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五代那些事儿
3373600000005

第5章 黄粱一梦——后梁(3)

朱温什么人都不怕,但很敬重老婆张氏。张氏临终前对朱温说:“你英武超群,别的事我都放心,但有时你冤杀部下、贪恋酒色让人非常担心。所以‘戒杀远色’这四个字,千万要记住!如果你答应遵守,我也就放心了。”张氏死后,朱温破了这个戒,最终导致不得好死。

侍寝的人一见此等阵势,哪里还顾得着皇帝,四散而逃。朱温惊坐起,喝问道:“来者何人?”

朱友答道:“不是别人,就是我!”

朱温大骂道:“你这个畜生,我早知你要造反。杀父之罪,天地不容!”

朱友也骂道:“无道老贼早该被碎尸万段!”

朱温的病忽然就被吓没了,跳起来要逃。朱友珪的仆人冯廷谔大喝一声,抡刀来杀他。朱温绕着柱子跑了三圈,最终因年老体衰,脚步一慢,被冯廷谔追上,胸部被捅了个窟窿,抽出刀时,把肠子也带了出来。朱友命人将父亲的尸体用毡子包起,埋在了寝宫地下。一代枭雄居然落得如此下场,真让人感叹世事无常。

第二天一早,朱友假托朱温圣旨命弟弟朱友贞杀掉朱友文。然后又假托圣旨,说朱友文谋反未成,自己是平乱功臣,如今又是皇子中最年长的,应当继位。手握这份本不存在的圣旨后,朱友才给朱温发丧,并继皇帝位。不过好景不长,913年3月27日,仅做了8个月皇帝的朱友被朱友贞带兵围住,只好自杀。

最有意思的情节是,朱友尽管做了将近一年的皇帝,但史书却不承认他。在《五代史》里,他被称为“庶人友”,这是他弟弟朱友贞做的好事:朱友贞称帝后,马上就废自杀的哥哥为庶人,并说他哥的母亲是个营妓,和自己没有关系。

朱友如果在泉下有知,真不知作何感想。

阿龙辞典与后梁并立的七国

这七国分别是:王建在四川建立的前蜀,杨行密在淮南建立的南吴,王审知在福建建立的闽国,刘隐在岭南奠基的南汉,高季兴在荆南奠基的南平,以及马殷的楚国和钱的吴越。此外在这一时期还有十多个在河北、陕西、甘肃等地独立的割据政权。

【阿龙看热闹】

有奇淫必有奇祸

淫本身就是人性中的恶,恶必生祸,所以奇淫必有奇祸。人类历史上有很多所谓的英雄人物都栽倒在了“淫”字上,朱温就是一个突出例子。好色之心人皆有之,但一味放任自己于声色犬马之中,不仅伤身,还容易惹祸上身。很多意想不到的灾祸都是在人们忘乎所以时生的根,所谓的乐极生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7、 不反我也怕

“枪杆子里出政权”这句俏皮话在五代时期屡屡被人实践。但有一个人有枪杆子,却不喜欢自立为王,这在那个年代实在是个奇迹。这个人叫杨师厚,他在后梁天雄军节度使任上去世的时候,后梁皇帝朱友贞特意大开宴席,庆祝这位臣子的死亡。这是因为杨师厚是个让皇帝都无法安心睡觉的人。

杨师厚是后梁最老谋深算的大将,李存勖之所以不敢进攻河北,就是因为那里有杨师厚创建的精锐部队中的精锐——银枪效节军。杨师厚发迹于朱温时代,开始时只是山东曹州的州长。903年7月,他跟随朱温在歧下与军阀李茂贞交战,将李茂贞击败。同年,他又击败了青州节度使王师范。次年,朱温就让他担任了诸军行营马步都指挥使(类似陆军总司令)。911年,杨师厚在枣强击败晋军,使朱温控制了河北。朱温让杨师厚驻扎在魏州,防备太原的晋王李存勖。唐时,镇守魏州的将领称为魏博节度使,由于拥有强悍的天雄军,所以又称其为天雄节度使。杨师厚镇守魏州时,虽然拥有强大的后梁精锐部队,但他并不是魏州的节度使,这是由于朱温对他的猜忌。

杨师厚处在那样一个位置,任何人都会对他猜忌。但值得庆幸的是,朱温还没有来得及对他下手,就被谋杀了。杨师厚在魏州“积极响应”,杀掉了魏州牙将,把节度使罗周翰赶出了魏州。如此一来,朱友只好封他为天雄军节度使。

就在这一年,杨师厚招募了牙军数千人,强化军事训练,将他们命名为“银枪效节军”。这是五代时期最有战斗力的一支军队,正因为有这样的战斗力,又因为杨师厚名义上掌握着后梁的整个陆军,皇帝朱友非常忌惮杨师厚,没有一天不想着除掉他。

终于有一天,朱友叫杨师厚来京城商量点儿事。杨师厚的幕僚都劝他不要去,杨师厚冷冷一笑说:“我二十多年来帮助朱家打天下,没有对不起他们的地方。现在如果不去,不就是证明我有私心吗?皇上是什么样的人,我心里有数。他不会也不敢把我怎么样。”这听起来像是欺人大话,历史上有很多自认为有功于老板的人都被老板咔嚓了。

但杨师厚说这些话是有底气的,因为他带来了两万精锐部队!朱友吓得急忙给杨师厚赏赐财物,然后又是酒又是肉的才将他打发走。从此以后,朱友更加惧怕杨师厚,总是担心他要谋反。这还不是最揪心的。最揪心的是,杨师厚偏偏不反。

朱友迟迟等不到杨师厚造反,弟弟朱友贞却准备反了。朱友贞找来幕僚们商量计划,其中一个幕僚对主子说:“想要成为皇帝,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去找魏州的杨师厚。他如果同意,此事必成;他如果不同意,即使您把皇帝干掉,皇位也会转瞬即逝。”

朱友贞就派了人去找杨师厚,杨师厚装起了孙子,他对来人说:“当初朱友谋反,我就应该立即讨伐他。如今,又有人谋反,我忠诚一生,该平叛才是。”

他的部下立即说道:“朱友是儿子杀死父亲,臣子杀死皇帝。像这样的家伙,人人得而诛之。您想想,朱友贞是准备替天行道,此事必能成功。如果您现在不做点儿什么,到时候他们掌握了天下,您该怎么办?”

杨师厚见部下心有所向,于是下令:“王舜贤速去洛阳与朱友贞商量有关事宜!”然后又派兵进京,并在滑州驻守,以阻挡有可能帮助朱友的援军。不久,朱友很悲催地被弟弟朱友贞干掉了。

朱友贞一登基,就封杨师厚为邺王,并且在诏书中都避其讳不提其大名。这是无比的尊重,但朱友贞并不敬重他。虽然他遇到任何事都找杨师厚商量,但这并不是敬重,而是惧怕。

杨师厚手握重兵,镇守魏州,一举一动都关乎后梁的命运。他在,李存勖不敢进攻河北;他在,朱友贞日夜提心吊胆。

杨师厚一死,朱友贞长出一口气,为了不再见到第二个杨师厚,他把魏州分为两镇,想把杨师厚留下的兵力分散。可杨师厚的士兵并不吃这一套,银枪效节军不听指挥,一股脑地投降了李存勖。

河北就这样失掉了,朱友贞在不久后也付出了国灭身死的代价。

阿龙辞典银枪效节军投降后的故事

银枪效节军投降李存勖后,被列为亲军,改称“帐前银枪军”。沙陀精骑善于野战,攻城摧坚非其所长,银枪军加入后,没有了这一劣势。这之后的十年间,梁晋夹河苦战,银枪军往往被用为前锋,一马当先,颠倒了梁晋两军的实力对比,对晋军取得灭梁战争的最终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阿龙看热闹】

狡兔死,走狗未必烹

从杨师厚的角度看,我为你老朱家打天下,我很规矩地享受我该得到的福分,这是应该的。但你若要想杀我,那绝对不行。杨师厚的本分就是做一个臣子,如果皇帝不让做,那就给他点儿颜色瞧瞧。狡兔死,走狗未必烹,这关键要看“走狗”是否足够强大。

8、 谨慎的钱镠

钱是杭州临安人,他出生时满屋红光,他的父亲很迷信,认为这是不祥之兆,就想把他扔进井里。幸好他的祖母更迷信,认为这是最吉祥的征兆,并说服了儿子,钱才活了下来。钱不是读书的料,少年时做过私盐买卖,后来投军,成为杭州当地军阀董昌的部将。在实力渐长的过程中,他打败了造反的董昌,最终在浙江站稳脚跟,被唐政府封为越王。朱温建梁后,封他为吴越王。

据说,钱是个非常有忧患意识的人。他晚上睡觉,为了不让自己睡得太熟,就特意把一段滚圆的木头或一个铜铃当做枕头,称为“警枕”。圆的东西不能稳定地承载人的脑袋,所以警枕会滑动,如果睡熟了,脑袋从枕上滑下,铜铃就会发出声响,钱也就立即醒来了。如此一来,外面一有风吹草动,钱都能很快知道。

钱大王不但让自己随时保持警惕,同时也刻意让自己的士兵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在他房间四周,每天夜里都会有兵士轮流值更巡逻。某一天深夜,值更的兵士靠在墙边打起盹来。突然,几颗铜弹子从楼墙之内射出,掉在了兵士身边。兵士立刻惊醒过来,吓得魂不守舍,察验得知了钱大王无事,才专心地工作。当他第二天得知这些铜弹子是钱大王射的时,更是浑身发抖,此后再也不敢在值班的时候睡觉了。

阿龙记事贴

钱射潮

钱做了不少有利于民生的事。杭州湾的海水老往江里灌,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多的麻烦。钱就下令修筑石堤和沿江的水闸。一开始,刚建好的石堤总是被潮水冲垮,钱很生气,就过来视察。人们都说这是潮神在作怪,钱偏不信邪,率领军队驻守海边,射死了潮神。从此,民间开始称他为“海龙王”,他修筑的拦潮塘也被称为“钱塘”。

钱对身边站岗的人不放心,自然对离他更远的城门守卫更不放心。有一天,他穿了便服悄悄外出,故意很晚才回城。此时城门已经关闭,他就在北门外高喊“开门”,门卫不理他。钱说:“我是大王派出去办事的,现在急着要回城。你可不能耽误了大王的事。”门卫认死理:“大王有制度,夜深了不能开城门,就是大王亲自来,城门也没有开的道理。”钱只好在城外绕了好大一个圈子,从别的门进了城。第二天,那个门卫得知被他拒绝的是钱大王后,浑身战栗,正当他等待死亡召唤的时候,突然得到消息说,钱大王对他的法制精神很是褒扬,还赏了他一笔奖金。

据说,钱之所以养成这种谨慎的习惯,要归功于他父亲钱宽。钱功成名就后,生活极度奢华,在杭州盖起了气势宏大的宅第。他经常回杭州,来去都坐车,由无数的卫兵簇拥,引得万人瞩目,唯有他父亲却对他爱理不理。有一次,钱便单身步行回乡,专门问父亲这是什么意思。他父亲就说:“我家世代都是打鱼种庄稼的人,没出过有权有势的。如今你虽成了一方之主,但却是三面受敌(南有闽国,西、北有吴国),还要去与别人争城夺地,别看你现在风光,这样折腾下去,迟早会连累到我。所以不愿见你。”

钱如梦方醒,哭着表示一定要记住父亲的教诲。所以在立国后,他始终小心翼翼,只求保住自己的地盘。对外方面,他自知吴越国地少人稀,在西北方吴国的威胁下,他始终向后梁、后唐等北方小朝廷称臣纳贡,借以牵制吴国。他和他的国策都是以谨慎为先,从而使得他的老巢杭州城在五代时期没有一点儿破坏,为后人留下了赏心悦目的美景。

阿龙辞典杭州

杭州的历史源远流长,为全国七大古都之一。吴越之后,还是南宋的都城。元朝时,马可·波罗来此游览,赞叹其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钱晚年一次与僚属们谈起杭州城的变化,说道:“千百年后,人们会因为这座城记得我,也会因为这座城而咒骂我。”(知我者以此城,罪我者亦以此城)

【阿龙看热闹】

小心驶得万年船

一个发生在美国的真实故事:六十多岁的一个美国老翁爬自家屋顶修整,却摔死了。他的财富上千万,为何要省这点儿小钱?后来才知他是屋顶修补专家,年轻时以此创业发迹。可能他以为这只是微不足道的事儿,何况他更是行内专家,不会有丝毫危险,但他忘记了自己已经不再年轻。小心驶得万年船,不小心则阴沟里翻船。小心,包括尽量不使自己处于险境。长寿的人大都是小心的,当那些横冲直撞者都死得差不多了,他们仍然活着。

9、 巫术误人

后梁义武(治所在河北定州)节度使王处直的死,都是被巫术害的。

王处直发迹于唐朝末年各地军阀镇压黄巢起义的运动中,后来青云直上。朱温建后梁后,他听命朱温,被封为义武军节度使、北平王。

到了910年,朱温认为王处直不可靠,就明示他:你换个地方当节度使怎么样。王处直心想:我一直对你忠心,你居然想对付我?我绝不会离开定州半步!

朱温大为恼怒,向王处直用兵,王处直很干脆地投靠了李存勖,并且和李存勖联手在柏乡击败了朱温。从此以后,王处直和李存勖就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因为有李存勖的支持,朱温拿王处直一点儿办法都没有,唯一能做的就是每天朝着王处直所在的方向痛骂一翻。

王处直在定州有吃有喝,开始不安分起来——他喜欢上了巫术。一有闲暇,他就找来巫师李应之,跟他大谈特谈邪门歪道。李应之这种人的本事就是谈这些,把王处直的眼睛都谈直了。有一天,王处直忽然卧床不起,侍从们要给他吃药,他却让人把李应之找来。

李应之来了,看着快要死的王处直,嘴里哼哼呀呀了半天,最后跟他说,明天就能痊愈。大家都不信,李应之自己也不信,回到家里收拾东西就想逃跑。可王处直信,真是心诚则灵,第二天他果然生龙活虎了。李应之得知这个消息后,半路返回,跑到王处直府里一阵胡诌——他的前途又光明了。

王处直任命他为行军司马,这个职位相当于《水浒传》里的公孙胜当的官儿。王处直总希望李应之能在战场上呼风唤雨,撒豆成兵。可李应之每次都铩羽而归。

王处直也不怪他,更不怀疑他。王处直认为,也许时机还没有到。过不久,李应之领了个小孩来见王处直,对他说,“这个孩子非常人啊,您应该收他为干儿子。”

阿龙记事贴

柏乡之战

柏乡之战是五代梁晋争霸过程中具有战略意义的大战。当时,卢龙节度使刘守光进攻王,朱温佯称帮助王,想趁机灭了王和王处直。王看出了朱温的险恶用心,向李存勖求救。李存勖力排众议,出兵联合二王共抗朱温,歼灭了梁朝的精锐部队——朱温引以为敖的“龙骧”、“神捷”军。

王处直急忙就认了这个干儿子,取名为都,就是后来杀掉他的王都。

李应之的平步青云,让一直跟随王处直出生入死的将士们愤愤不平,但他们不敢劝王处直不要信李应之的鬼话。对于一个虔诚的迷信者来讲,你劝他回归正道,比杀了他还要残忍。

但是,士兵们想让总司令体验更残忍的——你不杀这个妖人,我们来杀。机会随时为有准备的人而出现。有一次,幽州的李匡俦借道定州去京师,王处直很担心这个家伙耍诡计,就派了那些准备杀掉李应之的人去城外路上埋伏,以防备李匡俦。李匡俦倒没惹事,带领人马平静地过了定州,可这些士兵却惹起了事。他们集合在一起回到城中,冲进李应之的府第,将李应之杀死。然后又把还是小孩子的王都抓了起来,请王处直将这个妖孽杀掉。

王处直坚决不答应,士兵们只好作罢。可王处直却记恨起这些闹事的士兵来,之后找理由将他们杀了个一干二净。

922年,王处直的好朋友、镇州总司令王被他部下张文礼杀掉,镇州眼看要脱离李存勖的管辖。李存勖出兵讨伐张文礼。王处直很着急,他想,张文礼的镇州和自己的定州是唇齿相依的关系,一旦镇州丢了,定州迟早也是李存勖的囊中之物。他虽然名义上服从李存勖的管辖,但让他彻底放弃节度使的所有权力,那就有点儿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