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避开匈奴人的追捕,张骞特意绕道而行。但当他走到羌人的地盘时,匈奴的铁骑再次出现,在发现张骞后,二话不说地又把他抓起来。张骞很郁闷,叹道:“都怪自己没有关注国际时事,难怪会被扣留。现在羌人的地方被匈奴占领,压根儿没有汉朝的大使馆,看来这次逃跑又得靠自己了。”
一年多以后,当时的单于老大去世,匈奴内部为了夺取政权,争斗不休。已经有了丰富的逃跑经验的张骞自然不会放过机会。这次,他更是“嚣张”,卷起铺盖,带上老婆孩子直奔长安而去。公元前126年离开故国长达十三年之久的张骞,终于回到长安城,见到了汉武帝。
武帝很兴奋,他一直以为这个志愿者不是死了就是投降叛国了,没想到他还能再回来。结盟虽然没有成功,但张骞把这十几年来在西域的所见所闻一一详述,官员们大为惊叹,武帝更是嚷嚷着要尽快拿下匈奴,好跟这些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张骞的回归给汉朝上下打了一剂强心针,他们坚信,只要消灭了匈奴,等待他们的就是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之后,因为熟悉地理环境,张骞又几次随军出征,跟随卫青等人抗击匈奴。
他一生中共出使过西域两次,为汉朝之后的发展打开了一个广阔的空间,从那以后,中国的影响力开始走出国门。
【阿龙看热闹】
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张骞的西域之行实在是辛苦,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怎么吃、从哪儿下手,这些显然没人教,一切都得靠自己摸索。但作为开辟了一条新道路的人,无论后来者怎样杰出,人们都不会忘了领头羊。正如张骞,出使西域的成功过程虽然艰辛,结局难免不尽如人意,但千百年之后,能被人们牢牢记住的开拓者,舍他其谁?
7、 飞将军李广
诗人王维曾在他的诗中这样写道:“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卫青作为武帝时期的当红大将,在战场上百战百胜;相较而言,李广的仗没少打,却没能立下战功。由此看来,“职场”上的事风云变幻,谁都说不准啊。
公元前129年,卫青在奇袭龙城中一战成名,而跟他同时出征的李广却没这么幸运。当时,他是汉军中最有声望的将领,匈奴人为了夺取胜利,便将主力集中起来攻打他。
李广寡不敌众,败下阵来,还因为没来得及逃跑,被匈奴人抓住。羞愤之情自然是不用说,本来自己一直都被匈奴视为头号公敌,现在竟成了这些家伙的阶下囚。他虽无地自容,却清楚现在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保命才最要紧。
因此,当匈奴兵走到半路上时,李广索性装死。对方不明所以,便对他放松了戒备。就在这时,他看见不远处有个匈奴小孩儿骑着马。李广灵机一动,翻身一跃,飞快地冲上去。众人还没反应过来,他就把那小孩儿推下马,夺了对方的弓箭,又纵身上马,扬鞭而去。
匈奴人站在原地,好半天才反应过来,都不由得抹把汗赞道:“李广老是老了,可是动作还是这么快啊,跟飞人似的。”从这以后,匈奴人都称呼他为“飞将军李广”。
这个外号的由来让李广感到憋屈,从这之后,武帝就渐渐不拿他当回事了。尽管现在不受待见,但李广年轻时却曾受过文帝的青睐。有一次,文帝组织朝中的官员去上林苑打猎。大家都兴奋地拿着弓箭找目标,射杀的不是鹿就是羊,尽是些温顺无害的动物。
李广在一旁见了,嗤之以鼻:“一个个的都是找弱者下手,简直胜之不武。真正有本事的人,应该跟强者对战,就算输也输得体面。”想到这儿,他便决定找只猛兽。
说来也巧,一只老虎适时出现,李广见后,索性一扔弓箭,二话不说冲上前去,跟老虎来了个近身肉搏。官员侍卫们在一旁见了都连连惊呼,嘈杂声很快吸引了文帝,他也过来凑热闹。李广的勇猛的确是常人难比的,围观的众人都为他捏了一把冷汗,而他自始至终连眉都不曾皱一下,只全神贯注地打虎。
文帝见状,不由得啧啧赞道:“李广生在这个时代真是屈才了啊,要是他早些年跟随我老爸南征北讨的话,封王拜侯这种事情绝不在话下!”
到了景帝时代,李广被派去驻守边境。那时候虽然没啥大战,但小打小闹倒是常见。李广自从来到这里以后,天天忙得不亦乐乎,名望也渐渐积累起来。景帝看他干得不错,索性派了个太监过去,说是跟着他学习一段时间。大家都知道,历史上太监中做好事的没几个,做坏事的倒是不少,显然,景帝派去的这位也没高明多少。
他仗着自己是公费学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提,还时时想着立功。一天,他领着几十个骑兵离开汉军的地盘,想找几个匈奴人杀了立功。众人一路上悠闲自在,走走停停,只差停下来野炊了。
他们的运气不赖,果真在半路上遇到三个匈奴人。太监一看,高兴坏了,毕竟自己这边有几十个人,而匈奴只有三个,难道会搞不定?这功劳今天一定要拿下。他一声令下,士兵们都上前追杀这三个匈奴兵。谁知这三人是技艺高超的神箭手,几个回合下来,汉军死的死,伤的伤,那太监吓得屁滚尿流,匆匆忙忙地跑回去了。
阿龙记事贴
李广带兵
李广与他同时代的名将程不识有过差不多的经历,带兵方法却截然不同。程不识说:李广带兵很简单,没有很多的军规军纪,士兵人人自便,晚上不打更不巡逻自卫,但如果匈奴突然来袭,大军没办法抵挡。程不识则治军严格,他注重部队的编制、队列和阵式,晚上打更巡逻,事务虽繁琐,却不怕匈奴来袭。但士兵们不喜欢程不识的严,都喜欢跟随李广作战——喜欢和有亲和力的人相处,是人类的共性啊。
李广得到消息后,就说要去给他报仇,毕竟打狗也要看主人嘛,好歹得给景帝争回点面子不是?他召集了一百多人后,翻身上马,领着大伙前去报仇。他们一路疾行几十里,总算追到了三个匈奴兵。李广胸有成竹地拉开弓箭,和三人对峙。他毕竟身经百战了,再加上自身体质的优越和平时不懈的锻炼,三两下就搞定了其中两个,另外一个也被活捉。
就在这时,数千名匈奴骑兵瞬间赶到,叫嚷着朝汉军冲杀过来。众人一见,全都惊慌失措,就连马匹也开始不安起来。李广沉着地一挥手,朗声道:“大家都别动,匈奴人这么多,咱们现在就是跑也无济于事,一切听我指挥。”
士兵们平时都很尊敬他,这时虽免不了慌乱,但还是听他的号令。他让众人不紧不慢地继续往前晃荡,一直走到距离匈奴兵只有二里地的地方才停下来。接着他又道:“跑是跑不了了,大家不如都下来休息休息,该喝水的喝水,该吃饭的吃饭。”
士兵们听得目瞪口呆,怀疑自己的上司今天吃错了药,大敌当前居然一改往日作风,变得这么淡定。李广也不多言,径自下了马,往地上一躺,翘着腿,开始看天唱歌。那边的匈奴人也觉得莫名其妙,都怀疑今天的李广若不是吃错了药,就是汉军暗地里还有埋伏,于是他们也都停下进攻的脚步,原地休息。
汉军见自己老大的这招的确管用,便都跳下马,席地而坐,战战兢兢地开始休息。李广见众人安下心来,便自顾闭目养神。众人见了,都暗自叹息:“咱这老大也太不怕死了吧,匈奴人可是几分钟就能杀过来,他还敢睡觉!”
然而,匈奴人到底没追杀过来,他们见李广实在是太悠闲了,心中反倒没了底,莫非汉军那边有上万的军队?这种亏本买卖是人都不愿做。李广的一番虚实不定就这样唬住了匈奴兵,等到大半夜,汉军都一一睡下后,匈奴人便悄悄地撤走了。
李广成名还算早,但终其一生,尤其是到了武帝时期,他在事业上再难有所突破。尽管如此,他所驻守的地方,匈奴人从来不敢贸然进攻,他虽比不得卫青、霍去病等人军功卓越,但保大汉江山寸土不失却是有目共睹的。
阿龙辞典 李广难封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句话很多人都读过。李广前后与匈奴作战四十多年,始终没被封侯。一次李广问一个算命的先生,算命的说:“将军想想,有没有做过什么可悔恨的事情?”李广想了想说:“我当陇西太守的时候,羌族人造反,我引诱他们投降,杀了降兵八百多人。最大的悔恨只有这件事了。”算命的说:“罪过没有比杀已降更大的了。这就是你不得封的原因。”
【阿龙看热闹】
所谓“成功”
什么是成功?有人认为能从一穷二白变成有车有房一族就是成功,有人认为实现了理想就是成功。其实真正做到这些的只是少数人,更多的人可能一生都碌碌无为,难道这些人就谈不上成功了吗?其实不然,物质并不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实现了理想,变成有钱人固然是好,但无论你最终成为什么样的人,都免不了烦恼和哀伤,苦痛也是无法避免的。能经受住各种考验,最后笑着走向死亡的人,才称得上是真正的成功。
8、 匈奴未灭,无以家为
公元前123年,匈奴人死性不改,其中右贤王部率领大军进犯汉朝边境,一路烧杀抢掠,百姓们深受其害。
武帝当场就发怒了,心道:过去咱爷爷那一辈怕你,但朕可不是软弱的主,况且国家现在要啥啥都有,能怕你?于是,他命卫青等人出兵对抗匈奴,以图一举歼灭右贤王。这一次出征,卫青还带上了自己的外甥霍去病。
说起霍去病,他的出身并不比舅舅好多少。他的老妈是在平阳公主府上做杂役的打工妹,他老爸是平阳县的小县长。开始的时候,他老爸不敢对外承认自己跟公主府上的打工妹纠缠不清,所以直到霍去病出生,他的身份依然是私生子。霍去病小时候被人瞧不起是难免的,还好他是个小强人,不仅没有自甘堕落,还积极上进,这不,国家打仗,他就自告奋勇地要参加。
卫青的部队一路急行军,而他在队伍里更是跃跃欲试。卫青看不过,多次劝说他:“年轻人,要稳重。”他嘿嘿一笑,只不断要求舅舅让自己当先锋。果然,卫青拨给他八百骑兵,让他前去打头阵。
霍去病兴奋地领了命,扬鞭一挥,八百名骑兵便跟着他一同冲出阵营,扬长而去。他毕竟是第一次带兵,激动之情难以言表,领着大伙儿一口气冲出了百余里。当发现匈奴人的踪影后,他毫不犹豫地下令:“兄弟们先杀几个过过瘾,今天就是我等立大功的好日子了。”
不可否认,霍去病的影响力很大。一路上,本来将士们就受他的情绪感染,对杀匈奴一事跃跃欲试,现在他登高一呼,众人更是提振精神,嚷着要杀对方个片甲不留。当他们纵马飞驰到匈奴人面前时,对方愣是没反应过来。在匈奴人的印象中,汉人是从来不积极冒进的。
霍去病一声令下,八百名骑兵蜂拥而上,在匈奴阵营中来去自如,见人就砍,奋力拼杀。匈奴这边也不甘示弱,操起武器顽强抵抗。霍去病在匈奴军中穿梭,很多敌兵躲闪不及都丧命在他的刀下。汉军越杀越勇,士气更加高涨,不过片刻功夫,战争的局面已经呈现一面倒的趋势。
阿龙记事贴
霍去病认父
霍去病是平阳公主府的女奴卫少儿与平阳县小吏霍仲孺私通生下的儿子。开始,父亲不敢承认他的私生子霍去病。后霍去病做了大将军,知道了前因后果,就来到平阳(今山西临汾),向当年抛弃了自己的父亲霍仲孺下跪:“去病早先不知道自己是大人之子,没有尽孝。”霍仲孺惭愧得很,回答说:“将军认老臣作父亲,这是我的荣耀。”随后,霍去病为霍仲孺置办田宅,并将后母之子霍光带到长安。
匈奴人被吓傻了,逃的逃,求饶的求饶。可以说,汉军们从来没有打过这么酣畅淋漓的仗,哪里舍得放过眼下的大好形势,他们心中大呼痛快,手中的刀剑越加奋力挥舞。不多时,匈奴人就惨败了。这一战,霍去病以八百骑兵大破匈奴,斩杀了两千多敌军,其中单于老大的祖父也被杀死,而其叔叔也被俘虏。这一战后,霍去病扬名天下。
都说“一回生,二回熟”,他的第一次战绩就这样骄人,之后的多次战事他更是取得了非凡的成绩。单单河西一战,这个少年将军就亲率一万精兵,深入大漠,浴血奋战六天,打下匈奴的五个部落,并在皋兰山和匈奴的卢侯王、折兰王决一死战。最后,他手下的一万精兵只剩下三千多人,而匈奴兵伤亡近九千,卢侯王和折兰王也在此战中死去,匈奴的实力又一次受到了重创。
武帝很开心,对霍去病越发看重。一天,他告诉霍去病:“你为大汉打了这么多场胜仗,实在是不容易啊。现在朕看你年纪不小了,娶老婆生孩子也是早晚的事,所以专门给你修了一栋房子,以后你要找女人就不用愁啦。”
霍去病当场拒绝:“皇上,匈奴未灭,无以家为(还没杀光匈奴人,我怎么能够成家呢)啊。反正我现在还年轻,可以尽心尽力地报效国家,至于娶老婆生孩子这种事,等我以后年纪大了再说吧。至于房子嘛,您先给我留着,我杀完匈奴后再住好了。”汉武帝听完,心中很是赞赏,更是对他另眼相看。
霍去病的战术主要是快、狠、准、奇,公元前119年,他又一次发挥其战争天赋,率领大军深入漠北,边走边打,一直打到蒙古一带才暂作休整。就算是稍息,他也不愿停顿下来:“咱们好不容易走到这犄角旮旯的地方,不管怎样,都应该做点有纪念意义的事,以后也好留个念想不是?”
当然,那年代没有照相机可以留影纪念,于是众人决定在这儿的狼居胥山举行一场祭天地的典礼。仪式的领头人自然是霍去病,他拜天祭地,顺便向上苍表达了自己一定要击败匈奴的决心。他放眼望去,只见远方一片苍茫,昔日匈奴的地盘而今已鲜有人烟时,便豪迈地说:“我曾立下誓言,一定要消灭所有的匈奴人,如今这一带已经被我荡平了。看来咱们得继续深入了啊。”
封狼居胥之后,汉军又继续前行,匈奴人在前面跑,他们在后面追,一直打到今天的俄罗斯一带才撤回。这一战不仅使得霍去病的事业达到了顶峰,还让匈奴人渐渐退出大漠,汉朝的声威也远达国外。
然而,天妒英才,公元前117年,年仅二十四岁的霍去病便因病去世。汉武帝将他的坟墓修成了祁连山的形状,以此表彰他为大汉立下的功劳。
【阿龙看热闹】
抱怨一世不如奋起一时
都说“年轻是挥霍的本钱”,的确,挥霍的时候挺开心,但等年纪大了再回头看,后悔这种情绪多半是避免不了的。这种时候,我们总会想如果当时如何如何努力,那自己今天肯定比李彦宏还要成功呢。于是,日子就在一边抱怨一边混吃混喝中过去了。反省精神是有了,可惜少了行动,而成功最不可或缺的就是要行动。想要成功,抱怨一世不如奋起一时。
9、 李陵投降
汉武帝时期,李广绝对算得上是活得最憋屈的将军之一,而他的孙子李陵也跟他不相上下,并且在后世人口中名声也不怎么样。
公元前99年,汉武帝又嚷着要派人去攻打匈奴。这一次,他让一个叫李广利的将领带兵。李陵听说后很是不满,就到武帝面前去抱怨说:“皇上,李广利虽然是个大将,但他领兵打仗的能力实在不怎么样,打匈奴这种大事情交给他实在很危险。”
武帝已当了很久的皇帝,对于权力的欲望越发膨胀,听到李陵随意指正自己,就不开心了,便道:“你说我任人方面有问题,那你觉得自己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