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南北朝那些事儿
3371400000004

第4章 南北大冲撞(2)

这时候的盖吴正春风得意着呢,没办法,麻雀变凤凰这种事,概率比中五百万的彩票还要低。然而,此时拓跋焘已经率军步步逼近,他出手快、下手狠,接连把农民军打得溃败而逃。盖吴的军队和政权本来就不稳定,交战后元气大伤,不利的局面渐渐倒向他这一边。

阿龙记事贴

拓跋焘统一北方

拓跋焘是北魏第三任皇帝(祖父道武帝拓跋、父亲明元帝拓跋嗣),他在先祖的基础上,励精图治,大展雄风:灭北燕、北凉,统一了中国北方;讨山胡,降鄯善,逐吐谷浑,远征漠北高原,大破柔然,使边疆再无骚扰。

官员崔浩见状,就向拓跋焘提建议,说:“皇上,您如果想灭掉盖吴那叛贼的话,不如把他的根据地——杏城给端了。那可是他的老家,到时候他铁定会回来救援,我们正好可以借机擒杀。”这主意够毒,拓跋焘连连赞赏,说这是个人才啊。

没多久,盖吴就从杏城逃难群众口中得知,有近千名北魏军仗着他不在老巢,进城烧杀抢掠,做尽坏事。盖吴气得哇哇大叫:“我不过就是打了一两场败仗,这些家伙就敢不把我放在眼里。哼,既然不足一千人,我就带兵杀回去,让这些家伙死无葬身之地!”

话虽这么说,盖吴还是非常谨慎的。他先派出侦察部队到杏城去打探情况。果真,一切都像之前那些人所说的,城里不过是几百个北魏军,他们纪律松散,毫无戒备。这下盖吴算是放下心来了,当即下令:“晚上进入杏城,全歼敌人!”

然而,他高兴得太早了。等他一率军进入城内,北魏军就把大门一关,盖吴环顾四周,才发现到处都是敌人。他大声惊呼:“完了,今天算是阴沟里翻船了!”底下的将士们看老大被吓得面如土色,个个都不由得哆嗦起来。而北魏军却士气高昂,边喊边杀,把起义军打得七零八落。

盖吴手下的将领们见情势越来越不利,便召集身边的士兵,保护老大杀出一条血路。盖吴在众人的掩护下左冲右突,拼尽全力才逃出杏城。后来,他又集结兵力,想卷土重来,但终究因实力不济,最终被拓跋焘解决了。

最终,盖吴领导的起义军在第二年被彻底消灭,而他本人也遭到杀害,这场南北朝时期规模宏大的农民起义就这样结束了。

阿龙辞典骑兵闪击战

拓跋焘非常善于使用骑兵,开创了骑兵闪击战的雏形。作战中,他指挥骑兵或分道并进,轻骑奔袭,或诱敌出城,设伏围歼。429年,拓跋焘亲自率领轻骑军长途奔袭,很快就抵达柔然腹地,吓得柔然的军民大惊失色。拓跋焘再领军纵深穿插,杀掉、俘虏敌人甚多。

【阿龙看热闹】

空城计和心理战

司马懿攻打蜀国,兵临城下时,看见诸葛亮泰然自若地在城头上弹琴,城门大开,周围没有一个士兵。这样的好事总算让他碰上,然而幸福来得太突然,他接受不了,竟然退兵返回。而盖吴却正和他相反,自觉运气超好,莽撞冲进城中,结果成了瓮中之鳖。

打仗这种事本来就是虚虚实实,而生活中也处处真假难辨。我们带着怀疑的眼光去看问题,固然有可取之处,但切忌怀疑过度,否则就会错失良机,后悔不已。

4、 魏太武帝灭佛

魏太武帝拓跋焘从一上台,就忙着打天下抢地盘。国家的领土是越来越大了,可惜老百姓的日子却越来越难过。这时候,从东汉时期传入中国的佛教就在民间慢慢流传起来。

佛教对于当时的人民来说,可是个好东西。本来嘛,这辈子已经过得够苦了,不仅吃不饱饭,还要拿着武器上战场,而且上边的领导们都太强悍,就是要造反也不是三两天就能成功的。既然如此,还不如给自己找个精神寄托,信仰点儿啥,日子也会好过点。

佛家从来都主张今生受苦,来生就会有好报,这一理念恰好契合当时老百姓的情况。于是,全国的老百姓们都开始信佛,毕竟有谁愿意这辈子当穷人,下辈子还要当一次的呢?而达官贵人们也加入此行列,本来这些家伙就不缺钱,多给佛家点儿功德钱,不仅相当于搞慈善事业,下辈子没准还能继续做高官或是富翁,何乐而不为呢?

然而,就在和尚尼姑齐发财的时候,有个人不满意了,他就是太武帝拓跋焘。那时候,他有个手下叫崔浩,此人在他心中的位置就相当于诸葛亮在刘备心中的地位一样。太武帝不管是平时的治国,还是上战场,都会征询崔浩的意见。时间久了,崔浩说话的分量也越来越重。

崔浩跟道教的人关系不错,为了支持好兄弟的事业,便把道教推销给老大——太武帝。太武帝很相信他的话,不仅认为信奉道教可以修身养性,而且道教毕竟是民族产业,自己身为皇上,支持一下也是很应该的。

可惜的是,皇上信道教这件事情,在全国上下没有几个人跟风。这其实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老百姓连肚子都没填饱,难道还有心情去找个高山流水的地方悟道?太武帝是个我行我素的人,他一心入道,于是嚷嚷着:“从今以后,你们大家都别叫我皇帝了。咱既然已经是道教中人,那就做个太平真君吧。”之后,他果真举行仪式,自封为太平真君。

太武帝的身体力行依然没有多大成效,这让他郁闷了,难道世界上还会有比打仗更难的事?不信邪的他展开深入调查,这才发现从印度传入的佛教,早已在自己不经意间蓬勃发展起来。成千上万的百姓出入佛家寺院,烧香拜佛的人络绎不绝。而那些和尚、尼姑连寺庙都不用出,只需坐在佛像前念几句经,敲几下木鱼,金银财宝就滚滚而来。

他彻底发怒了,说:“我本来以为打仗才能捞着钱,没想到这些家伙天天啥事都不用干,自有人把钱送上门,就连住的地方、供的佛像都不用自己掏钱。那些和尚好容易有一两个愿意出趟远门的,钱也不用带,反正走到哪儿都有人给饭吃。说白了,这简直就是无本万利的事嘛!如果这样下去的话,百姓的钱全进了他们的兜里,国家的利益不都被他们占完了吗?!”

太武帝不是傻子,他看佛教发展的势头日盛,当下就决定:“灭佛,刻不容缓!”

这话刚一出口,他的儿子拓跋晃立刻跳出来反对:“老爸,信仰是无罪的,儿子我也是个佛教徒。再说了,您怎么能限制人的思想呢?难道您就不怕老百姓们说闲话吗?”

太武帝当场怒骂儿子:“全国人民都去信佛了,那今后还有谁来信我、信你!告诉你,为了你的今后着想,还是别信佛比较好,要不我连你一块儿收拾了!”

拓跋晃接二连三地劝说都不起作用,而灭佛的命令也最终下达。太武帝为了达到效果,还指示官员们,只要看见和尚,都可以随意诛杀。此后,官府的士兵肆无忌惮地闯入寺庙,看见经文就烧,看见佛像就砸。没几天,灭佛就搅得全国上下鸡犬不宁。

即便这样,太武帝还嫌不过瘾,他亲自上马,去长安灭佛。等他到达目的地后,竟在寺院中搜出兵器。当时,正好是盖吴率领起义军跟政府对抗的时候。太武帝见和尚们私藏兵器,便立即断定:“原来这帮家伙不仅在捞黑钱,还想闹革命!哼,看来这次不灭他们的话,我的皇位都要不保了。”

他一声令下,这间寺院的和尚全都被诛杀,无一幸存,而寺庙也被焚毁。这之后,灭佛运动大张旗鼓地展开。等灭佛事件结束时,北魏境内和尚的数量屈指可数,寺庙差不多被全部捣毁。

阿龙辞典道教

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魏晋时期是其创立时期。东晋葛洪结合当时风行的玄学,对道教理论进行了系统化整理,使道教得以正规化发展。南北朝时,寇谦之在北魏太武帝支持下建立了“北天师道”,陆修静建立了“南天师道”。

【阿龙看热闹】

民心是生命力

太武帝灭佛,虽然在短期之内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他死后,佛教又死灰复燃,重新发展壮大起来。中国历史上的灭佛事件不少,但直到今天,皇权消失了,佛教却依然存在。为什么?恐怕是因为它早已深入民心,犹如春风化雨般,在民间得到了百姓的认可,才能传承至今吧。无论任何时候,都不应该轻视民心的作用。只有得到群众拥护和支持的事物,才会有蓬勃的生命力。

5、 悬瓠保卫战

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年初,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悬瓠保卫战打响,交战双方正是多年的死对头——北魏和刘宋。

魏太武帝即位很早,在皇帝这个位子上坐久了,难免会有些无聊。本来嘛,以前还有柔然和夏国这些老对手在,经常能练练手脚,日子也过得充实。可现在这两家都被他灭了,在北方,他成了名副其实的独孤求败,能不无聊吗?

有人就提议了,说:“皇上,南边还有刘宋呢,这都多少年了,他们还屹立不倒。看来,这帮家伙够您折腾一阵子的了。”拓跋焘一拍大腿,对啊,自己怎么把刘义隆(宋文帝)这家伙忘了呢?他刚上台没几年的时候,还妄想找我单挑呢,结果被打得龟缩不出了。哼,现在咱有闲工夫了,就陪你玩玩儿吧。

于是,他把国家内政都交给儿子拓跋晃打理,自己开始筹划起攻打刘宋的事情来。446年,他先派出少量兵力去打探对方虚实。毕竟打仗之前,还是要先看看对方有多少家底。

于是,他的手下便去攻打山东的几个城市,烧杀掳掠,把当地的居民搅得苦不堪言后,回来交差了。太武帝很满意,连连点头:“这个下马威给得不错,而且初步看来,刘宋那边的确蛮有钱的。嘿嘿,大家准备准备,咱们就挑个好日子出发吧。”

另一边,吃了败仗让宋文帝着实吓了一跳,但底下的官员们却给他打气:“皇上,您看看以前的苻坚,那家伙不照样兵多将广,但最后还不是被谢安制服?您尽管放心,等咱们这儿的士兵练好了,就先下手为强,把他们鲜卑人一举拿下!”

宋文帝生平最爱听这种奉承话,手下的人早就把他拿捏准了。大臣们一个个地歌功颂德,直把他夸得眉开眼笑,开始勾勒起第二次北伐成功的美好蓝图。可惜,他的蓝图还没勾画好,北魏那边就打上门来了。这次出马的是太武帝本人,他带着十万兵马南下,大有统一天下之势。

此次出动的北魏军,是北魏境内的精锐部队,十万士兵一路急行军,横冲直撞,往河南而来。当时,沿途的宋军根本没想到,北魏军会突袭他们。当地的官员更是吓得丢下官帽,化身平民,成为逃跑队伍中的先锋。而留在当地的老百姓就惨了,北魏军将其财物抢劫一空,又大开杀戒,他们中死的死,伤的伤。

当北魏军到达悬瓠(今河南汝南)时,太武帝便扬言:“前边那上万的宋兵都被咱解决了,这悬瓠城中只有不足一千人的兵力,哈哈,这简直就是小菜一碟。全军休息一下,咱们三分钟就把它拿下来!”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战争一打响,北魏军就遭到了重挫。他们有的想用云梯爬上城墙,结果被宋军用滚木和石头砸下来;有的想直接用木头把城门撞开,也被乱箭射杀。

太武帝看着不断败下阵来的北魏军,满腹狐疑地问:“悬瓠城里怕是不止一千人吧?咱们是不是上当受骗了?”

其实,他们并没有上当受骗,不过是悬瓠城里的宋军斗志昂扬,超水平发挥了。没办法,北魏军从进入刘宋国境以来,横行无阻,无论是军队还是人民的士气都渐渐低迷,如果再不奋起的话,敌军的铁骑更是无法阻挡了。当时,守卫悬瓠城的将领就号召大家:“咱们不管是投降还是反抗,最后都不过是死路一条。既然如此的话,何不多杀几个鲜卑人,拉他们给咱陪葬呢?!”

阿龙记事贴

宋少帝的废立

少帝刘义符是刘裕长子,继位后嬉戏无度,不听朝臣谏阻,于是大臣徐羡之、傅亮、谢晦等人废了少帝,立了刘义隆,不久他们派人杀了刘义符。刘义隆虽继帝位,但不能容忍权臣杀主的行为,待时机成熟后,就下令捕杀了徐羡之、傅亮、谢晦等人。

太武帝不信邪,在四十多天的时间里不断给手下下命令:“不就是几百号人吗?咱们十个人对付他们一个,就不信拿不下!”然而,小宇宙爆发的宋军可不是好对付的,北魏军的强攻不仅没取得预期的效果,还损失了一万多兵力。

另一边,宋文帝听说北魏军突然大举进攻的消息后,顿时慌了手脚:“这可咋办?咱还没准备好北伐的事宜呢,他们倒先打过来了。”尤其当他收到很多边境将领逃跑的消息后,更是心急火燎,却束手无策。

当悬瓠保卫战的事情传到他这儿时,文帝才为之一振,连忙下令:“这年头有血性、有上进心的将士不多见了啊,咱们一定要尽快派出援兵,帮他们阻挡北魏军。”

却说太武帝围攻悬瓠城已经长达四十二天,他舒一口气,说:“这帮家伙在城里龟缩不出,里边别说粮食了,恐怕就是树皮都被人扒光吃完了。大家只要再坚持一两天,胜利必然属于我们!”

出乎他意料的是,希望的曙光还没降临,那个打仗不在行的宋文帝,居然派兵前来救援。太武帝彻底绝望,叹气说:“咱都在这儿围攻四十多天了,现在是人也没了,钱也没了。本来还指望能够进城捞一把,谁知援军又赶过来。没办法,撤吧撤吧。”他知道,北魏军已经被这场持久战消磨了士气,根本没法和宋朝援军对抗,此时不撤的话,以后再想撤就困难了。

这场悬瓠保卫战终于以刘宋援兵的到来而结束。在这场攻防战中,宋军仅用不到一千人的兵力,就强力阻击了十万北魏兵的进攻,保护了刘宋王朝的安定繁荣。

阿龙辞典大蛤蟆车

古代为了守城,都在城墙外掘有护城河。北魏军攻打悬瓠时,想出了一个新招来渡过护城河:用牛皮做了一种兵车,因外形像蛤蟆,命名为大蛤蟆车。用这种车运载泥土填平城外护城河,然后架设云梯强行登城。

【阿龙看热闹】

心灵的强大很重要

一个人能否成功,很多时候并不是看他的实力是否强大,更重要的是看他是否有一颗强大的心。就像拿破仑,他本来身材矮小,但却能率领法军南征北战,让欧洲各国的军队闻风丧胆。其实,比他更有实力的人,在当时大有人在。然而,这些人所欠缺的就是一颗强大的心。只有内心强大的人,才能有宽广的胸怀,并达到属于强者的成功境界。

6、 梨贩子王玄谟

众所周知,宋文帝虽然打仗不在行,但一生都在想北伐,完成统一大业。这其中固然有他自身的豪情壮志,但也离不开身边一些大臣的怂恿,比如王玄谟。

王玄谟的出身不低,来自贵族世家,并且祖父和老爸曾经都是叱咤沙场的大将军。可惜的是,先辈的基因好,并不代表当后辈的就会继承,王玄谟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个将门之后在他的一生当中,胜仗没打过几场,倒是在北伐的战场上,使得宋文帝从此断送了统一天下的梦想。

当时,元嘉之治已经进行了很多年,王玄谟见国家形势越来越好,便跟文帝说:“您老年纪也不小了,如果再继续满足现状的话,恐怕这辈子都只能偏安南方,失去统一天下的大好良机了。”他认为,国家经过多年的休养生息,人民的生活已经得到大大改善,此时民心都向着宋文帝,得民心者得天下,书上都是这么说的,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