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通俗心理学
3373300000010

第10章 不可不知的社交心理学(2)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要想与别人成为知心朋友,就必须表露自己的真实感情和真实想法,向别人讲心里话,坦率地表白自己、陈述自己、推销自己,这就是自我暴露。

人常说:“凡事要有度,凡事不能过度。”一点儿也没错,在交际中,自我暴露是赢得他人好感的有效方式,但这种暴露同样要做到适度。过度的自我暴露反而会惹人厌。

在生活中,有的人知心朋友比较多,虽然他(她)看起来不是很擅长社交。但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这样的人一般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为人真诚,渴望情感沟通。他们说的话也许不多,但都是真诚的。他们有困难的时候,总会有人来帮助,而且很慷慨。

而有的人,虽然很擅长社交,甚至在交际场合中如鱼得水,但是他们却少有知心朋友。因为他们习惯于说场面话,做表面工夫,交朋友又多又快,感情却都不是很深。因为他们虽然说很多话,却很少暴露自己的真实感情。

要知道,人和人在情感上总会有相通之处。如果你愿意向对方适度袒露,总会发现相互的共同之处,从而和对方建立某种感情的联系。向可以信任的人吐露秘密,有时会一下子赢得对方的心,赢得一生的友谊。

如果希望结交知心朋友,你不妨先对他们敞开自己的心扉!

自我调试

在人际交往中,自我暴露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应遵循对等原则

即当一个人的自我暴露与对方相当时,才能使对方产生好感。比对方暴露得多,则会给对方很大的威胁和压力,对方会采取避而远之的防卫态度;比对方暴露得少,又显得缺乏交流的诚意,交不到知心朋友。

2.应循序渐进

自我暴露必须缓慢到相当温和的程度,缓慢到足以使双方都不感到惊讶的速度。如果过早地涉及太多的个人亲密关系,反而会引起对方的忧虑和不信任感,认为你不够稳重、不敢托付,从而拉大双方之间的心理距离。

真正的亲密关系是建立得很慢的,它的建立要靠信任和与别人相处的不断体验。因而,你的“自我暴露”必须以逐步深入为基本原则,这样,你才会讨人喜欢,才能交到知心朋友。

05 刻板效应:不要被固定思维所左右

名词解释

刻板效应,指人们在长期的认识过程中所形成的关于某类人的概括而笼统的固定印象,是我们在认识他人时经常出现的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

定律由来

刻舟求剑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它生动地说明了人们认知偏见的影响作用。《吕氏春秋·察今》里说,楚国有一个人坐船过江,船行至江中时他的剑掉进江里,他立即在剑落水的船身上刻了一个记号,说:“我的剑是从这儿掉下去的。”等船靠岸了,他就从做上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结果自然找不到。

有些人总是习惯于把人进行机械的归类,把某个具体的人看作是某类人的典型代表,把对某类人的评价视为对某个人的评价,因而影响正确的判断。刻板印象常常是一种偏见,人们不仅对接触过的人会产生刻板印象,还会根据一些不是十分真实的间接资料对未接触过的人产生刻板印象。

现实演绎

刻舟求剑的故事听起来荒诞可笑,但在现实中,我们稍不留意,便会做出与这个楚国人一模一样的“刻舟求剑”的行为。例如,在认知上海某一个人时便会按照上海人精明、聪明的类型及特征去判断他,在认知某一教师时便会按照教师知识渊博、为人师表等类型特征去判断他。

刻板效应的产生,一是来自直接交往印象,二是通过别人介绍或传播媒介的宣传。刻板效应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刻板印象建立在对某类成员个性品质抽象概括认识的基础上,反映了这类成员的共性,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信度,所以它可以简化人们的认知过程,有助于对人迅速做出判断,帮助人们迅速有效地适应环境。但是,刻板印象毕竟只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并不能代替活生生的个体,因而“以偏概全”的错误总是在所难免。

如果不明白这一点,在与人交往时,宁可相信作为“尺寸”的刻板印象,也不相信自己的切身经验,就会出现错误,导致人际交往的失败,自然也就无助于我们获得成功。因此,刻板效应容易使人认识僵化、保守,人们一旦形成不正确的刻板效应,用这种定型去衡量一切,就会造成认知上的偏差,如同戴上“有色眼镜”去看人一样。

在不同人的头脑中,刻板效应的作用、特点是不相同的。文化水平高、思维方式好、有正确世界观的人,其刻板效应是不“刻板”的,是可以改变的。

刻板效应具有浅尝性,往往对个体或者某一群体的分类过于简单和机械,有时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认识就加以定性;刻板效应同时具有部落共性,在同一社会、同一群体中,由于同一文化、价值观念、信息来源的影响,刻板印象有惊人的一致性;刻板效应还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往往凭着偶然的经验加以评判或分类,大多是以偏概全的,甚至是颠倒是非的。假如最初我们认定日本人勤劳、有抱负而且聪明,美国人讲求实际、爱玩而又入乡随俗,犹太人有野心、勤奋而又精明;女人比男人更会养育子女、照料他人而且温柔顺从;戴眼镜的人都聪明,教授都有点儿古怪而且平日里都是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等,当我们初次与以上人群相遇时,就会不自觉地用已有的概念去套用,而结果往往也是落得啼笑皆非的尴尬局面。

所以,在评价他人的人格时,首先要有大系统思维观,切忌单线条或者直线思维,要考虑事情原因和结果的多样性、复杂性,而不是“一个事物、一种现象、一个结果”,要建立多原因、多结果论。其次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世界是时时刻刻在变化发展的,如果用刻舟求剑的办法处理问题只能是落后的,最终会导致严重错误的。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只有观察多了,才有可能全面认识一个人。

自我调试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偏见的来源是刻板印象。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我们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和某个群体中的每一成员都进行深入的交往,而只能与其中的一部分成员交往。因此,我们只能“由部分推知全部”,由我们所接触到的部分,去推知这个群体的“全部”。那么,克服刻板效应的关键是:

1.善于用“眼见之实”去核对“偏听之辞”

有意识地重视和寻求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的信息。

2.深入到群体中去

与群体中的成员广泛接触,并重点加强与群体中有典型化、代表性的成员沟通,不断地检索验证原来刻板印象中与现实相悖的信息,最终克服刻板印象的负面影响而获得准确的认识。

因此,我们要纠正刻板效应的消极作用,不断扩大视野,开拓思路,更新观念,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

06 互惠定律: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名词解释

互惠定律,指在人际交往中要懂得知恩图报,尽量以相同的方式报答他人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指双方的互惠共赢。

定律由来

爱默生说过:人生最美丽的补偿之一,就是真诚地帮助别人之后,同时也帮助了自己。你帮助的愈多,得到的也就愈多;你愈吝啬,也就愈可能一无所得。“爱别人就是爱自己”,这句很经典的话,其实已说出了人际关系的“核心秘密”——你付出别人所需要的,他们也会给予你所需要的。

古语有云:“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对于别人的恩惠,我们不能无动于衷,而要以另一种好处来报答他人。人是三分理智,七分感情的动物:“给予就会被给予,剥夺就会被剥夺;信任就会被信任,怀疑就会被怀疑;爱就会被爱,恨就会被恨。”行为孕育行为。你对我友善,我对你也友善;如果你不友好,我也不可能友好地对待你——这就是互惠关系定律。

现实演绎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了刺探对方敌情,各国专门设置了一种特种兵,其任务是深入敌后去抓俘虏回来审讯。

当时的战争是堑壕战,大队人马要想穿过两军对垒前沿的无人区是十分困难的,如果一个士兵悄悄爬过去,溜进敌人的战壕,相对来说就比较容易了。参战双方都有这方面的特种兵,经常派去抓敌军的士兵,带回来审讯。

有一个德军特种兵以前曾多次成功地完成这样的任务,这次他又接到任务出发了。他很熟练地穿过两军之间的地带,悄无声息地出现在敌军战壕中。

一个落单的士兵正在吃东西,毫无戒备,一下子就被德国兵缴了械。他手中还举着刚才正在吃的面包,这时,他本能地把一块面包递给对面突袭的敌人。

面前的德国兵忽然被这个举动打动了,他做出了不可思议的行为——他没有俘虏这个敌军士兵,而是将其放了,自己空着手回去,虽然他知道回去后上司会大发雷霆。

这个德国兵为什么这么容易就被一块面包打动呢?其实,人的心理是很微妙的,在得到别人的好处或好意后,就想要回报对方。虽然德国兵从对手那里得到的只是一块面包,或者他根本没有要那块面包,但是他感受到了对方对他的一种善意。即使这善意中包含着一种恳求,但这毕竟是一种善意,是很自然地表达出来的,在一瞬间打动了他。他在心里觉得,无论如何不能把一个对自己好的人当俘虏抓回去,更别说要了这个人的命。

其实这个德国兵不知不觉地受到了心理学上互惠定律的左右。得到对方的恩惠就一定要报答的心理,是人类社会中约定俗成的一个行为准则。

一位心理学教授做过一个小小的实验,也证明了这个定律:

他在一群素不相识的人中随机抽样,给挑选出来的人寄去了圣诞卡片。虽然他也估计会有一些回音,但没有想到,大部分收到卡片的人都给他回寄了一张,而实际上他们都不认识他。给他回赠卡片的人,根本就没有想过打听一下这个陌生的教授到底是谁,他们收到卡片,自动就回赠了一张。也许他们想,可能自己忘了这个教授是谁了。不管怎样,自己不能欠人家的情,给人家回寄一张总是没有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