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魏晋那些事儿
3373400000010

第10章 八王之乱(3)

司马把张方的人头送给司马越,请求和解。司马越率大军逼近长安,成功在握,自然予以拒绝。于是他就利用了一下张方的人头——送张方的人头给司马的其他将领看。其他将领一看张方的下场,纷纷放下了武器。司马的部队被瓦解,司马越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

司马越打了胜仗,把傻皇帝和皇太弟司马炽接回洛阳,过上了权倾天下的日子。11月的一天晚上,傻皇帝在自己房里吃面饼,突然中毒而死,他这尊贵而不幸的一生就这么结束了。他本该做个普通人,过点悠闲自在的生活,可惜这种于国家有利的正轨被他的老妈给扭曲了。

很多人怀疑是司马越毒死了傻皇帝,但没有人去追查。傻皇帝死后,司马炽作为皇太弟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皇位,后人称其为晋怀帝。司马炽是司马炎最小的儿子,虽然他也想励精图治,整顿朝纲,但是经过司马家族多年的混战,晋国的大地上是千里荒原民不聊生。想在乱世中一夜成名的也不止司马家族,混乱的局面早已不可收拾。

阿龙辞典司马衷的吉尼斯记录

司马衷控制不了朝政,更控制不了八王之乱,连带使他也非自愿地在中国历史上创造了一些纪录,如皇储最多(皇太弟两个、皇太孙两个),被自己的长辈司马伦尊为太上皇(司马伦为其叔祖父),最多人的傀儡等。

【阿龙看热闹】

难得糊涂

西晋的政权混乱不堪,社会黑暗,就连身为皇帝的司马衷都只能任人宰割。这样看来,他的痴傻或许也算是一种福气了。如果他智商正常的话,在经历过这么多的尔虞我诈、你争我夺后,恐怕也得被气得吐血而亡了。

我们身处社会中,防人之心固然不能少,但很多时候在为人处事上,倒不如糊涂一下,落个轻松自在。毕竟凡事太计较的话,只会给自己徒增烦恼,人生很短,快乐很重要。

8、 李雄、刘渊南北称帝

司马家族混战的时候,张三李四们也没有闲着。在四川就有一个叫李特的氐族人,他跟当地一些有名望的人一起招纳流亡人民进行了一场暴动,那些在战乱中流离失所的人纷纷加入进来。

但是起义军既要跟官府作战,又要跟所到之处的土著势力较量,一度有点吃不消。头头们开会一研究,决定做点宣传招聘人才。

当时在成都有一个“天师道”,很多贫苦农民饱受压迫又缺吃少喝,精神上没有寄托,就加入了天师道。当地有一个叫范长生的人,很有学问又讲信用,渐渐地成为天师道的当家老大。范长生比较看好李家领导的这支义军,就利用天师道的影响募捐钱款和粮草,帮助义军招兵买马,使李家的队伍壮大了声势。

公元303年,李特被官兵杀死,他的儿子李雄继续指挥义军作战,李雄打败了官兵,后来又攻占了成都。李雄非常敬重范长生,想拥立他称王。但范长生却说:我帮助你们绝不是想要称王称霸,用得着我尽管说话,王位您还是自个儿留着。

公元304年,李雄在成都自立为王,两年后又称皇帝,定国号大成。李雄带领这些流民建立政权之后,由于缺少文化人辅佐,领导班子搞得不太正规,大小官员分不清主次尊卑。不过对老百姓来说,只要过上安定的日子就比什么都好。李雄制定了较低的税收政策,废除了那些苛刻的法律,让老百姓都能安居乐业。

在西山隐居的范长生听说李雄成为有道的明君,也亲自跑来拜访他。范长生这时候已经88岁,鹤发童颜的像老神仙一样,李雄率领文武百官亲自来迎接他,把他拜为丞相。

在范长生的辅佐下,大成政权强盛起来,统辖的境内也比别的地方安定,各地有文化的人都跑来投奔。

大成的繁荣持续到公元334年。这一年李雄去世了,由于家族成员争位内斗,大成政权开始衰落。

阿龙记事贴

长生大帝

范长生近百岁才逝世,他博学多闻,蜀地之人敬若神明,就尊他为“长生大帝”。之所以称他为帝,还因为他的儿子范贲当了一下皇帝。公元347年,东晋灭成汉时,成汉将领拥立过范贲为帝,让他成为了成汉政权的末代皇帝。

李氏家族领导流民起义,可谓是白手起家,而匈奴人刘渊却是自戴高帽起家。

刘渊从小学过很多汉族文化,曾经接受司马炎封官,八王战乱的时候给司马颖效过力。刘渊的一位长辈刘宣说,咱们匈奴人这些年跟汉人和睦相处,汉朝没落之后,咱们的单于只有虚名,连一点儿土地都没有了。司马家族自相残杀,这是晋朝自取灭亡,也是我们复兴匈奴的最好时机。刘宣与各部族的人商议,共同推举刘渊为大单于,偷偷派人告诉刘渊。

司马颖想借助匈奴的力量去打自己的同族亲戚,刘渊借口替他调兵回到了匈奴国都左国城(在山西),就把司马颖晾在一边不管了。

为了拉大旗扯虎皮,刘渊自称是匈奴单于冒顿的后代。为啥要打冒顿的旗号呢?因为冒顿曾经娶过汉高祖刘邦的女儿(其实是刘邦找人冒充的),为了跟汉人交往方便,他的一些后人就改姓了刘。刘渊想和大汉朝拉上亲戚关系,好赢得匈奴人和汉人的共同支持。

公元304年,刘渊自称汉王,又把刘备那个败家儿子刘禅追谥为“孝怀皇帝”,还设立宗庙供奉大汉朝的祖宗。

司马家的一个小王族司马腾(司马越的弟弟)对这个匈奴人建立的汉国嗤之以鼻,决定教训刘渊一下,结果吃了个败仗吓得逃到山东去了。刘渊乘胜追击,攻占了不少城池。由于刘渊身兼匈奴与汉嗣的双重身份,很多少数民族和汉人都来投靠他,他的声势越来越大。

公元308年,刘渊正式称帝。他多次派人攻打洛阳,但是被司马越打退。公元310年,刘渊病死,他没能亲手灭掉晋国,这个任务将由他的儿子去完成。

阿龙辞典五胡乱华

西晋王朝八王混战,边疆少数民族就趁机兴起了。这其中著名的有“五胡”:匈奴、鲜卑、羯、羌、氐。从西晋灭亡到北魏建立的百余年间,这些少数民族及汉人在华北、西北地区建立了十六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的国家,相互争夺混战,这被学者们称为“永嘉之乱”、“中原陆沉”、“神州陆沉”、“中原沦陷”。

【阿龙看热闹】

不打不相识

翻看中国历史,我们会发现,历史上的中国也像现在的欧洲一样,诸国林立,民族众多。但他们在长久的对打、交往、交流中融合在了一起。这真应了那句话:不打不相识。打是相识的开始,一来二往,由仇敌而朋友而通婚成为了一家。

9、 苦县大屠杀

匈奴人刘渊“复兴”了大汉,对苟延残喘的晋国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刘渊手下有一名羯族大将,名叫石勒,主要负责对东部的扩张。石勒渐渐占据了洛阳周边的地区,把洛阳孤立了起来,晋国的王公贵族们吃饭都成了问题。

没人救援洛阳,公元310年冬天,司马越被迫留下老婆儿子和一名将领,自己带着满朝文武大员和倾城之兵去寻找出路。可是他离开洛阳之后才发现,这天底下除了洛阳似乎再也找不到能受他控制的地方了,到处是无边无际的叛乱。311年春天,司马越绝望地死在路上。

司马越一死,他的军队群龙无首。官员中属宰相王衍的级别最高了,大伙都推举他做元帅,希望他带领大家离开这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是非之地。

王衍这个人学问倒是不小。他从小就喜欢高谈阔论,一度成为文人墨客追捧的代言人。但他只是崇尚空谈,游弋官场的原则是明哲保身,从没打算跑到战场上去面对敌人,对于这种艰巨的任务不敢担当。他一再推辞说:“我能混到今天这个位置,全是经年累月熬出来的。我并没有什么才能,还是请大家另请高明吧。”

大家没办法,只好决定护送司马越的遗体到他的封地山东,那里也是他们能想到的最安全的地方。这年四月,这支没有头领的军队在苦县(河南鹿邑)被石勒等人率领的羯族军队包围,将士们纷纷缴械投降。

石勒焚烧司马越的灵柩,声称“为全天下的人报仇”,但是所谓的报仇马上就演变为一场大屠杀。那些投降的士兵加上无辜被卷入包围圈的老百姓共有十多万人,石勒下令向包围圈里放箭,箭射光了再用骑兵往来冲杀,刹那间血流成河,哭喊声震天动地。

石勒让人把大臣们带到他的面前。他早就听说王衍的大名,想跟他讨论晋国为何会落到这种地步的原因,如果说的好或许给他找个差事做做。王衍以为靠他的博学多才能迷惑住石勒,就开始夸夸其谈。起初他分析司马家皇室内斗的原因,石勒还非常赞许。后来王衍又劝石勒自立为王,又说自己淡泊名利清心寡欲,一向不过问政事,想把自己描绘成非常无辜的人。别的大臣都向他学习,坐在地上呼天抢地诉说自己的冤屈,声称晋国的衰落与他们没有半点关系。

石勒听到这里,不禁对王衍鄙视起来:一个身居要职当了一辈子官的人,整天吃着民脂民膏,占着人位不干人事,使得天下大乱,不正是你的罪过!石勒对他的同僚说:“我闯荡天下这些年,从来没见过这种人,有必要留着他们吗?”他的同僚说:“这样的人留着对我们也没什么用,杀了又有什么可惜?”

石勒还是有些怜惜王衍的才学,不忍心动刀子杀他。那天晚上,石勒命人推倒牢房的土石墙,把王衍和那些大臣全都压死在了下面。

这些大臣好歹也算入土为安,士兵和老百姓却遭了殃。石勒的羯族同僚王璋指挥军队纵火焚尸——并不是要把死者火化,而是把他们烤熟了吃肉!羯族一向有“食人”的恶名,他们曾经不止一次地制造大规模食人事件,这也为羯族最终的灭族种下了祸根。

阿龙辞典清谈误国

王衍清谈误国,这在他年少时就被人看出来了。一次,年幼的他去拜访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山涛看见他后,赞叹不已。王衍离开的时候,山涛还目送他远去,感慨地对人说:“不知道是哪位妇人,竟然生出了这样的好儿子!不过要误尽天下老百姓的,也必将是这个人!”

【阿龙看热闹】

文明与野蛮

历史已经无数次表明,文明要同化野蛮需要漫长的过程,而野蛮却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摧毁文明。南宋后期,蒙古族兴起,开始在天下展开血腥的杀戮。他们所过之处,尸横遍野,中国大地上的数千万人口无辜惨死。那时候的南宋,即使有着深厚的文化、多如牛毛的治国人才,也无济于事,亡国成了必然的结局。

然而,我们却看到,元王朝的命并不长久,百余年之后它就被推翻了。可见,野蛮固然能推翻文明,但要想长治久安,除了发展自身以外别无他选。

10、 皇帝仆人

公元310年,匈奴汉国皇帝刘渊病死,他的长子刘和继位,但是没几天就被刘渊的四子刘聪杀掉,刘聪自立为皇帝兼单于。

次年,苦县屠杀之后,司马越的部将保护着司马越的老婆儿子逃往山东,引得皇亲国戚像毛毛虫一样尾随。晋怀帝司马炽觉得大伙都往山东跑,有点不靠谱,他就独辟蹊径带着他的儿子奔向相反的方向——长安。他的战略路线倒是很正确,但四处都是匈奴汉国的部队,登天无路入地无门,最终父子俩双双被捉,跟随他们的皇亲国戚们全都成了匈奴人的奴隶。

虽然刘聪也是个狠角色,杀死老哥连眼都不眨一下,但他还是不能理解司马家大规模的家族内战。他问司马炽:“为何你们家的骨肉相残这么厉害?”司马炽沉痛地说:“大汉受天命而兴,司马家只好自己动手替陛下铲除。”

匈奴人对待俘虏不会像司马炎对孙皓那样,又赏座位又封侯。刘聪把司马炽当仆人使唤,这按他们的习惯已经算很照顾了。

有一次刘聪大摆宴席,司马炽穿着一身青衣小褂,给这位倒杯茶,给那位斟点儿酒。他的一个旧臣看到了,感到十分心痛,就忍不住放声大哭。这一哭不要紧,扫了刘聪的兴,后来刘聪就派人送去一壶毒酒把司马炽给毒死了。

西晋的领导司马炽没了,一些不甘落寞的政府干部们,就把司马炽的侄子司马邺带到长安。这个倒霉的孩子就成为了西晋的末代皇帝——晋愍帝。

316年,刘聪又派兵围攻长安。到了年底,长安城弹尽粮绝,司马邺只好按照匈奴人的要求,袒胸露背地乘坐一辆羊车,嘴里还叼着一块玉璧,出城去投降。大臣们围住皇帝哭号不止,他们拉的拉拽的拽,都不同意皇帝出城。但是司马邺饿得发了疯,他现在急需有口饭吃,管不了那么多。他推开那些大臣,自己驾车来到城外束手就擒,西晋就此灭亡了。

司马邺被封了一个“光禄大夫”的头衔,然而他的待遇比司马炽还要差。刘聪宴请群臣,他要斟茶倒水,这个倒也可以,就当是出国打工刷盘子了;刘聪进山打猎时让他手持长矛充当先锋,这个就有点危险系数;最可气的是,刘聪撒尿时要司马邺去掀马桶的盖子,甚至拉个屎也要司马邺替他扇扇子。

阿龙记事贴

专吃窝边草

荒淫好色是封建帝王的通病,刘聪的特色是好吃窝边草。刘渊的皇后单氏很有姿色,刘聪根据匈奴习俗“父死,妻其后母”,就拿来用了。刘聪还看中了近亲本家刘殷的两个女儿,娶进了后宫;刘殷的四个孙女也不错,刘聪又照单全收了。于是,姑女六人同事一夫,三辈同床,创造了中国后宫又一项荒唐之最。

18岁的下野皇帝倒是挺能忍辱负重的,他现在但求不死。可是他的臣子们却忍受不了,一个个痛哭流涕——大概不知道司马炽是怎么死的,或者根本就不想让小主子再苟活于世吧。刘聪看到晋国旧臣心怀不满,担心他们会图谋复辟,没过多久就派人杀死了司马邺。哎,人世间的至尊与至辱就是这样变幻莫测,只恨生在帝王家呀!

阿龙辞典西晋的三省制度

西晋政权灭亡了,留给后世的一大政治遗产是三省制:尚书台(省)以尚书令、尚书仆射主掌,下置吏部、殿中、五兵、田曹、度支、左民六尚书,分掌三十五曹,负责各类行政职权;中书省长官中书监、中书令掌管诏令、文书的撰定;门下省长官侍中、散骑常侍负责审查朝廷文案。

【阿龙看热闹】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看刘聪折磨失势皇帝的行为,不禁让人觉得这个刘聪不仅是个心理卑劣的人,还是个很愚蠢的人。古人常说,君权神授,不论谁当上了皇帝,往往都会将自身神化,将“皇帝”这个职业神化,让老百姓一提起便由敬生畏。所以皇帝对于别的皇帝,虽然暗地里的手段是尽量要杀而灭之,但明面儿上,还是会给对方留点面子。因为皇帝会想到,今天我这样折辱别人,那么有一天自己也可能会被其他人所折辱。但刘聪似乎不懂这一套,品行卑鄙的人只会一味地卑鄙下去。

西晋灭亡的次年(公元317年),司马家族成员司马睿在南京建立东晋政权。东晋是一个先天不良的帝国,它必须要凭借跟权臣和权臣背后的大家族合作才能有果子吃。但它的命运却出奇的好,北方正陷在“五胡十六国”的泥潭里,无暇南顾,东晋这个病夫得以幸运地混着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