为了彰显他对所有美人都一视同仁,他还把五个妃嫔同时封为皇后,开创了中国历史上五个皇后并立的先河。

阿龙记事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