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开创事业
第1章学校并非生而平等——慎重选校
我们希望所有学生,而不只是商学院学生,都了解到创业家的思考模式有多么重要。
——卡尔·施拉姆,考夫曼基金会主席暨首席执行官,《堪萨斯城星报》
工作期间,我对全美和全世界逾一百所学校、估计数十万名莘莘学子发表过演说。与不同年龄层、背景、兴趣和专长的学生见面是相当愉快的经验。这么密集的演讲行程有个好处,我可以直接从有意创业的学生口中,听到各个学校在支持学生创业方面的优劣利弊。根据和学生的交流互动,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在帮助学生成为一流的校园创业家这一点上,并非每所学校都站在平等的起跑点上。
所以让我先发表一些后见之明,谈谈假如我是个高中生,正在烦恼该选哪所大学(要能帮助我的校园事业大放光芒的大学),我会希望自己知道哪些事。有些人可能有好老师或好榜样鼓励你创业,即使你本来就在充满创业精神的家庭里长大,我还是要提醒你进大学之前应该衡量的事,并评估不同校园作为创业起点的优劣。本章的目的是帮助你在踏入大学之前,先评估校园作为创业基地的潜力。
那么如果你已经是大学生了呢?在如何充分利用校园环境这点,你要学的东西还不少!此外,我也要提醒你,分析过你学校的优劣利弊之后,有些人会产生这种想法:我们学校在帮助学生创业上还有待加强!在你号召同学发起抗议活动,或冲去注册组要求全额退还学费之前,先暂停一秒想想:你的学校跟其他创业活跃的大学相比较,可能真的落后许多,但也许该有人(就是你!)发起行动、改变现状了。谁说你不能自组社团,集合有心创业的同学?为什么你不能尽其所能,使自己的学校在学生创业上打响名声?毕竟,引进新的观念、产品和服务,不也是创业家的工作吗?你不已经蓄势待发,预备创造不存在的新事物?那么,在校园中掀起一场创业革命,可能就是你落实新事业、开创个人独一无二品牌的大好机会。
但我连主修都还没选定!
这时候,即使你还不确定自己是否具备成为创业家的条件,也别马上认输。你可能对要选什么当主修,或要开创何种有潜力的事业,一点头绪也没有。就算这样也别心慌。有些人甚至会想:我连后半辈子想干什么都不知道!同样的,把烦恼暂搁一旁。如果你隐隐约约有自己创业的念头,这一章会对你帮助很大。你会从中发现某些学校与校园生活的可能性和可用资源。等你读完这一章,未来有意创业的人会更清楚自己想进什么样的大学。
校园创业的十个条件
如果你想在求学期间创业,这里有十个方法可评估学校的创业潜力。其实评估的方法还有多,但你毕竟有考试要准备、有报告要写,更何况又要开创事业,哪来那么多时间?所以我们只就最重要的项目来评估你可能就读或正在就读的大学。这十个重要项目是:
1.全国创业表现排名
2.师资
3.课程和对创业的重视程度
4.特殊补助
5.运营计划书竞赛
6.投资活动
7.奖励和补助
8.校园环境
9.孵化中心