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通俗心理学
3373300000027

第27章 不可不知的投资心理学(1)

01 鳄鱼法则:放弃就是一种选择

华尔街有句格言:“市场由两种力量推动——贪婪与恐惧。”这种说法没错,但是过于简单了。心理偏差往往会影响人们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而通过了解心理偏差,人们可以克服偏差,探寻投资大师们的心路历程,提高财富水平。

名词解释

鳄鱼法则,指当鳄鱼咬住你的一只脚时,你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牺牲那只脚。智者说:“两弊相衡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通俗地说,就是你在处理一件事时,无论怎样做都会有不良因素产生,那么你就要分辨不同结果的不良影响,选其轻者而用之。这就是利害权衡的规则。

定律由来

鳄鱼法则源自于鳄鱼的吞噬方式:猎物愈试图挣扎,鳄鱼的收获愈多。假定一只鳄鱼咬住你的脚,如果你用手去试图挣脱你的脚,鳄鱼便会同时咬住你的脚与手。你愈挣扎,就被咬住得就越多。所以,万一鳄鱼咬住你的脚,务必记住:你唯一的办法就是牺牲一只脚。

现实演绎

如果一只鳄鱼咬住你的脚,你若试图用手去挣脱你的脚,鳄鱼便会同时咬住你的脚和手。你愈挣扎,就被咬得越多,甚至失去性命。这就是心理学中的鳄鱼法则。在这种情况下,明智的做法应该是:一旦鳄鱼咬住了你的脚,唯一求生存的办法就是牺牲这只脚。换而言之,当你发现自己的行动背离了既定的方向,必须立即停止,不得有任何延误,不要存有任何侥幸、不舍得或不甘心。

很多人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但没有足够的勇气和智慧,结果还是陷入了鳄鱼法则的陷阱。

曾经有两个商人结伴出门做生意。在到达目的地前,他们需要乘船横渡一条河。谁料,河水湍急,渡船触礁沉没了。船上的人都在激流中拼命向岸边游去,这两个商人也不例外。

游在前面的商人发现伙伴不在自己身边,便回头寻找。他发现另一个商人在后面游得很慢,便着急地问:“你怎么游得那么慢?你平时可比我游得快多了呀!”另一个商人一边艰难地游着,一边气喘吁吁地说:“我背着1500块金币,很重啊!”

游在前面的商人很无奈,但求生心切,一时间也管不了那么多,便一个人疲惫地上了岸。回望水中,他发现另一个商人仍旧扛着那箱钱艰难地游着,急得他大叫道:“快把箱子抛掉,不然来不及了。”

水中挣扎的商人一边向前游,一边断续地说:“这可是我的……本钱……啊!”岸上的商人急得直跳脚,大喊道:“那些钱几个月就能赚回来,保命要紧!”水中的商人没有理会同伴的劝告,依然背着沉重的钱箱在水中艰难前行。

没多久,一个大浪涌过来,岸上的商人再也看不到他的伙伴了,钱箱也随之沉入水中……

人类自诩为最智慧、最高等的动物,有时候还不及一只老虎聪明。我们经常会下意识地“把手伸进鳄鱼嘴里”,无法忍受或放弃本属于自己但即将失去价值的事物。

自我调试

我们开始做一件事情,做到一半的时候才发现并不值得,或者会付出比预想多得多的代价,或者有更好的选择,但此时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而这种将错就错的做法使我们失去更多。

在投资的道路上,虽然我们的初始计划都是美好的,但很多事情是我们无法预知的。一旦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我们就要学会平衡,若继续坚持初始时的“美好计划”并不能给我们带来预期的美好收益,那么,放弃就是一种智慧的选择。

02 羊群效应:成功投资,忌盲目无主见

名词解释

羊群效应,也称从众心理,指由于对信息缺乏了解,投资者很难对市场未来的不确定性作出合理的预期,往往是通过观察周围人群的行为而提取信息,进而产生从众行为。

定律由来

在一群羊前面横放一根木棍,第一只羊跳了过去,第二只、第三只也会跟着跳过去。这时,即使把那根棍子撤走,后面的羊走到这里,仍会像前面的羊一样,向上跳一下,这就是所谓的“羊群效应”,也称“从众心理”。羊群效应最早是股票投资中的一个术语,主要是指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存在学习与模仿现象,盲目效仿别人,从而导致他们在某段时期内买卖相同的股票。

现实演绎

老猎人圣地亚哥最喜欢听狼嚎的声音。在月明星稀的深夜,狼群发出一声声凄厉、哀婉的嚎叫,老人经常为此泪流满面。他认为那是来自天堂的声音,因为那种声音总能震撼人们的心灵,让人们感受到生命的存在。

老人说:“我认识这个草原上所有的狼群,但并不是通过形体来区分它们,而是通过声音——狼群在夜晚的嚎叫。每个狼群都是一个优秀的合唱团,并且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以区别于其他的狼群。在许多人看来,狼群的嚎叫并没有区别,可是我的确听出了不同狼群的不同声音。”

狼群在白天或者捕猎时很少发出声音,它们喜欢在夜晚仰着头对着天空嚎叫。对于狼群的嚎叫,许多动物学家进行过研究,但不能确定这种嚎叫的意义。也许是对生命孤独的感慨,也许是通过嚎叫表明自身的存在。

在一个狼群内部,每一匹狼都有自己独特的声音,这声音与群体内其他成员的声音不同。即使是具有最大权力的阿尔法狼,也没有权力去要求其他的狼模仿自己的声音嚎叫,也没有权力去要求其他的狼模仿自己的行为。

每一匹狼都掌握着自己的命运和保留着自己的独立个性。同样,就投资而言,我们每一个人的未来终究掌握在自己手里。你愿意去做一只待宰的羔羊,还是做一匹特立独行的狼?

答案很明确,做一只待宰的羔羊肯定会被狼吃掉。可是,人们在实际的投资过程中,往往意识不到自己在不经意间已经加入了羊群。所以,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时刻保持自己的个性,时刻保持自己的创造性,自己把握自己的未来。

自我调试

羊群效应告诉我们,在市场中的普通大众,往往容易丧失基本判断力,喜欢凑热闹、人云亦云。有时候,群众的目光又投向资讯媒体,希望从中得到判断的依据。但是,媒体人也是普通群众,不是你的眼睛。

虽然我们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有判断能力,但是,在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不自觉地随大流,因为我们每个人不可能对任何事情都了解得一清二楚,对于那些自己不太了解、没有把握的事情,一般就会采取随大流的做法。然而,这种做法带来的收益,往往与我们期望的大相径庭。

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一方面,我们要保持自己心态的独立性,一旦认准了一只“金蛋”,就不要被别人的言论所左右,假以时日让它孵化成金鸡;另一方面,我们要学会理智、不盲目,多做研究和分析,不要被众人跟风的表象所迷惑,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以伯乐的眼光审时度势。

03 马太效应:收益是可以增值的

名词解释

马太效应,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

定律由来

马太效应来自于《圣经·马太福音》。在《圣经·新约》“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中有这么一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20世纪60年代,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提出这个术语用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罗伯特·莫顿归纳“马太效应”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此术语后为经济学界所借用,反映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经济学中收入分配不公的贫富悬殊现象。

现实演绎

一个地主远行前,交给3个仆人每人1锭银子,吩咐他们去做生意。他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1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地主奖励他10锭银子。第二个仆人说:“主人,你给我的1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地主奖励他5锭银子。第三个仆人说:“主人,你给我的1锭银子,我一直埋在地里,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谁料,地主将第三个仆人的1锭银子赏给了第一个仆人,说:“凡是少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让他多多益善。”

上面这个故事出自《圣经》,它的寓意是贫者越贫,富者越富。根据这一效应的思想,我们知道收益是具有倍增效应的。你的收益越高,就越有机会获得更高的收益。

一位著名的成功学讲师应邀去某培训中心演讲,双方商定讲师的酬金是300美元。在那个时候,这笔数目并不算少。这是一场规模盛大的演讲会,参加的人员很多。这位讲师的演讲非常成功,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同时,他也因此结交了更多的成功学人士,感觉受益匪浅。演讲结束后,他谢绝了培训中心给他的报酬,高兴地说:“在这几天中,我的受益绝不是这几百美元所能买到的,我得到的东西,早已远远超出了报酬的价值。”

培训中心的领导很受感动,把这个讲师拒收酬金的事告诉了培训中心的所有学员。他说:“这个讲师能够深深体会到他在其他方面的收获远远大于他的酬金,这说明了他对成功学的研究达到了很高水平,像他这样的讲师,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学大师,因为他已经深刻领会了成功的要素和成功的意义,那么他宣传的成功学一定很具实用性,也是可行的。阅读他所著的成功学书籍,一定会得到真实的成功启迪。”

于是,培训中心的学员们纷纷购买了讲师所著的成功学书籍和录像带等产品。后来,培训中心又把这个讲师拒收酬金的事,写成激励短文挂在培训中心的阅览室里。参加培训的学员纷纷购买他的书籍和产品,使他的书籍再版了几次,总数超过了百万册。这样,仅在售书方面,讲师的收入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