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再见高中
33798000000018

第18章 20高一的那些事(4)

20高一的那些事(4)

花钱要花的有价值

什么是价值,如果按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价值”就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而在生活中,我们的价值大都是以货币的形式体现出来,正如经济学上的货币是价值的体现形式。所以跟钱打交道就是跟价值打交道。

对于价值来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观,这是由各自的生活环境与成长经历所影响的。钱也是一样,在不同的钱面前,人与人不一样;在不同的人面前,钱与钱也是不一样。

郭白是属于穷人的那种,因为家里的经济条件也就那么好,生活费给的也不是很多,在高中的时候,一个月生活费就最多四到五百。在加上自己不想让爸妈他们太过劳累,所以每次也是尽量省着用。

在你没有经济来源的时候,能让你包里的钱不是那么少的很快的方法,节约可能就是最好的。吃比较便宜的饭菜,尽量少去小卖部买零食,然后就是尽量少上网,这就是郭白所能做的。

郭白是农村的孩子,在他的高中以前,基本上所有的开支都是由妈妈杨美安排的,所以对经济上来说也就没有太大的感觉,只知道衣服等日用品都会由妈妈给自己安排,当然杨美也会跟郭白说一些经济上的账目,比如说他的那件衣服、鞋子花了多少钱之类的。

在农村,衣服倒是便宜的很,但是质量也是让人头痛的很。一件衣服,没穿几次就有那种小球球,穿起来很不舒服,但是尽管那样,很多农村的孩子还是穿的很开心。也许在你不知道质量这个词是意味着什么的时候,只要好看与自己拥有就是最大的满足。

很显然,郭白是属于那种,但是好在后来郭白的衣服也大多是由哥哥和姐姐他们给自己买,因为他们是在外面上班,买的衣服倒是穿起来很舒服的那种,那时候的郭白也不知道什么叫牌子,但是听他们说是买的牌子货。事实上他一个牌子也说不出,因为他没有怎么去了解,也就懂不了什么。不过郭白倒是不怎么关心是不是牌子,只要穿着舒服就是好的。

在农村,一牵涉到钱的事情上,唯有划算,钱少才是硬道理。所以以前妈妈给郭白买的那些衣服最贵的也就三十多,而且穿起来也不是很舒服,但是郭白也没有说什么,毕竟比较年少,不想在这个问题上跟爸妈发生口角,而且就算是发生了,也是会说郭白不知足,郭白也没必要自讨苦吃。

不过人总是会长大的,随着姐姐他们的出去,给自己买的衣服跟以前相比较,郭白很快就发现了姐姐他们给自己买的衣服穿着要舒服多了,后来一问价格,好像最低的也是四十。

年少的时候,见的钱越少,就越以为钱是个很大的事,直到后来自己有自己的钱了,也就不把钱当一回事了。

郭白毕竟跟外界接触的少,就以为四十是个很大的数目,毕竟杨美是没有给自己买过那么贵的T恤的。而他初中以前一个学期的生活费有一百就已经是破天方了。没怎么见过钱的郭白当然是对钱很敏感。一想起当时拿着一千去教给阳老师,自己的心都好像在滴血,那个心痛,比割自己肉还痛。当时郭白就在想,那一千块钱要是给自己来吃糖要吃多久啊……不过为了上学,所以还是放弃了吃糖。

一个人只有在自己掌握了钱的使用方法后,才能更好的对自己的钱的负责,这应该是每个人在从开始用钱到怎么用好钱这个过程中所能学到的。

上了高中,郭白的钱由家里按实际情况供给,当然郭白怎么用是郭白自己的事情。当你自己手里有一点钱的时候,怎么花费就是一个问题了。

刚刚进入高中的郭白,对花钱就是一个白痴,在他的思维之中,有一个由杨美他们深深植入的理念——最便宜的就是好的。当然郭白不知道,这种思想是及其错误的。我们不否认,便宜有好货,但是那是万分之一的概率。要知道,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天上掉的馅饼就是等着想白吃的人去吃,而那些想去吃的人最后也就真的成了白痴。

所以,刚到林市的时候,郭白倒是很记得妈妈那条定理,而在郭白从妈妈他们的观念中,专卖店的东西一定很贵,商场的东西也是贵的,至少那是妈妈说的。所以郭白也就不敢进那些专卖店,怕进去了也买不起,免得人家笑话,这也可以算是一种自卑吧。也就去了一些服装市场之类的地方,虽然说是服装市场,但是后来郭白知道了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地摊。

刚开始郭白也是感叹林市的物价还是很便宜,因为街上那种衣服标的二十元一件的比比皆是,那些跳楼价也是随处可见。郭白也是很开心的买了一些东西,比如衣服,鞋子等等。但是没过多久,郭白就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局面,衣服起球球了,鞋子很快就发胶了……

这也许是每个以“便宜的就是最好的”为信条的人所经历过的事情,也许好多人都会将这个归类与运气,至少你第一次的时候会说这是运气。说实话,运气这件事还是有些的,毕竟那些便宜的东西有时候也是好的。但是在经历过多次的类似事件,郭白是彻底无语了。

一双四十五元的鞋穿了一个星期就报废了,许多衣服穿了几天就因为起了球球而不舒服就不喜欢了……这一切的后面,不只是运气而已,更多的是那些“便宜”背后的极差的质量。

钱是花了,可是欣喜了没几天就让自己买的东西的质量搞得哭笑不得。郭白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但是很郁闷。一想到买东西时候那老板的“保证”,就更火了,原来他们的保证就是一定要保证把自己的东西卖出去,让自己赚钱。至于什么顾客就是上帝,那只是付钱之前的事,付了钱,顾客就个屁。什么叫做郁闷,郁闷就是钱花了,却花的没有价值。

对于郭白面对的这种情况,室友谭淡倒是建议郭白去专卖店。并且跟郭白算了一笔账,就拿那鞋来说:一双两百的鞋穿一年,平均下来每天五毛钱,而你的那一双四十五的只穿了七天就报废了,平均一天六块五,你说哪个便宜些。郭白虽然在心里很赞同,但是还是不想进专卖店,因为他觉得那里很贵——自己买不起。后来谭淡还跟郭白说,专卖店也有便宜的,有时候还搞活动,几十块钱也能买到一双好鞋,让他去碰碰运气。

差不多在那些地摊市场上花了上千元之后,郭白终于迟钝的觉悟了,因为他已经无法忍受那些便宜给自己带来的“巨大”损失,所以郭白决定要好友带自己去逛街,要他带自己了解一下林市的专卖店,并给自己选一双价格可以接受的鞋。

郭白邀请的是一个玩的好的林市人——唐虎,唐虎是个热心的人,在知道郭白的想法之后,也是很乐意帮郭白的忙。

那天是郭白第一次进了专卖店,而且进了好多专卖店。进了专卖店后,郭白第一的想法就是自己把自己给蒙了,因为专卖店里的东西也不是很贵,也有十几二十几的,这倒是让郭白很后悔自己没有早点进专卖店,要不然也就不要花那么多的冤枉钱。

当然专卖店还是有贵的,准确说是贵的居多,至少在郭白来说是贵的,一件衣服随便就是一两百,鞋子也差不多。当然这也是因为自己第一次进这些场所所产生的一些想法,但是如果你进的多了,也就觉得没什么了,那不过是一件平常的不能在平常的事情。

有时候,人就是这样,总是自己把自己设一个本来就没有的障碍,并认为那个障碍是多么的难以跨越。事实上,大多数情况是大都自己吓自己,他并没有那么可怕。有一天你突然认真的想去攻克它,就会发现它是多么的不堪一击。就像郭白总想着——专卖店很贵一样,当他去了之后,才发现专卖店也不过如此,其实那些都不过是一种潜意识罢了。

那天唐虎也是针对郭白的特点给郭白上了一堂课,让他知道了其实许多地方都是要自己进去了之后才知道真相。先不说你进去,别人又不会说你什么,还会以为你是买家,欢迎你还来不及,更何况你也是人,他也是人,干嘛自己就不能进去呢?何况你是顾客,他是个营业员,有什么不能进的啊?

对于唐虎的话,郭白也是听姐姐他们说过,但是郭白也许就是这么多年来一直在杨美他们的观念下成长,也就养成了一种农村人特有的思维。这种思维真的不好,如果没有改变,那么一生都将会在那个思维的局限中深受其害。

最后,唐虎也是帮郭白在一个专卖店选到了一双八十左右的鞋子,对郭白来说,八十对那时的他来说,好像有些贵,但是还是狠下心买了下来。当然这八十就花的值多了,起码穿了大半年。

小时候,我们总是以为爸妈说的就是对的,其实不然,有时候真理也是假命题。许多事情,不是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在你没有认证之前,一切真理都不过是一些虚话。还是邓老爷爷说的好:“实践是建议真理的唯一标准。”

其实许多时候,很多的农村学生都会有这种经历,但是慢慢地大家也会改变,价值观的事是你自己有了经验之后得到的东西,时候到了也就会懂得。不过就怕遇到“一根筋”的人,因为他们会一路黑到底。

当然,我也不是呼吁大家全都去专卖店,不然中国这么多的个体经营户,一人一口吐沫就可以把我淹死好几回了,大家都希望物美价廉,如果所有的个体商家都做到质量与服务第一,价格合理的话,将是所有人的福气。

对于花钱这个问题,其实只要记得些话,也就不会花的很冤枉——

1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只有白痴的人;

2便宜无好货,好货不便宜往往就是真理;

3不要有贪小便宜的心理,那往往会让你损失更多;

4只要是商家,他们都要吃饭,不可能做个饿肚子的人,无商不奸,无奸不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