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西汉那些事儿
3373700000017

第17章 大汉中兴(2)

人生总有很多的不公平,就是刚生下地来的婴儿都能分出三六九等。其中,有的毫不费力当上富二代,有的却不幸沦为贫二代。初看起来,世事的确诸多不公,但人生的路很长,盖棺定论其实太早。毕竟富二代败家的居多,而贫二代更是不乏白手起家者。你在感叹上天不公的时候,倒不妨扪心自问一下,是想过那先苦后甜的日子,还是想先甜后苦?

4、 赵广汉治京

汉宣帝年间,长安城迎来一个好市长,他就是赵广汉。说起赵广汉,在他治下的老百姓没有不交口称赞的。

赵广汉在当长安市的市长前,曾经在颍川当过一段时间的官。当时的颍川贪官污吏多不胜数,黑帮横行无阻,百姓们就算有怨言也不敢说。他刚刚到任,看到这样的情况,就更坚定了要改变局面的决心。

为了打击犯罪,他让人做了一个形状像瓶子,入口很小、没有出口的器具。之后,他告诉百姓们:“今后有什么想说的话,都可以写成信投在这里。信件无须署名,政府保证对信中的内容严格保密。”大家都暗地里叫好,主动往瓶子里投告密信。赵广汉就这样依靠举报箱中的情报,将犯罪集团和犯罪分子一一消灭。没多久,颍川的状况便得到了根本改善。

赵广汉的名声很快传遍了大江南北,这次他当上京官,当地的百姓们都开心不已。其实,在昭帝时期他就已经在京城任过职,惩奸除恶这种事没少做。那时候,朝中有个叫杜建的官员,仗着自己人脉广、根基深,经常作威作福。杜建参加了修建陵墓的工作,从中贪了不少钱。

赵广汉发现后,便去警告他:“你身为朝廷的官员,就是要效忠君主,为人民服务,现在居然从中牟取暴利,如果再不收手的话,就不要怪我不客气了。”

杜建嗤道:“别逗了,这年头当官的不贪还怎么混?告诉你吧,我上面有人,你是拿我没办法的。”本来嘛,贪官想要混得好,有钱就得大家一块儿分,人人都上了船,看谁敢告发谁?

赵广汉气得拂袖而去,开始就对方的贪污情况展开调查。谁知他刚有动静,朝中的官员们便纷纷找上门来,劝他收手。这些人当中有的出自名门望族,有的是高官权臣,有的是宫中的太监。他想也没想,就严词拒绝了这些人,并表态说自己一定会追查到底。

众人着急了,便威胁他说:“你要是再查下去的话,小心有朝一日,我们让你人头不保!”后来,这些人为了阻止他办案,还试图把已经被囚禁起来的杜建救出。

赵广汉得知这件事后,就派人去知会相关人员,说:“劫狱是犯法的,如果你们以身试法的话,我一定依法将你们灭门!”众人见此情形,为了自保,只好罢手。

之后,他让人查清了杜建的犯罪证据,依法将其斩首,并将尸体扔在闹市中示众。百姓们看了纷纷拍手叫好。赵广汉正直清廉、不畏强权的名声得到了民间力量的认可,这也使得他在治理京城时,打下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公元前68年,叱咤官场二十年的霍光去世。没多久,赵广汉就查到他家有非法酿酒、屠宰的嫌疑。要放到一般官员身上,恐怕就会睁只眼闭只眼,让这件事不了了之了。毕竟霍光人虽死了,家族的势力依然很大,就是宣帝也不得不有所顾忌。

赵广汉也不多言,当下就决定一切依法办事。于是,他带着一帮人来到霍光儿子的住所,气势汹汹地闯进去,开始地毯式搜寻。霍家哪曾遭受过这样的对待,眼看着一帮官吏小卒在自己的屋里来回穿梭,酿酒的器具被一一砸烂,门户也被斧头砍坏。

阿龙记事贴

宣帝是个好老公

终霍光一生,宣帝对他都是言听计从,百依百顺,只有一件事例外,就是立皇后。当时,霍光想让自己的小女儿霍成君做皇后,宣帝不表态,只下了一道诏书,说我在贫微之时曾经有一把旧剑,现在十分想念它,希望大臣们帮着找回来。这把剑,就是宣帝发达之前送给妻子许平君的。于是,大家都明白了,领导想立原配妻子小许为皇后。后来许皇后被霍家人毒死,霍成君接班,立为皇后。

霍光的女儿知道这件事后,怒斥道:“哼,我老爸虽然不在了,但我可是堂堂的皇后,难道还会怕你?”为了泄恨,她就跑到她老公宣帝面前去告状,说赵广汉目无皇权,看自己老爸过世了,就带着一帮人上门欺负霍家。宣帝禁不住老婆的软磨硬泡,只好把赵广汉叫来,把他狠狠批评了一顿。

赵广汉的所作所为虽然使民心大快,却在无形之中得罪了不少高官权臣。后来,他们中有人联合起来,给他罗织了一套罪名,判他腰斩之刑。长安的百姓们听说这个消息后,都悲痛不已。他们自发地聚集到皇宫前,跪在地上一边哀哭,一边为他送行。赵广汉虽然死了,却得以名留青史。直到今天,人们依然对他交口称赞。

阿龙辞典 问牛知马

赵广汉善于学习和思考,会问牛知马。所谓问牛知马,是一种“钩距”法,其实是一种数学推理,比如要了解马的价格,就先问狗的价格,再问羊的,然后问牛的,再问到马,然后参照彼此的价格,比较验算,加以推测核准,这样就可知道马价的贵或贱而不会失实了。赵广汉还善于运用钩距法寻找线索,查清事情真相。长安有几个少年,到一处偏僻的空屋谋划劫人,话未说完,赵广汉已经派人来逮捕惩处,这几个少年全都自招认罪。

【阿龙看热闹】

利字头上一把刀

从古至今,都是当贪官易,做清官难。难就难在要做到利益当前不动摇。只要是身在官场,难免会有人上门找你办事,利益的诱惑也随之而来。即便你为官之前,下了一千个一万个不贪污的决心,但到这种时候,能坚守住的又有几人?若是心中有所动摇,倒不如多提醒提醒自己,千万无辜百姓的利益方才成就你一人的利益所得,良心何安?若是不能坚守,那就作好心理准备吧,毕竟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5、 赵充国平羌

汉武帝时期,国家虽然强大,但仍有前来挑衅的民族。其中,除了剽悍的匈奴外,还有远居青海的羌人。羌人跟匈奴一样,觊觎着大汉的繁荣富庶,想从中捞点好处。等到了汉宣帝时,众多羌人部落更是联合起来,订立盟约,准备一同进攻大汉。

宣帝得知消息后,忙急匆匆地找赵充国商量对策。说起赵充国,他可是朝中的老干部了。此人原籍甘肃天水,年轻时就打了很多仗,还曾在李广手下干过一阵。现在他虽然已经七十多岁了,但因为老成持重,宣帝依旧很看重他。

宣帝一见赵充国就说:“现在羌人那边已经结党成群,看来这仗是不能不打了。你觉得现在朝中有谁适合领兵出征呢?”

赵充国一听,连忙提振精神,自信满满地回道:“皇上,这满朝文武中,恐怕只有臣最适合了。虽说臣现在年纪大了,但是身体各方面的素质都还不错,况且对外作战的经验也很丰富,舍我其谁呢?”

宣帝见他胸有成竹的模样,又问道:“老将军能出马自然是最好的,只是您要多少人马才够呢?”

赵充国回道:“战场上都讲究‘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不如我先去把敌方的情况打探清楚了,再考虑应对之策。皇上您也不用太担心,他们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咱们大汉根深蒂固,难道还会怕他们!”

之后,赵充国就带着一万多骑兵赶赴边境。等大军到达黄河时,他就跟大家说:“咱们还是等到晚上再渡河吧。现在敌人那边虚实不定,如果趁我们过河的时候突然袭击,我等就只有死路一条了。渡河时,我会先派出三支队伍守候在岸边,以掩护大家。”众将士都齐声应好,全军得以顺利过河。

等众人都过了河,赵充国又让大军就地扎营,严阵以待。没过多久,营地前就出现了一百多个羌族骑兵,在营门口肆意叫嚣挑衅。当兵的都比较冲动,哪里耐得住别人的言语讥讽,都跑到赵充国面前主动请缨出战。

赵充国大手一挥,拒绝道:“我们才刚到达目的地,还没有休息整顿。而敌军精力充足,明显就是有备而来,如果贸然出击的话,不是很危险吗?依我看,不如探清对方的情况,再沉着应对,现在就不要图一时之快了。”

于是,众人都压下怒火,在营中躲避不出。羌人看对方一点动静都没有,觉得很无趣,只好悻悻然地撤走。之后,羌族那边又多次前来挑衅,汉军这边都一直按兵不动,赵充国更是在营地里大摆筵席,招呼将士们喝酒享乐,羌族的将领们见了,急得抓耳挠腮,却无计可施。

赵充国一边摆出无心作战的姿态,一边着手策反羌族内部的成员。他为了动摇对方的决心,还特意散出消息说:“皇上特地下令了,对这次参加反叛但又想投案自首的人会加以宽恕。其中,如果有帮助汉军斩杀敌人的一律免罪:能捕杀敌军中的大贵族的赏四十万钱,捕杀一个中产阶级的赏十五万钱,捕杀一个小富豪的赏两万钱,捕杀一个壮年男子的赏三千钱。”消息一传开,羌族中有好些一开始就没有坚定立场的,当时就想重归大汉的旗下。

而朝廷这边看赵充国好长时间都没啥动静,着急了。有个叫辛武贤的官员就对宣帝说:“打仗从来都是讲究速战速决的,咱们的军队本来出征一次就要花费不少钱,如果再多延误一些时间的话,我们在战争上的经费肯定会花去很多。既然这样,我们倒不如多派些人,先打场硬仗。尽管完全消灭对方不大可能,但能让羌人对我们有所顾忌,何乐而不为呢?”

赵充国知道后,连忙写信劝阻宣帝:“羌人里面本来就有很多对打仗意志不坚定的人,如果我们在这时逞一时之快的话,本来会成为盟友的人可能也会变成敌人的。这并非是速战速决的好办法啊,反而还会延长作战的时间,扩大战争的规模。”

宣帝被劝服了,而赵充国终于安下心来对付羌人。他不愧是一名老将,在作战的时候,很讲究战略战术。一次,他在打败羌族的一个部落时,对方丢盔弃甲,纷纷逃窜,争先恐后地想要渡河。汉军将领见了,就说要带领手下的士兵乘胜追击。

赵充国便阻拦道:“穷寇莫追,如果我们现在追过去的话,他们见逃不了,就会生出同归于尽的想法,我们反而打不过;但我们现在停止追击的话,他们急于逃命,反而对我们有利。”果然,羌人在渡江的时候,被淹死了好几百人,还有的直接跪地投降,赵充国真正做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

平羌的捷报屡屡传来,而当时向大汉投降的羌族也超过了万人,宣帝不由得眉开眼笑。赵充国见状,便继续向宣帝进言:“皇上,羌人想要再团结起来已经不大可能了,但为了确保我大汉边境的安全,臣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实行‘屯田之策’。”什么是‘屯田’?就是平时无战事的时候,士兵们也要加入种地的队伍,以保证自给自足。这样就算打仗,军队也能自给自足,不给国家和人民增加负担。

为了说服宣帝,赵充国一连上了好几封奏折,信中言辞恳切,直陈利弊,屯田之策终于得以施行。与此同时,汉朝廷又派出其他将领,四处围剿羌人。这期间,赵充国及其手下的将士们都不曾出兵,却有五千多人前来受降。

公元前60年,大汉的军队在平羌中得以完胜,赵充国领兵还朝。

阿龙辞典 羌族的历史

羌族历史悠久,对中国的历史发展和民族发展影响深远。周与姜、羌联盟是武王灭商的重要条件。周朝立国以后分封的姜姓国大多是羌人。东周以后,晋国周围多羌人,晋国因与羌戎和平共处而称霸。春秋时的义渠羌部落建立了义渠国,后为秦所灭。汉代,羌人有东羌和西羌两大部,大部分分布在今甘肃、青海河湟地区。东汉时,羌人是主要外在威胁。两晋十六国时期,羌人姚苌建立了后秦政权。

【阿龙看热闹】

智取和硬拼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职场上,想要做成一件事,光靠满腔激情是不够的。做事之前,总要先评估好各方面的情况,考虑好应对的策略,再见机行事,成功的几率才会大大提高。如果我们只凭一股蛮劲做事,那么,到头来,力气是花了,时间也浪费了,却终将一事无成。由此可见,硬拼容易但收效少,智取困难但收效多。

6、 丙吉问牛

西汉的都城长安应该算是治安最好的地方了,即使这样,也难免会有打架斗殴的事情发生。这天,长安的街头就发生了群殴,战况的激烈就不用多说了,只是素来慈悲和善的丞相丙吉在路过的时候,居然不闻不问。

随行的人很是好奇,一向兢兢业业的丞相怎么今天来了个大变样?正在这时,众人又看到有人赶着牛经过,那头牛气喘吁吁,伸长了舌头,有气无力地缓缓前行。丙吉连忙让人停下车子,吩咐下人过去询问赶牛人走了几里路。

他身边的人便问道:“丞相啊,这年头都倡导人道主义,怎么刚刚有这么多人被打死在路边,您不闻不问。现在倒好,路边不过经过一头牛,您倒爱心泛滥了。”

丙吉呵呵笑道:“我们做官的要讲究各谋其位,各尽其职。刚才的斗殴事件归市长管,我怎么好插手呢?现在我看见这头牛气喘得厉害,担心天气太热。要知道,现在刚进入春天,如果天气炎热的话,那么老百姓今年的收成就成问题了。你说,我身为丞相,不关心黎民百姓的生计问题,不就真的枉为丞相了吗?”

在场的人一听,才恍然大悟,纷纷称赞他贤明。而丙吉正是依靠这点,才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官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丙吉出道其实挺早的,在武帝时期就开始为国家的建设作贡献了,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恐怕就要属他以身涉险冒死救下宣帝一事了。

宣帝的爷爷是汉武帝的长子刘据,也就是后来受巫蛊案牵连的太子。当时的武帝正在气头上,不仅把太子全家打入大牢,还要全部斩杀。丙吉见当时的宣帝尚是一个襁褓中的婴儿,心中不忍,就偷偷救下他,还为他找了个奶妈。

后来,有会观天象的人告诉武帝:“咱们长安的大牢里有天子之气。”这话一出口,武帝就勃然大怒,心道:“朕这个当皇帝的就坐在这儿,你不说这儿有天子气,反倒说监狱里有,这不是说我大汉的江山以后不姓刘吗?”他当即下令要把监狱中的犯人统统处死。

阿龙记事贴

宣帝对官员的考核激励

宣帝对郡守等官员实行“久任制”,考核优秀的,给予颁诏嘉奖、加薪、赏赐金钱、拜爵关内侯等奖励。名臣黄霸曾因过失被贬,以八百石的官秩再度出任颍川太守,任职八年,郡中大治。宣帝下诏褒扬,“赐爵关内侯,黄金百斤,秩中二千石”。黄霸的职务虽没升迁,但是待遇得到了极大改善,这照样是对他政绩的肯定。

丙吉听说这件事后,飞奔到监狱,关上大门,不准任何人进去,并说:“里边有皇上的嫡亲孙,你们就是要杀一个无辜的人尚且不该,更何况是皇家的子孙呢。”说罢,他就坐在监狱门口,任凭众人威胁利诱,就是不让半分。

武帝知道后,便说:“没想到朕的儿子死了,却还留有一脉,想来这就是天意了吧。”于是,他就下令免了大牢中所有人的死罪,犯人们都对丙吉感恩戴德。

丙吉为了确保宣帝的安全,就去找长安市的市长谈收养事宜。市长知道这个孩子的来历后,连连摇头,坚决不收。最后,丙吉一咬牙:“交给别人我也不放心,不如我自己来养。”可是,他没养多久,便听说宣帝的外婆和伯父还没死,就把他交还给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