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父,我帮你挑吧。”
“你挑小的就好。”
“我来吧,我已经长大了,肩膀结实着。”
“小心喽。”
“好嘞。”
远处传来一对父子的声音,眺望过去,父亲和孩子正在茹水河畔挑水,父亲肩上已挂了两桶,地上还放着一大桶,一小桶。约摸十四五岁的少年在帮父亲好好调整了担子后,自己又拎上了两桶。两人一前一后,父亲迈步虽稳,可却有些慢,儿子虽腿脚要快些,但因每每回头看父亲,脚步也放了缓。
“父皇,他们在干吗?”
胡亥好奇地问嬴政。在他看来,这儿的一切都是新鲜的。
“他们在挑水,看这么多量,该是要灌溉田亩的。”
“灌溉田亩?”
嬴政原本对这事也不甚熟悉,只是登基之后,一次和吕不韦一起出宫时看到的,由此他才准了郑国造渠的事。如果能把水引入田地,贯通纵横的分支,那么于他大秦而言就是大大的有益。
“知道郑国造的渠么?”
嬴政问起胡亥。胡亥赶紧点头,郑国造的渠声名远播,不仅仅造福了百姓,还为大秦的铁军创造了条件。
“亥儿,如你这般大的时候,父皇还不懂这些,不过有次出去,看到务农的百姓均是如此灌溉,后来听得郑国有造渠的建议,父皇就立刻同意了。”
“可儿臣也听说郑国是韩国派来的细作。”
“亥儿知道的还挺多。”嬴政看着那父子俩离去的背影,回道:“看一个人不能只停留在过往,虽然郑国来我大秦的时候确实有这任务,但是他这么多年来,能够将自己的理想在我大秦一一施展,我大秦又需要这样的人才,那试问,细作与否还重要么?”
“可是,他会造反么?”
“如果郑国想造反,他就不会为我大秦造渠。大秦之所以能够征伐他国,是因为大秦的军队,而大秦拿什么来养活这么强大的军队?”
“粮食。”
“是。没有粮草,我大秦的军队就没有战斗力。郑国修建河渠,将水引入了灌溉不到的地方,如此田亩才有粮食出来。另外,河渠于我大秦的各项运输都是有益的。”
“嗯嗯。”
胡亥虽然“嗯”了,可嬴政知道,他并非完全领悟自己的意思。大秦要打匈奴和羌,最欠缺的就是能够得到不断供给的军队,而要支撑一个打长线战争军队的根源就在于粮食。只有将最靠近匈奴和羌的土地真正利用起来,这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