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女作家罗兰在一篇文章中说:“真正可喜的静,并不是全无声息的静,而是当有一种声音使你发现自然的时候,你所感到的那种亲切安详的静。”写作的时候,耳畔时常传来孤独而悠然的鸡鸣,在我看来,正是感受到了“那种亲切安详的静”,这种使我心动的静,远市尘,近自然,远喧嚣,近平淡,使我的公休日真正成为一位文人去写作。当我进入“那种亲切安详的静”的境界中,也就真正进入了现代人的生活中去,真正感悟了实实在在的生活,真正感悟了世间的竞争是那样的残酷。同时,我也悟出了生命的真谛,感到生活如此之美与温馨。听,又一个公休日的清晨,不远处又传来那孤独而悠然的鸡鸣……我的心又进入了现代文明生活。
鹏贺不想当记者,他唯一的愿望是想实现他的政治抱负。他从小家庭的生活条件就不好,父母种地,面对着“村霸”强占自家的土地,他是那样的愤怒。他当时还打了“村霸”,后来被村委会罚了500元钱。他不能忘记这大仇大恨。他更恨邻居强占他家的院子土地的面积,他曾经想用火把邻居家的房子点着,后来被母亲拦截住了。因为那个邻居的弟弟在省卫生厅任后勤总务干事,母亲怕官大压死人,更怕鹏贺惹出什么事端来。鹏贺只能用泪水把这件事咽在肚子里。当时鹏贺就想,将来有机会,一定要报仇,为家族出气。他当时就认为,要想报仇,他就要好好学习,实现伟大的政治报复,当更大的官,当一名“黑包公”,为民除害,反腐倡廉。在大学要毕业那段时间,无论别人怎么推荐他,如果不是往政府机关推荐,他就不去。滕教授很伤心,推荐鹏贺到哈尔滨市当中央驻地方记者,财政开支,有正式编制,很好的工作,鹏贺却不去,不愿意干。那时候,滕教授推荐鹏贺,是因为他看了一篇鹏贺在兴凯湖大学校报上发表的《尽从文中寄情来》的文章。
尽从文中寄情来
从小学五年级开始,我对文学就产生了浓厚兴趣,那时就时刻关注着各种文学杂志和报纸副刊。因为,从那里我能找到正统文化的延续,在那里我能找到真正的文学天地。那时侯,由于家庭窘迫,买不起杂志和报纸,只能在星期六或星期日跑到时任县高中校长的大舅家去目睹各类文学杂志和报纸副刊的真容,此事一直到我上了大学。
到了大学,省吃俭用,我开始自费订阅地方便宜的杂志和报纸。大学那几年,我必订《秋实》杂志、《兴凯湖市晚报》、《兴凯湖市日报》、《兴凯湖市广播电视报》,那时才真正懂得了什么是文学杂志,什么是报纸副刊,再也不用向别人借阅杂志和报纸了。抽闲到校园图书馆还可看到一些别的杂志和报纸,如《人民日报》大地副刊、《黑龙江日报》(省报)副刊,《兴凯湖市矿工报》文艺副刊……等等。当时真高兴,以为这回有发表作品的地方了,可投了多次稿,也没有发表的作品问世。后经我的大学老师滕教授介绍,初识了《秋实》杂志王主任、《兴凯湖市日报》副刊王老师、《兴凯湖市晚报》王老师,后来又求教了诗人张老师、《兴凯湖市广播电视报》孙女记者,经他们多次指导,我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坚持每星期写出一篇文章,在兴凯湖市文艺界老师和前辈的帮助下,我在大学又创办了校级报纸《雏鹰文学报》、《政法新鹰报》、《北疆文苑报》,我那时一直任主编,至今,我已在全国各类报刊杂志发表诗文500余篇,这不能代表我的成绩,只能说明,临近毕业两年来,是兴凯湖市文艺界帮助了我。即将大学毕业时,我先就实习于兴凯湖大学,业余仍向文学杂志或报纸副刊投稿,又相识了《兴凯湖市矿工报》几位编辑,又发表了很多作品。现在,我又换了单位,经常看《秋实》杂志、《人民日报》、《兴凯湖市日报》、《兴凯湖市晚报》,这给我的文学又增添了太多的空间,可无论何时,我都不会忘记兴凯湖市的杂志和报纸给了我投稿的机会,是他们给了我支持、鼓励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