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R×Fp×Ne×Fl×Fi×Fc×L
写完,他放下铅笔,站起身,对舅舅说:“喏,你过来看看!”
司空图半信半疑地看着外甥,走过来,歪着头看了半天,轻轻地摇摇头。
“怎么,不信?”
舅舅又摇摇头,万兴弭一脸茫然,不知所措。舅舅就说:“我不知道这些字母代表着什么,当然也就不知所云了。”
“哦,是这样。”万兴弭说着就哈哈地笑了,笑过之后,他说,“我忘了,在这个领域,舅舅可是小学生。那就让我来当一回你的老师吧。首先说明的是,这个公式是美国天文学家弗兰克?德雷克发明的,不是普通人的异想天开。也就是说,它具有权威性。”他看一眼舅舅,笑呵呵地说:“这个公式太复杂,要说明它也太啰嗦了,干脆给你简化一下,我教着省事,你听起来也简单。”说着他又拿起铅笔,在那个公式后面写道:
N=RPL
接着他像教小学生那样,认真地解释着这个公式:
首先我们假设,在我们的银河系中,有N个星球存在智慧生物,这些智慧生物的文明程度都达到了可以与地球人通信的程度;
R代表银河系内新的恒星诞生的速率,据推算,大约每年诞生20到30个;
P代表高级生命在某一新生的恒星所拥有的行星上出现的可能性;
L代表存在高级生命的星球的平均寿命。
“现在我们知道,”万兴弭讲完公式,很是自豪地对舅舅说,“整个银河系中有一千多亿颗恒星,把这个数字代入德克雷的公式,美国天文学家卡尔·萨根计算出,在我们的银河系中,每十万个恒星就有一个存在高级文明的星体。而据估算,我们的宇宙中,有一千多亿个像银河这样的河外星系,你算算,存在智慧生命的天体有多少?”
司空图眨着眼,对外甥写出的这个公式横挑鼻子竖挑眼。万兴弭就有点不耐烦了,他撂下一句“信不信由你。”就出了舅舅的书房。
气走了外甥,司空图重又坐到沙发上,端起万兴弭给他端来的那杯茶,揭开杯盖,用它刮刮茶叶,慢慢地喝了一口,就眯着眼在那儿出神。出了会儿神,他站起身,拿起外甥写在杂志空白处的那个公式,复又坐下来,看了又看。他对这个公式本身没有多少兴趣,尽管外甥说那是一个科学家发明的。倒是它提醒了他,让他不得思索这样一个问题。是呀,仅一个银河系就有一千多亿颗恒星,整个宇宙间呢,一千多亿乘以一千多亿,是多少呢?在这大的难以想象的恒星系中,拥有的行星、卫星,就更加难以想象。如此庞大的星体群中,也很难想象只有地球存在智慧生命。难道我们不是孤独的思想者?那么,地外的思想者又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