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唐朝那些事儿
3373200000004

第4章 焕然登场——李氏父子的开国往事(2)

李建成哪里顾得上别的,慌乱之中择路而逃。一旁的李元吉也慌了手脚,他本来想拉弓射箭,却屡次不成功。李世民见状,拉弓搭箭就朝李建成射去。隋末唐初,秦王李世民战功赫赫,威名远播,骑射这样的功夫自然不在话下。这一箭正正地射中李建成的喉咙,李唐王朝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就这样命归黄泉。

见李建成突然死亡,双方的人马都轰然而起,混战开始了。李世民虽然对兄长起了杀心,但对这样的结局也是惶恐不已,在危急关头竟然怔住了。混战中,他的马受了惊,自己竟控制不住,以致被树枝绊住。李元吉见到他受困,就急忙调转马头向他冲过来,顺势夺了李世民的弓,想用弓弦把他勒死。

远处的尉迟恭见了,一边大喊住手,一边策马飞奔而来。李元吉一见尉迟恭,如同白日见鬼一样,立即魂飞魄散。因为当年二人比试过,李元吉三战三败,所以,他转身就跑。尉迟恭执著如冤鬼,紧追不舍,不但追,而且还拉弓射他,李元吉的后脑没有长眼,听到箭声,已来不及回头,当场被射死。其实早在混战开始的时候,东宫和齐王府就得知了消息,匆匆率领大队人马赶到玄武门,以图护主。尉迟恭眼看形势不利,就割下了太子李建成的头颅示众。东宫和齐王府的人看到了自己主子的项上人头,都惊恐不已,无心再战。

随后,尉迟恭又身着战甲,手执长矛奔往李渊处。李渊当时还在海池划船,看到尉迟恭来势汹汹,忙问出了什么事。尉迟恭正色回道:“陛下,太子和齐王造反了,秦王正在带兵剿灭叛党,特命我来保护皇上。”李渊一听,心中也猜到了八九成内情,丧子之痛再加上眼前大势已去,他颓然坐倒,再无心追究了。

“玄武门之变”是李唐王朝内部的一次政变,它因争夺利益而生,最终也以争夺利益而结束。同年八月,高祖李渊被迫退位,李世民登基,史称唐太宗。

阿龙辞典 太子李建成

李建成(589-626),在唐初的统一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又是长子,所以理所当然地被封为皇太子。太子和世民、元吉是一母同胞,但因为父亲李渊做了皇帝,这哥儿几个便做不成好兄弟了。在皇位面前,唯有你争我拼。史书上说:有一次骑射比赛,建成故意挑了匹不好的马给世民,世民从马上摔下来,差点摔死;又有一天晚上,建成请世民来家里喝酒,在酒中下了毒,世民喝完之后回到家,突然肚子痛,吐了好几斗血。但史书上同时也说:太子性情好,做人厚道。厚道人怎么会做了这么多要杀害兄弟的坏事?所以,后世学者都怀疑李世民篡改了史书。

阿龙要说的是:太子不得不死!因为太子的二弟是李世民,这主儿能力强、脑瓜儿好使,且野心勃勃。有实力做老大的,绝不会甘心做老二,所以李世民也不可能不反。

阿龙看热闹

家族企业不好做

虽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但企业做大后,该分钱分地盘了,父子兵也好兄弟兵也好,都不顶用-“亲兄弟,明算账”。624年,李家父子打下天下,两年后,哥儿仨在玄武门兵刃相见、以命相搏;几个月后,父亲下台,儿子上位。这正说明:家族企业不好做。家族企业的困境在于:创业期,兄弟多势力大,连带上大舅子、小外甥,三十几个人的小企业都不需要对外招人;发展期,因为家人多,谁也不服谁,利益要均沾,家产难分,这时突然又觉得,还是独生子女好哇!

5、 唐太宗四请马周

唐太宗即位后,专心于国事,希望能把大唐治理得繁荣昌盛。

贞观五年(631年),太宗要求群臣写一篇议论朝政得失的文章。官员们领命后,就纷纷回家写文章去了,这其中有个叫常何的,因为在玄武门事变中立了大功(当时是玄武门的守军头目,他在李建成等人进入后关起大门,才使李世民来了个瓮中捉鳖),被太宗擢升为亲军侍卫长(中郎将)。常何从小没怎么读过书,这次要他写文章可真是难倒他了。回到家后,他抓耳挠腮,也写不出一个字来。

当时,常何的府上养着一位名叫马周的门客,出身贫寒却有博古通今之才,只是脾气有些古怪。他最开始是在家乡附近当一个小文官,但他胸怀凌云之志,又认为自己有经天纬地之才,所以做这种小事很不合他的胃口。有次跟上司发生冲突后,他就顺理成章地离职,远赴长安。途中到旅店投宿,因为身上银两不多,被店家看成穷酸的骗子。一天,他向店家要了一斗八升酒,独自靠在窗边豪饮。众人看他虽然一身布衣打扮,但气质非凡,不亚于那些锦衣华服的风流雅士,心中都暗暗称奇。来到长安后,马周就一直在常何的府中白吃白喝,心中对常何十分感激。

当听说常何的烦恼后,被养得白白胖胖的马周就替常何写了篇文章。马周提笔,顷刻而就。常何睁大了眼睛:“你这就写好了?”

马周胸有成竹地笑笑:“大人只管拿去给皇上,在下保证他重重有赏。”

第二天,太宗看到了这篇文章,边看边赞不绝口,只觉通篇文章洋洋洒洒、文辞秀丽,又句句切中时弊,读来有振聋发聩之感,还不等读完,就忍不住拍案叫绝。再一看署名,居然是武将常何。

太宗从常何的相貌就能看出,他根本写不出这样的文章来,于是叫来常何问话。

常何素来忠厚老实,便不加隐瞒地回道:“陛下,微臣胸无点墨,怎么会写出这么好的文章呢?实不相瞒,这篇文章是微臣府中的门客马周所写。他自幼饱读诗书,德才兼备,写文章自然不在话下。”

太宗高兴地说:“想不到你府上还有这样的人才,如果朕弃之不用,恐怕就要悔恨终生了。爱卿,不如你立刻回府把他给朕请来。”于是,常何领命回府。

太宗一边等人,一边又拿起案上的文章细细参详。时间过去很久,居然还没有人来报。太宗就站起来:“来人,快备好车马去常何府上把马周请来。”

过了一会儿,仍然没有看见马周的人影,太宗有些着急,就派了一拨人再去请。有人见了,就在一旁说:“马周这人真够大胆的,陛下盛情邀请,他居然迟迟不来。”

太宗听了,就斥道:“古有三顾茅庐,今日朕求才若渴,好不容易遇着一位,便是多请几次又有何妨?”到了后来,他再也坐不住了,又派了一拨人去常何府上,他自己也走到殿外去张望,看看有没有人回来禀报。终于,在太宗四请之后,马周进宫面圣。

在这次的会面中,马周跟太宗相谈甚欢,第二天就被授予官职。他才能卓越,一生为国事操劳,深得太宗赏识,成了历史上有名的布衣卿相。

阿龙辞典 马周

马周(601-648),唐初重臣,山东人,苦孩子出身,以出色的才干和卓越的见识,深得太宗赏识,仕途一路高奏凯歌,官至宰相(中书令)、组织部部长(吏部尚书)。太宗曾经感慨:“我一会儿不见马周,心里就会想他!”当马周生病时,太宗命御厨为他做饭,命御医前去看护。马周死后,被特赐陪葬皇陵,可真是“生的光荣,死的伟大”!

阿龙看热闹

近水楼台先得月

我们没有看到马周这家伙的那篇文章,不过从他后来的执政能力来看,这是个不世出的人才。马周年轻时就已经有这种政治才能,却在一个城门官手下混了那么久。如果不是常何为李世民关门打狗而立下大功,又因为他自己写不出文章,马周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才能出头。所以说,想要成功,就要有近水楼台。在老总附近住地下室也要比在郊区住别墅好。

6、 李靖平东突厥

贞观四年(630年)正月,此时的华夏大地还处在寒风凛冽、大雪纷飞中,而大唐对东突厥的战争已经从上一年打到了现在,还远远没有结束的迹象。尽管如此,寒冷的气候还是让战事得以暂停,双方都有了休息的时间。

唐太宗派出的将领中有一个叫李靖的,他本来是国防部部长(兵部尚书),这次征讨东突厥,太宗特命他为定襄道战区司令(行军总管)领兵出征。一天,他突然从军中挑出了三千精锐骑兵,冒着严寒,准备带领部队往马邑(今山西朔县)进发。

临行前,他为了鼓舞士气,就问众人:“当年皇上登基没几日,突厥人就从老巢一路打到了离长安只有十里的渭水边,沿途烧杀劫掠,你们怎么看?”

这些将士们一听,都激愤不已:“实在是有辱我大唐颜面!不提还算了,一提起来就恨不得杀几个突厥人解气。”

李靖点头称是:“不错,渭水会盟简直让大唐子民都丢尽了脸,而咱们为了自保,还要每年向他们进贡大批的金银珠宝和美女,这样的事怎么能够容忍?”

众人听了,都有些按捺不住:“将军莫要多说了。我等枉为男儿,直到今日还在此苟延残喘。现在倒不如一起冲进突厥人的地盘,便是死了也对得起家中的父老。”

“好,好-”李靖哈哈一笑,“我等的就是你们的这句话,今天我就带你们一同上路,进发恶阳岭(今山西平鲁西北),夜袭定襄城,杀突厥人个片甲不留。”

他顿了顿,又正色道:“此去路途凶险,我定跟你们同生死,若有退缩,就葬身在突厥刀下!”众人欣然领命,准备就绪后,纷纷跨上战马,往定襄飞驰而去。

当他们出现在突厥人面前时,突厥以为是神兵天降。突厥的头子颉利可汗开始还不知道,就抓住身边的人问出了什么事。手下人一脸的惊惶不安,大声叫嚷:“不得了了,李靖带兵杀进来了!唐军杀过来了!”颉利可汗一听,也惊诧不已,又问:“唐军来了多少人?”

有人上前禀报:“只看到李靖带了几千人前来。”

兵将们一听,都表示不相信,说道:“唐人见到我们跟见到鬼一样,那李靖怎么可能只带几千人就来这儿?依我们看,唐军肯定倾尽全国之力打过来了!”之后,颉利可汗又多次让人去打探,惶惶不可终日。

其实,李靖早在敌营中安插了间谍,此时看到时机成熟,就忙让那人去离间颉利可汗身边的人。果然,其亲信康苏密前来投降。李靖抓住这个机会,跟对方密谋了夜袭之事。入夜以后,突厥兵们都一一睡下了。这样的大冷天,唐军肯定也是无心作战的,这是突厥人一致认定的事。匆匆赶到定襄的唐军稍事整顿后,看到远方安静的突厥阵营,都压下心中的激愤,迅速实施起作战计划。

李靖领着三千人马,在很多突厥兵还在酣睡时就一举攻进了城。突厥兵被惊醒了,一时间心惊肉跳,有的甚至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唐军斩杀。颉利可汗也算是身经百战的人了,此时也彻底乱了阵脚,仓皇逃出了定襄,一路跑到了今天的内蒙古北部,而定襄也落入了李靖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